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免疫生物学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第1版 (2006年9月1日)  作者:李幼平  页数:447  字数:890000  

前言

外科学技术的发展、移植免疫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免疫抑制治疗的进展,使器官移植由幻想变为现实,目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脏器病变的有效手段。移植免疫,尤其是移植免疫生物学有其特殊性,相关学科间的交叉和结合更多、更复杂,有不少现象还认识不足甚至尚未认识,例如同种免疫应答的免疫学本质尚待进一步揭示。相对于生物医学领域其他学科,移植免疫生物学的兴起和发展明显滞后,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关于移植免疫生物学的教材和参考书。李幼平教授意识到这一点,早在2000年就与国内外专家共同编写了《移植免疫生物学》专著,首次向国内读者系统介绍国内外移植免疫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当时全书43章中,仅有3章出自国内作者之手。我有幸成为该书的总审校,并见证了该书对推动国内移植免疫学科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六年后,基于大量一手相关研究成果和培养研究生的经验,李幼平教授进一步组织了国内移植界、免疫学界,尤其是移植免疫学界的知名专家,共同编写了《移植免疫生物学》研究生教材,填补了国内移植免疫生物学教材的空白。本书内容丰富,既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生物学、免疫学及动物实验技术,也涉及重要的应用基础和临床内容,适合于不同专业研究生的教学需要。本书既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也强调当前的研究前沿和问题;既注意到研究生基础的奠定,也给予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体现了有关移植免疫生物学的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本书虽然定位于研究生教材,也不失是一本良好的参考书,适用于各类各级临床医师,基础医学教师和研究人员。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促进我国移植免疫学的进一步发展。

内容概要

本书为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是作者在2000年出版国内第一本中外合著的《移植免疫生物学》专著的基础上,结合连续6年开设“移植免疫生物学”研究生课程的第一手经验,针对目前研究生低龄化、以直读为主、大量非医学学生选修、缺乏移植临床和科研经验的生源现实,组织国内外在移植临床、科研和教学第一线工作的一流专家共同撰写的国内第一本《移植免疫生物学》研究生教材。  全书分基础、临床、前沿和技术4个部分,分别阐述移植免疫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在目前临床主要移植器官组织中的应用、国内外最新前沿和发展趋势以及基础研究所需的相关技术。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适合教学、可作手册、能指导科研、也适合自学的研究生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临床移植外科医师、内科医师、检验和临床药学人员、基础免疫学教师、临床免疫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李幼平 女,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卫生部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及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肠内肠外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书籍目录

1 移植免疫生物学导论2 MHC结构与功能3 移植抗原4 抗原加工呈递与淋巴细胞激活5 移植免疫效应细胞6 移植排斥类型7 移植免疫状态的调节8 实体器官移植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9 免疫抑制药物机制及应用10 肾移植免疫生物学基础与临床11 肝移植免疫生物学基础与临床12 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生物学基础与临床13 多器官联合移植免疫生物学基础与临床14 胰腺/胰岛移植免疫生物学基础与临床15 移植耐受的诱导16 慢性移植物失功机制及干预17 移植感染及干预18 移植免疫相关抗体工程19 异种移植的前沿与探索20 移植免疫双向调节及干预21 移植物界面反应的免疫生物学问题22 移植组织配型原则与方法23 移植免疫生物学动物模型设计及选择24 常用免疫实验技术及方法25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26 分子病理学技术英中文对照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插图:2.1 概述对MHC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叶,1930年,Snell等人率先发现不同种属或不同系别的个体进行正常组织或肿瘤移植时会发生排斥反应。其后证实同种异基因间的这种排斥反应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免疫应答,由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基因抗原所诱导。至20世纪中叶发现,机体参与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多达20个以上,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较弱排斥反应的抗原则称之为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分子的免疫生物学意义极广泛而重要,远非既往人们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移植排斥反应,更非传统上将MHC单纯归结于免疫遗传学范畴。加之早在1900年Landsteiner就首先发现了ABO血型系统,由此开创了免疫遗传学领域,以后又从输血领域拓展到器官移植领域。长期以来人们始终把MHC或HLA系统归结入免疫遗传学范畴,无论是各物种的免疫学还是人类免疫学中都增设有免疫遗传学章节。目前认为各种动物MHC的作用基本相似,包括:MHC编码的抗原广泛分布于淋巴细胞和其他有核细胞表面,与同种移植排斥有关,也是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的主要刺激抗原;直接参与APC对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的处理和加工;在TCR特异性识别APC所呈递的抗原肽中,必须同时识别与抗原肽结合成复合物的MHC分子,才能够产生T细胞激活的信号,从而控制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免疫抑制及免疫活性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编码补体系统中的某些组分;MHC中某些抗原出现的频率与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有关。2003年10月2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英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人类第6号染色体遗传密码的研究进展,题为《人类六号染色体的基因序列及其分析》,这是迄今破译人类最大、包含基因最多的染色体。由英国威康信托·桑格研究所(The wellcome Trusl:Sanger Institute和wellcome TrustGenome campus)的科学家们历经8年不懈努力完成。通过对人类第6号染色体超过1.66亿个碱基对的测序和分析,已发现2 190个基因结构,其中1 557个为功能基因,约占人类基因总数的6%,从中还识别出约130个可导致人类某些疾病的基因。其中有最重要和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即在第6号染色体中所包含的一组我们早已熟知的MHC系统,被称为“免疫学中的圣杯”,意即最重要的东西。这一重大成果的取得更加完善了对于人类MHC的深入认识和研究。1999年10月,《自然》杂志就刊发了题为《人类MHC的全部序列及其基因图谱》的重要研究成果。英、美、日三国联合协作完成这项研究,威康信托·桑格研究所在这项大协作的研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协调作用。

编辑推荐

《移植免疫生物学》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移植免疫生物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内容丰富,详实,但缺点在于和其他类似的专著一样,后面描述的检测具体操作方法太占篇幅
  •   很系统地讲明了各个范围,很好,而且书的装订印刷都很好,值得一看。
  •   没说什么,应该还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