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

出版时间:1982-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英] 托马斯·莫尔  页数:163  译者:戴镏龄  
Tag标签:无  

前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大都思想比较先进,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主义,坚持以人为本位,相信人的力量,力求满足人的情感和兴趣。莫尔当然也具有上述的特征。但是由于多数人文主义者毕竟主要地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不可能在利益上和人民大众取得更大程度的一致。莫尔所以超出同辈,直到今天还享有盛名,其作品还未丧失现实意义,恰在于其能高度关心人民大众的生活。他在《乌托邦》这部不朽的著作中,为当日英国广大劳苦群众所遭受的水深火热的痛苦,慷慨陈词,大声疾呼。不仅如此,他还指出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井提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要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他认为是具有普遍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在这一点上,他表现出丰富的才华,巨大的热情,过人的胆略,并阐述了精辟的见解。

内容概要

  《乌托邦》作者是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以卓越的才力,热情描绘了乌托邦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生活图景,同英国十六世纪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乌托邦》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史和政治学术史上的重要文献,也是西方文学领域的传世佳作。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托马斯•莫尔 译者:戴镏龄托马斯•莫尔 (St. Thomas More,或Sir Thomas More,1478-1535),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作为一个献身于自己的宗教和原则的殉道士而被后人所铭记,被誉为英伦三岛有史以来最有德行的人。

书籍目录

托马斯•莫尔向彼得•贾尔斯问好的信《乌托邦》第一部——杰出人物拉斐尔•希斯拉德关于某一个国家理想或世的谈话,由英国名城伦敦的公民和行政司法长官、知名人士托马斯•莫尔转述《乌托邦》第二部——拉斐尔•希斯拉德关于某一个国家理想盛世的谈话,由伦敦公民和行政司法长官托马斯•莫尔转述关于城市,特别是亚马乌罗提城关于官员关于职业关于社交生活关于乌托邦人的旅行等等关于奴隶等等关于战争关于乌托邦人的宗教附录莫尔和伊拉斯奠斯的书信摘录附录二《乌托邦》的历史意义莫尔小传《乌托邦》的版本和翻译

章节摘录

几乎隔了一年,亲爱的彼得•贾尔斯,我才寄给你这本关于乌托邦国的小书,为此感到颇不好意思,我相信你盼望在一个半月之内就得到此书的。当然你知道,我无须为这部作品搜集材料,也不必为材料的安排操心。我只须把在你陪同下拉斐尔②所讲的东西重述一下。因此我没有理由花气力在叙述的文体上,他的语言本是不加修饰的。首先,那是匆促间临时的谈话;其次谈话人对拉丁语不如对希腊语精通,这是你清楚的。所以我的文体越是接近他的随意朴质风味,越是接近真实,而只有真实才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注意,也实际上是注意了的。很明显,莫尔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他写作的动机是积极的,是渴望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的。然而乌托邦社会主义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同义词,乌托邦在后代被人们和空想等同起来。这也许非莫尔始料所及。

编辑推荐

莫尔在1516年写成《乌托邦》,采取了非常严肃的态度,使用的是当时学术界通行的拉丁语,但是书中人名、地名以及其他专名,都是杜撰。他的时代是地理发现的大时代。新的航路,新的陆地,新的人民,一齐涌现出来,使欧洲人眼界顿开,打破了成见,解放了思想。在这样的气氛中,莫尔从一位航海家口里叙出一个乌托邦来,的确真假难分,有如能迷惑人的桃源仙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乌托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0条)

 
 

  •   经典原著一定要看哟嘿啊
  •   比较好的书,值得一读
  •   东西不错,物美介廉!很好
  •      无数个春秋的轮回,托马斯莫尔思想与柏拉图的思想竟然具有如此大的相似点。若不是莫尔所构建的城市中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柏拉图笔下的城邦;若不是莫尔所创造的城邦并没有像柏拉图那样有构建的过程;若不是莫尔所经历的故事显然与柏拉图有很大的差别。我几乎就快要相信这两个人或许是同一个人,他们的作用都是在西方思想史上留下相似印记的人。终究莫尔不是柏拉图,莫尔不仅仅是写出这样美好的构建,还践行着他的梦想,即使最后的结局是失败的。
  •     【按语:初步读来,《乌托邦》是一个人文主义的作品,与其说Thomas more在实质性地主张公有制,不若说文人More在向柏拉图致敬,《理想国》中的善好城邦才是《乌托邦》中公有制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古希腊的还有“哲学家-王者”的观念、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葛派以及基督教道德观念的糅合,而这种道德观念也恰恰是英国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最初雏形。让人真正困扰的是,《乌托邦》中极为宽容的宗教自由观念,是如何与后来莫尔作为殉难的天主教圣徒的极端身份协调起来的:《乌托邦》写于1516年,而宗教改革发端于1517年,与伊拉斯谟一样,more可能也是为“从德意志刮起来的那股(路德)阴风”(Gonzalez语)所深深的铸改,文艺复兴之人文主义的和风细雨陡然消逝,彼此冲突的尖锐的宗教冲突的腥风血雨就在眼前。】
      
      
      
      More向Peter Giles问好。提及讲述人Raphael Hythloday“对拉丁语不如对希腊语精通。”【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页3,下同】不知道Utopia的位置;有神学家打算获教皇委任为乌托邦主教,这吻合当时新世界探险的潮流。
      
      第一部
      
      在Antwerp有Giles介绍了旅游家Raphael Hythloday。Raphael觉得拉丁文中缺哲学,随Vespucci探险,到赤道南的许多制度良好的国家。Giles和More说Raphael应该去侍奉君主,那样才造福公众,且与Raphael的才华相称,“从国王那儿,正如同从永不枯竭的泉源那儿,涌出的是所有能造福或为害全国的一条水。”【16】
      
      Raphael辩之以自由自在,且国王和权力总是愚蠢。并提起与Morton红衣主教交往的谈论:英国对盗窃的残酷刑罚,以及由于游手好闲的帮闲导致的潜在盗窃;羊毛圈地导致盗窃;还有奢侈的生活方式也以盗窃生活为后果。Raphael建议应该医治弊病,而非严厉惩罚盗窃。应该宽松处罚,像Polylerites人一样,罚苦役。当时交谈表明:明智的意见若来自无权无势者则无人在意,若来自权贵Morton则备受赞美。
      
      More以柏拉图的哲人责任劝说Raphael从政,“只有哲学家做国王或是国王从事研究哲学,国家最后才能康乐。假如哲学家甚至不屑于向国王献计进言,康乐将是一件多么遥远的事。”【33】但Raphael重申哲人不容于国王,又以出谋划策为例,若建议国王力戒惰傲必不被听从,“哲学与统治者无缘。”【40,这似乎是对Plato的哲学王方案的否定答复】
      
      但More提供了另一条现实的、间接的思路:“如不能根除坚持错误的成见,不能称心满意地治好积久的弊端,你切不可因此就抛弃这个国家。正如你不能因为控制不住风就在风暴中扔掉船一样。…一定要间接地尽你力之所能机智地行事。凡是你无法使之好转的事,切不可丝毫搞坏。”【41】但Raphael否决,认为那样只能带来精神失常,而且应该坚持真理,说谎肯定不对,而Utopia或Republic中的公有制又与现实格格不入;现实中必须装作好像不见了基督的教义。间接之路也行不通。“你本人不是被拖下水,就是保持正直清白,却为别人的坏事蠢事作了掩护。所以你的间接手法远远地无补于事。”【43】Raphael说,只要有私有制存在,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而柏拉图拒绝给私有制的人们立法。但More认为这样则人生会没有乐趣,且缺乏工作动机,会引起暴乱。但raphael说Utopia情况表明有序的公有制是存在的。因此More请求Raphael讲述Utopia之事。
      
      第二部
      
      Utopia是海岛,由征服者Utopus使其与大陆隔离。首府是Amaurot;54座城市;30户设官Phylarch,共有200名;农村。10个Phylarch有一个高级官员First Phylarch;Phylarch秘密投票选总督,总督是终身职,而首席Phylarch则一年一选。“任何地方都没有一样东西是私产。”【53】
      
      职业都务农。手艺。只劳动6小时。暗讽英国僧侣游手好闲。杰出者豁免劳动而从事研究。“一个工人业余钻研学问,孜孜不倦,成绩显著,因而他可以摆脱自己的手艺,被指定做学问。正是从一批有学问的人当中,乌托邦人选出外交使节、教士、特朗尼菩尔,乃至总督。”【59】劳动之外,公民尽可能充裕的时间用于精神上的自由及开拓。
      
      在邻近大陆荒地建立殖民地。不从事屠宰业,脏活贱活都让奴隶从事。老人受尊重。旅游需要准许。“全乌托邦是一个家庭。”【66】积累了大量金银,粪桶便器和镣铐由金银制作而成。有Anemolians的使臣的例子。
      
      乌托邦人对星辰运作、天体运动都很有研究,但对旧世界的哲学家很陌生,却在音乐、逻辑、数学几乎有相同发现,而且乌托邦人不知道“共相”这种骗人的东西。【72,中译有误,这里应该是讥刺了唯识论】
      
      乌托邦人的道德哲学。他们倾向于认为“构成人类的全部或主要幸福的是快乐(places, if not the whole, yet the chief part, of a man's happiness in pleasure)。”【72】乌托邦人用自然宗教原则(灵魂不朽;永福;赏善罚恶)来为其道德学说辩护,却又认为单单理性就可以证明这些宗教原则。因此可以不考虑宗教,而主张追求不招致痛苦的快乐。构成幸福的是正当的快乐,“乌托邦人给至善下的定义是:符合于自然的生活。”理性首先是燃起对上帝的爱和敬;没有忧虑;爱同胞,相互帮助。【73,将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学派、和基督教的道德观念糅合在一起了】“乌托邦人把德行解释为遵循自然的指示而生活。…我们的全部行为,包括甚至道德行为,最后都是把快乐当做目标和幸福。”【74-5】快乐是自然而然喜爱的身或心的活动及状态,虚假的快乐如衣服、珠宝和财富的追求。真快乐有精神的和肉体的,“属于精神的,他们认为有理智以及从默察真理所获得的喜悦。此外,还有对过去美满生活的惬意回忆以及对未来幸福的期望。”【78】身体的有器官的愉快、音乐、安静、健康。“几乎全部乌托邦人把健康看成最大的快乐,看成所有快乐的基础和根本。”【79】总之,精神快乐是第一位的,主要是德行和良知,而身体的快乐中健康最重要。乌托邦人反对疯狂的、反自然的(宗教)生活。整个的乌托邦人的道德学说倒似乎是英国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传统,难怪伊拉斯谟说乌托邦写的是英国。【132】
      
      Raphael给乌托邦人上希腊文学和学术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乌托邦有罪犯奴隶和更多的来自别国的死刑奴隶。还有外国的贫苦人做待遇较好的奴隶。老人生病被劝谕自杀解脱。选择配偶是要裸体检查。一夫一妻制度,严格情况下课离婚再婚。罪大恶极者处罚为奴隶。乌托邦人的美德鼓舞邻邦,因此常常受邀担任行政官。盟邦(行政官)与友邦(帮助者)。不与别国订立条约。因为乌托邦及其新大陆没有基督教信仰,条约的尊严不受重视,这里More说欧洲基督教国家严格遵守条约,似乎是讥刺。还有平民与国王的两种道德观念不利于条约。因此乌托邦人信守精神而非条约的文字。
      
      乌托邦人恨战争,但勇于战争。有雇佣军。
      
      乌托邦有各种宗教,日神月神等,有点希腊色彩。但绝大多数人“只信某个单一的神,这个神是不为人知的,永恒的,巨大无边的,奥妙无穷的,远远超出人类的悟解的,就其威力说而不是就其形体说是充塞宇宙间的。他们称他为父,把万物的起源、生长、发育、演化、老死都归之于他。只有对他,乌托邦人才加以神的尊称。”【103】被称为Mythras。虽然多神教残余仍在,乌托邦人“正摆脱各种混乱的盲目信仰,趋向于一致地承认在所有信仰中最合情理的一种信仰。”【104】Raphael传讲基督,许多乌托邦人接受,但缺乏神父。没有人狂热阻止基督教,只是有个新受洗的基督教徒狂热诋毁别的宗教而受到放逐的处罚。乌托邦起始就规定,“每人信从自己所选择的宗教是法律上认可的,一个人也可以向别人宣传自己的教,劝其接受,但只能用温和文静的方式,讲出道理为自己的教作辩护,如果他劝说无功,不应将其他一切的教都恶毒地摧毁,不得使用暴力,不得诉诸谩骂。如有人表达自己观点时,争辩态度过分激烈,他将受到流放或奴役的处分。”【105】强迫的真理是蛮横而愚蠢的,真理应该自行显露。宗教被当成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容许每人选择自己的信仰。”【106】
      
      无神论被蔑视,但又被宽容而不遭处罚。相信动物灵魂的人也不受惩罚。乌托邦人相信亡灵。轻蔑占卜。有人赞美自然,有人出于宗教动机践行照料病人之类。都虔敬神的独身汉和婚姻者,“一派人更明智,而前面说的那一派人则更圣洁。”【109】在理性与启示问题上,乌托邦人显示出审慎。
      
      主教,教士有妻。
      
      乌托邦与别国的对比。“在别的国家,人们固然谈说公共福利,但所奔走打算的却只是私人的利益。在乌托邦,私有财产不存在,人们就认真关心公事。”【115】别的国家都是富人狼狈为奸,盗用国家名义牟利。世界早就应该采用乌托邦的法制,只是骄傲(arrogance/pride)这一万恶之源在阻拦。乌托邦是幸福的。
      
      最后,记录者More对乌托邦的根本特征表示了怀疑,没有金钱,则国家的宏伟和尊严也荡然无存。但没有追问Raphael,“我情愿承认,乌托邦国家有非常多的特征,我虽愿意我们的这些国家也具有,但毕竟难以希望看到这种特征能够实现。”【119】
      
      江绪林 2014年1月3日星期五
      
      
  •     負面的意見:
      首先,由於時代的局限,作者未能正確地認識到,一些產物的用處。這在很大程度上使他沒有認識到這麼一個結論:現在沒有發現什麽必要的用處,不代表它不存在且以後不會被發現。這直接地影響了他對生產的見解,但他所設置的分配製度的前提條件,即物質的極大豐富是正確的。而卡爾·馬克思的見解又更正確一些。
      其次,作者對於人性的理解不夠深刻,這直接導致了作者極大地依賴道德水準,尤其是依賴于人的自發舉動。而在這一點上,霍布斯更正確,而盧梭的認識和作者更接近。
      第三,作者的專制傾向和民主觀點非常矛盾。一方面,作者贊成民主的代議制和匿名投票選舉制度;另一方面,他又支持家長制和國家計劃。他對公共意志的支持容易造成對個人意志的壓迫。我猜想他對盧梭的公意概念有啓發作用,同時他們的這些思想也確實地為專制主義者利用。這在國家對家庭、人口、政治言論等的干涉體現得很明顯。
      第四,作者雖然有音樂方面的修養,但卻反對人對物質上審美的喜好,而認同單一審美標準。這不利於發展藝術,同時也不可能促進更多的生產創造,因為作者的宗旨在於節欲和樸素生活。
      第五,作者作為當時負有盛名的律師和大法官,在刑罰上沒有非常好的見解。現代刑法學基本認同的結論,即重刑威懾效果低下,以及刑罰應當分級形成差距等,作者並沒有認識到。
      第六,作者的邏輯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是發動戰爭的理由存在矛盾、農業時代“精良的”武器裝備在實際上的落後(雖然熱武器或至少其材料火藥已經開始傳播)、所謂宗教自由與不允許無神論和/或懷疑論的矛盾、民主平等思想和保留奴隸制的矛盾等等。這些部份地因為時代和生產的不足,部份地因為作者本人的見識不夠。
      第七,作者完全沒有提到烏托邦如何建立,這使得該構想失去了可行性而完全淪為空想,即使有一些合理性。
      
      正面的意見:
      首先,作者在當時,資本主義剛剛興起的時代,在柏拉圖的基礎上提出了共產主義的雛形,既是落後的又是進步的。其落後在沒有認識到資本主義的前景,僅僅停留在農業社會;其進步在敢於否定私有制,提出了共產主義的條件,並且在事實上有“一國實現共產主義”的雛形。這領先卡爾·馬克思三個世紀,領先列寧四個世紀。其對空想社會主義及後來的各種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有不可磨滅的啓發作用。
      其次,不同於後來的,尤其是蘇聯和中國的共產主義,《烏托邦》重視全民的政治參與,很大程度上——雖然不是完全地和足夠先進地——認同宗教信仰自由。這主要得益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雖然作者本人並不贊成路德和英國的改革。
      第三,作者在當時的父權社會,提出了政治和經濟上的女性平權。雖然在家庭生活這方面的認識上並不夠進步(烏托邦人中妻子聽從丈夫),但已經能認識到女性的政治能力和生產能力,本質上是認識的能力,與男性並無特別的不同,這是極大的進步。同時,不同於激進的女權主義者,作者還認識到女性限於生理的差異,難以承擔重體力活而認同其手工業生產的地位,這顯示作者的理性。女性還同時被允許作戰,這又是一項正確的言論。
      
  •     "Outopia" Ou=No
      "Eutopia" Eu=Good
      "Topos" = place
      烏托邦又是一個美好卻不存在的地方。
      
      “私”從來都無法消除,
      就如人永遠只是一個單獨、私立的個體。
      自然俱來的“私”,只有在人的臆造中,才能平均為推而廣之的“公”。
      平均、平等、一模一樣的後果,變是將這個烏有之境,變作絕望之境。
  •     莫尔的两难
      莫尔在介绍乌托邦的社会制度之前,并不是按照一般学术著作开篇谋局,对乌托邦作一总揽,让读者以俯瞰的方式观其大概,进而抽丝剥茧,逐条剖析其内部机理,而是从乌托邦的地理特性入手,着重强调乌托邦暗礁密布、航道莫测、城防坚固,乌托邦国民握据天险屏障,军事上易守难攻,俨然一个天然的铁桶金城。
      表面上这看似莫尔起笔上的另辟蹊径,其实这是基于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普遍心态。莫尔所在的时代正值地理大发现,新航线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欧洲人民眼界顿开,成见得以打破,思想得以解放,在这样的大气候下,莫尔凭空叙出一个乌托邦来,确实也真假难辨。但同时,出于对未知领域相继被发现开辟的恐惧,莫尔很自然地把他设想的世外桃源包裹成一个刀枪不入、偏于一隅的幻界,动机实则是意图打消现实航海家们对未辟疆域的探索,进而让理想世界存续于人们的幻想之中,至少作为人类奋进的目标存在而不至于因太过荒诞被历史遗弃。
      当然,莫尔之后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再选择这种臆造假想空间的方式,未知空间领域的不断发现使得通过臆造假想空间制造理想世界的可能不复存在,空想社会主义后辈们大多将这些“美丽新世界”挪到了几万甚至几亿年以后,史德普顿(Olaf Stapledon)在《人之始末》(Last & First Men,1930)中,则用二十亿年的时间比例来表示人类朝着全然乌托邦境界的攀升。乌托邦不再是较好的空间,而是较好的时间,这是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者逃避现实的普遍姿态。
      就如维·彼·沃尔金所说:《乌托邦》如果不象某些资产阶级学者所说的是莫尔的一种空洞的消遣文学,但它也绝不是一个行动纲领,因为诸如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其实在假想之始就已将自己设想的完美世界给否定了。
      断代“史”
      历史是螺旋式演进的,因此排除历史记录保存不完整的因素,本质上历史一定是连续的。尽管在起承转合上,历史事件之间或许不一定都具备环环相扣的严密性,但时间上的延续是毋庸置疑的。
      一般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历史记录不被保存或丢失,人们可以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上下文环境对某些历史断层进行客观合理基础上的补充,这在历史研究上也是允许的。但有两种情况除外,一种是超出人类有文献记载历史之外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通过神话、传说的方式来向前延伸人类的认知领域;另一种就是出现在理想世界中的“准历史”。
      正如莫尔在《乌托邦》开篇所记述的:……征服这个岛而给它命名的乌托普国王使岛上未开化的淳朴居民成为高度有文化和教养的人,今天高出几乎其他所有的人。乌托普一登上本岛,就取得胜利……。这中间包括乌托普国王征服乌托邦和改造未开化岛上居民的过程,莫尔只字未提,凭空制造出一个高度文明的假想社会。
      类似的这种“无花之果”遍布全文,包括非常重要的货币消失、财产共有等触及乌托邦社会核心的关键制度的形成过程都被一一抹去了。这个已有1760年之久的国家,据说历史文献很完善,然而莫尔对这些问题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莫尔更多的是以一个画家的身份在描绘乌托邦,而不是以一个历史学家的眼光在分析乌托邦。
      推导乌托邦
      进入发展瓶颈的国家或社会,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无法再有所突破,始终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循环往复。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社会一旦步入这种阻涨周期,便会积聚大量社会矛盾,但乌托邦特有的一种治国方式却使这种现状可以相对稳定地得以保持和延续——对外殖民。如全岛人口超出规定数量,按照乌托邦法律,在邻近大陆无人的荒地上建立殖民地。就是通过这种在某一区域保持人口相对简单稳定的对外殖民方式使得乌托邦社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致因人口规模的扩大而削弱破坏之前的绝对平均,同时又不影响现有人口的生存质量。显然在乌托邦这样一个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国度,人口的恶意限制是不被允许的,同时,莫尔在这里也承认社会资源稀缺这个事实,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向周边殖民而实现这种低水平社会发展的简单复制。最后还得加上一个必要条件,乌托邦军队作风顽强、装备精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但莫尔可能未曾意识到乌托邦的实现得益于“小国寡民”这个事实。“小国寡民”的优势是可以保证政令畅通,保持国民和城市性格的整齐划一,这是绝对平均得以实现的地理先决条件,一旦城市规模扩大、城邦数量增加,或是人口激增,势必造成法律上的无从顾及和管理上的鞭长莫及,久而久之,各城邦拥兵自重、尾大不掉,最后导致分而治之,亦即打破原先大规模的绝对平均而获取自身发展的相对差异性均衡。
      因此,现实中的乌托邦一定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系统内它可以自成体系,但生产力必定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为零,系统内的社会资源可以承载在其之上较少的人口和较低的生产发展水平。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如果说按需分配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尚缺乏实践可能而暂且被某些政治家当作美好愿景仅作参考的话,则《乌托邦》中稍具可操作性的规则和制度却都被一一拿来,毫无保留地付诸了实践。
      “每户每年有二十人返回城市,他们都是在农村住满两年的。其空额由从城市来的另二十人填补。这些新来者从已在那儿住过一年因而较熟悉耕作的人接收训练。新来者本身次年又转而训练另一批人。这样,就不发生由于技术缺乏而粮食年产会出问题的危险。如果大家同时都是不懂农业的新来者,这种危险就会不可避免。虽然农业人员的更换是常规,以免有人在不愿意情况下被迫长期一直从事颇为艰苦的工作,然而许多人对农事有天然的爱好,他们获得许可多住几年。”(《乌托邦》——p51)
      乌托邦人就是通过这种城乡轮动来缩小城乡差距,有意思的是,这种与城市化背道而驰且未被证实可行与否的模式被硬生生地套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就是这么实践《乌托邦》中所描绘的美好蓝图,而且美其名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直到知青返城,虽然故人依旧,只是容颜已改,韶华已逝,多少青春年华湮没在那场轰轰烈烈的人口迁徙运动中。那十年,对知青而言,是逝去的十年,对国家而言,是丢失的十年。
      这么做,无非是为了掩盖城市人口失业和城乡差距扩大的矛盾事实。对老毛而言,倒不是非常患寡,他更患的是不均,所以通过“上山下乡”来实现他城市农村化的乌托邦理想,进而向世人展示他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豪情壮志。但无论如何,乌托邦只是被用来向往憧憬的,而不是被用来实践的,尤其是把乌托邦以具体的国家政策付诸实践,那所带来的,往往是难以想象的人类浩劫。
      乌托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反乌托邦之矛头所向
      在乌托邦,有三种平均:生产平均、分配平均、性格平均。所谓的性格平均就是指个体之间没有差异,个体仅仅作为大集体的一分子而存在,并不具备他作为个体存在的特殊性和区别性,这集中反映在乌托邦人民日常生活、劳作的各个方面,个体如果作出追求个性发展而有别于其他个体的举动,在乌托邦是会被当作异类对待的(事实上,乌托邦人就是这么嘲弄阿尼蒙利安的使节的)。
      如果单就乌托邦所展示的社会面貌来看,而不考虑它历史形成的可能性,那它几乎是完美的,但这唯一美中不足的,而且引起广泛诟病的就是乌托邦社会对个性的压制和对自由的剥夺。这也是为什么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扎米亚京的《我们》被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其实乌托邦的范畴远比他们所批判的目标要大地多,而且就我知道的奥威尔和其作品《一九八四》而言,奥威尔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反共作家,《一九八四》也并非简单的所谓反共作品,奥威尔和《一九八四》所反的是极权主义,而不论极权主义是以法西斯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还是其他变种的社会主义形式呈现。)
      但无论如何,仅凭压制人性,限制个体差异这一点,就足够证明乌托邦并非真正的完美世界。事实已经证明,多元化是繁荣的基础,而在乌托邦社会,却同时存在个体无差别和社会发展的事实,那只能让我们质疑乌托邦经济社会发展所到达的高度并非它所吹嘘标榜的已到达按需分配的程度。这或许也是莫尔之前未曾预料到的吧。
      
  •      “乌托邦”一词是从希腊文ou(没有)和topos(地方)两字组合,构成一个新词,取其意为“乌有之乡”。看完《乌托邦》这本书深深地为乌托邦这个完美国家所震撼。乌托邦,如果作为一个小说中的国度存在,那它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国度,然而如果从构建未来社会的角度说,其制度的是不可行的,许多问题莫尔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事实也正是如此,乌托邦的图景虽然美好,却终究只是托马斯·莫尔的愿望。乌托邦终究是乌有之乡。
      
       书的第一部分写作者与航海家拉斐尔的对话,他们讨论了许多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在引导读者反思现实从而引出第二部分对那个理想社会的描写。将书中第一、第二部分结合来看,其实乌托邦是作者虚构出来用以解决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托马斯·莫尔希望能通过自己对于社会的看法和设想来引起统治阶级的注意,来改善黑暗、混乱的社会。而莫尔为改变社会现状所构建的乌托邦终究只是他一个人的设想,它的存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许多制度还缺乏可行性,还是有许多问题没有从本质上解决。
      
       乌托邦美丽得有些虚幻,虚幻得有些不真实。这样一个丰衣足食,人人依靠劳动而获得快乐,所有财产完全公有的社会,其实有很多东西仔细想想莫尔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交代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强的空想性。乌托邦是一个极度集体主义的社会,个人几乎被消解于集体之中,从而事实上会打击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实现制度的最大合理化,从而在事实上阻断了真正的国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制度目标的达成。而且因为只有在人性善的前提下,人们才可能完全为社会献身。然而,人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绝对的纯粹的人性善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很难实现。莫尔在书中并没有说明这种高尚的精神感召是如何满足人们的世俗需要,因此在现实中人们总要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这一过程就很难保证人们能够一直保持善良的本性。
      
       然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乌托邦彰显了人类无限的想象潜能,是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不满和批判,是对正义、自由、美德等一系列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     1.写得真好,让人有时甚至不免信以为真。
      2.乌托邦的制度很像我们应然状态下的人民公社嘛,尤其是旅行迁徙要“介绍信”,婚姻大事要“组织批准”这些事上。
      3.书中最后伊拉斯谟的长信和莫尔小传对理解莫尔的思想来源有很大帮助。
      4.书中略有宗教宽容的影子,似可做点文章。
  •      莫尔,一个在现代看来有点软弱的男人,写了一本举世的被定义为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的佳作乌托邦,通过一个虚构的人物的讲述表达了自己对于一个理想的完美的国家的设计。
       记得韩剧《爱在哈佛》中的那个美国学生回答凯恩斯教授的问题——对于乌托邦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是在婚前男女裸体相向的叙述。联想到莫尔的生平,他的第一个妻子是他当时最爱的女人的大姐,但是由于一系列在莫尔小传中未详细阐述的原因,莫尔的第一个妻子是那位他不爱的大小姐而非他钟情的二小姐;莫尔从事法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亲所施加的压力,其实当时在OXFORD读书的莫尔最喜欢的学科是文学和历史;莫尔对政治这种本质是欺骗的东西并不感冒,一度想去修道院潜心修行,但是究其原因更多的是莫尔对于政治的心灰意冷,因为自己的报负和理想通过政治这条途径很难得以实现。对于压迫,莫尔更多的是选择绕行而不是迎难而上,当然这种行为不能够用好与坏来评价,但是这种个性对于理解作者的书还是有些帮助的。婚前裸体相见的婚姻制度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纯性的向往;也与时间追求精神上的快乐和茶余饭后讨论学术问题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追求自由与快乐所受到的压抑的不满;对乌托邦民主制度的精雕细琢揭露了作者的政治抱负与理想的追求。种种的制度设计的细节根植于作者对于现实的认识和自身的经历。
       但是,在此我并没有否定作者智慧结晶的意思,作者在乌托邦上所耗费的精力也不恰恰说明了作者缺乏激进的手段去寻求改革或者是更为激烈的革命形式的途径,恰恰运用了对一个乌托邦的描述这种温柔的手段么。乌托邦充满了治愈系的意味,现实中无法宣泄的情绪在虚拟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泻。这些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乌托邦中某些常人眼光看似激进的规定。
       回到作品的本身,乌托邦这本书所涉及到的学科是庞杂的,对于资源的分配方式和六小时的工作的细节时间涉及到了经济学,对于律师和法律语言的运用的建议涉及到了法学,对于婚姻家庭的构成以及城市人口分布的模式涉及到了人类学和社会学。对君主和邻国的细节涉及到了政治学和军事学。对于快乐的追求和财富观涉及到了哲学。
       这是一本杰作!了不起的杰作!对于国家的制度设计细节的勾勒达到了卓越的高度。
       在莫尔的思想中,解决国家问题的方式是乌托邦,但是建立一个乌托邦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就像一个复杂的整容甚至是变性手术!而手术的对象是国家。说它像变性手术是因为作者对于罪恶根源的发现。而留住这个根源,一切改革都是治标。没错!这是一个变性手术。私有制需要被根除!只有私有制被根除,整容手术才是有效的,否则术后的乌托邦一直会是一个伪娘。所以,莫尔的卓越和伟大不是因为制度设计细节的精良而是一条改革进路的开辟。
       。。。。。。
      
       在莫尔被处死的400多年以后,活着的读者将为这个伟大的灵魂默哀和致以崇高的敬意。
      
       PS:商务印书馆在书的末尾附上了RENMIN university编辑组的评析,个人感觉评析的确实很“正统”,以至于让我想起了以前的政治教材。
  •     《乌托邦》【英】托马斯 莫尔 著 商务印书馆1982版
      
      第一部分:
      
      无论是心或手,不用就不灵。 ——塞拉斯特sallust(古罗马历史家)P20
      上帝命令我们无杀人之权,也无自杀之权。 P25
      赃物归还失主而不是交给国王。P27
      一个必须维持一支军队的国王,不管他的钱怎么多。总是不够的。——革拉苏crassus(BC115——53) 古罗马富人 P38
      国王内库的黄金和白银任何时候不超过一千英镑。 P39
      不管您演的是什么戏,要尽量演好他,不要由于想起另外更有趣的戏而把它搞坏了。 P41
      不要把抱有不同看法的人所难以接受的新鲜意见强加于这种人,而是一定要间接地尽你力之所能机智的行事。凡是你无法使之好转的事,切不可丝毫搞坏。 P41
      一千七百六十年时间的乌托邦国家建设 P54
      
      第二部分:
      
      关于职业:乌托邦人不分男女都以务农为业。此外每人各学会一项手艺。六小时工作。
      关于官员:三十户一个官员。公民议事。
      关于社交生活:家组成城市。城市人口限制。处理污秽和屠宰放在城外,由奴隶工作。良好的医院设备。听喇叭声集中在餐馆就餐而不是在家,餐厅废力肮脏的活又是奴隶做的。
      关于乌托邦人的旅行:出行获得总督的许可后领取马车,赶车的公共奴隶。从城市到乡村旅行,只要在乡村当天工作就可以获得食物。
      所以乌托邦全岛是一个家庭。
      乌托邦生产剩余后可以出口到别的国家。通过对外贸易获得互补商品和金银。
      乌托邦人把金银当作可耻的标记。
      乌托邦人追求高尚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
      
      奴隶的来源,一在本国犯重罪,二在别国判死刑的犯人,别国中贫困无以为生的人。
      乌托邦的一夫一妻制。
      乌托邦法律很少,把巧于操纵案情和曲解律文的全部律师逐出。乌托邦人人精通法律。
      乌托邦不结盟。
      乌托邦人憎恨战争。但是保护公民而战还是会发生的。
      乌托邦的宗教信仰是多样的,但是有见识的人只信单一的神。
      
  •      最近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把莫尔的《乌托邦》看完了。之所以看她,是冲着这本书的名头去的,毕竟,经典书目啊,还是想一睹风采。
       书并不厚,仅一百五十来页,较之于那些动辄五百多页的大部头来说,此书可谓袖珍了。胡凤飞译本,北京出版社。译文较为朴实,通俗易懂,这也是译者有意为之。所谓经典读物之通俗化与普及。
       闲话少说,到正题。也许我是自幼生长于人人平等,物物公有的社会主义的有着美好蓝图与愿景的国家,我们就是那个乌托邦(咱现在不接地气啊!)。所以,我对书中所描绘的美好图景一点也不感冒。虽然作者以诚恳的态度,真挚而感人的语言娓娓道来,但始终让我有虚无缥缈,流于说教的感觉。也许是文章过于理论上笼统概括,少于深入具体生活,因此,那些美丽的描述,就犹如空中楼阁般,只能引人遐思了!
       毕竟人家写书时才16世纪初,能有此完美的阐述,实属不易。可以说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启空想社会主义之滥觞。正是在此等人的影响之下,才有后来诸如马恩等思想大家的深化发展。如果研究社会主义学说,此书是绕不掉的。所以,这也算莫尔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吧。
       此书分为上下两部。简而言之,此书可看做一本谈话录。当然,这是作者处理作品的表达方式。全文写希斯拉德游历天下的所见所闻之一,且文中众多名人又真实存在,这就更加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了,他告诉读者,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上部写作者与希斯拉德,彼得等人谈论英国的诸多弊端,包括著名的羊吃人“圈地运动”,英国的法律问题,官僚制度,贵族的奢侈浮华与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在整个谈话中,小希的视角是出发于底层的。这在当时来说确实不易。而其对英国当时社会现象的诸多论述,也不尽是信口开河,是有一定的事实与逻辑基础的。一个国家能时刻有此种人物,无时无刻不关心国之大事,民之清苦,实是国之大幸。在第二部中,作者着重写小希在乌托邦的见闻与感受。从城市建设,宗教,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14个方面作简要介绍。毕竟,要反应一国的全部状况,人民的生活细节,心理状态,行政体制运行等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却可以从此书中略窥一二。
       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些想法与体会,记如下:
      1 书中关于城市规划,是值得肯定与学习的。花园式城市,清洁干净的水源与街道,固定的人口分布率。这些如与当下我们的大城市比较,真是天壤之别。在我们的城市中有花园的别墅少,且仅仅那些少数的富人与当权者拥有。而乌托邦中,所有的房屋公有,然后轮流居住。
      2 乌托邦国度,每个人都劳动,农村城市差别很小,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农村生活劳动,轮流交换,每个人也有机会称为城市居民,如果看到我们的户口制度与暂住证,会让他们笑掉大牙的。
      3 每个人每天劳动6小时,但文中说他们物质丰富,取之不尽。这让我很怀疑。
      4 文中说乌托邦的人民以劳动为荣,没有人偷懒。疑!
      5 文中说,乌托邦国民视钱财如粪土,交易无需货币,疑!
      6此国度中物皆公有,挺似。。。等国,但实际又当别论,毕竟,考虑文学的艺术性,理论与实际有差距。这是理解的。
      7 此国度的人思想境界超高。佩服。
      。。。。。。。。。
       总之,就如题所言,挺虚的,但是他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并且能那些虚妄的想想中有那么多美好的品格在熠熠生光。就让他作为一种停留在空中的楼阁,作为留存心底的美梦,又何尝不好呢?
  •     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在于科学的进步。
      
      宗教信仰被摧毁了,但是另一种新的信仰却没有被建立。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的时期,正是中世纪神学时代与尚武精神的瓦解过程。上帝十诫的传统约束力与道德追求逐渐式微。受最大享受度的驱使,拜金主义取代了上帝之爱。道德堕落层出不穷。空想社会主义家将人类一切罪恶现象归因于私有制。他们认为货币导致罪恶,切断货币流通,罪恶便能从根源上被清除。因此私有制必须消失,以公有制代替之。按需分配将成为常规,犯罪减少从而改善道德领域,再用改善后的道德领域约束个人行为减少犯罪,互为促进,彼此成就。由此建立每个公民都是道德完人的乌托邦。莫尔与葛德文都抱着同样的观念。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构思,比上帝之城还要吸引普罗大众。开启上帝之城的钥匙---世纪审判---是彼岸的事情,人类的今世必须历经苦难以赎原罪。乌托邦却可以发生在今世,一切人都会被安排在恰当的位置。俗世的暴发户可以依据金钱而获取社会地位与所有享受,在乌托邦里却不可以。市民确立社会地位,与金钱脱钩而与智慧成正比例。所有市民都被鼓励享受精神上的探索愉悦,这才是最真实最至上的快乐。精神上道德上的智者,同时也会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这便是柏拉图提出来的哲学王理想国。
      
      乌托邦借以消除人类不平等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公有制,一个是道德完人。乌托邦市民热爱劳动,轮流耕作,学有所长。农业与手工业产品极大丰富,不仅可以按需分配,还可向外出口。没有生存的威胁与财富的私有,并不会有盗窃、抢劫、贿赂的罪恶发生。再加上每个市民都致力于道德完人,个体的行为由自律约束,法律在乌托邦并不是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由此法令甚少,死刑几乎空有虚名。
      
      然而后续有很多人站了出来异口同声的说了句,妄想。
      
      没有贫苦与罪恶的社会会产生过度繁殖,因为男女性欲从古至今保持同样的程度。没有贫苦威胁,人口的增殖速度会大于土地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而后战争与饥荒便会爆发。战争是杀人,饥荒是自杀。
      
      低等动物的繁殖受到两个自然法则的限制,一个是自然本身的资源限制,一个是食物链上级动物的捕杀。由此低等动物的繁殖会与自然保持适度的和谐。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虽然现有科技的发展可以极大克服自然本身的环境威胁,却无法以同样的人口增速比例使土地增产。有限的土地负荷率,使人类依旧受第一法则制约。而第二法则对人类是失效的。人类无法被他杀,便只能自残——战争与饥荒——人口增多超过生产资料负荷的逻辑后果,以此消灭人口。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写到,“人口按照几何比率增长,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按照算数比率增加。”除非人类可以不依据食物生存或者消除性欲,否则人口增长后,一个特定地域的人类群体便只能有两个选择,要么自甘承受贫苦与由此滋生的罪恶,要么发动战争向外掠夺更多的土地与资源。在资源紧张的时候,人类为了进行自我保存,私有制会再次“复辟”。
      
      乌托邦的第一个支柱,公有制受到马尔萨斯的挑战,而弗洛伊德则以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击溃乌托邦的第二个支柱——道德神话。
      
      弗洛伊德的人格观念是,人具有两个本能。以性欲为代表的生的本能,以攻击冲动为代表的死的本能。这两个本能都藏在“潜意识”里头,由本我体现。为了抑制本我将这些难以实现的欲望顶到“前意识”的层面上,自我与超我会启动一切防御机制,包括否定、合理化、投射、压抑、理智化、抵消,以此减少本我的过度欲望需求与攻击冲动。然而防御机制使用过度,人类便会患上神经症。因此本我的一切不现实要求,只可抑制不可消除。本我存在于潜意识的层面,是人剥开社会性之后的生物性之本质,不会消失。因此道德完人无法实现。
      
      乌托邦不过是个神话。一个很美好的世俗神话.人类无法开创人人平等的未来。
      
      况且,它亦只是一个农业理想国。莫尔无法设想后续的科技进步将乌托邦引入机器大生产时代甚至信息时代后,乌托邦又将如何应对。
      
      农业时代里,费孝通先生心目中那种鸡犬相闻的乡土社会,人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农业劳动力扎根在黄土上。多一个,少一个,都无关紧要。只要不使得农业劳动力出现缺口便是。人与人之间是可以进行代替的。工业时代里,按雅斯贝尔斯的话说,“产业工人只是大机器上的一个小螺丝”。传统的宗族系统逐步的被瓦解,人以蜂房结构驻扎城市,原先那些具有宗族依附性的农民及其后代,融入了城市工业的轰鸣声中,谁也不认识谁,老死不相往来。而现今的信息社会里头,每个人都被鼓励最大限度的个性发展。社会的精细分工,使得人类产生分化(哈贝马斯还观察到人的异化)。人,开始不可替代。
      
      在某个层面上来说,人的不可替代性是一种福音,因为它缓解了残酷的森林法则。假设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可以代替的话,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有一部分弱者就要被社会淘汰。社会分工,使得个体停止与社会共同体发生竞争。除此之外,科学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带来的人的不可替代性,对人类来说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集体危机——自杀的扩大,杀人的延续。
      
      涂尔干将自杀归为三类,利己自杀,利他自杀以及社会混乱引起的自杀。第一种类型最为常见。举例说之,在城市一角蜗居的单身男人,没有亲人没有依恋没有牵绊,仿佛整个社会忽视与遗忘了他,由此选择轻生。一直以来自由主义者都把集体主义视为罪恶的东西。然而正是集体主义的存在,约束了自杀率的限度。集体主义能在其中起到建立归属、增强凝聚的作用,减少自杀现象的发生。但人的不可替代性,让个人主义取代了集体主义爬上人类的圣坛位置。
      
      奥古斯丁·孔德坚持认为,缺乏一种共同的信仰或者说指导思想,社会会发生涣散与混乱。“人可以用什么方法重新使人和集体结合成一体”,是家庭组织,政治组织,还是宗教组织?政治组织——国家——离我们太远太抽象,首先便被排除。家庭组织——家庭与宗族机构——受工业生产的冲击,传统宗族结构逐步瓦解,也失去了凝聚之力。最后只剩下宗教组织。然而现代人类开始信奉科学精神,我们分化并独立。牵绊与依恋的缺失,会引发自杀。
      
      另一方面,梅因在《古代法》里提到,历史的进程,是身份到契约的发展。身份,强调义务。契约,强调权利。历史进程带来的人的不可代替性,使个体的权利观念得到增强,而义务观念却被弱化。由此个体的自信心膨胀,对欲望的要求变得比以前更想得到满足,对集体戒律的蔑视变得更加严重。其结果便是人类以攻击冲动为代表的死的本能上升。这会引发杀人。
      
      仅仅停留在农业时代,乌托邦亦不存在,我们还是会杀人与自杀。即便乌托邦可以维持运行,在进入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后,我们依旧会杀人与自杀。
      
      在人类古老的记忆中,上帝在西奈山上给摩西颁发戒律说,“不可杀人”。而后尼采告诉我们,上帝已死。
      
      人类创造神,也毁灭神。我们分娩自己,也手刃自己。
      
      
  •      虽然乌托邦被定为为空想社会主义,一方面说明了它难以实现、一方面也反映它有荒谬的成分,但仍然掩饰不了它所闪耀的令人惊叹的智慧的光芒,并有有许多科学的理性内核让人深思。托马斯.莫尔的确是马克思的巨人之肩膀。
      本文从乌托邦的反战思想,及对社会制度,对宗教信仰,对军队管理,对生活的态度来叙述此书的智慧和理性的光茫。
      作者背景:1478年,莫尔生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当过律师、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莫尔主张教皇权力的至高无上)。1935年,在他逝世四百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Pius XI册封为圣人,在1980年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John Paul II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在1516,他完成了一部著名而又颇具争议的作品——《乌托邦》,以一个旅客拉斐尔的见闻,描述假想岛屿国家乌托邦的政治制度。作品主要引用自己和Peter Giles的对话。作品展现了“最有价值和最有尊严”的城市Amaurote。
      本书主要思想:
      本书主要探讨了“公有制”社会,在公有制的社会形态下,乌托邦王国的人们是如何过着幸福和谐,井然有序的桃源般美好生活。构画了一个人类的理想王国乌托邦将现实中的欧洲国家与完全有序合理的国家乌托邦进行对比。在乌托邦,私有财产不存在,所有的贪恋和罪恶都会因为金钱的消失而不复存在。存在着绝对的宗教宽容,他们没有统一的信仰方式,却有统一的信仰原则。乌托邦能够容忍不同的宗教习俗,但不会容忍无神论者。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上帝或来世,他绝不能被信任的,因为,从逻辑上讲,他将不会得到任何部门的承认。作品的主要内容反映在社会对秩序和纪律的需要,而不是自由。他们在宗教提倡的是一种温和的理智的信仰,有真理的力量,必然会自然规律相符,从而生生不息。乌托邦人有着强烈的反战思想,把军队和战争看成是无比野蛮丑陋的事物。
      
      读后自己的感想
      1、关于犯罪和军队
      乌托邦中提出,给罪犯以死刑根本是治标难治本的。之所以有偷盗的产生是因为社会自身内在的制度问题。关于罪犯的诞生,例如偷盗,可以追溯它产生的社会根源,人并非生而就是小偷,而在整个社会体系和制度中,有导致它产生的导火索和助推器。对小偷处以死刑是永远也无法遏制偷盗行为的产生。乌托邦中谈到,“如果人们除了偷盗就别无生存之法,那么不管刑法多么严厉,他们终究还是会从事犯罪”【1】P12所以遏制偷盗犯罪最根本的是要给人以谋生的手段。那个时代,慵懒成性的没落贵族,解散的伤残军队,是不会也不愿意从事劳动以谋生的,一旦失去生存资料的来源,他们就会偷盗。同样的当今的社会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偷盗和犯罪,其中的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恐怕是要令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深思的。在如今提倡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现实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和谐的因素存在?我们80后一代又为何压抑,彷徨又无奈?如果我们的掌控社会的国家机器也能够从乌托邦中吸取那么一丁点智慧,是否所谓“和谐”就不在那么那么的虚无空泛了呢?
      军队,是国家养着的以维持统治的暴力武装。乌托邦这里没有把军队看成神圣和伟大,而是说他们是国家眷养的一批粗鲁的懒汉,他们的工作和职责不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而是杀戮和毁灭。当然这些观点都是在乌托邦背景的时代中,暂与现代伟大的军人无关而谈。
      然而在乌托邦的理想王国中,在我们所一直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军队是不应该以一个美好而伟大的形象存在。
      “唯一适合野兽的活动是战争,然而任何野兽都不像人那样频繁地进行战争,乌托邦人十分痛恨战争。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显赫战功看成是无上光荣的象征,可乌托邦人却把它看成可耻的标志”【2】P91所有的战争都是丑陋的,我常常发现,一个将领最光辉的形象不是在带领着战士冒死拼杀的时刻,而是在看淡了战争回归人性悲悯生命而解散军队的时刻。乌托邦邦中的反战和平思想是如此闪烁的智慧与理性光芒。
      2 温和理智的宗教信仰
      在乌托邦,没有宗教裁判所,也没有十字架和火刑柱;这里人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乌托邦人相信灵魂永恒,相信天国。他们有最圣洁的教士,和最具包容性的教堂。信仰使人们更能宁静的审视自己的心灵,因为相信神的存在,人大灵魂死后会受到审判,所以人们除了畏惧法律重视肉体更加敬畏灵魂。
      “在其他国家极受迷信的占卜和巫术,却在乌托邦受到了极端的藐视和讽刺。他们敬畏的,只是那些无法用自然来解释的奇迹。他们将这种奇迹看成是因神而成。””某些重大危机的事件一旦发生,便会有许多乌托邦人聚集在一起,凭着虔诚的信仰和巨大的勇气,共同祈祷奇迹的出现-他们总能如愿”【3】P108这似乎看起来有些荒谬,但是我们不得不相信,虔诚的心和共同的信仰的确可以把人们团结在一起,而团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是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的。所以奇迹是可以产生的。
      他们拥有最圣洁的教士,优秀,博爱,高尚,受众人敬仰方可成为教士。尤其体现在,如果在战争中,乌托邦的军队处于优势地位,那么教士门便会奔向前线,设法阻止他们随意杀戮溃败的敌人。整个乌托邦无处不在体现着他的和平反战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
      3 回归人生,拥抱生活
      人的生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一个社会到底好不好归根结底就是要看“一个人可以毫无忧愁,快乐而平静地生活,不为吃穿发愁,不为妻子儿女的需要操心,并且他们的后代也将过得同样幸福――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么?” “我感打赌,在别的国家里,我找不到正义行为留下的丝毫踪迹。所有的贵族,以及各色各样的金店老板,高利贷者,还有那些一事无成,不务正业的人,他们全都过着随波逐流,骄奢淫逸的生活。这算哪门子货色的正义呢?而广大的劳动者,他们不断的干活,十分辛苦。他们从事的工作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他们的劳动,一个国家撑不到一年就会出现衰败。可是就是这些人们,所得的报酬还不够用来养家糊口,他们生活凄惨,甚至连牲口都不如。那些工人和农民们,不仅要白费力气辛苦劳动,而且还要时刻为以后的生活担忧。他们几乎入不敷出,所以节约储蓄养老金是绝不可能的。以上种种,难道不正是一个国家忘恩负义的表现么?这样的国家,配得上公正这来你两个字吗?那些所谓的上流人物,以及各种各样的有钱人,像寄生虫一样生活在人们中间,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回报。相反国家对那些老老实实工作的人却没有丝毫的怜悯。当这些人将全部的青春献给国家之后,等待他们的,只有贫病交加的晚年和被国家遗忘了的漫漫长夜。”【4】P115这些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欧洲别国,与我们现今的社会也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大多数的人们都在辛勤劳作,为了微薄的薪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可是终日也还在为高额的子女教育费,居高不下的房价,医疗费……愁眉不展。人们在辛苦劳动,尽力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创造财富,可是创造出的那么那么多的财富却是越来越集中的流入那些少部分人的手中,他们可以是权贵可以是商业大亨。有人可以独占好几座房子,而普通的劳动者却连10来平的卫生间一角都买不起,只能向蜗牛和蚂蚁一样的卑微地蜗居蚁居。尽管他们曾为这个社会创造出了那么多的财富,但最终,他们只能一贫如洗地离开人世,像所有的卑微者一样不被人记住。乌托邦的世界真的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从空想世界里的幸福看到了我们真实世界里的悲哀。
      
      【1】<乌托邦-关于未来完美社会的全部设想> [英]托马斯•莫尔 原著 吴磊 编译 P12
      【2】<乌托邦-关于未来完美社会的全部设想> [英]托马斯•莫尔 原著 吴磊 编译 P91
      【3】<乌托邦-关于未来完美社会的全部设想> [英]托马斯•莫尔 原著 吴磊 编译 P108
      【4】<乌托邦-关于未来完美社会的全部设想> [英]托马斯•莫尔 原著 吴磊 编译 P115
      
  •     GRD西社作业
      http://www.douban.com/note/190692460/
      ——————————————————————————————————————————————
      乌托邦与废托邦
      乌托邦,五百年前所构造的社会理想形式;废托邦,现代文学所塑造的未来社会。
      乌托邦与废托邦,是理想,也是预言,它们所描述的都是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却在不经意间走向了两个极端。
      在下面的文章里,我将把这两种社会类型的进行粗略对比分析,不求得出金科玉律般的结论,只希望在对未来社会发展走向的预测上有所启发。
      在文章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先申明一下:下面主要要分析的两本书皆非社会学专著,这可能并不符合作业的要求。但我坚持认为,在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兴趣的自主培养要比知识的强制灌输重要得多,我更希望在广泛的阅读中拓展思路而不是在味同嚼蜡的填鸭后一无所获。另外,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尽量不去翻看二手材料,而仅仅从原文出发,以避免思考的惰性与先入为主的盲从。
      这篇文章虽然是做为社会学专业课程的作业上交,但希望老师不要以专业的标准来评判它,因为这只是涉及到一些社会学知识的杂文而已。我一直以为开阔的社会学视野,清晰的社会学逻辑以及内化的社会学知识要比学术规范重要的多,并不是每个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都将走上学术的道路,但是学习社会学的每个人都应具备上述的三点素质。
      
      
      两本书
      《乌托邦》
      500年前,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他的不朽著作《乌托邦》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美好至极、人人平等的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社会。此书用拉丁语写成,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我在阅读此书时时常为作者处于五百年前的洞察力而感到惊讶,书中直指私有制为罪恶之根本,想必马克思在世也绝不敢否认此书对自己的影响。更令我欣喜的是,莫尔坚持认为道德与理性的强大力量可以战胜不公与私欲,也许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我依然为这种赤子之心而感动。在俄译本的后记中译者这样评价这本书,“直到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为止,社会主义思想史上还找不出一部堪与《乌托邦》媲美的作品”。莫尔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当之无愧。
      全书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当时英国政治和社会的种种黑暗,然而作者点染巧妙,隐约其词,用虚实相生的影射手法,使得当时的统治者无从怪罪于他。在这部分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这一提法也被马克思多次引用。第二部分莫尔则是主要通过与乌托邦来客对话的形式,自说自话的将乌托邦这一他自己构想出的大洋岛国作为模型,对未来的理想社会进行完美建构,这也是我们下面将要重点分析的。
      《美妙的新世界》
      反乌托邦是文学 ,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科幻文学中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流派。(反乌托邦,即废托邦,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废托邦这个更符合“信达雅”原则的叫法。)废托邦主义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其中以英国赫胥黎所著的《美丽的新世界》,英国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以及俄国扎米亚京的《我们》三部小说最为著名。此种小说中的社会总会被评论界定义为“极端恶劣的社会最终形态”或是“令人绝望的未来”。在这里,为保持价值中立,我只是分析分析小说中的社会构造,而不会对这种社会做过多的评价。
      在此我选择用《美妙的新世界》中的废托邦社会与乌托邦进行对比,因为它设定的时间更远,情况更极端,所以更具代表性。小说标题《美妙的新世界》(Brave new world)源自莎士比亚的名篇《暴风雨》的台词,意在讽刺新世界外表虽美,却由科技统治,丧失了应有的精神内核。书中故事设定的时间是公元25世纪左右,那时的世界美国汽车大亨亨利•福特代替了上帝,被称为“福帝”,因为福特发明了生产汽车的流水线,使生产飞速发展,这种生产方法终于统治了整个世界,它的元年是从福特第一辆T型车上市那一年开始算起,被称为“福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社会对生产力与科技崇尚之极。在那里,家庭与胎生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划分种姓的人工繁殖;管理人员用潜意识教育,严格控制个人性格,执行固定的行为模式;完全不需要书籍与艺术,因为各种满足欲望的活动(性爱与致幻剂)成为人们的正当娱乐。下面我们将通过这些特点了分析废托邦社会。
      请注意,接下来的文章中所提到的“废托邦”特指此小说中的社会。
      
      
      两个社会
      社会基础
      乌托邦与废托邦都是建立在(相对于同时代)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上的社会,实行财产公有制与配给制。但是不同的是,乌托邦生产力水平高的原因是充分的解放生产力,人人劳动,没有特权之人;而废托邦则是完全凭借高端的科技生产,人类机械式的劳动只是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就行文中说的“过多的闲暇对劳动者来说只是一种折磨”。发达的生产力与充足的物质基础为这两种社会的制度调整提供了可能,社会的目标开始从发展生产转向其他的方面,乌托邦与废托邦自此分道扬镳,走向了两个极端。
      值得注意的是两种社会的出现都有其特殊的条件。
      乌托邦的出现得益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乌托邦是一小岛国,外界极难发现,港口处有多暗礁浅滩,船只极难到达。这使乌托邦成为了一个封闭性的社会,这使它可以不受外界干扰,,有利于社会统一管理,统一教化,使发展个人、团结集体的主文化地位更加牢固。但是这样一种封闭的社会几乎没有能力去抵御相异性的文化,这也使这样一种社会存在的几率大大降低。
      而废托邦的形成小说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其原因,只是隐约的提到了是“九年战争”后才有了这种社会的形成。同样的,在另一部废托邦小说《1984》中也是一场战争导致了其社会的形成。战争作为一种偶然事件很难解释一个社会的形成,但是就像一战时的“萨拉热窝事件”一样,总有一颗火星去点燃去点燃历史的火药桶,偶然之后总会有必然存在,这种必然也是我们在文章最后将会分析的。
      
      社会分层
      乌托邦号称人人平等,但这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因为为了解决重劳动与肮脏劳动的问题,莫尔为乌托邦设定了奴隶的存在;为了更好的管理社会,人们选出了总督与官员;为了更好的教化社会,人们选出了主教与教士。因为货币在乌托邦已被取消,并且居民也并不崇尚物质的享受,奴隶大多是道德低下的罪犯,总督与主教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所以人们更多的会用道德去评价人的社会地位。乌托邦的社会结构类似于一个五边形的结构,人们根据道德选出的极少数人处于最上端,大多数崇尚理性精神的居民处于中间,少量的犯罪的奴隶位于社会的底层。
      既然社会分层如此的宽松,社会的流动也自然会变得顺畅,犯人刑期服满或者道德提升表现良好就可以回归市民的位置,总督或者主教如果违反道德标准或者法律规范,占绝大多数人民就可将他驱逐下台。另外,在市民的内部,有着明确的分工,各种工作不分贵贱,这种分工大多是祖辈传承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人民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在空闲时间去选择其他的工作,如果在一定时间达到一定标准,此人就可以转行从事其他的行业。换句话说,在乌托邦人们尊重个人的选择,他们相信个人的幸福可以使社会的稳定变得自然而然。
      
      废托邦的社会分层则更具有颠覆性,前面提到过,废托邦取消胎生,采用人工繁殖,在人的出生之前就已经通过先进的生物科技将人分为五种种姓——“阿尔法(α)”、“贝塔(β)”、“伽玛(γ)”、“德尔塔(δ)”、“爱普西隆(ε)”五种“种姓”。
      阿尔法和贝塔为最高级,在“繁育中心”孵化成熟为胚胎之前就被妥善保管,以便将来培养成为领导和控制各个姓的大人物;伽玛是普通姓,从事普通工作,相当于平民;德尔塔和爱普西隆最低贱,只能做普通的体力劳动,而且智力低下,尤其是许多爱普西隆只能说单音节词汇。科技让复杂的社会分化在胚胎中就已经完成,人一旦出生就永远无法摆脱自己由生到死的全部命运。
      先天的因素使一些智商体能等先赋条件变得可以控制,自然条件成为了社会差别的主导,帕累托的精英理论在这里也显得毫无作用。在人们的婴儿阶段,管理阶层又通过一系列的潜意识教育严格控制各姓人类的喜好,让他们用最快乐的心情,去执行自己的被命定一生的消费模式、社会姓和岗位。各个种姓间的社会分层成为了一个漏斗的形状,社会流动变得绝无可能。帕累托在精英理论中提出,一旦社会流动变缓,执政阶级蜕化分子激增,非执政阶层精英增长,社会将失去平衡,政府与革命即将爆发。但是这种理论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废托邦的情况,因为这里社会流动的封闭是代内的,而代际间的流动是完全敞开的。
      
      社会控制
      在社会控制这一部分,我们先来谈废托邦。废托邦中社会稳定被视为社会存在的终极目标,这种稳定是通过下面一系列社会控制手段实现的:
      潜意识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睡眠教育,即在儿童期睡眠时不断播放符合他种姓的话语,使其安于自己的基层并且感到幸福。另一种是条件反射刺激,可以培养人的爱与恨。比如用电击让儿童永远害怕和憎恶花与书籍,因为花朵会造成喜欢大自然,大自然是不收费的,会影响社会消费;喜欢书籍则会导致错误的思想影响社会稳定。就这样儿童自然社会化的过程完全被科技的所促成的导向性力量代替。
      满足欲望:废托邦的统治者认为,人的活力与情绪必须得到释放,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这种思想也类似于科塞的安全阀机制。所以社会尽可能的去满足物质生活的欲望与娱乐玩耍的欲望,包括感官电影、剧烈运动与无限制的性生活。
      隔断过去:废除家庭这一社会的基本单位,因为家庭已经失去了性爱与生殖的基本作用,而亲情只会导致个人情感与社会的对立。另外,废托邦关闭了博物馆炸毁了一切纪念性建筑,禁查了福元150年前的一切书籍,自古以来的激励人类向上的爱情、亲情、友情一概去除,因为他们能够使人产生激动与不满,危害社会稳定。马林诺夫斯基这样说过,宗教是对个人焦虑和恐惧的答复。在废托邦里我们看到,如果人摆脱了焦虑与恐惧,不仅仅是宗教,一切文学与艺术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药物控制:废托邦已研制出没有副作用的致幻剂(唆麻),并通过定额配给的方式,用于社会中的每一个阶层,供他们在下班后休息时使用。
      上面几点社会控制的手段在今天看来无疑是离经叛道而难以让人接受的。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但是这一系列控制手段无疑是有效的。这种不平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这种不平等欣然接受的态度,潜意识教育赋予了人们各就其位的幸福观,他们不会羡慕比自己高层次的人,因为他们有自己幸福的理由。而欲望的满足与情感的遗忘使他们失去了思考的经历与时间,每个个体都安于现状,社会呈现出一幅完全稳定的状态。
      
      我们再来看乌托邦,与废托邦的制度手段为主相比,乌托邦倾向于使用文化控制手段。极少的法律条文,简洁的行政机构,开放的宗教思想都是社会控制的细枝末节,道德意识与理性精神才是贯穿乌托邦社会的重点。
      乌托邦有很少的法令,他们认为自己的人民是受过教育具备理性精神的人,很少的法律已经够用了。其次,他们认为对法律最一目了然的解释即是最公正的解释,深奥难解的法律只能对少数人起作用,所以只有少数人才会尊重它。这类似于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中国的乡土社会“知礼而无讼”的状态。
      乌托邦人相信道德,承认道德的约束力,认为能更好更牢固的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的是善意而不是协定,是精神而不是道德。当年辜鸿铭先生的那句描述中国人的话拿来描述乌托邦人是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他们过着成人的理智的生活,同时有孩童般纯真的心灵”。
      乌托邦人的团结还得益于上面我们所提到的按照兴趣所进行的社会分工。如果说废托邦的终极目的是社会稳定,那么乌托邦所追求的则是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并乐于自己的工作,他们可以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并需要依赖他人,这就出现了协调一致的集体,也就是涂尔干所说的“机械团结”。
      另外,在此我必须提到的是乌托邦的价值观。乌托邦人给至善下的定义是:符合与自然的生活。上帝创造人正是为了使其这样的生活。乌托邦人说,一个人在追求什么和避免什么的问题上如果服从理性的吩咐,那就是遵循自然的指导。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悖论。那就是前工具理性时代所称的由上帝所创造的自然与人的理性本质上是一对对立的概念。“理性”与“自然”的统一使得莫尔对理想世界的安排显得十分混乱。更深刻的乌托邦矛盾在于,莫尔所言的“理性与自然的统一“的逻辑中并没有关于偶然和差别的内涵。莫尔把乌托邦中的每一个人都默认为具备理性至上的属性,每个乌托邦人都是天使,都会做出有利于集体和个人的选择,就算是罪犯也会在一段时间后被道德感召。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性,是一种不真实的理性。它忽略了社会中存在的偶然因素,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也许这就是理想主义不能真正存在的硬伤之所在。就算这种社会真的存在,它也很难去面对社会外部的相异性的风险,一旦外部亚文化入侵,整个社会都会处在崩溃的边缘。
      
      
      两种未来
      这两本书中所描述的两种社会,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它们的指导性,而是启发性。莫尔的乌托邦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社会,这是现今社会已经超越的;而赫胥黎的新世界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技基础上的,这也可能是我们永远不能达到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描述与对比,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做出自己的想象与推测。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对立
      我依然不去评价两种社会孰好孰劣。因为我们无法衡量道德的标准,也许乌托邦里的善良之至在废托邦就成了罪大恶极。但我可以去分析两种社会的主导因素,其实在上面的文章我已经提到过很多次了:乌托邦信仰道德,而废托邦屈从科技。更进一步讲,两种社会所体现的对立即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对立。
      在乌托邦,道德规范人,教化人,帮助人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人。但是这就会出现我在上面提到的“理性与自然统一”的悖论。这种社会赋予人无上的理性精神,也就是忽略的社会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道德作为维系社会的最主要工具显然会显得独木难支。
      而废托邦相反,巨大的科技力量已经可以完全掌控整个社会。与我们一直向往的乌托邦相比,我们可能会对废托邦的构想无法接受,但我们有必要正视它。你可能会说废托邦是极端稳定的,但人类是不会允许这种不平等社会发生的。那让我们在重新回顾这种所谓的不公平。废托邦人被分为五个种姓从事不同的工作,享受不同的权利,这显然是不平等的。但是如果从头看起,你会发现废托邦的人生于偶然却归于必然,他们在还是个胚胎是有相同的机会成为一个阿尔法,但是一旦自己的种姓最终确定,他们就已经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没有人或组织垄断可以一个阶级,没有人是最终的获利者,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是按照科技划定的轨迹运行的。在废托邦,科技成为了主导,人是制度的附庸,是科技的产物,公平与否已经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的了。
      
      价值理性与目的理性的对立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造成的这两种极端的社会?
      我认为主导社会走向的是社会的整体目标。在前面我提到过,废托邦的终极目标是保持社会的稳定,而乌托邦的终极目标是完成每个人的价值实现。两个社会无疑都是理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付诸行到的理性化类型。,
      乌托邦的众多社会行为显然要归于“价值理性”的范畴,这些行为注重的是行为本身的价值,是否合乎人的价值,是否合乎道德的标准,关注的是从某些具有实质的、特定的价值理念,即行为者自身的价值。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价值理性最突出的代表,乌托邦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蓝本自然也不例外。
      而废托邦的行为就要归于“目的理性”的范畴。废托邦社会为了达到目的(社会稳定)必须采取最有效稳定的手段来实现。科技的强大力量就了社会建构与控制的主导因素,成就了极为稳定的社会,而作为牺牲的是,人牺牲了自己,丧失了人的尊严。
      
      (图欠奉)
      
      我根据我的推测绘制了上面的坐标。
      我认为,乌托邦与废托邦的对立的本质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对立,而这两种文明是作为一种因变量存在的。影响的它们的自变量是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强弱,而乌托邦与废托邦便是这两种意识趋向无穷而产生的后果。当个人主义发挥到极致,出现的绝不会是无政府主义(因为无政府主义阻碍社会的发展),而是类似于乌托邦的社会主义,在那里人具有极端的理性,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为的是自身得到发展,诉求得到满足,以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当集体主义达到极致,社会稳定成了社会的最高目标,人们为了集体的稳定必须有所牺牲,物质的力量凭借其高效而稳定的特点越来越成为了社会的主导。无论是道理理性主导的乌托邦,还是科技力量控制的废托邦,一旦达到一定的量度,社会将趋于完全稳定。
      
      未来社会何去何从
      我想,每一个人都会喜欢乌托邦吧。但是你并不能废托邦的可能。你会说,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乌托邦,社会必然会向那个方向发展。如果我们果真能过上社会主义的生活,那自然最好,如果不能,也自然有其理由。我想说,全世界绝大多数的财富集中在极少部分人手里,这是事实;财富、权利、声望这三种决定社会地位的因素越来越纠缠不清,这是事实;现代科技水平已几何倍数的形式增长,这是事实;精英流动,尤其是最上层流动速度越来越缓慢,这也是事实。当初韦伯提出科层制的时候就有这样的顾虑,科层制所实现的效率是以忽略人们的精神与情感为代价的,制度越非人格化,也就越容易背离人的价值与尊严。这何尝不适合于今天的制度呢?今天,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已经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被集中到极少部分人的身上,就像前几日的华尔街运动一样,就算我们意识到之中社会不公的扩大,就算我们团结起来去抗议去反抗,也丝毫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现在已经不是以多胜少的时代了,人数的优势渐渐被科技力量所取代。当社会最上层的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当科技发展到一定高度,但社会大多数人开始躁动不安,食物链最顶端的人将面临一个艰难的决定:是分享,还是控制?答案不言自明。
      当世界上大部分人被小部分人用科技征服,那一小部分人被科技反噬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不是在危言耸听,而仅仅是在讨论未来的一种可能性而已。
      
      
  •      作者从财产公有,生产劳动,务农为本,城市规划,卫生健康,学术研究,来表述了乌托邦的经济社会状况。在乌托邦,人们有吃不尽的粮食和用不完的财富,人们是按需分配。这点和共产主义一样。另外我们也曾经经历了像公共食堂,城市人去乡下劳动,这只是作者在当时英国国内下层人们生活疾苦的背景下,既是表达的一种美好愿望,也是对统治者委婉的进谏。但是乌托邦忽略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个体的差异需求。
       我们所要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应当是乌托邦式的社会,而是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尊重个体的差异需求。
  •     读了托马斯的《乌托邦》才知道,原来盛传的乌托邦是这个样子,其实乌托邦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乌托邦,而我的乌托邦就是有一栋别墅,里面摆满了我最爱的饮料,仅此而已
      莫尔是有才的一个人,但是脱离不了时代的限制,脱离不了生产力的局限,脱离不了空想的现实
  •     
      如果恶是现世的写照,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何以在现世活得足够好而不至于郁郁而终?对于无神论者来说,这是个问题。回过头去匍匐在某个神的脚下祈求指引,是倒退;跌入恶的泥潭一蹶不振,是自弃。读完《乌托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没有信仰的灵魂终究不安宁,不相信神,那就选择相信存在于未来世界的至善,不管它有多么遥远。
      
      在政治教育中被提及数次,读过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的理念自成体系。它不是维护统治的宣传词,也不是巩固宗教信仰的赞美诗,它只是一个善良的思想家对现世丑恶的颠覆。托马斯•莫尔的思想建立在中世纪手工业基础之上,固然跨不出时代局限,但其伴随着智慧和美德而具有的超强洞悉力却突破了时代局限,与每一个善良而仍旧心怀希望的后人产生共鸣。
      
      莫尔生活在16世纪英王亨利八世专制统治下的都铎王朝,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国王是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只知横征暴敛,动辄施以极刑,日后也是这位国王要了莫尔的性命。而他的贵族们疯狂投入资本原始积累,圈地养羊,将农民逐出家园沦为流浪者,甚至为生活所迫沦为乞丐盗贼。对此莫尔毫不客气地诘问“你们始而纵民为盗,继而充当办盗的人,你们干的不正是这样的事吗?”专制君主耐心有限,不会给那些可怜之人以谋生之道,使他们不至于冒始而盗窃继而被处死的危险,君主所做的只是披着法律的外衣,镇压刁民。对于时代的种种丑恶,莫尔挖掘出了万恶之源,他的结论是跨时代的,即私有制是罪恶的根源。而对于如何消灭私有制,莫尔认为是物资的极大丰富。这些结论后来得到很多思想家的引用,包括马克思。
      
      我想赞美的却主要不是莫尔的先进思想,而是其对人性至善的坚信。乌托邦国民并不是与世隔绝,他们的邻国有的贪婪,有的嗜血,种种丑恶他们看在眼里,却不受熏染。他们保持勤劳、质朴、善良、无私的美德,乐善好施,不与人为难。从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到莫尔的人道主义思想,比如战争观。遇到非打不可的战争,乌托邦人勇往直前,绝不畏缩,对于俘获的敌军俘虏,他们待之以善,因为他们知道,普通人民不是自愿走上战场,而是被国王的疯狂所驱使。这就讽刺了当时欧洲各国毫无意义的混战,为争夺领土而让普通人民白白送命。有趣的是,比起互相厮杀,乌托邦人更喜欢使用韬略和收买敌人之类的方法取得胜利,在外界看来这或许是狡诈,但乌托邦人认为这样可以使敌我双方大批无辜人民不至于陈尸疆场,兵不血刃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一个要依靠人民作出过多牺牲才得以建立或维持的政府不是好政府。
      
      最喜欢书中一句话:“一个人可以仰视星辰乃至太阳,何至于竟喜欢小块珠宝的闪闪微光。”经济学上都说金银货币的出现大大便利了商品交换,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但金银给人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丝毫不亚于积极作用。有的人以积聚财富为乐,宁愿把金子藏起来永不使用,也不愿意施舍哪怕一丁点给穷人。还有的人喜欢炫耀财富,穿金戴银,珠光宝气,自以为美。而现代经济危来临时,物资持有者宁愿将大批物资销毁也不愿降价贱卖给穷途末路的平民,只为保持货币不贬值,不伤及自身利益。这些例子都昭示了金银财富怎样将人性扭曲。莫尔对其所做的颠覆是,金银在乌托邦人看来是可耻的标志,不是用来制造粪桶溺盆,就是用来做犯人的枷锁。而物资是按需分配的,在全民参加劳动的情况下,物资极度丰富的情况下,不会有囤积居奇,也没有人会因为物质上的缺乏而走向犯罪。
      
      环境因素对人性的影响着实很大,饥荒年代有“易子而食”的悲剧,而私有制带给不同利益派别无止境的纷争。也许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未来,人性中善的本质能够得到最大发挥,而恶的因子因为环境的优裕而受到抑制,这就是理想的社会吧。
      
      对于越不习惯的东西,人们越是不信。其实道理很简单,和任何宗教一样,心诚则灵。
      
      
      
  •      概而言之,莫尔的“乌托邦”就是借一种高度发达的组织形式,去追求一种向原始、自然而有序的生存状态的回归。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以“历史发展的必然”去看待共产社会的实现,而莫尔则致力于风俗习惯的构建(包括宗教、价值观念、婚姻制度等等)去探讨精神风貌重塑(荣誉感、集体观念、公共意识等等)的可能。怎样尊重人的个性并且发扬人性中“善”的成分,怎样整合个人与公众的利益并且遏制人性中“恶”的滋长,莫尔没并有一腔狂热与盲目乐观,只借拉斐尔之口将完整的构想娓娓道来。
       不过,乌托邦为什么还是显得虚妄?我想,一来,莫尔只给出理想的完整构思,却并没有指出通向这一境界的可行途径;二来,无论是风俗习惯、历史阶段还是地理环境,乌托邦都全然架空于现实之外;三来,细节的精微构想其实反而导致了乌托邦的脆弱——连地形地貌都要在论说之首预先精密设定,乌托邦的适应能力和现实意义自然尚存疑虑;最后,乌托邦的繁盛竟然依赖于“他国”的堕落(至少他们需要受金钱诱惑、受谗言挑唆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明显“独善其身”的倾向,是否也制约了它普世的价值?
  •     今天把整本书看完了,可以说是很粗略的看了遍,觉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关于宗教”里的那个教士,我觉得那个职位神圣而神话,真就如神话故事里的神人一般,有很大的魔力,战争是碰下他的衣服便可以免被杀,我觉得这种威信很难想象。此种神话般的职位的背后是否有个错综复杂的体系支撑的.......
  •     
      
      读过乌托邦才发现,马克思老先生对于共产主义的设想,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抄袭乌托邦,甚至某些观点而言,马氏依然无法脱离莫尔的理论,比如物质的极大满足,劳动是人们的第一需要。 等等。
      
      乌托邦是虚拟出来的世界,但不代表它没有一定的可行性。它的出发点是,当今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制度。私有制是万恶之源,铲除它,人类才可以创造大同世界。
      
      莫尔为乌托邦设计的一套制度,是天才的构思,它试图一劳永逸解决掉不合理的纷争,寻找一个和谐的未来世界,使人类不再陷于痛苦,永享天国之乐。这是一个纯真可爱的理想。
      
      当然,但凡制度,从无完美,莫尔的理论也不例外。他试图消灭不平等,但他的制度里却还有奴隶的存在。
      
      
      
  •     在托马斯.莫尔爵士走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他一定不会想到,400年后的自己会被几亿没读过他著作的人代代批判,日复一日地在笔记、汇报、论文中写下“莫尔只是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乌托邦所描述的世界只能算作一个美好的幻想”,然后大步朝前走向实用的“哲学”。在一群人被教导对前马克思的各家著作进行“常识性”的忽略式评价时,他们也习惯性地忽略了千百年以来有政治理想的知识分子对完美社会的信仰。这群人的追求中也就丢掉了善,丢掉了美,丢掉了纯净健康。
      
      在另一些地方,傻得可爱的人们不带预判地读着莫尔们,竟然用一双双肮脏的大手,搭起座座明亮的殿堂。
      
  •     总体而言,我个人还是比较喜好这本书的,虽然这本书上有部分观点让我感到不太适应,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将这本书放在那个作者的特定年代,我想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不要用我们现代的目光去看那个历史时代,否则我们大概不太能够吸收到比较多的资料。
  •     陶渊明没有讲述桃花源的社会机制罢了!乌托邦更象一个封闭的农业国,自足自给的物质,近似儒家思想的精神生活,社会福利,人民对物质的需求,空想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社会倒退,之所以说是空想就是因为社会不可能后退,科学的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没必要说什么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如果说那也只是为了政治统治需要,精神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对于人类那个更重要?现在的经济现状能否解决人的生活需要?一味一直强调更充实的经济物质能否带给人类更多的幸福,达到真正的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
  •     总是使得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F•荷尔德林
      
      我们明明是怀揣着充分的热情和120%的努力去投入新中国建设,为何最后却得到这般蹉跎的结果?我们明明以为自己在修筑一条通往幸福与繁荣的道路,为何路的尽头却只有贫穷和奴役?我们明明试图建立世间天堂,为何得到的却是人间地狱?
       ——佚名  
      
       1687年,《自然哲学及其数学原理》出版,书中万有引力以及三大运动定律的描述标志着经典物理学范式的建立,运用其理论可以对小到一片落叶大至整个星体的运行轨道做出准确预测。这使得18世纪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拉普拉斯由衷感叹:“这位智者(指牛顿)能够将宇宙最庞大的物体的运动以及最微小的原子的运动都归并为一个单一的公式;对于它来讲,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因为过去像未来一样,永远展现在他的眼前。”随着牛顿力学在世界范围内的空前成功,人们不禁对自己将把握自然的缰绳这一猜想毫不怀疑。
      
        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无不时刻影响着社会科学领域人们的思考。而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科学,因此许多政治理论和学说都是以人性的假设为理论演绎的出发点。其中有的理论始于人性善恶的道德判断;有的理论发端于人类有知还是无知的基本假设。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就给予了有知论者充分自信的理由:他们热衷于发现类比于科学定理的社会规律,想以此为原则和依据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就像自然科学家的任务是探索客观规律并以此造福人类一样。他们对人的理性抱有最大的信任,他们凭借极大地热情和美好的愿望一心一意的试图设计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这样的有知论者,哈耶克将其称为建构理性主义者。
      
        建构理性主义蔑视和贬低非理性的或者未被理性充分理解的事物,它假定人生而具有智识和道德秉赋,因而人能够根据理性原则对社会作精心规划,并尽可能地抑制乃至铲除一切非理性现象。它还认为,道德、宗教、法律、语言、文字、金钱、市场等一切文化制度都源于发明或设计,都是“精心设计之物”。建构理性主义认为所有有益于人类的制度在过去都是人们在明确意识到它们所具有的可欲结果的情况下发明出来的,因此人们在未来也应当按照这种方式去发明这样的制度。
      
        与建构理性主义相对的是进化理性主义,他们认为所有人的知识都有局限,任何人都不可能通晓一切或者掌握终极真理;人类的相对无知性是无法弥补和不可克服的;我们知识的局限不是科学和理性所能够克服的,它们的作用恰恰在于使我们认清这种局限。进化理性主义者主张社会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有机地、缓慢地发展,他们认为独立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作用会比单个人或某一组织有意识地调节社会取得更加恢宏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理性认识本身处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社会科学理论并不是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某种规律的总结或发现,而只是关于客观世界某种自然秩序的主观重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不存在永恒的绝对真理。
        
       建构理性主义和进化理性主义对于人类无知状态的不断看法,直接影响到了其各自对人类政治潜能的估计,并最终构筑出风格完全不同的理论大厦。建构理性主义者对人类政治潜能的高估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全知的假设没有给可错行留下空间,因而也就否定了自由存在的必要,自由之所以必不可少就是因为它为不可预知、不可预见的事物留下了空间。而全知的建构理性主义则要求人们始终走少数人所发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样的要求势必导致政治上的过度强制和暴力,因为它不承认每个人都有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权利。而把发现真理的权利和垄断知识的资格教给极少数的“全知的”天才红太阳。在21世纪的今天,各种实施独裁和专制的幌子和冠冕堂皇的理由大多都寿终正寝了。然而,我们依然要不断提醒自己:我们的无知如此重要。警惕那些过度膨胀的自信往往变成“致命的自负”。
      
  •     乌托邦,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呼唤,倾听到了心灵深处的声音——宁静陶然的生活。这种是和谐、睿智、文明的。
      
      乌托邦岛像一叶小舟,静静地停泊在无边的海洋上。远远看去,就像一座海市蜃楼,虚无飘渺中透出神秘的气息。
      
      沉浸在乌托邦的美丽中,乌托邦思想与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点一点的交汇融合。但这是一场梦,一场唯美得让人震撼的梦,可是梦醒后,知道遥不可及的现实只能是个幻影。但我宁愿相信这份恬淡和谐的生活就存在于这世界的某个角落。
      
      理想国、乌托邦、世外桃源、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这些美好社会生活的代名词,都是人们超越现实生活,摆脱一切感情的干扰和心灵的束缚,静思默想后,把自己先天灵魂中固有的美好理念的影子投射了出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些是种艺术的修饰,影子的影子。相较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条自然法则是绝对真实、普遍和永恒的。这是现实的人所接受的,也是最实用的。
      
      在乌托邦的国度里,一切都是平均享有的。所以那儿达到了普遍的幸福。不用担心公有的鱼是无刺的,人们会毫无顾忌地挥霍这种情况。因为那儿的公民都是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他们享受收获劳动果实的幸福滋味,他们只拿自己需要的那部分。这样就达到了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完美搭配。
      
      在那金钱是粪土,金钱既不使用,人们也不贪钱,于是就砍掉了烦恼,铲除了罪恶。那是和平的,智慧的。莫尔说:“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 如今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内心总是被金钱所蒙蔽。金钱是万物的标准,它衍生了富有和贫穷,且二者分化严重。起先,金钱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人们交换货物的不变,而发明的。在解决完一个问题时,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当代民生问题之所在。
      
      在那,人们热爱学习,视它为一件乐事、一种享受、一种荣耀。他们渴望提升自我修养,充实人生并增长阅历。教育则是主动,人们选择自己喜爱的领域,一心一意地刻苦专研,人人都可以是精英,这样的社会怎能不昌盛。这样的人是多么的高尚和淳朴。能在宛如一轮新月般的沧海中若隐若现的岛屿生活是种幸福。
      
      在那,人们感恩造物主的恩赐,他们格外注重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精心设计花园了美化环境。城市是雄伟壮丽的,乡村是难以言语的纯净。他们高兴地领受来自大自然的任何好处。按照大自然的旨意,去追求人类所独有的耳、眼、鼻、耳之乐,在静静的夜晚体会星空的璀璨,闻扑鼻的花香和食物的味道,听美妙的音乐和鸟儿的歌唱。为了大自然对人类特殊的恩赐——矫健的身体, 他们不过度的装饰外表和节食。不因小快乐而妨碍大快乐,不因快乐而引起痛苦的后果,这就是乌托邦人对德行和快乐的看法。
      
      物转星移,时空悠悠。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一切皆是逃避!这是圣人的无奈。他们看到的是现实世界的另外的一个世界,内心投射出的影子。
      
      也许要像月亮上那样的人,但是一说到地球上的人,这种世外桃源式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我们必须正视人的本来面目,由于人的邪恶,理想是不能得到实现的。因此,这样的理想是完全虚构的。
      
      在我们的国度里,肉体活在现实。精神是可以开开小差,活在信仰、幻想中。精神家园是最自由的,任由我们驰骋,天马星空!
      
      
  •     去年“柏拉图注疏集”丛书引进的《柏拉图的神话之镜》是本思路很独特的学术著作。在第九章,作者论述柏拉图的大西岛神话时顺便提到了《乌托邦》,做了一番比较详尽的分析:
      
      
      *和大全划清界限,并建立一个构成性的、单一的统一体,这有悖于形象的规则。乌托邦成了一个封闭的社会,没有能力面对相异性的风险。乌托邦既无源于时间,也无缘于空间;既无法证明引导它的心智理式的统一性,也无法证明感知的多样性。乌托邦没有给我们留下认识教诲。因为,乌托邦混淆真正的交流模式(从一种相异性到另一种相异性)和虚假的替代模式(从一种认同到其自身的认同),因而无所指向。换言之,乌托邦并不属于模仿形象之列,而只联系模仿的模仿的表壳,既无灵魂也无血肉。至于乌托邦范式,在现代作家这里成了智术诱惑的一种回响,非但没有引导理式通往完全的光明,反而在假象的不确定阴影里抹消了理式,最终成为某种政治沉思的膜拜偶像。从此那些渴望一个面向未来的更美好的世界的人,那些在阿马乌罗提的灰暗光线中不明白这样的世界只能永远封闭于一面黑暗的镜子之中的人,将永远梦想、幻想着乌托邦。
      
      
      把《乌托邦》原作找来翻了一下,倒觉得这种分析有些言过其实。不过,这个美好的世界的确有些让人难以认同的地方:
      
      *岛上有五十四座城市,无不巨大壮丽,有共同的语言、传统、风俗和法律。各城市的布局也相仿,甚至在地势许可的情况下,其外观无甚差别。城市之间最近的相隔不到二十四哩,最远的从不超过一天的脚程。
      
      *建筑是美观的,排成长条,栉比相连,和街对面的建筑一样。。。。他们每隔十年用抽签方式调换房屋。
      
      *至于服装,全岛几百年来都是同一式样,只是男女有别,已婚未婚有别。
      
      *为使城市人口不过稀也不过密,规定每家成年人不得少于十名,也不得多于十六名。。。。这个限制不难遵守,只需把一户过多的人口抽出,以填补人口不足的一户。
      
      *凡想到另一城市探望朋友或是从事游览的公民,可以很容易地得到摄护格朗特及特朗尼菩尔的准许,除非有充分理由不让他们去。。。。任何人擅自越过本城辖区,被捕经查明未持有总督的文件后,遭遇是很不光彩的;他作为逃亡者被押回,严重处罚。
      
      *在乌托邦,你不但可以看到通常的农活进行得多么仔细,使天然瘠土因人力加工而有所改良,还可以看到一整座树林被人用手连根拔出从甲地移植到乙地。
      
      而在比较核心的“乌托邦价值观”那一段里,作者为这个世界所定的规则是:
      
      *乌托邦人给至善下的定义是:符合于自然的生活。上帝创造人正是为了使其这样地生活。乌托邦人说,一个人在追求什么和避免什么的问题上如果服从理性的吩咐,那就是遵循自然的指导。
      
      这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悖论。那就是,自然——尤其是在前工具理性时代所称的由上帝创造的自然,与人的理性在本质上是一对对立的概念。但由此可见,在莫尔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些概念的理解和使用都远较现代逻辑发达之后的观念内涵要灵活宽泛,或者不如说是模糊。因此,莫尔在这段文字中表现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上帝和理性之间存在的水火不容的矛盾,反而认为理性本身就合乎上帝的意志。“理性”与“自然”的统一使得他对理想世界的安排显得十分混乱:一方面,对人口和城市的规划调节在“理性”的性质上是成立的,但另一方面,至少这种对家庭人口的人工调配最起码不尊重基本的自然血缘关系,也没有把不孕症的发生概率计算进去——我有十个儿子,邻居有三个,就得把我的儿子算给他?而对居民在城市间的基本流动进行控制,这一招我们在五六十年代曾经严格地执行了,让公民不带介绍信就寸步难行,反正现在的旅游局长和驴友是绝不肯承认这是更高级的社会管理制度的。
      
      社会学者可以说,这是由于莫尔生活在一个生产力很不发达的时代,他对理想社会的理解和设计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这没有错误。但更深刻的乌托邦矛盾在于,莫尔理解的“理性与自然同一”逻辑中没有关于偶然和差别的内涵。人对衣着的不同嗜好,对旅游和迁移的兴趣,甚至生育数量本身,都是受偶然性控制的个体差异性表现。这是这些行为和现象的自然本性。这时再用理性的目的去加以规划,就恰恰是破坏自然的表现。比如,他认为是人就应该愿意到公共食堂去吃饭,因为可以省去做饭的麻烦,又能享受美食。出于这样的逻辑,某些既爱吃又爱做的老饕在烹饪上找到的创造性乐趣全属异种特例,搞不好还会被诊断为心理疾病。这样,对于一种统一规划的世界构想,正好从反面证明了这种统一思维的荒诞与反自然。
      
      于是,乌托邦的理想只能建立在其封闭性的基础上。一旦介入外界充满无限偶然的整体世界,这一切规划都会烟消云散。要满足这种社会的存在基础,只有“向上帝订购一批人,个个都是合你心意的”,愿意穿同样的衣服,住同样大小的房子,没事老死也不出家门。所以生活在这个理想国中的人注定只能被封闭在这个岛上,让四面浩瀚的大海把自己与他者隔开。
      
      这就难怪我们今日遇到的“乌有之乡”里的人如此痛恨“普世价值”,因为那根本就与他们精雕细刻的理想完全相左。
      
      这些在网上经常发难掐架的怪人,在历史上倒并不是头一次出现。房龙在《宽容》中写有关于“再洗礼派”的那一章。宗教改革后出现的这伙人,既不能赞同过去的旧教义,也看不惯新的教规做法,索性躲在家中整日研读《圣经》,盼望新的天国早日降临。对于所有反对意见采取的策略就是背诵《福音书》某某章某某节,制造鸡同鸭讲的局面。搞得对手根本无法开口。
      
      头脑正常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用管这些疯子的。因为他们的特点,就是经文背得很熟练,但对现实问题的对策几乎为零。(比如他们似乎从来不考虑,在永远看不到偶像剧和动漫、禁绝欧美大片和流行音乐的前提下,到底有多少80后和90后愿意生活在一个毛时代的共产主义世界呢?)房龙记叙了十六世纪的某次“民主选举”使得这一派的领袖上台(看来民主有时也真的靠不住)导致的种种“新政”:首先是商店被抢光,因为要“均贫富”;其次是马路被铲成菜园,不劳动不得吃嘛;然后是每人都得接受“再洗礼”,背错《圣经》章节就要砍头。。。这样的闹剧当然不会比太平天国更有趣。最后忍受不了恐怖和饥馑的百姓逃出去求援,找国王的部队(幸好还有国王)把这些领袖消灭了事。
      
      看来,乌有之乡的居民还是老老实实地蹲在他们的小岛上自得其乐的好。他们的与世隔绝,既能满足他们的幻觉,也能保障他人的安全。没人反对这样和谐的理想永世长存。
  •   别装了 第一段拉丁文上课笔记嘛
  •   @邝朠字
  •   没看过这本,但看过《1984》、《美丽的新世界》,感觉电影《V字仇杀队》有《1984》的影子,《黑镜子》第二集有《美丽的新世界》的影子。
  •   1984很经典,还没来得及看,v字这部电影很喜欢,电影中的战斗机
  •   你是边看开幕式边上书札吧~~
  •   ……这是。。审核后系统发的。。昨晚昏昏沉沉,现在看到还没反应过来。。
  •    没有贫苦与罪恶的社会会产生过度繁殖,因为男女性欲从古至今保持同样的程度。這句話不能認同,歐洲很多國家就沒出現過度繁殖。
  •   道德完人是無法實現,因為世界是不可能有完美的東西,世界的所有東西都具有兩面性,但是道德聖人還是可以產生的,世界上一輩子沒有做壞事的人是存在的,一輩子都在做好事的人也是存在。自我,超我 ,本我是可以達到和諧的,就像音樂是可以步調一致一樣。
  •   人確實具有不可替代性,達爾文的適者生存,弱肉強食這句話是合理的,甚至可以說是真理。弱者不是指干清潔工干建築工干那些複雜性低的就是弱者,達爾文指的弱者是不適應社會的失格的人,太宰治就屬於達爾文說的弱者,他是弱者嗎?他是行動上社會上的弱者,但他是文學殿堂的強者。
  •   現在很多人認為世界是荒謬的,不理性的,人的未來是迷茫的,天決定人,人無法操作命運。當然時代早點,很多人認為人決定天,心能絕對一切。我認為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曲折的,都是向積極面進發的,光明永遠會戰勝黑暗,就算人的劣根性不能一代就根治了,但可以一代一代的基因改變,未來的世界是會大同的,但應該不會是托馬斯假設的烏托邦那樣的未來,到底怎樣看人的改變。
  •   雯,这篇写的很有风骨的感觉啊。啊,不是风骨,是硬朗。嗯,如果让你想像一百年后的世界和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世界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这种乌托邦式果真有存在的可能吗?它所提倡的信仰和宗教我觉得非理。信仰不是给你力量,而是能让你执著于内心善的力量,激发并维持着那股力,从而自己治愈自己。我认为,那才是宗教的本质。任何宗教里关于神的设定,也许不过是自我内心完整灵魂的投射。将那一个善投射在体外,从而如灯塔一样照耀自己并使自己不至于迷失方向,这就是宗教。
  •   打错了,是“在理”
  •   呵呵 其实我也能写出有风骨的文呢
  •   关于宗教,没有经历过神的人或许是难得体会的,但是我觉得如果仅仅是自己灵魂的另一个投射的话,应该不会有如此大的信仰的力量,人也难得对自己的另一个灵魂匍匐在地,虔诚渴慕,也许这只是也许,我和你一样,都没有经历过神,所以暂时存敬畏的心。
  •   对于这句话——“我想,每一个人都会喜欢乌托邦吧。”——我只想所“去你妈的”
  •   呵呵 在别人评论下所脏话总得给个理由吧
  •   宗教本质也是未来世界的至善。所谓信仰,总是有神存在,神不过以一种强大的精神意志凝聚而成,不是人神,就是自然神。
  •   未来和未知不一样 一个有机会实现 一个永不可实现 若是无神论者 就该相信有理有据的东西
  •   历史的导向不知何方。今天我们所坚信会实现的,明日不知如何。相信的不过是自己的信念
  •   唯一的宗教就是愛
  •   这种真理的相对性从某种程度上是给不可知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明。但这其实无妨,可知不可知已经不是那么清晰分辨了。而是统一的。
    我想我们开口能说的都是过去的。
  •   重要的是要高扬理性批判主义的大旗:不能证伪的科学不是真正的科学。
  •   所以说弗洛伊德是伪科学
  •   还有发明权威主义人格的佛洛姆
  •   书读少了,没咋看懂
  •   建构理性主义者催生了社会主义和法西斯,进化理性主义催生了资本主义
    孰优孰劣,现在似乎已经水落石出
  •   的确…每每看到乌有那地方的文章就头晕…
  •   乌托邦就是要做成一个排斥于它的封闭体,最多也就只有“自己”和“自己”的镜子。
  •   这“评论”最后的私货太出彩了……
  •   我觉得,不能适应的地方,大部分是作者在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所导致吧……
  •   2009-03-04 17:41:25 Yurikhan
      这“评论”最后的私货太出彩了……
    +1:)
  •   2013-03-08 22:20:56 豆芽
    2009-03-04 17:41:25 Yurikhan
      这“评论”最后的私货太出彩了……
    +1:)
    +10086。。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