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昌的电影世界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法]让-米歇尔•付东  页数:219  译者:杨海帝,冯寿农  
Tag标签:无  

前言

AVANT.PROPOS    台湾电影人杨德昌(英文名EdwardYang)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他在中国大陆出生,在台湾长大,自幼深受日本漫画文化的影响,年轻时曾前往美国学习,并成为电子工程师,却在33岁时,怀着一种对电影的狂热爱好,选择了转行拍电影,开启自己的另一段人生。身处中国文化、日本文化、美国文化和欧洲新浪潮的交汇处,他的人生轨迹可以反映出他所处时代最重要的思想潮流、艺术流派和科技手段的变迁。他可能是亚洲电影导演中受各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位,而他的作品却又始终同台湾地区,同中国文化紧紧相连。如果抛开地域因素不谈,我们几乎可以说他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之一。在杨德昌的手中,拍电影的艺术实践变成一种对社会变革清醒而复杂的思考手段。    杨德昌作为台湾新电影运动——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转型期艺术界抗争活动的标志性事件——的代表人物,我们可以说他在20世纪末台湾电影史的重大事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迎来了大发展,并逐步走向世界的前列。    虽然杨德昌的作品获奖无数,但他却始终不曾成为一个“著名电影人”。他的作品内容庞杂,而且仅仅表现台湾社会的风土,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杨德昌在国际上打开知名度。而且似乎杨德昌也被媒体、尤其是欧洲的媒体所遗忘。台湾新电影的另一位领导人物侯孝贤则赶上了好时机,得以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而国际媒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只要有一位导演来代表台湾新电影运动,这就已经足够了。同时,即使在台湾地区,新电影运动在经历了最初的成功之后,也面临着各种困境:来自电影界内部和各大媒体的进攻,日渐困难的经费来源……这导致没有国外足够资金支持的导演们面临非常不乐观的处境。杨德昌直到其第七部作品《一一》面世,才收获了他应得的知名度,至少在西方电影界是如此。但天意弄人,《一一》却成了杨德昌的最后一部长篇银幕作品。对杨德昌的承认来得太晚了,他的作品在很长时间以内只为世界上一小部分电影狂热爱好者所了解、所喜爱。在法国,只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一一》得以公开上映,而且今天被认为是杨德昌的代表作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由于在戛纳电影节惨遭失利,在出版方的压力下,得以上映的仅仅是删节版。除了《一一》之外,杨德昌的其他电影,甚至连DVD都没有出版,这也使得公众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杨德昌的作品。    杨德昌于2007年6月29日因癌症而与世长辞,而此时,他还不到60周岁。喜爱杨德昌作品的人悲伤的不仅仅是这位大师级导演的去世,而更是他——作为现代电影最伟大的导演之一——明显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对待。在策划者让一弗朗索瓦·罗杰的大力推动下,杨德昌的全部作品才得以收入法国电影资料馆,本书也借此契机得以出版。本书旨在展现给读者一个更丰富多彩的杨德昌的电影世界,也希望能够还杨德昌一个更公正的评价,更希望能够为世界电影艺术的精神财富宝库添砖加瓦。为了尽力做到全面而无所遗漏,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杨德昌的生平,第二部分详解杨德昌的八部作品,第三部分收录了许多其他内容。    首先是大量的未曾出版的图像资料,由彭铠立女士——杨先生的遗孀——直接提供给我们,这些资料可以唤起人们对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杨德昌的记忆;接下来是杨德昌本人所写的并发表在报纸上的两篇文章,第一篇有很强烈的自传特征,第二篇则是对现代技术革新的思索;然后是其他电影导演们撰写的关于杨德昌的文章,这些导演一部分认识杨德昌本人(如侯孝贤、戴立忍),一部分的电影艺术创作曾受到来自杨德昌的很大影响(如贾樟柯、马丁·斯科塞斯),还有杨德昌的朋友,皮埃尔-李思恩特所撰写的关于杨的回忆,他在欧洲不遗余力地推广杨的作品,使更多的欧洲人得以了解杨德昌;最后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深入挖掘杨德昌电影的主要元素,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英国亚洲电影研究专家托尼·瑞恩斯和中国台湾大学教授吴佩慈。    本书在成书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帮助。杨德昌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电影导演,更是一位值得结交、值得深入了解的人物:他对一切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亲切热情,认真敏感,乐观向上,且有非常良好的教养。他的人格魅力使得许多人从心底乐意帮助这样一部介绍他的作品的出版,正如同如果有人试图纠正世人对杨德昌的偏见,那么他也会得到了许多人积极热情的支持一样。    在此,首先要衷心感谢彭铠立女士的倾力协助。彭女士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更积极地参与了此书编纂的全过程,如果没有彭女士的大力支援,此书将永远无法得以最终完成。    同时,还要感谢台湾地区“文建会”驻巴黎文化中心主任陈志诚先生和项目负责人张弘瑜女士,从本书开始筹划时起,他们不仅为本书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更给了我们坚定的精神支援,一直到本书的最终定稿。他们并不仅仅是作为“官方机构”的成员在履行其职责,推动他们如此热心地帮助我们的是他们对电影、对艺术家的深深热爱。我在此还要提到前“文建会”驻巴黎文化中心主任刘俐女士,正是她首先建议我们在法国出版一本书来缅怀杨德昌,并且提供了最初的一批资料。    感谢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肯特·琼斯(Kent.10nes)、杰米-李·柯蒂斯(Haden G1Jest)、保罗-雷蒙·科昂(Paul—Raymond C0hen)、凯西·沙皮拉(Cathy Schapira)、米歇尔·瓦朗西(Michel Valensi)、帕斯卡尔·卫-吉诺(Pascale Wei—GLrinot)、夏洛特·比亚尔(Charlotte Billard)、弗朗索瓦·布吕吉耶(Fran90is Brugier)、阿涅丝·德维克托(Agnes Devictor)、埃莉斯·多梅纳克(Elise Domenach)、埃洛迪·杜富尔(Elodie Dufour)、阿尼克·吉拉尔(Anilick Girard)、玛丽·格朗容(Mar’ie G。rangeorl)、雷诺·奥利韦罗(Renaud Olivero)、弗雷德·萨维奥(Fred Sayioz)、塞尔日·图比亚纳(serge Toubiana)。    关于影片标题。杨德昌本人可以流畅运用英语,他电影的英文标题都是由他亲自选择的,至少也是别人提出意见然后经由他本人同意的——除了《麻将》和《一一》在法国上映时是采用的中文原标题的拼音。虽然其他电影标题都有尽可能地做到了忠于英文版的法文翻译,但笔者还是倾向于在书中采用经由杨德昌本人认证过的英文版。因为,对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片来说,由于其英文标题“A brighter Summer Day”是直接采用了猫王歌中的一句歌词,所以就不存在翻译的必要;而其他电影都没有正式的、经过承认的法文标题。    让-米歇尔·付东

内容概要

世界著名影评人、法国《电影手册》前主编让-米歇尔·付东倾情力作!《杨德昌的电影世界》是一本向已故的著名华语导演杨德昌和他的电影致敬的书。
《杨德昌的电影世界》分“近观杨德昌”、“电影”、“档案”、“
印迹”等四个主体部分,通过对杨德昌本人电影创作生涯及其电影的深度回顾与解读,通过杨德昌的电影笔记、手绘和文章的梳理,以及诸多著名电影人的回忆或访谈(如马丁·斯科塞斯、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侯孝贤、贾樟柯等),为我们较为完整而丰满地呈现了一代导演大师杨德昌的一生,和他的电影世界:他的电影实践、他对电影的理解、他通过电影对生命以及这个社会和时代的解读与反思,等等。

作者简介

让-米歇尔·付东(Jean-Michel
Frodon)世界著名影评人,电影史研究专家,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前主编。主要著作有《法国现代电影史》(1995)、《电影:迈向第二世纪》(1996)、《民族印象》(1998)、《论侯孝贤》(1999)、《想象的盛宴》(2002)、《远离电视的电影》(2004)、《杨德昌的电影世界》(2010)等。

书籍目录


近观杨德昌 动的镜头
电影
光阴的故事·指望
海滩的一天
青梅竹马
恐怖分子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独立时代
麻将
一一
印迹
杨德昌 颜色药水和一样药
杨德昌 新的书写方式
侯孝贤 另一种视角
贾樟柯 关于杨德昌:沉默与枪声
戴立忍 电影界的『哈姆雷特』
马丁·斯科塞斯 愤怒和震惊
皮埃尔·李思恩特 严谨而随性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杨德昌和他的时代
托尼·瑞恩斯 左半脑与右半脑:杨德昌的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
吴佩慈 杨德昌及其风格的缘起
档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杨德昌正是凭借执导其中的《浮萍》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对社会抱有美好幻想的女孩,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却发现大城市的生活更加孤独,也隐藏着更多的陷阱。杨德昌在导演时毫不妥协,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也坚持要拍一集时长两个半小时的电视剧——普通的一集电视剧是一个半小时。张艾嘉灵机一动,决定将《浮萍》制作成一部分上下两集的电视片,而最终,《浮萍》和整部《十一个女人》都广受观众欢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拍完《浮萍》后,杨德昌回到香港。当时香港活跃着一批新生代电影导演,其中许多人如方育平、徐克等,都是他的好朋友。当时,有人建议他参与另一个年轻的香港导演林岭东的《阴阳错》(Esprit d'amour)的制作,但还有其他三个编剧,四个人必须一起工作:由于拒绝妥协和过于坚持自己的艺术见解,杨德昌后来不得不离开剧组,《阴阳错》后来的编剧和杀青(1983年)都缺了杨德昌。但恰恰在此时,又有人找到他加盟拍摄,杨德昌作为导演的一生由此正式开始,台湾新电影运动也就此诞生。 当时的台湾政府控制了绝大部分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更确切地说,电影事业上占有垄断地位的是直接受控于国民党的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CMPC,Central Motion Picture Company,以下简称中影)。中影在电影的制作和上映、拍摄器材和银幕的分配、电影技术员和导演的采用上说一不二,在作品审核、联合摄制、影院管理等方面拥有最高控制权。当时的中影事务冗杂、浪费严重,带有明显的官僚专制衙门式作风,并且要求作品必须严格符合国民党在60年代初推行的“健康写实主义”:作品应当反映社会现实,并且符合传统中国文化要求。蒋介石在儒家文化背景下,既是家族长,又是“元首”,在当时成了一种近乎荒谬可笑的个人崇拜的对象——这一点十分类似于当时中国大陆的电影事业乃至全社会,唯一的不同在于当时台湾一心想要“反攻大陆”。 如果不谈这些限制条件,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这一批台湾电影作品,虽然在意识形态和审美倾向上都被严格限制,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公众认可度。而同时,当年华语电影圈最伟大的两位导演——李翰祥和胡金铨,在香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里累积了知名度之后,正在分别尝试在台湾发展独立电影。李翰祥1969年在台北拍摄了《冬暧》(The Winter),胡金铨则分别在1968年和1970年导演了《龙门客栈》(Dragon Inn Gate)和《侠女》(A Touch of Zen)。但这些作品在香港却反应冷淡。20世纪70年代,一边是来自政府对电影的严格控制,另一边是来自活跃在市面上的众多香港电影的竞争,生存在夹缝中的台湾电影慢慢衰退,在80年代初期几近销声匿迹。

编辑推荐

《杨德昌的电影世界》是一本向已故的著名华语导演杨德昌和他的电影致敬的书。全书分“近观杨德昌”、“电影”、“档案”、“印迹”等四个主体部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杨德昌的电影世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1条)

 
 

  •   世界著名影评人、法国《电影手册》前主编让-米歇尔·付东倾情力作!《杨德昌的电影世界》是一本向已故的著名华语导演杨德昌和他的电影致敬的书。斯科塞斯、阿萨亚斯、侯孝贤、贾樟柯等影人温暖回忆! 首次集中披露大量珍贵原始照片和手绘手稿、电影笔记!呈现世界电影殿堂级大师杨德昌的一生和他的电影世界
  •   喜欢杨德昌电影的影迷有福了‘好好看一下。真正走进杨的内心
  •   很不错的电影资料书
  •   这个书不错,对于学习这个的人来说还是有些帮助的。快递也不错
  •   第二版增了一组明信片价格贵了半番真是牛掰
  •   新版的比原来的加多了内容~很好
  •   跟第一刷是有点不一样,不买不知道。
  •   虽然并没有看完全书,但是根据粗略的翻阅,感觉整本书并不多么深。图片云云,文字云云,翻译云云,我也不好下断言。但关于定价,我只能说,实在有违诚实。那么高的书价,书籍却没有多厚实。
  •   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 觉得不错,但是这次收到的这本被拆封了,而且封条也不见了,应该是被人看过。很喜欢杨德昌,新买的书旧旧的,很是不爽。
  •   纪念杨德昌的书籍 缅怀市区的电影人
  •   图片蛮多,但内容简单不精彩
  •   可惜英年早逝,中华电影的骏捷!
  •   为了伟大的电影导演杨德昌
  •   研究杨德昌的文献不多,相对于他的兄弟侯孝贤来说,这个。。。还不错吧,毕竟是电影手册派的当家人写的。就当是给戈达尔,特吕弗他们捧场了。呵呵。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特别,送很多张明信片,还附上很多小画。当然吸引我的并不止这些,这些只是意外惊喜而已。喜欢台湾本土电影,喜欢台湾文化,喜欢杨德昌的镜头下的世界,你就不要错过吧
  •   是本好书 装帧设计经典 内容朴实有用 推荐!!!
  •   书有很多漏洞 并不十分用心 电影介绍部分完全就毫无用处 但是又占了书的一大部分 喜欢的还是可以买 总体一般
  •   让我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去欣赏杨德昌的一本好书!里面附带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可以更直观地去发现杨德昌!而且这本书的装帧也十分精美,值得收藏!
  •   卓越配送速度很快,包裹包装精良。... 阅读更多
  •     他精通信息工程,醉心于建筑学,他喜欢中国古典艺术文化,又深受日本漫画和西方古典音乐熏陶,他的视野里不仅有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还有美国叛逆的摇滚的文化,还有欧洲的新浪潮给他带来的思想冲击,正是因为如此之多的文化的熏陶,他迫切地要去表达,于是他选择了电影。我没看过他的电影,我对他的全部了解仅限于蔡琴对往事的回忆和这本书。
      
      我感觉,如果是这样一个人去拍电影,一定是有着刚硬线条的水彩画,他多年养成的理性思维使他在拍摄一部电影时更加注重由整体到局部,自顶向下,逐步细分的方法的运用,所以他的电影每一步都是精心设计的,带着理性的思考,反映他对这个社会的反思——我要说的是连他的表现手法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精致刚硬带着工业信息化的线条,他的叙事艺术,色彩艺术相比之下成为了淡淡的一层水彩——不是贬低,而是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他注定是小众的,因为大众不想看电影那么累,不想看他的思考,不想看他的布局,大众只要自己想要的——李安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
      
      李安曾有六年当家庭煮夫,我想在这六年里他除了观摩了大量的影片之外还学会了如何发现观众的需要然后又比较高超地表现出来,其实他是有求于你最后变成了你有求于他,于是他成功了。所以李安的影片里多少有些禁忌,同性恋,全裸上阵,都是他有意无意的满足观众的视觉和心理需要。艺术家和匠人的区别就在于手法的高低,A片儿的的确确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毕竟那是阴暗的,而艺术色情片则是高雅的艺术了——表现手法不同而已,于是登堂入室。
      
      杨德昌更像一个孤独的哲人,他很用心去思考,也很用心去表现,可惜没人买账,因为我们觉得不需要,而李安是高明的商人,微笑地推销出一件件如苹果般包装的商品,但是我想能做到这样精美的包装,李安也不是一般人,如果他也有杨德昌式的思考的影片问世,那么他真的是圆满了。
  •      杨德昌在他最风华正茂的时候去世了,对比侯孝贤来说,在台湾来讲,两人可能不分伯仲,但 是放眼世界,杨德昌这个名字却要陌生得多,一切都来得太晚了。命运太造物弄人,《一一》刚刚取的了空前的成功,却也成为了杨德昌最后的告别曲.
      
       这本《杨德昌的电影世界》刚刚看完,内容实属东拼西凑,影评和自传混合在了一起,不过整体上还是好的,毕竟也是大陆上少有的一部简体版描述杨德昌的书,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一生不平凡的电影人。
      
       摘抄这段看完之后很是赞同,像乔布斯说的一样,“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涂白无功的,任何事情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指不定哪天他们就会串联起来,改变你的一生。”伟大的人永远不拘小节,不为目的和结果去做事,让过程和兴趣指引着自己的道路。
      
       《杨德昌的电影世界》摘抄-颜色药水和一样药-杨德昌
      
       “自從女孩加入了籃球、漫畫、電影……的行列之後,課餘時間的分配自然就產生了新的變化和組合,不過,經濟能力還是主宰了這一切的分配。電影永遠是最花錢的玩意,漫畫就省多了,打球是和呼吸空氣一樣免費。當時老師、父母,總以為這些都是無聊的閒事,一些打發時間的消遣,我到今天還是不能贊同這種看法,因為,這和打麻將之類的消遣最不同的是,這些行為里永遠都存在著一個夢,一種嚮往,一種對另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的存在的信心、期待、依據。我想,每個人在屬於自己的時間里,總是屬於一個只有自己的空間,洋人稱這作‘隱私’,我們也許稱之為‘內在’,這在每個人自幼弱小的心靈里就存在著的,建議性的‘顏色藥水’和強制性的‘一樣藥’,都是我們今後去點綴這內心世界的一些參考和方法——在選擇中找規律,在單調里尋找變化,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完成自己內心中的那幅美麗的圖畫。对我来说,哥哥是个天才。”
      
  •      最早的时候先是看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时间很长,和同学在大学宿舍里没去上晚自习,嗑着瓜子,喝着健力宝,看完之后,谁也没怎么说话,有点压抑,但是也确实让我们陷入思考,这就是它令人着迷的地方之一。
       后来慢慢熟悉并知道杨德昌这个名字,很多时候是因为看了电影才知道他,后来就是因为他而看电影,应该说《一一》是一部更上乘的电影,清新,自然,在某个阳光舒服的午后,泡上一杯茶,蹲在沙发上,静静地把它看完,心情愉悦地去哼着歌去吃饭。
       这本书相对来说,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好,杨德昌是深刻的,我们需要深刻、睿智的文字去阅读他,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其他更好的介绍他的书了,最起码在我自己这儿。
       如果你喜欢台湾电影的风格,并且渴望和经典电影心灵接触,那么不妨先读读这本书吧,然后再去找片子来。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     我很喜欢这边书,
      
      
      
      全书分“近观杨德昌”、“电影”、“档案”、“印迹”等四个主体部分,通过对杨德昌本人电影创作生涯及其电影的深度回顾与解读,通过杨德昌的电影笔记、手绘和文章的梳理,以及诸多著名电影人的回忆或访谈(如马丁•斯科塞斯、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侯孝贤、贾樟柯等),
      
      
      
      
      
      
      
      
      
      
      
      
      
      
      
      
      
      
      
      为我们较为完整而丰满地呈现了一代导演大师杨德昌的一生,和他的电影世界:他的电影实践、销售热线:13922267779
      [url=http://www.gzhuanliankeji.com/]广州游戏机批发[/url]他对电影的理解、他通过电影对生命以及这个社会和时代的解读与反思,等等。
      
      
  •     文/严杰夫
      
      在近半个世纪的华语影坛中,杨德昌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大师之一。然而,这位华语电影大师2007年去世后,国内至今未出版过一本有关他的专著,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最近,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前主编让-米歇尔·付东(Jean-Michel Frodon)编撰出版的《杨德昌的电影世界》引进到国内。在杨德昌去世5年后,终于为影迷们填补上了缺憾。
      
      此书并不算是一部精深的研究作品,但仍可被看做是一部完整的人物传记。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杨德昌的生平做了一个大致的回顾;第二部分则按照出品顺序全面介绍并解析了杨德昌创作的八部作品;第三部分“印记”,包含了两篇杨德昌自己撰写的文字,以及对八位电影人的采访;最后一部分“档案”恐怕会让影迷感到惊喜,收录了《独立时代》的人物设计,miluku网站(杨德昌生前开办的一个动漫网站)的作品截图,以及杨生前未完成的遗作《追风》的诸多场景设定图。
      
      作为前《电影手册》的主编,让-米歇尔·付东可以说是较早把华语电影介绍给西方的影评人。早在1986年,付东即在《电影手册》上撰文介绍当时大陆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另外付东还出版了《论侯孝贤》等作品,大量介绍了台湾新浪潮电影中的代表人物。对于华语电影的发展和创作环境极为熟悉。
      
      在付东看来,对于世界来说,杨德昌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之一”;对于台湾和华语电影来说,杨德昌则是“最活跃、最狂热的导演、编剧、演员、评论家和教育者之一”。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一定有其特别之处。
      
      与台湾电影新浪潮运动中的其他导演一样,杨德昌的作品同样包括了“历史”和“传承”这两大范畴。在付东看来,正是这两大范畴成为台湾电影新浪潮运动,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区别特征。那部长达4小时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正是对这两大范畴最典型的表达,这部电影与侯孝贤的“台湾三部曲”一起,展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然而,与侯孝贤等其他台湾新浪潮运动中的成员比较,杨德昌对于这两大主题有着自己的抒发。《独立时代》的片头引用了《论语·子路篇》中的一段话,来引申出这部作品想要表达的主旨——民主化后的台湾社会,儒家文化所拥有的位置和价值;而杨德昌的最后一部作品《一一》的片名,也很明显地带有道教思想的哲理。这样来看,杨德昌在“历史”和“传承”两大范畴上的表达,显然要比侯孝贤们更加广泛。
      
      同时,在大部分台湾新浪潮导演还在勾勒乡土传统时,杨德昌的作品则早就开始关注台湾都市社会的芸芸众生了。可以说,从他的第一部作品《光阴的故事》开始,台湾的市民阶层就一直是杨德昌镜头中的主角。因此,在一些影评人看来,杨德昌在诠释“历史”的时候,目光更多的是聚焦于社会中的中产和精英阶层。无论这种解读是否偏颇,但我们确实无法否认,杨德昌的兴趣始终跑在大部分导演的前面。作为例证的是,侯孝贤直到2001年的《千禧曼波》,才开始真正将叙事的焦点逐渐转向现代台湾的都市社会。
      
      当然,除去视野和主题的高远外,叙事结构则是杨德昌电影中又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与侯孝贤们热爱用长镜头缓慢地讲述一个单线程的故事不同,杨德昌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多线程的叙事结构,这显然与他的西方教育背景有关。可以说,在他的全部八部作品中,几乎都拥有多个主要人物,叙事的线索也往往结成一个复杂的网络。这种标志性风格在《一一》中达到了顶峰:这部作品围绕一个家庭中的三代人展开,恰恰展现了台湾社会中三代人的不同人生。
      
      另一个与杨的背景有关的风格特点是,在杨德昌的电影中,建筑和地理空间的呈现成为故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恐怖分子》、《独立时代》和《一一》中俯拾皆是的台北街景,导演往往会颇为大方地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宏大的全景,尤其是《一一》中婷婷与“胖子”站在街边接吻,镜头的另一边则是红绿灯的闪烁,这种呈现的力量仿佛就是,我们站在城市的街道旁等待过马路时,看着对面一对中学生恋人一样真实。
      
      当然,作为一代电影大师,杨德昌作品中可以被拿出来解读和赏析的特点太多,杨德昌的创作梦显然还未结束。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中度过的,这样的一生,尽管仍带有些许缺憾,却也足够让杨德昌能带着微笑进入天堂了吧。
      
      刊于3月10日《新京报》
  •     杨德昌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他在大陆出生,台湾长大,自幼深受日本漫画文化的影响,年轻时曾前往美国学习,并成为工程师,确在33岁时,怀着一种对电影的狂热爱好,选择了转行拍电影。
      
      杨德昌作为台湾新电影运动——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转型期艺术界抗争活动的标志性事件——的代表人物,可以说他在20世界末台湾电影史的重大实践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     若是单说这书如何,那么并不是那么的好。但是这大概是第一本简体版的论述杨德昌电影的书,所以依然值得阅读。让看过他电影的人,多了解一些他的事情,让喜爱他的人,顺着文字来回味影像,感到一些温暖。
      
      此书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对杨德昌生平的介绍和电影作品的分析,但是分析的并不很细致也不很集中,也许电影是更需要观看的,尤其是像他这位如此风格化而又如此坚持用影像书写的导演(这话有些怪,但是的确,很多电影基本上跟影像无关的,也跟导演无关)。第二部分是不同人写的回忆杨德昌的文字或是对他电影的评论。第三部分是导演的一些画作,其中有不少是关于未完成的动画片《追风》的。
      
      关于此书就说这么多,因为这文字终归不是一篇书评,而只是我由此书而产生的对杨德昌电影的一些想法罢了,或是称为笔记也好。
      
      
      1 书中反复提到了杨德昌和安东尼奥尼的相似,尤其是早期的几部片子,《海滩的一天》《青梅竹马》《恐怖分子》。我之前并未想到安氏对杨德昌的影响,但是仔细想想,确有关联。
      
      比如女性视角,这是一个极明显的相似点(女性视角这词其实不大容易搞明白,我觉得意思大概是:电影对女性着墨较多而她们的形象又不是那么依顺和柔弱)。而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的表现,也是有迹可寻的。更为重要的是,剧情发展的不可确定性,当然,杨德昌的这三部形式感更强烈一些。
      
      2 杨德昌极喜欢布列松,布列松喜欢拍局部的事物,比如人物开门前,一定要给门把手一个特写,时间还不短。这种方式在杨德昌的电影中也能常看到。
      
      3 在此书的最后,有份列表,是杨德昌自认为的“my role models”,其中有成濑巳喜男的名字。或许女性视角的更远的影响来自他。
      
      4 但似乎杨德昌不喜欢小津,可是,我在看他的电影时,却总会想起小津。我觉得他们用画面叙事的能力都很强,而且并不琐碎,有着极强的结构之美。至于多线,杨德昌自然在此方面能力颇高,有时是极尽繁复的,但是细想小津,虽然不求复杂,但也是颇多暗线,交织相连的。
      
      5 他的“my role models”中还有雷乃的名字。我没完整看过雷乃的电影,大学时曾大概看过《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说是大概,是因为那时不知怎么用字幕文件。也许杨德昌是推崇雷乃的创新精神吧。
      
      6 杨德昌的演员在表演时,虽然不似布列松那样人偶状,但是也能看出来是不太被容许发挥的。很简单,因为台词与动作,都是被杨德昌规定好的,每一幅画面似乎都被导演赋予了他自己的暗示和意义指向,所以,他的片子是密度极大的。
      
      7 我总觉得,也许是杨德昌的理工背景,使得他在拍电影后,不会像一般的艺术电影导演那样痴迷或专注于一些特别的情绪或是情感。杨德昌的电影总是在寻找一种对世界的一般表达,当然,他不因此流于空洞,因为,每一种指向都和其他的交织在一起。
      
      我之所以觉得这和他的理工背景有关,是因为,一个人若是三十多岁了,事业稳定,却转了行拍电影,那大概不会仅仅是因为某一种片段的激情或是感官的冲动(可这也的确是一些所谓的文艺青年们选择“文艺般的生活”时的理由)。他一定是对这世界,这时代有着一种近乎终极的困惑,才会作如此人生转变。由此,他的电影也就不会那么感性。
      
      我在心中一直把他的电影称为“综合电影”,这词借用于村上春树对十九世纪一些小说的评价(如《卡拉马佐夫》或《安娜卡列尼娜》),他把那些小说称为“综合小说”。(我很高兴使用深受文艺青年们喜爱的村上的词汇)
      
      笔记就写到这里。我看的电影不多,其中还有很多烂片。我也不谙电影史和电影理论,写不出专业且深入的分析和评论。我只能把想到的粗糙的写出来罢了。
      
      而关于杨德昌,他生前没有获得应得的重视,死后至今也不太为人所知。但这大概不能完全归结到他的电影风格上,因为,如今,对大多数人来说,看电影已经成为一项纯粹的娱乐活动(也许一直都是),与心灵体验没什么关系,也与反思和内省没什么关系了。所以,不是也依然没什么人记得小津或是塔可夫斯基么,这是时代使然,只好如此。
      
      也许每个时代都有记录它自己的艺术形式,小说时代并没有过去,但是在最近的五六十年中,电影成了一种重要的记录方式。我总感到,记录时代的电影也许就要像小说一样,虽未消逝,但已隐没。我不知道未来会有何种新的记录方式出现,也许我把小说和电影看作是时代的记录本就是错觉。我只是隐约有些遗憾罢了。
      
      但在遗憾中,我也庆幸有杨德昌这般的人物出现在这一伟大序列中的最后。不能获救,却也可以回望。
      
      最后,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看他的电影,去体验那个影像世界,当然,看此书评的人,大概都是看过他电影的人,这也许就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处境吧。
      
      
      
      
      
      
      
      
      
      
      
      
      
      
      
      
      
      
      
      又,平时不大写书评,写的粗制滥造,也请见谅。文中感伤之词颇多,若觉滥情,纯属作者有意为之。
      
      
      
      
      
      
  •   最近好活跃啊~
  •   想法活跃了@阿uu
  •   早期的那几部《海滩的一天》《光阴的故事》都没出过正式的碟。《恐怖分子》倒是修复过。不知道cc何时能出一套杨导的全集
  •   杨德昌非常崇拜成濑。另外,他很喜欢阿伦雷奈的我的美国舅舅
  •   杨德昌貌似不怎么喜欢安东尼奥尼的东西,他觉得他的电影表现的内容太浅。这是一位曾跟他合作过的编剧说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