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

出版时间:2001-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仁宝,王荣德 主编  页数:192  字数:157000  

内容概要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传授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光荣任务。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他们的工作乃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甚至对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产生的影响。    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应该说各种研究文章知识和领导讲话都已阐述得比较充分,而且基本意思也大同小异。倒是“教师素质”的内涵、结构等等问题,在理论界、教育界内部还有不少不同的见解。    本书从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上,对新世纪教师素质及其修养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上述几个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应当说,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世界教育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中国教育改革与其发展趋势  第三节  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第二章  教师素质——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一节  教师素质是时代的呼唤  第二节  教师素质面临新的挑战  第三节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第三章  师德素质——教师素质的灵魂  第一节  师德的涵义及其作用  第二节  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第三节  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第四章  业务素质——教师素质的核心  第一节  教师业务素质的涵义及其作用  第二节  教师业务素质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途径第五章  心理素质——教师素质的基础  第一节  教师心理素质涵义及其作用  第二节  教师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及其现状  第三节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途径第六章  审美素质——教师形象的展示  第一节  教师审美素质的涵义及其作用  第二节  教师审美素质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提高教师审美素质的途径第七章  教师人格——教师素质的追求  第一节  教师人格的涵义及其作用  第二节  教师人格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提高教师人格修养的途径附录  名师范例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2.师德是教师素质中非智力因素的主要成分    教师素质是一个多元结构,除了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体魄素质之外,非智力因素则是其重要的成分。必须高度认识优良师德在教师非智力因素中的巨大作用。教师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精深的专业水平,乐观开朗的个性,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意志品格和优良的师德,使其非智力因素充满了理性的光辉。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优良师德为内核的教师非智力因素必然对广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对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师德的示范作用对实施素质教育产生良好的效果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次全社会教育观念的大转变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大改革。素质教育的新模式需要在不降低智育标准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德育和体育等诸方面工作。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与精神文明活动,都不容许教师仅仅作壁上观,当只会评头品足的先生,更不容许教师只能嘴上说一套,行动不见面.教师必须以良好师德,时时作表率、处处当榜样,以自身的示范去引导学生。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进步的教育偏重在熏陶。熏陶就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渐渐地养成好思想、好习惯。见效虽不那么快,可是它的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当代教师若能以良好的师德取信于广大青少年学生,那么,素质教育的实施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4.师德差劣对素质教育造成障碍与负面影响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发现,青少年学生大多数都会产生“向师性”的倾向,即由于崇拜和尊敬教师而发展的师言必听、师行必效、师令必从的倾向。就向师性本身而言,反映了广大青少年学生价值评判朦胧期的一种群体心理,倒无所谓好与不好。问题是如果遇上师德差劣者,学生们便会不分好坏、难辨美丑地将教师的所有言行视为金科玉律,全盘接受而大加模仿。由于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从众心理,因而个别教师的师德差劣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培养将造成极大的障碍与不可弥补的负面影响,直接危害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师德有利于塑造教师理想人格    教师完美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师德是教师人格塑造的重要基础和途径。    1.师德是教师理想人格的基础    教师的道德规范源于教师个体,同时又高于教师个体。它是千百年来无数优秀教师的品德结晶,是广大教师公认的理想人格模式。古往今来,许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将点滴的品德和风范不断融人教师行业的精神价值追求中,如涓涓细流归大海,初时貌似平凡,终极浩瀚无边,蔚为大观。作为个体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除了具有丰富学识为学生授业解惑,“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之外,所追求的目标便是实现自身的理想人格。    2.师德是教师个体人格修养的实践途径    教师个体人格的完善必须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实现,百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只有在平凡的教书育人活动中依据师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不断规范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才能实现个体人格的完善。    3.优秀教师的人格修养不断充实完善师德    教师的人格修养与师德是辩证统一的。不仅师德作为整体的价值目标吸引和指导着教师人格的逐步完善,而且优秀教师的人格修养以其个体独特的光彩,不断辉映着整条师德的银河,使之更加绚丽夺目。从单个教师的人格修养来看,其个体特色的影响虽是微弱的,然而这种个体的影响可以相互吸收,产生共鸣,能够形成可观的整合效应。无数个优秀教师颇具特色的人格修养,可以充实师德的内容,使师德体系不断更新、不断完善。    三、师德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是孕育师德的广袤原野,师德是浇灌社会人才的心灵甘露,师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1.师德是哺育一代社会新人的心灵甘露    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一代一代新老更替,构成了人类特殊的演进形态。而这种不断更新递进式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的进步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作为“传遭、授业、解惑”的社会职业角色,对青少年传授知识技能负有直接的特殊任务。师德以其“亲其师,信其道”和“人之楷模”的双重作用,在较为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中培养塑造一代代新人,成为他们心灵中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和感情甘露。    2.师德有利于引导社会文明行为    在人类历史各个社会形态中,精神文明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社会文明行为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水准的具体展现。师德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具体文明行为,它既源于一般社会生活,又高于一般社会文明行为,理所当然地会获得全社会的赞成和仿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则是这种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由于数以亿计学生“亲师性、向师性”的存在和几乎无处不在的家长的认同,教师的师德规范在引导社会文明行为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3.师德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交往观、苦乐观和荣誉观等。在这些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遇到诸如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负面影响及社会生活中“黄、赌、毒”的严重干扰。广大教师如果具备优良的师德,就会知难而进,教师将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优势,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真正勾画于现实社会之中,克服社会拜金主义和物欲横流的负面影响,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所以,在特定的意义上,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角度说,崇高的师德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传授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光荣任务。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他们的工作乃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甚至对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产生影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就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们的品行,他们的生活,他们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由于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教师不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正因为如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现在,全党、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江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我个人理解,江总书记这里说的“提高教育素质”,应该包括教育观念、教育设施、教育投入、教育管理、教师素质、教育质量等等方面,而其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观念的更新,要靠教师;教育设施的充分利用,要靠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的加强,要靠教师;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更要依靠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就难以承担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历史重任。因此,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候,我们务必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摆到应有的高度和地位,并真正落到实处。    对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应该说各种研究文章和领导讲话都已经阐述得比较充分,而且基本意思也大同小异。倒是对“教师素质”的内涵、结构等等问题,在理论界、教育界内部还有不少不同的见解。作为理论研究,百家争鸣应该是好事。但提高教师素质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个人认为需要特别重视和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所谓“教师素质”,简单说就是教师的质量状态,即教师(个体或群体)在特定时间内其品德、知识、能力、体格等要素构成的综合质量水平。它以人的一定的先天禀赋为基础,但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以及修养而形成或达到的,而且它是动态的。因此,教师素质不仅需要提高,经过努力也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关键是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教师自身也要自强不息。二是必须坚持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不仅要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更要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不仅要重视知识水平的提高,更要重视实际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重视心理素质的提高,否则教师的整体素质就难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三是对教师素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既有共性的要求,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不同的要求。我们既要按照共性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素质,又应当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即使是共性的素质要求,也需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在人类跨入21世纪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时候,如何按照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认真进行实践和探索的一个重大的课题。朱仁宝等老师编写的《2l世纪教师素质修养》,正是从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新世纪教师素质及其修养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上述几个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应当说,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书的编写者是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老师,书中关于教师素质修养的见解’既是他们深入研究的成果,更是他们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不仅能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提供一本有一定质量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更能对推进提高教师素质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挥积极的作用。                                                               吴聚芳                                                    2001年9月18日于浙江教育学院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很适合中学教师用
  •   理论性的书都基本大同小异,这本书 的价值和价钱符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