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谈往录三编

出版时间:1996-06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作者: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页数:594  
Tag标签:无  

前言

继1985年《京剧谈往录》出版、1988年《京剧谈往录续编》出版之后,现在我们又把《京剧谈往录三编》一书奉献在读者面前。我国京剧艺术进发出的绚丽光彩,无疑会引起广大读者的喜爱,因此《京剧谈往录》及其《续编》出版之后(1986年《京剧谈往录》还再版了一次),很快被读者抢购一空,现在书店已很难买到这两册书了,而且不少读者来信希望我们能够继续编好其再续编,这就是我们编辑《三编》的原因。今年是徽剧进京200周年,如果以徽剧、汉调、昆腔等在北京相会合而产生京剧这个新的剧种而言的话,那末京剧绵延200年,繁衍出代代群星,创造出无数优秀剧目,它们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在这期间也有不少戏剧家笔耕墨录,把平时所见所闻星星点点记载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如1962年在台湾逝世的齐如山先生,他生前曾访问过百余名当时的名演员,每人的访问经过都有记录。我们选择其中最详尽的四篇,即访问谭鑫培、陈德霖、余叔岩、杨小楼四人后写的《谈四角》,发袭在这里。读者可以从这里看到虽然早巳从舞台上消逝但仍栩栩如生的老谭等人的面貌。作者与这些艺术家是同时代人,熟悉其生平,文章有褒有贬,是难得的好资料。还有一位现在健在的著名戏剧家、也是名医的何时希先生,早年与萧长华、姜妙香先生等过往甚密,他替萧、姜二老整理过传记,他手头存有一本萧老自写的传记,经他整理后也发表在这里。

内容概要

  今年是徽剧进京200周年,如果以徽剧、汉调、昆腔等在北京相会合而产生京剧这个新的剧种而言的话,那末京剧绵延200年,繁衍出代代群星,创造出无数优秀剧目,它们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在这期间也有不少戏剧家笔耕墨录,把平时所见所闻星星点点记载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书籍目录

回顾上海戏剧学校我在中华戏校的前前后后我所认识的梅兰芳梅兰芳首次东渡纪实谈四角忆京剧表演艺术家、麒派创始人周信芳萧长华先生生平我所知道的陈彦衡老师忆余叔岩演的堂会戏和义务戏记先师孟小冬夫人黄桂秋老师和他的黄派艺术一代名琴杨宝忠我的梨园家世及从艺恩师罗亮生先生遗作《戏曲唱片史话》订补附 戏曲唱片史话戏界小掌故《卖马》变迁《女起解》变迁《金钱豹》变迁正角与配角前清无夜戏水袖·厚靴的来源一程长庚与徐小香平剧中的盲演员角儿的生活前清国丧斋戒忌辰等日皆不许演戏关于“关戏”谈戏德《五花洞》今昔谈《汾河湾》的来由《问樵闹府的身段徐小香与《八大锤》谈应节戏南天门谈《打渔杀家》谈元旦戏元旦“开台”谈检场放彩火谈跟包的谈饮切后台的座位谈票友早期的戏园戏园的副业票友的来源教戏谈打出手武戏的打法旧剧七行七科梨园旧闻记谭鑫培和汪笑侬的《珠帘寨》谭鑫培屡易班名由谭鑫培的城门洞喊嗓说起名角的吊嗓谭鑫培、梅兰芳合演之戏单白牡丹与苟慧生年梅兰芳新戏梅派新戏之文明结婚梅兰芳与姜妙香之青衫年梅兰芳演出昆曲姜妙香的一次“滚毛”杨小楼之昆曲武戏程砚秋学艺成名程砚秋喜《朱痕记》王瑶卿之巧思坤角老生恩晓峰姚玉芙善书法朱琴心之细腻做工徐碧云之《绿珠》坠楼赵桐珊欲改小生未成我与程君谋孟小冬与程君谋我和瑞德宝忆张荣奎我与吴我尊我所认识的琴师和琴票回忆几位鼓师和鼓票富连成头科六大弟子崇雅社女科班丑角反串佘太君反串武生余叔岩第一次到上海余叔岩与杜月笙的决裂“上海大亨”杜月笙的两次堂会戏日失扇记惜全部《春秋配》《西施》初演《红拂传》初演《上元夫人》之初演八本《雁门关》《夸才》之隽永论台上汗出说周瑜出场“亮靴底”及“打黄盖”的出场全部《玉堂春》剧本之起源及流派《会审》之满堂红《会审》是否应该删去“请医”一节《落花园》反调之两种唱法梅剧《黛玉葬花》琐谈梅剧《洛神》的诗情画意关于《洛神》的序幕《梨园十三绝图》简考南府与升平署后记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章节摘录

扮相谱。文言日化妆谱。此为乾隆年间,奉旨所为,每一出戏,戏中所有人员,都图画出来,冠巾,脸谱、胡须、衣服等等,都画得极详,并注明;穿戴、脸儿,都照此扮等等字样,这种谱乃装成册页形式,共1200面,画用石青、石绿勾以金银,画得极为工细。据说是遇演某戏,则把该戏之谱,展于后台,令大家照办。当初所以画此者,因为化妆之后,恐皇上不以为然,升平署总管,难免担不是,所以画成此图,经皇帝过目后,便算成例,都照此办,则皇上再挑了眼,也有所推托,不用担责任。这种图,民国后,经太监偷出,流落市中,我国剧学会,买得400多帧,确有历史价值,不止画工值钱也。以上乃从前的话,后来后台就永未陈列此谱,扮戏也就随便了。德霖还说:老佛爷常出主意,比方戏中鲍赐安,本勾老眉子。老眉子者,系勾上白眉,两边近耳之处,都往下弯,乃表示年老眉长之义。西太后嫌不好看,不许这样勾法,乃换勾平常之眉。从此以后,宫中演戏,就永不勾老眉子了。但外间的营业戏,并未改换。类似这样的情形,是常常有之的。演戏论刻。宫中演戏,不论钟点,只论演几刻,再细则几分,由一刻两刻,到十刻二十刻,永远是论刻。每日所演之戏,横列于木牌上,每出下边,都注明几刻几分,从前这是不许错的,每出戏差一两分尚可,再多总管就要说话或申饬了。有时候也有伸缩,倘这出戏皇帝爱听,他也许使多唱一段。有一次德霖唱《花园赠金)),西太后听着好听,说:接着演《彩楼配》吧。这也是德霖生平得意的事情,但这也是很难有的事情。

后记

像《京剧谈往录》,《京剧谈住录续编》一样,《京剧谈往录三编》一书也向读者介绍了我国的一个有名的戏剧单位,这就是上海戏剧学校。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正”字辈学生,巳经为广大群众公认是我国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优秀演员。现在他们又大都担任教学工作,为培养我国的京剧幼苗而努力。这所学校的创办人以及很多演员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在台湾生活和演出,让我们通过这本书向他们表示亲切的慰问,表达祖国大陆人民对他们的怀念吧!为了编辑这本书,去年5月我们来到上海征集稿件,得到了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同志的大力帮助。书编成后年巴九十高龄的许姬传老先生像以往一样地为本书题签了封面,笔力雄道,为本书生色不少。在编辑过程中,著名的戏剧研究者刘曾复教授、北京市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东升同志帮助我们审阅了部分稿件。在此,我们向这些帮助并支持过我们的同志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希望今后得到他们更多的帮助。

编辑推荐

《京剧谈往录三编》为北京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京剧谈往录三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和众多的谈往录不一样之处在于谈往者已逝,和我们这个城市的氛围相衬的是,也许一个毫不起眼的人也许正是历史的亲历者,总之这书是属于那种值得买来保存的书.唯一的遗憾是很多年没有印过了,最具吸引力的京剧谈往录无缘看到.觉得很多出版社都是这种习惯,只追求时尚,忽视传统,这帽子扣大了,看书看书.哦,要是再版,希望别改封面和版式,少提一点儿订价能接受,做得太精致了,就只好放在出版社的库房里让工人们看了.毕竟很少读者是冲着封面买这书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