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成本会计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家凤 编  页数:315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一任务要求改革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就包括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定位。编写适用于高职教育的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重要基础环节。本书的编者都是从事成本会计教学的教师。本书是由这些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工作经验,参考国内外众多成本会计学著作和教材,合作编写而成。  本书的特色:一是突出会计能力的培养。在兼顾成本会计学科内容相对完整的前提下,着重于成本会计核算技能和方法的内容,加强了对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突出学生导向。本书是为学生编写的,为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消化吸收,每章内容开始时都指明了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以案例作为导引;每章末尾附有章节内容概要、主要概念、复习与思考以及自测与练习,可有效帮助学生复习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进行相关能力训练,充分体现本书的学生导向。三是突出内容的丰富性。本书内容除了基本的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外,还编人了成本会计的新成果,如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编人了其他行业成本核算,以拓宽成本会计原理的应用领域;编入了成本会计实训操作,以加强成本会计实务的操练。  本书由赵家凤任主编,江军、徐曼任副主编。编写分工为:赵家凤编写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十二章;张智慧编写第二章、第九章;徐曼编写第三章、第十章;张军编写第六章、第十一章;江军编写第七章、第八章。赵家凤对书稿做了修改、补充和最后的统稿。  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成本会计方面的著作和教材,书后列出了主要参考文献,在此向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受学识水平所限,书中缺点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真诚希望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完善。

内容概要

本书依据成本会计学基本框架,从成本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务技术。全书共分十二章,包括总论、成本核算概述、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其他行业成本核算、成本会计实训操作等内容。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开设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类专业成本会计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用作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参考教材和在职人员会计培训教材。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成本会计及成本的概念    一、成本与费用    二、成本信息与成本会计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与任务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二、成本会计的任务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和工作组织    一、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二、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复习与思考  自测与练习第二章 成本核算概述 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    一、按构成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分    二、按经济用途及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分    三、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分    四、按与生产产品的关系分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    三、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四、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二、横向分配    三、纵向分配  第四节 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    一、生产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    二、生产费用总分类核算的程序 复习与思考 自测与练习第三章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一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外购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二、外购燃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四、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五、折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六、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二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第三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制造费用的归集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 第四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二、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复习与思考 自测与练习第四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第六章 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第七章 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第八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第九章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十章 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第十一章 其他行业的成本核算第十二章 成本会计实训操作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成本及成本会计  一、成本与费用  (一)成本概念  成本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但是“成本”是什么?不同学科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在会计学中,成本是指特定的会计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的货币表现。这一成本概念有如下三层含义:①成本必须发生于某一特定的会计主体。以符合会计主体假设。②成本的发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生产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如果成本的发生没有明确的目的,则只能算是一种浪费或损失。③成本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耗费,否则就无法进行成本的核算。  成本作为资源的耗费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无日不在发生的。作为自然人,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为了生存、学习和发展等,要购买许多不同的物品,如衣服、食品、书籍等,每件物品的支付额,计量了我们为得到这些物品而必须付出的牺牲;作为会计主体,为完成一定的任务,达到特定的目的,不仅要购买大量的各种各样物品,还要发生其他各种支出。譬如,国家机关为实现其政府职能,学校为完成教学任务。科研单位为取得科研成果,物质生产部门为生产物质产品等,既要发生必要的物品支出,还要雇用劳动者发生人力耗费和其他的财力支出。这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用货币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就是会计上所称的成本。  成本与各行各业的各项活动息息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活动的成本都需要通过会计来核算和考核,是否需要通过会计来核算和考核是由活动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决定的。国家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在发挥其职能作用过程中,虽然也发生耗费,即发生成本,但这种成本不是靠自己创造的财富来补偿,而是依靠国家财政预算拨款来补偿的,因而,在管理上并不要求会计核算其成本并进行考核,仅仅是通过预算或计划来约束。物质生产经营部门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实行独立核算、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它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发生的耗费必须通过实现的收人来补偿,而且在补偿后能有盈余,以保证经济活动的持续进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编成本会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