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会计理论与实务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蔡立新 编  页数:458  

前言

我们正处在教育史,尤其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转型期。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在我们中华大地,以校园课堂面授为特征的工业化社会的近代学校教育体制,正在向基于校园课堂面授的学校教育与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远程教育相互补充、相互整合的现代终身教育体制发展。一次性学校教育的理念已经被持续性终身学习的理念所替代。在高等教育领域,从1088年欧洲创立博洛尼亚(Bologna)大学以来,21世纪以前的各国高等教育基本是沿着精英教育的路线发展的,这也包括自19世纪末创办京师大学堂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史。然而,自20世纪下半叶起,尤其在迈进21世纪时,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引发教育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学校教育体系正在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转变。在我国,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即要构建由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共同组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史上的这次革命性转型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的。诚然,以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实现从校园课堂面授向开放远程学习、从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向现代终身教育体制和学习型社会的转型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但是,教育形态演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革的需求。在21世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基于知识经济的信息社会。知识创新与传播及应用、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和基础。而这些仅仅依靠传统学校校园面授教育体制是无法满足的。

内容概要

本书是会计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实用型会计教材,主要介绍计算机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操作商品化会计软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着重讲授安易2000财务管理系统中的账务处理系统、电子报表系统、工资处理系统以及固定资产处理系统等子系统的详细应用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使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基本技能。

作者简介

蔡立新,男,汉族,江西玉山人,196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计算机会计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信息化等,先后在《会计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等重要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独立或合作出版专著4部、教材多部,主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会计学导论  引言  第一节  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第二节  计算机会计学知识体系  第三节  计算机会计学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  计算机会计与手工会计的比较分析  第五节  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与中西方会计信息化发展演变历程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二章  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研制与建设理论  引言  第一节  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型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三章  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应用模式及基本方法  引言  第一节  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应用模式  第二节  首次使用商品化会计软件  第三节  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日常作业  第四节  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期末处理业务  第五节  商品化会计软件中的系统维护与管理功能  第六节  商品化会计软件应用的二次开发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四章  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化应用技术示例  引言  第一节  安易2000财务管理系统概述  第二节  安易2000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化步骤(之一)  第三节  安易2000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化步骤(之二)  第四节  安易2000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化步骤(之三)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五章  账务处理系统的日常及期末业务处理技术示例  引言  第一节  凭证管理  第二节  账表输出  第三节  日常银行对账  第四节  日常辅助核算业务  第五节  期末处理业务  第六节  安易2000账务处理系统其他辅助性功能的使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六章  会计报表系统应用技术示例  引言  第一节  安易2000电子报表系统概述  第二节  制作报表的具体步骤及方法  第三节  报表核算公式及审核公式的编制方法  第四节  报表生成及输出  第五节  报表汇总  第六节  利用报表系统进行数据加工及分析  第七节  报表系统的维护管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七章  工资管理系统应用技术示例  引言  第一节  安易2000工资管理系统概述  第二节  安易2000工资管理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第三节  安易2000工资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技术  第四节  安易2000工资管理系统期末处理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八章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示例  引言  第一节  安易2000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概述  第二节  安易2000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第三节  安易2000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日常使用技术  第四节  安易2000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期末处理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九章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控制  引言  第一节  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风险及其控制  本章小结  思考题附录  会计软件综合应用案例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节 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对传统会计的影响一、信息社会的环境及特征(一)认识信息社会会计受制于客观社会环境,同时反作用于这个环境。现行会计理论与实务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按照这种逻辑,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研究会计理论与实务,首先必须研究其赖以生存的客观社会环境。因此,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的影响,首先必须认识信息社会这个大的社会背景。那么,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信息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评判一个社会是否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的主要依据又是什么呢?“信息社会”的概念最早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是在其“后工业社会”的概念上演变过来的。早在1959年,贝尔在奥地利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之后,贝尔连续出版了《后工业社会:推测1985年及以后的美国》、《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札记》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一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三部专著,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未来社会的看法。在贝尔看来,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由过去的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型经济;在职业结构中,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的地位;在社会结构方面,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成为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源泉。1979年,贝尔又进一步探讨了微电子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认为他以前所谓的“后工业社会”实际上就是“信息社会”。在贝尔的基础上,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信息社会”。托夫勒在他的代表作《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分析了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他把社会历史概括为三次浪潮,分别是:第一次浪潮——农业革命,同它对应的是农业社会;第二次浪潮——工业革命,与之相应的是工业社会;第三次浪潮将产生一种新的文明,即“超工业社会”,其实质就是“信息社会”。托夫勒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人们必将消除征服自然的对抗状态,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而这一切完全得益于微电子工业、宇宙工业、海洋工程和生物工程等这些低能耗工业的发展。在研究“信息社会”方面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必须提及,这个人就是美国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1982年出版的名著《大趋势》一书中,奈斯比特阐述了人类从:亡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并描述了信息社会来临的标志和基本特征。

编辑推荐

《计算机会计理论与实务(第2版)》: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经济与管理系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计算机会计理论与实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