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姜生,汤伟侠 主编  页数:120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多卷本《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是第一部系统阐述道教科学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的大型著作,由数十名海内外知名学者历时多年共同编撰完成。
本卷为《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分9个部分,按学科论述了南北朝隋唐五代道教在修道成仙理想的驱动下,在道教特有的思想文化生态中发生、发展的科学思想及实践。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以外丹信仰为主,道教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并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代表,与佛教等外来宗教展开持久的思想论争,促进了佛教的本土化。与此同时,道教作为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科学思想、炼丹术与化学、医学、养生学、天学、地学、物理学与技术、生物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重要成就,且化及域外,其传播轨迹于今多有可考者。《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作者姜生通过大量的图表、研究数据和模拟实验,生动翔实地展现了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道教在科学技术领域曾经的辉煌,以及对中国历史和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影响。
本书是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香港圆玄学院支持的长期重点科研计划的系列成果之一。其宗旨在展现道教的科学精神与思想智慧,揭示中国古代科学创造和发展的文化基础。
本书可供科技史工作者、道教研究者、历史学、宗教学、文化学和哲学研究者参考,也适合于关注和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阅读。

书籍目录

Ⅰ 导论
 第一章 道教与汉唐气质
  第一节 汉唐气质
  第二节 帝国的脊梁:“齐文化气质”与道教之承续
  一 巫道相融的齐文化内构
  二 尊贤尚功务实之风骨
  三 “游求于其外”:汉唐文化的外向气质
  第三节 汉唐道教的“中国”优越论神学
  一 “中土难生”——自非太上仙人不得往彼也
  二 五岳主中华——神山崇岳架设的帝国威仪
  三 洞天福地遍布神州
  第四节 “名上仙箓”:“马革裹尸”与不死理想矛盾之解决
 第二章 道教与汉唐“解蔽”进程
  第一节 “许多井,一条河”:汉唐向“道”的掘进
  第二节 “虚壹而静”:制约历史进程选择性的精神内构——“道”
  第三节 “矜高浮诞”:玄学及其颓败与道教之意义表达
  第四节 “六家之术,各有流弊”:六朝士大夫选择皈佛之“衡”
  第五节 “此重玄门,名言路绝”:汉唐思想内逻辑之圆成
Ⅱ 南北朝隋唐五代的道教
 第三章 南北朝道教的理性特质
  第一节 “清整道教”:道教自身的理性整饬与拓展
  一 “斋直是求道之本”:仪式的道德化
  二 “宝珠说法”:神谱秩序化的隐喻
  三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救度的普世化
  第二节 “形神同仙”:道教对灵与肉的执著
  第三节 “全血肉之形,比金石之永”:实践的不朽逻辑
  一 “立仙坊”:炼丹实验机构的设立
  二 “以药道为先”:工艺精神的理性表达
  三 “金性不败朽”:内在的精神逻辑与不竭动力
  第四节 “假学而知”:理性的认识论思想
  一 “真学之理”、“假学而知”的认识逻辑
  二 “穿鉴异同,诠综纬绪”的分析与归纳方法
  三 “理在玄微”,“无言则不彰”的语言工具思维
  第五节 “使性成真”:内在超越精神
  一 “反乎道性”——内在化的生命本体根据
  二 “制在内固”——内在化的修道途径与方法
  三 “升入无形”——内在超越的诉求
 第四章 隋唐五代道教的文化整合与内在化
  第一节 何以“道教为先”?
  一 为政之本、贵在无为
  二 道教之设、风俗之源
  三 慕羡神仙、天人同愿
  第二节 “内外一道”的丹道修炼模式
  一 “形性俱超”——目标理念的调整
  二 “内外一道”——技术方式的调整
  三 “修行自利利他”——伦理实践的机制
  第三节 “道在重玄”的文化整合思维
  一 “深玄而处内”——对自我文化人格的内在规定
  二 各安其性、契道无方——包容差异的秩序化逻辑
  三 吾道如海——柔性致大的文化统合力
  第四节 “何用区区向外寻”?——走向内在化之途径
  一 “佛教道教,理致天乖”
  二 汉终唐国飘莲客,所以敲爻不可测
  三 一任桑田变沧海,我身无事挂灵台
Ⅲ 科学思想篇
Ⅳ 炼丹术与化学篇
Ⅴ 医学篇
Ⅵ 养生学篇
Ⅶ 天学与地学篇
Ⅷ 物理学与技术篇
Ⅸ 生物学篇
参考文献
中日文综合索引
西文人名、论著和关键词语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陶弘景在他的著作里收录了大量的药材,这些药材的药用价值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是被承认的。比如他首次特别强调了槟榔治疗带虫病的作用。他采用了《本经》中的药材茵陈蒿,并第一次把它作为治疗黄疸病的药物。陶弘景的另一个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不仅指出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紧密联系,而且还指出了药材的生长地区和采集时间的重要性。比如,他认为,为了获得最佳的药效,麻黄必须在初秋时采集。现代制药学也完全证明了他的观点的正确性。在对药材的归类上,陶弘景也表现出了他的批判精神。通过自己的大量的研究和试验,陶弘景得出了结论:并非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药用价值的药材真的都可用,因此,他把那些他认为没有价值的药材进行了重新归类,把它们归人“有名无用”的一类。陶弘景的这种观点肯定与道家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家的如下能力对于儒家是陌生的,即道家能够借助于自己的试验和实践经验而获得新的知识。在这里也就是获得新的药学知识,此外,他们还能够把传统的无意义的东西作为陈腐过时的东西加以废弃,这种精神对陶弘无疑产生了影响,使得他做出了很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这对于《本草》著作后来能够不受那种学究气的儒家思想的束缚而得以继续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陶弘景的最重要的功绩之一就是,他对药材进行了新的分类整理。尽管他并没有放弃过去的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而且他也不否认药材具有保健和治疗的功效,但是他重新按照药材的自然来源而对其进行了等级划分。

编辑推荐

《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道教科技史几乎就是中国科技史和中国思想史的集合,不知其余几卷何时出齐?
  •   华人写的濒临灭绝的丹道技术科学,内容十分难得稀有!
  •   包装时书侧面有手指印下的污迹,但用橡皮擦干净了。
  •   国内外顶尖学者编写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