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旅行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一石文化 编  页数:220  
Tag标签:无  

前言

海科•霍夫曼(Heiko Hoffmann)德国电子音乐杂志《Groove》主编德国电子音乐“当我们开始把电子乐和跳舞音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做法还是个禁忌。”Ralf Hütter不久前在谈及他的乐队Kraftwerk 的初期生涯时回忆道,“那时经常充斥在耳边的言论是:你不能这样做。”而今天,在Kraftwerk成立整整40年后,电子跳舞音乐已经无处不在,所以说,从前所恪守的这种分离规则实在是令人费解。实际上,电子音乐在那个时候更多地被划分为学院派,代表人物如作曲家Oskar Sala 和Karlheinz Stockhausen 。Kraftwerk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行乐队,从1974年的专辑《Autobahn》开始,他们一直坚持制作纯粹电子的、机械的声音。相比同时代的Can 和Tangerine Dream ,Kraftwerk在自己音乐辨识度的塑造中,受到了更多来自英国和美国摇滚乐传统的影响。曾短期参与到Kraftwerk乐队中的Micheal Rother和Klaus Dinger后来成立了新乐队Neu!  ,在1970年代早期开创出了另一番天地。他们的音乐虽然听起来不那么电子,但是利用吉他、鼓和磁带效果所制作出的那种不追求旋律、强调节奏的机器音乐,同样对后来的音乐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70年代后半叶,Giorgio Moroder 在慕尼黑第一次创作出完全以合成器制作的、循环式的Disco音乐,他与Donna Summer 合作的作品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为稍后House和Techno音乐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短短几年后,来自伍珀塔尔市(Wuppertal)的D.A.F.  把Punk音乐的能量融入到电子音乐的创作方法中,不仅为后来E.B.M.  ,还为Techno的音乐家们指明了方向。发生在1970年代德国的这些先锋行为,最终将音乐方向引导到了House和Techno。然而,这两种音乐在接下来十年中的繁荣却率先发生在德国之外。美国芝加哥的非洲裔青年以自己的Loop为基础创作电子音乐,最开始被当作是Disco的延续,后来依照当地一家俱乐部的名字Warehouse,直截了当地将这种音乐命名为了“House”。不久之后,其中的一些人利用可负担得起的设备,开始制作真真正正的电子跳舞音乐。他们将日本电子乐器公司Roland原本为音乐爱好者生产的贝司合成器的音高调高——Acid音乐就此诞生。在芝加哥旁边的底特律,为了发展未来派的跳舞音乐,人们继续追寻着类似Kraftwerk的新的声音,并为之命名“Techno”。1987年,英国的Bedroom-Producer ,如Coldcut ,Bomb The Bass 和S-Express 用一系列House曲目轰炸了各个排行榜,这些曲目在本质上都是来自其他歌曲的采样。随着House派对在德国的受众群已经不再是小众,英国出现了第一批参加人数上万的露天Rave Party 。《Face》杂志 也确认了一种社会变革:“电子音乐迷们去俱乐部不是为了去炫耀,而是为了将自己隐匿于人群之中。”Sheryl Garratt 和Lindsay Baker 写道,“‘我’的时代已经被‘我们’的时代所取代。”在德国,1989年是变革的一年。不仅仅在政治方面,而且还体现在音乐上。柏林墙倒塌了,东西德国走近了彼此,专门服务于Techno的“配套设施”也同时健全起来。此前,跳舞音乐的制作、销售和消费,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几十年前延续下来的模式中进行——电子音乐不得不与摇滚乐和流行音乐分享同样的音乐工作室、唱片公司、发行商和商店。由于资源匮乏,DJ在“迪厅”表演时播放的唱片中不少都是来自1970年代。1989年前后终于出现了第一批俱乐部,法兰克福的Omen,柏林的UFO和传奇鼻祖的Tresor。这些俱乐部并不是偶尔举办一两场电子音乐Party,而是专门的电子乐场所;一些专攻House和Techno唱片的店铺、厂牌和发行商也陆续建立起来,而且他们出售的唱片不再只有引进版 。当时的生活潮流杂志《Tempo》写道:“柏林有了更高质量的Party,法兰克福有了更棒的制作人。”在柏林,Westbam 与Klaus Jankuhn 一起发表了《Sample-Tracks》。Thomas Fehlmann 成立了与Detroit Sound 有着最直接联系的厂牌Teutonic Beats,他的许多好友,如Sun Electric 等都参与其中。在法兰克福周边的黑森(Hessen),制作人Torsten Fenslau 、Ralf Henrich 和Markus Nikolai 发起了一个名为“Sound of Frankfurt”的跳舞音乐类型,主要强调New Beat,Synthie-Pop,Italo-Disco和House的影响。若往回追溯一些,Techno繁荣也曾波及法兰克福,这个城市毋庸置疑是第一批留下Techno烙印的地方。1980年代初,Andreas Tomalla,别名Talla 2XLC 就将Techno类型下本属于其他音乐类型的电子音乐唱片分门别类:Throbbing Gristle 为Industrial ,Human League 是New Wave ,Tangerine Dream则属于太空音乐。他后来还以Technoclub 的名义,举办了一系列最早的电子音乐Party,1989年在法兰克福机场迪厅Dorian Gray 起步,虽然也放Acid和House唱片,但Technoclub在当时主要是Electronic Body Music(E. B. M.)和Synthie-Pop 的代表。1985年,Tella使用Moskwa TV这个艺名于发表了专辑《Tekno Talk》。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来自比利时或者美国底特律的较重的跳舞音乐都被称为Tekkno ,直到Techno取代House成为电子跳舞音乐的宠儿,才又恢复到通常的拼写方法。1990年代初期到中期,电子音乐首先经历了流行化和商业化。受到Techno影响的唱片,主宰着各大排行榜和大众媒体的版面。孩子的玩具不再是吉他,Technics 电唱机 、AKAI 声音采样器和Roland 鼓机取而代之。一年一度的Love Parade 也发展到了百万人的规模。同时,德国几乎所有大城市都孕育出了有自己特色的音乐环境,有着自己的俱乐部、DJ、制作人和厂牌。柏林的厂牌,如Basic Channel和Tresor成为了连接Detroit Techno 的纽带。另一方面,在法兰克福,Sven Väth 在自己的厂牌Eye Q和Harthouse发表作品,开创了Trance流派;Alter Ego 这样的组合也开始为人熟知。在这两个电子音乐中心之外,科隆周围也出现了一些重要厂牌,如Profan和Studio 1(以及其后身Kompakt),Studio 1的创建者Wolfgang Voigt 以别名Mike Ink.所创作的音乐有着别具一格的Minimal Techno风格 ;在如今依然是House独领风骚的汉堡,Steve Bug 凭借厂牌Raw Elements重新捡起芝加哥的声音 ;DJ Hell 在慕尼黑沿袭并发扬着Electro 传统;东部城市涂林根也同样因如R.A.N.D. Muzik 这样的制作和DJ团体而引人注目。在这一时期的音乐还出现了许多子类型——从Dub-Techno到Disco House和Nu Jazz,再到Drum and Bass——电子音乐圈开始分裂。跳出电子音乐范围,当时整个音乐环境比较倾向于实验。诸如Mille Plateaux,Rather Interesting和Raster Noton 等厂牌,以及Mouse On Mars 等制作人都在寻找新的电子表达形式,不再把DJ放在首要的位置,而是给黑胶唱片赋予更丰富的意义。2000年之初,电子跳舞音乐在德国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但德国厂牌International Dee Jay Gigolos凭借Electroclash ,Kompakt 用它发展多年的Minimal Techno,Jazzanova 靠它在电子音乐俱乐部中对爵士乐的新阐释,依然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首当其冲,柏林凭借它的俱乐部氛围和众多厂牌,如Bpitch Control,Get Physical和Ostgut Ton ,跃身成为国际Techno音乐的中心。许多先驱人物对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的电子音乐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新的制作人更是以增长性的趋势出现,这是有着开放的耳朵,听着电子音乐长大的一代。Boys Noize 和Digitalism 将摇滚的态度融入到Techno中,制作出被称为Nu Rave的俱乐部音乐。那些老Party迷们因不理解而对这种音乐所采取的对立态度,恰恰强调了Techno也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产生了很大变化。不久前,美国记者Philip Scherburne在深思熟虑后说:“Kraftwerk的《Autobahn》更接近‘二战’后期,而不是现在。”Kraftwerk前成员Florian Schneider当年大胆预言:“我们认为,20年之后不会再有乐队用吉他和鼓表演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这些乐器已经属于过去了。”这种进展显然到现在还没实现。虽然电子跳舞音乐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末之间已经达到巅峰,但这个历史还在继续谱写着。House和Techno所带领的音乐革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新的发展所取代。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同样在中国——年轻人正在发现电子音乐,不管是以听众、制作人还是DJ的身份。歌德学院(中国)的德国电子音乐项目邀请了众多音乐家和DJ到中国演出,如Jazzanova,M.A.N.D.Y.,Manuel Göttsching和alva noto等,为在中国推广德国电子音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9年5月,柏林

内容概要

声音的旅行?在德国 中国知名音乐推广人张有待的德国电子音乐探索旅程
德国电子音乐?在中国 德中艺术家/音乐人的交流、对话
德国电子音乐风景 优秀德国电子乐俱乐部、厂牌、媒体、唱片店、软件、网站、音乐节
电子音乐A—Z 打开电子音乐之门的关键词

作者简介

编者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德国歌德学院(中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机构。歌德学院北京分院成立于1988年,长期致力于德语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并积极广泛地从事德中两国在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歌德学院根植于开放的德国社会和德国文化土壤,借助于自身拥有的跨国文化的专业力量,与中方合作伙伴在音乐、戏剧、舞蹈、电影、艺术、建筑等众多领域内组织了大量的文化活动。
一石文化 出版工作室,是志同道合的爱书人
资深出版人组成的团队?成立于2003年,至今已策划出版了人文学术、文化艺术、城市、建筑文化等类图书近80种
部分作者
张有待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国内资深电台DJ,长期致力于摇滚乐、爵士乐、电子乐在中国的传播,目前主持节目有《爵士春秋》、《舞曲时代》、《我的音乐生活》。同时作为Club
DJ,活跃于音乐节和俱乐部。1990年代开始组织电子音乐派对,曾经营北京著名俱乐部九霄。

书籍目录

序 米歇尔?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
前言 德国电子音乐 海科?霍夫曼(Heiko
Hoffmann)
【CD】德国之声
声音的旅行?在德国 撰文?张有待
?以爱的名义
?音乐六人行 JAZZANOVA
?阳光与霓虹灯
?柏林周末历险记
德国电子音乐?在中国
?“德国电子乐”系列项目简介
?M.A.N.D.Y. / 厂牌Get Physical
?Dabruck & Klein / 厂牌Superstar
?Detmer & Pettis / 厂牌Staubgold
?Carsten Jost / 厂牌Dial
?Manuel G?ttsching / 厂牌MG. Art
?Byetone / 厂牌Raster Noton
?Heiko M/S/O / 厂牌Ongaku/Playhouse
?Manuel Gerres / 厂牌5thdime
?Gudrun Gut / 厂牌Moabit Musik
?Ralph Christoph / c/o pop音乐节
德国电子音乐风景 编撰?王木木
?俱乐部
?厂牌
?代理公司
?媒体
?唱片店
?软件
?网站
?音乐节
附录 电子音乐A—Z
后记一 崔峤
后记二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文化项目部
鸣谢

章节摘录

插图:不知不觉已经接近凌晨,Manuel说周六晚上大部分人的最后目的地都是柏林最“臭名昭著”的俱乐部Berghain,据说周末乘坐欧洲廉价航空公司的飞机来柏林的旅客中,十个里面有七个是专程来这里朝圣的,或者是说来这里接受历练的,亲身体验一下所有关于Berghain的传说。10年前Tresor在柏林俱乐部的霸主地位如今已经被Berghain所取代,2009年Berghain被英国权威的《DJ Mag》读者投票评选为“The Best Club in the World”(世界最优秀的俱乐部),如果你没有去过Berghain的话,就不算真正到过柏林,但是如果你要是真的想去Berghain的话,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那里可不是天堂,而是现代版的人间失乐园,那种震撼恐怕只有当你亲自置身其中,才能体会为什么有人会形容这里是Techno王国的首都。这里也是柏林周末狂欢者们的最后庇护所,从周五午夜开门一直到周一的中午,连续三天音乐不会间断,就像目前在德国流行的一首地下Techno歌曲《3 Days Awake》里面唱的那样。Berghain座落在柏林的东南部,需要坐地铁换乘通往近郊的火车S Bahn到达柏林东站(Ostbahnhof),“Berghain”就是这个区域的称呼,是东西柏林两个主要区域Kreuzberg和Friedrichshain的连接处。而这座庞大的工业化的建筑物曾经是东德最大的发电厂,建造于1954年,1985年停止使用,仿佛是上帝为Techno爱好者准备的礼物,天然地矗立在Middle of Nowhere(无人之地)。当我和Manuel一起走出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半,和我们一起下车的年轻人三五成群地结伴朝着一个方向走去。这里是东柏林的郊区,以前是东德的工业区,周围一片漆黑,远处三座典型的社会主义简易居民大楼里发出的灯光给我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走过几个仓库区,还有堆满建筑材料的空地,开始走上一条铺满碎石子的小路,这时候已经看到一条弯弯曲曲的队伍从远处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前延伸过来,差不多有四五百人。沿着路边开始有高高的铁栅栏,形成一条通道,队伍中的人们耐心地等着,陌生的或者熟悉的互相交流着是从哪里来的,或者是今天会有那些DJ表演,刚才去了哪家俱乐部,当然说的最多的就是各自以往来到这里的经历,之所以说Berghain“臭名昭著”就是因为这里有很多与众不同的“规则”,首先是“Selected Door Policy” ,也就是说此刻在这里排队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最终走进Berghain,而谁可以进去谁不可以进去是由门口的Doorman来挑选的,而为什么被挑选或者被拒绝是完全不会给你理由的,凌晨3点到5点是最难进去的时间,因为这个时候里面已经人满为患,而且还不断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时候会在外面站几个小时,在这里即使你是天王巨星也有可能被拒之门外。缓缓行进的队伍中人们互相分析着前面的人为什么最终被允许或者被拒绝,是穿着打扮还是高矮胖瘦?最后实在猜测不出标准答案,只能把命运寄托在那张柏林最著名的脸上。在柏林最有名的一张脸不是政客,不是摇滚歌手,也不是电影明星,而是Berghain的门卫,他的名字叫Sven Marquardt,在柏林没有人不认识这张脸,梳着背头留着胡子,脸上画满了刀疤一样的纹身,鼻子和嘴唇都打着钢钉,目露凶光,估计在柏林的妈妈们都用他来吓唬不听话的孩子,每一个想要进入Berghain的人都有站在他的面前等待他点头或者是摇头,站在他身后的是两个摔跤手一样的人。据说他除了做门卫以外,还是一名人像摄影师。Berghain和其他俱乐部不一样的还有这里没有VIP通道。最终我们“幸运地”被允许进入大门,在门口售票处买了15欧元的门票以后,所有人按性别分为男女两队,由两个安检门进入,并分别由男女保安进行搜身,进门处有一块巨大的牌子,上面用英文、法文、俄文和德文写着“禁止拍照”,同时保安大声宣布有照相机的话进门前必须交给存衣处保存,不得私自带入。我乖乖地把数码相机从口袋里拿出交给保安,他给我一个回执之后被允许进入大厅,那种感觉就像是电影里被关进监狱前的临检。一进大厅首先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空旷的大厅有五六层楼那么高,迎面是一个18米高的钢铁楼梯从一侧的地面斜插到半空再折转向上通到一个三层高的平台,那景象突然让我想起了Pink Floyd的电影《迷墙》(The Wall)里面一排排学生排队走进绞肉机的画面。走上平台巨大的声浪和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钢铁碰撞一样的强劲的Techno砸向我的耳鼓。俱乐部的内部空间基本上保持着旧东德发电厂的原貌,仿佛白天发电厂的工人刚刚下班,晚上这里就变成了Techno俱乐部,灰色的水泥柱子,生锈的铁板,发乌的玻璃窗,还有一排排整齐的电闸,工人用的储物柜,DJ的设备台和音箱用粗大的铁链吊在空中,DJ台后边的墙上贴着DJ时间表,不断有人过来查看,从周五午夜开始一直到周日的晚上,长长的名单中间完全没有空档,一侧隔着高大的玻璃窗里面是酒吧区,铁板吧台和座椅就像是一个生产车间,穿过舞池里拥挤的人群,很多人已经脱掉了上衣,穿过一个狭小的吊桥一样的通道,里面是另一个空间叫Panorama Bar,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周围有高大的玻璃窗,在白天可以看到东柏林郊区的工业风景,阳光也会照进来,这个区域的墙上都是白色的瓷砖,有的已经脱落,墙上挂着巨幅前卫摄影师的黑白情色照片。这里主要放House音乐。上厕所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男女共用的单独卫生间大约十个左右,基本上都是被占用着的,需要在门口耐心地等待。在厂区的一角还有一个单独的建筑物是以前发电厂的工人食堂,现在是一个叫Killekill 的小型俱乐部,每周三营业,一般播放Down Tempo和Deep House,屋顶上还保留着东柏林脱落的墙皮,吧台里面的墙上还挂着东德前领导人昂纳克的标准像和当年的时钟。

媒体关注与评论

  生命是一场噪音。  颜峻(撒把芥末)  绚烂,迷幻,悠远,丰沛。失真,逼真。城市上空,星星不计其数。心碎了。我没在嗑药,我在边听音乐,边读这本书——她们是一回事儿。  顾小白(编剧)  电子音乐,这种无需语言的最为身体化的文化形式,它的生长只因人潮的出现而觅得方向。这本书带你发现德国当代电子乐的魅力之所在。  健崔(《周末画报》)  没错,当你一只脚站在电子乐里,那另一只脚一定不会是静止不动的。  史德恒(便利商店/新裤子/彭坦乐队鼓手)  本书适合:热爱电子乐的人,讨厌电子乐的人,还有那些至今没有决定自己究竟喜欢还是讨厌电子乐的人。  李宏杰(《音乐时空》)  这是一本电子乐迷和Party animal的红宝书。认真看完它,然后再看看自己的生活……  翁嗡(针刺疗法)  热爱电音的青年有福了!  尹丽川(电影导演)  给音乐腾出点时间,总是没错的。  张达(服装设计师)  一本很有爱的书,介绍的不是音乐,是生活,写给这个城市里那些不太一样的人。  牛文怡(《TimeOut北京》中文版)  在大量的聆听与抽象的德国体验之后,必须亲自上路——带上这本电子音乐地图。  张璐诗(《新京报》)  虽然我不识谱,不会弹琵琶,也不会唱卡拉OK,但电子乐确实给我带来过许多内心的愉悦和感动……  周松(《时尚先生》杂志)  这已是德国近代历史、文化、哲学的教学书了!  吕志强(愚公移山)  带着耳朵去冒险。  刘帆(《名Famous》杂志)

编辑推荐

《声音的旅行:德国电子音乐风景(附赠69分钟CD大碟+系列明信片)》编辑推荐:著名电台主播、DJ、音乐推广人张有待,赴德国考察电子音乐的感性游记!德国电子音乐工业小百科全书:俱乐部、厂牌、媒体、唱片店、软件、网站、音乐节,一网打尽!独家附赠10音轨CD大碟,69分钟的顶级德国电子音乐听觉盛宴!独家附赠珍藏系列明信片,“德国电子乐”海报大赏!

名人推荐

颜峻(撒把芥末)生命是一场噪音。顾小白(编剧)绚烂,迷幻,悠远,丰沛。失真,逼真。城市上空,星星不计其数。心碎了。我没在嗑药,我在边听音乐,边读这本书——她们是一回事儿。健崔(《周末画报》)电子音乐,这种无需语言的最为身体化的文化形式,它的生长只因人潮的出现而觅得方向。这本书带你发现德国当代电子乐的魅力之所在。史德恒(便利商店/新裤子/彭坦乐队鼓手)没错,当你一只脚站在电子乐里,那另一只脚一定不会是静止不动的。李宏杰(《音乐时空》)本书适合:热爱电子乐的人,讨厌电子乐的人,还有那些至今没有决定自己究竟喜欢还是讨厌电子乐的人。翁嗡(针刺疗法)这是一本电子乐迷和Party animal的红宝书。认真看完它,然后再看看自己的生活……尹丽川(电影导演)热爱电音的青年有福了!张达(服装设计师)给音乐腾出点时间,总是没错的。牛文怡(《TimeOut北京》中文版)一本很有爱的书,介绍的不是音乐,是生活,写给这个城市里那些不太一样的人。张璐诗(《新京报》)在大量的聆听与抽象的德国体验之后,必须亲自上路——带上这本电子音乐地图。周松(《时尚先生》杂志)虽然我不识谱,不会弹琵琶,也不会唱卡拉OK,但电子乐确实给我带来过许多内心的愉悦和感动……吕志强(愚公移山)这已是德国近代历史、文化、哲学的教学书了!刘帆(《名Famous》杂志)带着耳朵去冒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声音的旅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为了买这本书,才逛的当当网。超过10年对电子音乐的热衷,从国外到国内,不管我在哪里,从没有减退过。
    电子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还很长远,从锐舞派对到原汁原味的俱乐部生活再到大型户外音乐节,我们都做到了,似乎有点晚,也似乎不尽兴。
    电子音乐是舶来品,中国的现状也是模仿,所以走出去是很必要的,德国的电子音乐是如何好,我就不说了。不过,我不求在这本书里找到有关音乐的资讯或者是技巧,如今的网络很容易也能获得,那些不爱电子音乐的人,也懒得去做......只是,这段旅行本来就是一个传奇,他触动了我,那些每天都在听却没有踏上的土地,全当是游记了,也还有一些思考。
    谢谢歌德学院,谢谢有待!
  •   德国的电子音乐很强悍啊
  •   作为一个电子音乐的爱好者,看到这样的小百科,很开心。
  •   经常听有待的节目,听了他的推荐才来找的这本书,很喜欢。
    就是对于音乐白痴的我来说,看不懂,呵呵。
  •   如果去德国旅行会带上一本。有待的文字比他的音乐品味稍差。
  •   喜欢电子音乐的朋友 ,不要错过附送的那张CD
  •   还不错吧,在车上读的。
  •   很喜欢,就是行程的内容有些短,感觉还没看够瘾就结束了,后面部分都是音乐人的单独访谈
  •   很喜欢有待老师晚上主持的All that jazz,原来对电子音乐也很有研究,通过介绍了解了不少.喜欢电子音乐的(书里介绍的更倾向于Pub,和专辑的可能还不是一样,当然也有厂牌,但肯定不是最流行的)和喜欢有待老师的都会喜欢吧
  •   比较有针对性的介绍,不是那种概述,而是对各个风格不一的工作室音乐人进行了采访。切入点很好。书的整体做工也很好,必须5星。
  •   听ALL THAT JAZZ知道有待,这应该是有老师的第一本书吧,书很不错。
  •   还没开始看,介绍德国电子乐方面的,喜欢音乐的,喜欢德国的,不要错过啦。附赠有小海报和CD
  •     德国电子乐系列——官方网站
      www.goethe.de/dianziyue
      
      这里有很多延伸阅读的信息,不妨点过去看看。找找喜欢的厂牌、音乐家、作品……
      
      电子乐似乎在中国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文化出口,但“德国电子乐”系列却用2年时间、将近20组艺人和演出建立了一个深入相应群体文化的根基,让这种并没有多少歌词的音乐不再以空中楼阁的姿态存活于我们这个文字大国。所以说,这本书讲述的不仅仅是“声音的旅行”,同时还包括“文化的旅行”。从柏林到北京,电子乐如何在一个城市当中发展壮大?电子乐到底意味着什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