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与对策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蒲艳萍  页数:251  

内容概要

  《科学经管文库·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与对策: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新趋势;劳务经济发展、资源经济发展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西部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增收、家庭福利、农业生产及农业基础资源配置等影响的微观分析;西部劳务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资源禀赋较好且具有劳务经济基础的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及其对策。
  《科学经管文库·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与对策: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的读者对象包括在政府部门从事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农村经济等领域的教学与科学研究人员,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感兴趣的社会读者。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
1.2 本书研究的主要目的与思路
1.3 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的主要观点
1.4 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内容
1.5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的含义
第2章 劳务经济、资源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回顾
2.1 劳务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
2.2 资源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趋势
3.1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
3.2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3.3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及新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劳务经济发展与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分析
4.1 劳务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分析
4.2 西部劳务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描述性分析
4.3 西部劳务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4.4 西部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部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效应
5.1 相关研究综述
5.2 调查总览
5.3 西部地区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民家庭收支及福利的影响
5.4 西部地区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西部劳务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6.1 西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状况
6.2 西部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状况
6.3 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劳动力的状况
6.4 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过度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6.5 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资源经济发展与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分析
7.1 资源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论分析
7.2 西部地区农村资源经济的形成机理
7.3 西部农村地区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其优势
7.4 西部地区资源经济发展的现状
7.5 西部地区资源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相结合的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8.1 西部地区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发展脱节的现状
8.2 西部地区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脱节发展的困境
8.3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机理与优势
8.4 国内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8.5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结合的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
9.1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政府、市场、企业和金融机制
9.2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动力机制
9.3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导向机制
9.4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10.1 建立劳务经济发展长效机制,促进劳务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
10.2 大力发展资源经济,构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机制
10.3 整合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实现劳务与资源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促进
10.4 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构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支持机制
10.5 引导农民结合农业资源禀赋自主创业,构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创业机制
10.6 本章小结
第11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西部地区农业人口占61%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巨大。西部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到2006年年末,累计转移输出劳动力4035万人,占西部农村总人口的17.15%。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既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具有内在的、强烈的流动倾向和基本的流动能力,农业骨干、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多流出导致的农村人口结构不合理,同样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第4章在就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相关统计数据从宏观角度就劳务经济发展对总体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及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本章利用课题组2010年年初对西部地区289个自然村有外出务工家庭和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研究样本,从微观角度就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农民家庭收支和福利,对劳动力、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土地流转,对农业技术进步、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户农业生产等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以期为西部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制度设计,有效促进农业基础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政策依据。  5.1相关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以外出务工形式向城市大规模流动迁移,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相关研究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个人或流入地的影响方面,在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研究相对不足。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问题。Todaro(1969)认为,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城镇后的收入会比其在家乡的收入高出一定程度。Lucas和Stark(1985)的研究显示,迁移动机的利他性程度决定了迁移收入转移的数量。如果迁移动机是“自利”性的,迁移者迁移后的收入可能仅仅会改善自身的福利状况,对家庭其他成员的福利影响甚微;如果迁移动机是“利他”性的,迁移将会对家庭中其他贫困人口的福利有帮助。都阳和Park(2003b)利用对中国西部地区四个贫困县的农户调查资料对决定迁移者收入转移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迁移动机的“利他”性假说符合中国贫困地区的样本,且贫困家庭的迁移成员对改善其他家庭成员的贫困状态有积极的影响。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与对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