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

出版时间:2005-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赋宁  页数:310  字数:2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西方语言文学大师、著名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李赋宁先生,于2004年5月10日上午10时10分因晚期癌症导致多器官衰竭,救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7岁。  李赋宁先生祖籍陕西蒲城,1917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41-1946年在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任教。194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英语系学习,1948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82年成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曾先后赴美国耶鲁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讲学与研究。   曾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西语系、英语系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特约成员、中国英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顾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名誉理事、中国高校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莎士比亚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副组长、《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的顾问、《国外文学》副主编、深圳大学外语系首任系主任、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兼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和第九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等职。   李赋宁先生治学范围广阔,涉及哲学、伦理学、文学、美学、语言学、历史学等,通晓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和古英语等多种外语。数十年来,先后开设了专业英语、专业法语、英语史、古英语、拉丁语、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英国文学、16、17世纪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研究、欧洲文学史、西方文学批评、英国文学史、法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读、莫里哀专题、汉英翻译等课程。李赋宁先生的教学艺术炉火纯青,蜚声中外。  李赋宁先生曾参加中共八大文件、《毛泽东选集》及一些重要文件的翻译工作。   李赋宁先生辛勤笔耕60余年,硕果累累,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英语史》、《李赋宁论英语学习和西方文学》、《漫谈英语学习》、《英语学习经验谈》等多部专著;《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约翰生<莎士比亚戏剧集>序=等多部译著,《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合编)、《英语学习指南》等多部编著;并发表评论莎士比亚、乔叟、荷马和有关西方语言文学及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英国文学名篇选注》闻名遐迩,《艾略特文学论文集》在外语界影响深远,尤其是被誉为我国“英语史教学研究的里程碑”的《英语史》荣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由李赋宁先生担任总主编的《欧洲文学史》(三卷四册)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文学类提名奖、第六届全国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李赋宁先生还曾荣获北京大学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   李赋宁先生对祖国充满深深的热爱。1949年秋,他在耶鲁大学通过了博士学位的资格考试,博士论文已写就一半,欣闻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1950年满怀赤子报国之心毅然返国。数十年来,他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一生兢兢业业,致力于教书育人,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一生好学不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成为我国西方语言文学界的泰斗,闻名国内外。李赋宁先生德高望重,虚怀若谷,谦诚待人,尤其对中青年学人关怀备至。他是当代学人钦佩的大师,他的高尚人格魅力博得学界由衷的敬仰。   李赋宁先生带着他一生的辉煌,永远离开了我们。斯人已逝,风范犹存。让我们将李赋宁先生的崇高品德和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李赋宁,陕西蒲城人,1917年3月24日生。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48年获美国耶鲁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李赋宁教授是西方语言文学大师、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曾任美国洛氏基金会人文科学研究员、北京大学英语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幼年时代第二章 中学生活第三章 进入大学学习第四章 在西南联大学习和工作第五章 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深造第六章 归国后在清华大学工作第七章 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大学工作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九章 教学秩序恢复后第十章 重返耶鲁大学:赴康奈尔大学第十一章 退休之后后续 我写赋宁 前言 一 回忆赋宁 二 赋宁和我 三 父子情深 尾声

章节摘录

书摘我在陕西高中跳了一级,于1934年毕业。高考时被南开大学录取,入经济系一年级。当时"大一英语"的分组是按照入学英语成绩来划分的。A组为英语专业学生而开,由系主任柳无忌先生讲授。这一组学生的英语程度应是最高的。B组为各系一年级英语程度相当好的学生而开,由罗凯岚先生讲授。 我分在这一组,对罗先生的教学法比较熟悉。当时南开大学"大一英文读本" 的教材是自编的,课文大多选自英、美文学作品的片断,程度偏深,对学生提高 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困难。罗先生本人是小说家。他的名著是《苦果》。教授亲 自批改英文作文,对我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罗先生要求学生每 周写一篇英文作文,他亲自批改。学生写得好的作文,他在课堂上给大家朗读。我有两篇作文:"My Mother"和"A  Little  Girl"受到他的表扬,他在堂上朗读给全班同学听,以资鼓励,增强我写好英文的兴趣和信心。    为了加强学生的英语语法概念,刘荣恩讲师每周给学生上语法课。他采用的是一本英国出版的英语语法教科书,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我觉得英语课外阅读课对我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负责这门课的教师是曹鸿昭先生。他给我们的阅读材料是世界书局出版的《十九世纪法国短篇小说选》(英译本)和《十九世纪俄国短篇小说选》(英译本)。他每周检查一次,让学生在课堂上写出故事情节梗概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由 于英译本的语言较平易、流畅,我逐渐学会了快速阅读,而且能写比较通顺、流畅的英文了。其他与英语相配合的课程有"世界通史",采用当时美国流行的Hayes,Moon&wayland,了Theworzd Histo作为教材。蔡维蕃先生指定每 周读若干页。这样,我开始阅读英文参考书,感到兴趣盎然。另一门课"经济 地理"(实际上是世界地理),由鲍觉民讲师讲授。这门课扩大了我的知识面P17     我于1950年离开耶鲁,30年后重返耶鲁,发现变化甚大。耶鲁的本科已变成男、女生合校。回忆起我在耶鲁读研究生时,只有研究生院有女生,而本科只招男生。当时一般的意见是男生必须在本科打好比较全面的文理基础,到了研究院才集中研究一个专业。    与30年前相比,师生的衣着比较随便.互相称呼不再加Mr.或Ms.,老师称学生的fistname,如,Bill,Bob,A1,等。我旁听Fred Robinson的"古英语"课和Metlitzki的"中世纪英国文学"课。我有时和英语系同仁共用午餐,借此机会相互了解研究心得,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    我在耶鲁旁听Fred。Robinson为研究生开的"古英语"课。他用的是一本新教科书A  Guide to Old  English,是他和牛津大学Bruce Mitchell教授合编 的,洽好Mitchell正在耶鲁访问,我有机会认识了Mitchell。他赠我一册这本新教科书。回想30年前Rohert J.Menner教我 "古英语"时用的是耶鲁第一任古英语教授A.s.Cook编写的古英语教科书,和新书相比何其简单。20 世纪初期美国学者多往德国大学问学。cook的老师是德国人Sievers。因此 耶鲁的古英语教学溯源于德国。我的老师 Menner在耶鲁读本科时上的是德 语系。他大学毕业后,到德国和法国留学。他能读中世纪德语和法语。他兼 任耶鲁研究院英文系主任时,亲自考核研究生的德语、法语和拉丁文。他给我 们讲授"古英语"和"中古英语方言"时用的是一本德国学者写的教科书。我的 法语考得好,受到他的称赞。我的拉丁文,他认为尚可,但对我的德语他的评 语是"still wabbling""(不稳)。30年后,Mitchell和RoBinson合编的古英语教科书要详细得多。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学术界的进步。P162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我在北大英语系上学四年来,李先生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以前总以为他“发表”不象有的英语界“专家”多,所以,就名气小,学养少。其实不然,在这里上学才知道,李先生代表的就是北大英语系踏踏实实看书治学的传统精神。至今,我从未听说过任何一句说李先生的负面话。他曾任英语系主任。很多做过领导的人都会让人或多或少闲话。但大家每说起李赋宁,都是由衷地钦佩之词。这一点,肯定跟老先生治学、做人分不开。本书相当于先生的自传,有很多属纪录一类的东西,对查阅我国二十世纪英语学界和英语教育发展的情况有很重要的价值。
  •   相信对英语有所深入接触的朋友,都会认识名声大振而为人低调的李赋宁教授。相信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认识一个时代,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大学教师的人生。更令人佩服的,是其一家三代,都在为祖国服务,培养人才,难得!
  •   李赋宁教授的儿媳申丹教授是我的老师的老师,这也是我买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我决心用一辈子的时间走和李赋宁一样的道路,也就是学习英语和从事英语工作。这是我和英语的不解之缘。
  •   看书就象看到了李赋宁先生本人,值得学习的书
  •   偶然发现他,是在我的修辞学教授的书房里面。李先生的名望之前早有耳闻,之前还学过他写的《英语史》教材。于是看到这本书,便来了兴趣。李先生的文字读起来让人感到很舒服,很平和,就像是和你面对面的聊天。于是不知不觉,这本书就被我一口气读完了。我喜欢上了与智慧老人对话的感觉。
  •   朋友喜欢,我也满意
  •   

    这不是一本好看的传记,里面既没有热血的奋斗故事,也没有婉约的民国情史,当然,更不会有17年的国殇,和现下正流行的父子家庭斗争(要看这个还是要读大孝子季承的《我和父亲季羡林》)。一句话,这本传记里没有沉浮,有的只是从始至终的平淡和不事雕琢的拙朴。

    在书里很少能看到作者的感兴,连恋爱结婚也只是一笔带过,真是完全扣住了书名《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更多时候作者只是忠实的记录与英语学习有关的情况:像遇到过什么样的良师益友,求学的时候读过什么样的书,做过什么样的研究,听过什么样的课,以及从教后开过什么样课,带过哪些方向的学生等等。当然,像我这样的人,还是会为了在其中偶然发现个今音讯渺的民国学人感到兴奋不已。比如在书里读到汉藏语专家张琨教授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对于英语专业的人,更是可以按图索骥。不过这些个事儿对于那些大多数人来说实在太没有吸引力了。

    想来这也是在读者打开这本书之前就应该可以想见的,如果他读过传主李赋宁先生的《英语史》。

    我最初知道李赋宁先生,也就是缘于这本《英语史》。本以为一定是高深的学问,但先生写来,却让人感觉清晰明畅、毫无挂碍,在教材粗制滥造的时代,只感觉像捡了个宝。

    有点跑题了,拉回来。先生在那本书的扉页写到:“献给爱妻徐述华教授,感谢她的鼓励和支持,这本书才能得以完成。”当时读到这句话,就和朋友笑言:既称爱妻,又何必再说是教授呢?这个老先生一定是个书呆子,身上带着股知识分子的愚劲儿。朋友还跟我争辩来着,我想他若是也读了这本传记,大概就会同意我那时的所言不虚了。

    说起李赋宁先生,英语界之外的人大概没多少人知道,也难怪,李老生前虽是教授,不出象牙塔,出版物也寥寥,现在市面上见得到的只有一本英文系的学生才要读的《英语史》以及一部英美文学评论集《蜜与蜡》,没写过“等身”的散文,挂名主编好像也没有,生前从来是寂寞的。

    李赋宁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甘于寂寞的人,一个老式的知识分子,尽以他的学问和经历,写一部炫人耳目的自传可说是信手拈来,但他永远不会那么写,在他笔下的只有艰辛学事、苦旅文章和那些英华师长,字字行行都是追求术业上的尺寸累计,而没有忧感。他不是在回忆,而更像是在总结,这也是别种甘苦兴尝吧。

    这样一本不好看的传记,但,怎么说呢,好看的传记现在是太多了,偶尔人们还是需要静下心来,读读这样不好看的传记吧。
  •   这本书记录了李赋宁先生与英语结缘的一生。从求学到为人师表,里边还真诚地写下了自己的宝贵经验。朴实的笔触其实最能让人受益匪浅。回忆西南联大的时光的那段最令人向往,可能与本人的“联大情节”有关吧。唉,现今的大学教育!
  •   书是没的说李赋宁大师级的学者他的经历让后辈人见贤思齐但书的装订太差了拿到书时书脊都裂开了翻开扉页发现也快掉了要不是看在大师的面子上就拒收了因为急着拜读哎...建议当当发书时考虑一下顾客的感受
  •   看了一半,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好,感觉文中有些文字叙述可以加强点。。。
  •   纸张质量挺好的,内容还没看,应该不错。
  •   买了这本书送给了一个朋友,是从事英语翻译工作的。在买之前以为是指导用书,收获后打开粗粗翻了一下,发现是类似自传的体裁。不知道对朋友的工作是否有帮助。
  •     1,哑巴英语的原因是用中文思维,说话时要先转成中文,说话时先思考语法和单词。
      2,12岁之前儿童学习英语是直接吧语言和形象思维挂钩的,成年人学习是另建立起一个记忆区把英文和中文挂钩然后再转成形象思维(形象触觉味觉感觉等)。
      3,他们通过一个形象思维片段来说话(形象《——》语言),语言不是记忆,而成人学习语言是通过记忆的
      4,语言学习中要有可理解的输入。
      -----------------------------------
      先听说,不读写,到了高阶段再说,【避免文字性学习,导致错误路径】
      英语学习的程度
      1 早期
      看图片(单一事物)听声音,心里产生图片的形象思维,带动全身感官,不要看中文,不要看拼写,不要说。【只是将声音和感官建立联通】
      2提高器
      听懂简单的句子,通过行为表达来理解句子的意思【练习听力找打可理解性的输入,但不是中文】
      【英语的本质是语音,而不是汉字那样会写】
      3听的东西要有可理解性,输入信息要有效
      4.学习的时候尽量使用外语思维。而在正常使用中可以辅助使用母语思维,两种过程目的不同
      【调动全身的感觉去学习英语,】
      ---------------
      中国古老的先背诵然后再理解的教学方法是不对的。
      
      
      【听单词--听句子--听对话--学习口语---看简单的阅读--看单词和语法等】
      【显然是先要把听力和口语达到一定程度,能够熟练使用的程度,然后再学习读书和写作】
      【【 这才是学习英语的 正道和正见】】
  •     李老中文表达显然力不从心。其清华同学说其英文近于奥斯汀。客气太甚。无谓的图片也打消了许多想象空间。如找人校订一下,篇幅可以删除2\3,会是一部极好的小书。
      
      回忆的精彩之处在其叙述文革时,篇幅很短,信手而过,好像不值一提。再结合其夫人的回忆文章【几乎全部篇章尽在文革】看,心怀可叹。
      
      
      
      
  •      相比它的定价,它的内容可真是物超所值。知道李先生是从冯象的木腿正义中,以及记不清是否是北塔所写的吴宓传中提到了李先生与吴宓的关系。当时觉得他就是吴宓的追随者——当然,这是浅薄之见。后来偶然买了一本李先生的纪念文集《回声》,接着往前追溯,看他的回忆录(本书)以及《回声》之前的一本纪念文集。
       相比于其文笔,这本书的内容更好一些。怎么说呢,李先生外文极好,通四五国的语言(有很多学者号称如此,却相距不可以道里计),但文笔似乎如其文字(书写),清晰,简单,近乎单调。但恰恰是由于他经历丰富,接触名家甚多,平实道来,真实可信,让人怦然心动。正是由于这本书,我对吴达元先生平生仰慕之情,陈乐民先生在《在中西之间》也提到了吴先生,似乎远不及李先生深情。
       从技术上讲,我更喜欢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可能是前半部分更多讲自己在语言上的精进和奋斗,以及那些已经绝响但仍然令人神往的人物……
  •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以英语为专业的大学生。如果说有一本书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我想一定这本《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一定非他莫属。
       如果没有这本书,我想我大学期间不会沉浸在外国文学的世界;
       如果没有这本书,我想我不会坚定的选择英美文学作为自己考研的方向;
       如果没有这本书,我想我考研时不会顶着压力选择当年西南联大的三校之一作为自己目标;
       如果没有这本书,我想我毕业的时候不会毅然决然要坚持进高校做教师。青年高校教师的清贫可能是外界想象不出来的。但是这种清贫背后的精神上的满足,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现在一个学期的授课已经接近尾声。从一次次作业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文字在提升,他们的思想一次次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每次看到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作业,当看到他们对一句诗句见仁见智的时候,当他们为小说中人物的选择侃侃而谈的时候,我会突然之间有一种感动。为这帮有思想有深度的即将走出校门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也为我从事的职业,为我热爱的文学。
       然而,初登讲台,对于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一个教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的过程。在重读英国文学的过程中,我重新爱上了英国文学。弥尔顿的大气磅礴,雪莱的激情澎湃。简奥斯汀的风花雪月,狄更斯的世间百态,斯威夫特的针砭时弊••••••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惊叹作家的创作,如同鬼斧神工。我惊叹文学作品的力量,可以振奋人,鼓舞人,让人欢欣,让人落泪,让人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文字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在发出这些感慨的同时,我又不得不承认自己知识的浅薄,阅历的寡陋,很多次走下讲台,一篇文章讲完,总会觉得意犹未尽,会重新思考,是不是换个角度说会更好。这就是我热爱这个英美文学,热爱高校教师这个职业的地方。她会强迫我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充实自己。
       用自己的工资,买来了这本《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工作的间歇,在洒满阳光的单身宿舍,沏一杯香茶,重新读来,细水流云的文字,却能让人热血沸腾。高山仰止,前人的高度是晚辈永远无法企及的。而我能做到的,就是一步一步,走好我的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的人生历程。
       这是一本好书,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读懂。如同一杯淡淡的清茶,需要用一生来品味。
  •     这不是一本好看的传记,里面既没有热血的奋斗故事,也没有婉约的民国情史,当然,更不会有17年的国殇,和现下正流行的父子家庭斗争(要看这个还是要读大孝子季承的《我和父亲季羡林》)。一句话,这本传记里没有沉浮,有的只是从始至终的平淡和不事雕琢的拙朴。
      
      在书里很少能看到作者的感兴,连恋爱结婚也只是一笔带过,真是完全扣住了书名《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更多时候作者只是忠实的记录与英语学习有关的情况:像遇到过什么样的良师益友,求学的时候读过什么样的书,做过什么样的研究,听过什么样的课,以及从教后开过什么样课,带过哪些方向的学生等等。当然,像我这样的人,还是会为了在其中偶然发现个今音讯渺的民国学人感到兴奋不已。比如在书里读到汉藏语专家张琨教授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对于英语专业的人,更是可以按图索骥。不过这些个事儿对于那些大多数人来说实在太没有吸引力了。
      
      想来这也是在读者打开这本书之前就应该可以想见的,如果他读过传主李赋宁先生的《英语史》。
      
      我最初知道李赋宁先生,也就是缘于这本《英语史》。本以为一定是高深的学问,但先生写来,却让人感觉清晰明畅、毫无挂碍,在教材粗制滥造的时代,只感觉像捡了个宝。
      
      有点跑题了,拉回来。先生在那本书的扉页写到:“献给爱妻徐述华教授,感谢她的鼓励和支持,这本书才能得以完成。”当时读到这句话,就和朋友笑言:既称爱妻,又何必再说是教授呢?这个老先生一定是个书呆子,身上带着股知识分子的愚劲儿。朋友还跟我争辩来着,我想他若是也读了这本传记,大概就会同意我那时的所言不虚了。
      
      说起李赋宁先生,英语界之外的人大概没多少人知道,也难怪,李老生前虽是教授,不出象牙塔,出版物也寥寥,现在市面上见得到的只有一本英文系的学生才要读的《英语史》以及一部英美文学评论集《蜜与蜡》,没写过“等身”的散文,挂名主编好像也没有,生前从来是寂寞的。
      
      李赋宁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甘于寂寞的人,一个老式的知识分子,尽管以他的学问和经历,写一部炫人耳目的自传可说是信手拈来,但他永远不会那么写,在他笔下的只有艰辛学事、苦旅文章和那些英华师长,字字行行都是追求术业上的尺寸累计,而没有忧感。他不是在回忆,而更像是在总结,这也是别种甘苦兴尝吧。
      
      这样一本不好看的传记,但,怎么说呢,好看的传记现在是太多了,偶尔人们还是需要静下心来,读读这样不好看的传记吧。
      
  •      昨天晚上开始看《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作者李赋宁,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是一本人物传记。寡闻的我开始并不知道李赋宁是谁,所以因这本书摸起来很舒服就从图书馆里借了出来。结果一不小心这一整天就用来看这本书。还一不小心被深深感动,被赚取了一大把眼泪。哭过之后,我知道这个大大的世界上还有那些沙粒般的,令人感动的美丽。
      
       李赋宁,生于1917年,中国外语界一代宗师,历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和英语系主任。简历中这样介绍,但是这样还引不起我的注意。随着阅读的深入,当我知道他和王佐良,许国璋两位中国英语界泰斗是同班同学的时候,我知道我又遇到了一位生于清末,受教育于民国,经历过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的一位大家了。果然,李赋宁先生的经历很是让我痴迷。他祖父虽为陕西贫农,却鼓励孩子们接受教育。赋宁先生其叔辈几乎皆出国深造。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出国的也都是栋梁之材,时代的佼佼者。归国后他们都在各领域各有成就。赋宁先生的父亲李仪祉更是两次去德国留学,后为我国黄河水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良好的背景使得赋宁先生从小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很早就养成了对语言的爱好。后天的勤奋更让人尊敬,他自学英语,法语,德语。这些努力为其以后在清华,在耶鲁深造英美文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让我羡慕的是,赋宁先生在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大的经历。他师从那些卓尔不凡大家大师叶公超,柳无忌,吴宓,陈嘉,钱钟书,吴达元,闻一多,温德(Robert Winter),燕卜荪(William Empson)等。同窗与王还,许国璋,王佐良,查良铮,许渊冲,牛其新等,这些都是我熟知的,还有200余位赋宁先生的同届在外语系毕业后,在国内或在台湾的外语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成就。每当想起这些大家大师在炮火漫天的战争岁月仍然各地转战求学抗日救国,我的心都不禁激动不已。如果有可能,我宁愿自己生活在民国,而且一定要在西南联大学习或工作过。赋宁先生后又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先后在清华,北大执教,重返耶鲁大学,又赴康奈尔大学。他的学习生涯和工作生涯及其在这些世事的沧桑变化中所展现出来的淡定和精神都让我尊敬。
      
       赋宁先生的文笔很柔和流畅,读起来让人惬意。他自称是简·奥斯丁的风格,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而且看着看着,就连我这个从未觉得自己可以投身外语语言文学事业的英语后辈也激动起来。想着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北大探望这位英语界德高望重的老师,这样才不愧也是学过英语的学生的说法。但是,读着读着,赋宁先生就有些突兀地结束了他未完待续般的文章。随后是他的夫人徐述华女士写的《我写赋宁》。带着丝丝疑惑,我继续读着,读着赋宁先生没有提到的那些其他生活,学习,教学生涯,还有他们浪漫的爱情。一见钟情,两地相隔,却互相守望,终成眷属,喜得儿子李星,经历文革,中年共赴美国求学,学术,事业上相互辅佐,二老的金婚纪念。这些又再一次让我感到了赋宁先生感性可爱的一面。直到,我读到赋宁先生晚年经常患病一段,我隐约感到不好。述华女士的笔调也开始不再平稳。现在想一下,我当时似乎可以感觉到她在写这段文字时呼吸的急促和沉重的悲伤。接着看到的叙述是,2004年5月10日,赋宁先生辞世。在赋宁先生昏迷前的三月,赋宁先生曾经用他那已经无法掌握的手写下了无法方正规整的字,“与述华共祝八十岁生日时人生最大的乐事”。述华女士回忆到:
      
       “我深深地感谢赋宁。我知他心,但见此条我心寒,心想这可能是赋宁的绝笔了。我哀痛万分,肝肠寸断。我去医院时,在病床边,贴近她的耳旁,低声唱我们的《老伴情歌》,我希望能唤醒他,能出现奇迹,但一切渺茫无望,终于令我魂飞魄散的时刻降临。2004年5月10日赋宁突然舍我而去,我可舍不下我的好赋宁,我日夜魂牵梦萦忘不了他。”——第289页
      
       当我读到“2004年5月10日赋宁突然舍我而去,我可舍不下我的好赋宁,我日夜魂牵梦萦忘不了他。”的时候,竟也不能自已,潸然泪下。述华女士的描述简单,但是其中的深情多么令人痛处!唯有引读者流泪。二老的爱情历经50余载而不变,让我深深体会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刻。想必赋宁先生在那一边也定能知晓述华女士对他的眷恋和挚爱。
      
       虽然我想要去探望他老的愿望已经不可能达成。但是流泪感动之后,我决定写下这篇博文,以表作为致力英语学习的后辈对赋宁先生的敬重,以及对他和述华老师之间历久弥坚的爱情的致敬。李赋宁先生,其生也有涯,而学术精神和爱情也无涯。
      
      
      
      
      
  •   那些已经绝响但仍然令人神往的人物。。。正是这些人燃起了我投身外语文学的热情。。。
  •   谢谢你的评论,作为同样深受文学吸引的后辈,看到你文字间的热情和激昂也相当有同感。
    请问你当年考的是哪所高校的研呢?
  •   lz是男生吧。
  •   现在只能追忆李赋宁先生,遥想当年北大英文系大师云集的盛景了。
    李先生的人生经历对我来说相当激励。
  •   感动。。。
  •   我与赋宁先生有几面之缘,我算是他不记名的一位门生,他确实是一位可令我辈尊敬的老人。我最后见他是1998年在北大他家附近......想想十一年了。
  •   时间过得很快,离我写这篇文章也有一年了,当初的感动至今萦绕心头。
  •   赋宁先生这一辈学者是联大的最后的光华,跟随楼主再一次缅怀NSAU~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