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述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页数:5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生也晚,没有能看到20世纪的开始。但是,时至今日,再有7年,21世纪就来临了。从我目前的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看,我能看到两个世纪的交接,是丝毫也没有问题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也可以说是与20世纪共始终了,因此我有资格写“我与中国20世纪”。对时势的推移来说,每一个人的心都是一面镜子。我的心当然也不会例外。我自认为是一个颇为敏感的人,我这一面心镜,虽不敢说是纤毫必显,然确实并不迟钝。我相信,我的镜子照出了20世纪长达90年的真实情况,是完全可以依赖的。我生在1911年辛亥革命那一年。我下生两个月零4天以后,那一位“末代皇帝”,就从宝座上被请了下来。因此,我常常戏称自己是“清朝遗少”。到了我能记事儿的时候,还有时候听乡民肃然起敬地谈到北京的“朝廷”(农民口中的皇帝),仿佛他们仍然高居宝座之上。我不理解什么是“朝廷”,他似乎是人,又似乎是神,反正是极有权威、极有力量的一种动物。这就是我的心镜中照出的清代残影。我的家乡山东清平县(现归临清市)是山东有名的贫困地区。我们家是一个破落的农户。祖父母早亡,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祖父之爱我是一点也没有尝到过的。他们留下了3个儿子,我父亲行大(在大排行中行七)。两个叔父,最小的一个无父无母,送了人,改姓刁。剩下的两个,上无怙恃,孤苦伶仃,寄人篱下,其困难情景是难以言说的。恐怕哪一天也没有吃饱过。饿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兄弟俩就到村南枣树林子里去,捡掉在地上的烂枣,聊以果腹。这一段历史我并不清楚,因为兄弟俩谁也没有对我讲过。大概是因为太可怕,太悲惨,他们不愿意再揭过去的伤疤,也不愿意让后一代留下让人惊心动魄的回忆。但是,乡下无论如何是待不下去了,待下去只能成为饿殍。不知道怎么一来,兄弟俩商量好,到外面大城市里去闯荡一下,找一条活路。最近的大城市只有山东首府济南。兄弟俩到了那里,两个毛头小伙子,两个乡巴佬,到了人烟稠密的大城市里,举目无亲。他们碰到多少困难,遇到多少波折。这一段历史我也并不清楚,大概是出于同一个原因,他们谁也没有对我讲过。后来,叔父在济南立定了脚跟,至多也只能像是石头缝里的一棵小草,艰难困苦地挣扎着。于是兄弟俩商量,弟弟留在济南挣钱,哥哥回家务农,希望有朝一日,混出点名堂来,即使不能衣锦还乡,也得让人另眼相看,为父母和自己争一口气。但是,务农要有田地,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常识。可我们家所缺的正是田地这玩意儿。大概我祖父留下了几亩地,父亲就靠这个来维持生活。至于他怎样侍弄这点地,又怎样成的家,这一段历史对我来说又是一个谜。我在20世纪生活了八十多年了。再过7年,这一世纪,这一千纪就要结束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变化多端的世纪。我心里这一面镜子照见的东西当然也是富于变化的,五花八门的,但又多姿多彩的。它既照见了阳关大道,也照见了独木小桥;它既照见了山重水复,也照见了柳暗花明。我不敢保证我这一面心镜绝对通明锃亮,但是我却相信,它是可靠的,其中反映的倒影是符合实际的。我揣着这一面镜子,一揣揣了八十多年。我现在怎样来评价镜子里照出来的20世纪呢?我现在怎样来评价镜子里照出来的我的一生呢?呜呼,慨难言矣!慨难言矣!“却道天凉好个秋”。我效法这一句词,说上一句:天凉好个冬!只有一点我是有信心的: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核心)复兴的世纪。现在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影响人类生存前途的弊端,比如人口爆炸、大自然被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臭氧层被破坏、粮食生产有限、淡水资源匮乏,等等,这只有中国文化能克服,这就是我的最后信念。1993年2月17日

内容概要

  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路走了过来,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的这一盘棋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是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季羡林

作者简介

季羡林,季羡林是我国著名学者,生于1911年8月2日,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大教授,并创办东语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非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国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季羡林不仅是学术造诣颇深的著名学者,还是一个著名作家。他年轻时就创作发表了许多散文、杂文作品,是“清华四剑客”之一,在当时文坛很有名气。他回国后,在从事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同时,还创作的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在中国文坛有很大影响,深受读者欢迎。

书籍目录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代序)一、蒙咙的童年岁月1.我的童年2.回忆一师附小3.回忆新育小学4.小姐姐5.彭家四姑娘6.兔子7.红8.老人9.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二、难忘的中学时光1.回忆正谊中学2.回忆北园山大附中3.回忆济南高中4.观剧5.遇上日本兵三、勤奋的大学时代1.北大入学考试2.报考大学3.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4.受用终生的两门课5.清华园日记(摘编)四、短暂的教学实践1.校长2.教员3.上课4.我同学生的关系5.我同校长的关系6.我的苦闷7.我亲眼看到的一幕滑稽剧8.天赐良机五、漫长的留学生涯1.留学热2.天赐良机3.在北平的准备工作4.满洲车上5.在哈尔滨6.过西伯利亚7.在赤都8.初抵柏林……六、坎坷的北大经历七、痛苦的“文革”记忆八、收获的二十年间九、幸运的老年生活附录:季羡林年谱跋:百岁老人的道德文章编者手记:与大师面对面

章节摘录

1.我的童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七十多年前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代的统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乱,一片黑暗。我最早的关于政治的回忆,就是“朝廷”二字。当时的乡下人管当皇帝叫坐朝廷,于是“朝廷”二字就成了皇帝的别名。我总以为朝廷这种东西似乎不是人,而是有极大权力的玩意儿。乡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总之,当时皇威犹在,旧习未除,是大清帝国的继续,毫无万象更新之象。我就是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于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北方其他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我们家据说并不是一向如此。在我诞生前似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可是我降生时祖父、祖母都已去世。我父亲的亲兄弟共有3人,最小的一个(大排行是第十一,我们把他叫一叔)送给了别人,改了姓。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概可想见。他们的堂伯父是一个举人,是方圆几十里最有学问的人物,做官做到一个什么县的教谕,也算是最大的官。他曾养育过我父亲和叔父,据说待他们很不错。可是家庭大,人多是非多。他们俩有几次饿得到枣林里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最后还是被迫弃家(其实已经没了家)出走,兄弟俩逃到济南去谋生。“文化大革命”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那一位臭名昭著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作者,惹得她大发雌威,两次派人到我老家官去调查,一心一意要把我“打成”地主。老家的人告诉那几个“革命”小将,说如果开诉苦大会,季羡林是官庄的第一名诉苦者,他连贫农都不够。

后记

2006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策划编辑、由我编选的季羡林先生散文集《我的人生感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年8月6日温家宝总理前往301医院为季先生祝寿时,季先生正在翻看此书,大家都很高兴。不久,中青社冈宁先生又和我商议再编选一本季先生自述的自传,我欣然应允。季先生现在已近百岁高龄,正向“相期以荣”的方向努力。作为多年受惠于先生的我来说,仔细体味先生近百年那些极富传奇色彩的经历,格外有感触,早想一吐为快,因此二者一拍即合。如果能在阅读这本传记时,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涌动一种鼓励鞭策、积极向上的激情,当是我们大家最欣慰的。季羡林先生,字希逋、齐奘,以名行,是中国著名的东方学专家、印度语言文学专家和翻译家。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官庄,家境贫寒。1917年6岁时被叔父季嗣诚接到济南生活读书,先后在新育小学、正谊中学就读。历史上的齐鲁大地,地灵人杰,巍峨泰山、至圣孔子,而季先生初生时的山东却是满目疮痍。他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感到:“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直到步入学生时代,才感觉到有“浓绿的境界”。1926年考入山东大学附属高中,“我有意识地认真用功,是从这里开始的”。1929年转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受到胡也频、董秋芳等恩师的影响,思想坚定、学业精进。曾因“考了一个甲等第一,平均分超过95分,是全校唯一的学生。当时山大校长兼山东教育厅厅长前清状元王寿彭,亲笔写了一幅对联和一个扇面奖给我”。这使他有了学习好的自豪与努力奋斗的自觉,为他以后励精图志、成为有用之材,从学业和心理上铺下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193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有幸亲耳聆听了国学大师陈寅恪以及吴宓、朱光潜、朱自清、俞平伯、谢冰心、郑振铎诸位先生的教诲,为他日后道德文章的养成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涌泉。1934年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员一年后,考取了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1935年夏至1945年10月,季先生远渡重洋,赴德国科学名城哥廷根求学。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学习条件很好,但是生活条件却极其艰苦,“我经受了而今难以想象的饥饿的考验,以致失去了饱的感觉”。不仅如此,还“失眠成病,成了折磨我几十年的终生痼疾”,但是这个“万里投荒第二人”还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四方,“狂喜不止”,因为他可以学到许多以前梦寐以求的东西。其中包括主修梵文、巴利文等印度学课程,副修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还广泛涉猎了多种语言和文化,选修过希腊文、阿拉伯文,系统学习了梵文和巴利文、印度俗语等印度古代语言,中亚近代语言吐火罗文,以及俄文、法文、德文、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和英文等,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打下了广泛的基础。这种学术传统的熏陶和学理学养的历练,为他日后成为资深学者竖起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学术天梯。1946年深秋,留德10年归来,以博士学位论文《中迦陀部分限定动词的变化》(1941)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季羡林先生“通过陈寅恪先生的介绍,胡适之先生、傅斯年先生和汤用彤先生的同意到北大来工作”,并在年仅35岁时“被定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我暗下决心:努力工作,积极述作,庶不负我的老师和师辈培养我的苦心!”真是“滴水之恩,报以涌泉”,果然,他不负众望,在印度古代语言,尤其是混合梵文佛典3-面的研究成果,立刻引起印欧地区比较语言学界的轰动,获得有关学者的极高评价。在吐火罗文研究领域,他用中文佛典中的文本与其他古代语言文字的文本相对照,为欧洲学者解读吐火罗语词汇含义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在印度古代文学的翻译与研究方面,对史诗《罗摩衍那》的翻译受到国际梵文学者以及印度文化界的高度好评;研究专著《初探》对史诗的内容、版本、流传与演变等各方面的论述都具有国际水平。在佛教史研究3-面,季先生关于佛教语言问题的深入探讨,解决了原始佛教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匡正了一些西方学者的错误和牵强附会,达到了国际前沿的学术水平。在中印文化交流史方面,季先生从文学、典故、童话、寓言到蔗糖、造纸、蚕丝,想前人之所未想,发前人之所未发,将德国学术研究的“彻底性”与中国乾嘉学派的“考据之术”完美结合,不仅形成自己治学的两大特点,而且许多真知灼见都对后学研究者有启迪意义。其他如中西文化差异与共性研究,美学与古代文艺理论研究、文学翻译以及散文与杂文创作等领域的建树也都令人惊叹不已。可以说真正是“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与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等等也有浓厚的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其实,季先生这个“杂家”是学有专长的大杂家。纵观季羡林先生的研究领域,其广博、深奥在当今中外学术界几无人能比,但如果振叶寻根、观谰索源的话,不难发现季先生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学、宗教、历史、文化在不断地探索、深掘,淘出一个又一个宝物为世人所钦羡,那个国家就是印度。无论是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翻译与研究、印度历史文化研究、印度民族艺术研究、佛教典籍研究、吐火罗文研究、制糖法与蔗糖史研究、东方文化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还是翻译梵文等语种文学作品等,季先生的研究成果和造诣都是一流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季先生紧紧围绕有关印度这一国度所展开的各个领域的研究,早已达到博大精深的程度,已绝非“杂家”所能到的高难水平,如果我们评论说季先生是国内外印度学的著名专家应该毫不过分,因为那既实事求是,又名副其实。季先生在担任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之余,以过人的精力和毅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历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以及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以及十余个全国一级学会的会长、理事长等职。为中国亚非非通用语种的教学与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的东方学、敦煌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佛教研究、中非关系史研究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季先生还主持了中国学术界著名的三大学术工程,即《东方文化集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传世藏书》。《东方文化集成》包括10编500种书,涵括了东方古代的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哲学法律、政治经济、科研军事、宗教民俗、音乐建筑、绘画书法等诸多领域,是一部规模宏富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共收录历代典籍四千余种,六万余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及目录、索引卷,共计1200册,现已出齐,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利用。《传世藏书》是一座系统完整的中国古籍书库,它精选了先秦至清末文化典籍1000种3万卷,三亿余字,编为123巨册。这三大学术工程的编纂出版完成是中国文化史和学术史上的一个难以逾越的丰碑,它确立了季先生出入古今、徜徉中外的学术大师地位。季先生走过成材、成学者、成杂家、成专家、成大师的近百年的人生苦旅。这个经历本身是那么富于传奇色彩,是那么非同寻常,但又绝非个案,而具有普遍意义。这一切出于一个中国人的平凡普通、出于中国现代社会的暴风骤雨。他的经历恰恰是许多中国现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必经之路,出国留学“镀金”,归国教书“谋生”。是残酷的社会现实成就了这些先知先觉者,使他们走上了博爱之路。正如季先生所说,他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他有着“人生不满百,常怀天下忧”的思想,爱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和生活其中的人民。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传统中大智大勇者的忧患意识。他以羸弱的身躯勇敢地承受住了那么沉重的负担,还要说:“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工作。”于是他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为民请命、舍生取义。他常将李大钊录自宋人张载的名言铭记在心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这是宁静致远者的宏志伟愿,激励着人们在平凡中追求伟大,他不愧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和典范。季先生从一个农村贫穷的孩子成为一代学术宗师,走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历程。大起大落的50年,他“二战”10年留德求学,“文革”10年牛棚受辱,开放30年发愤著述。大开大合的50年,他成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始终引领着学者们顺应时代发展的文化潮流。时代成就了他个人的辉煌成就,他成就了20世纪的中国学术。面对厄运,他纵浪大化,不喜不惧;面对荣誉,他居功不傲,再接再厉。他怀着对世间万物充满爱心,对世界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走过了近百年的人生旅程,他还将以“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态走完茶寿余生。掩卷《季羡林自述:我这一生》,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激动,作为他的学生,我们渴望那种“旧学邃密,新知深沉”的学术境界,追求那种“学贯中外,兼容并包”的学术胸怀,向往那种“天人合一、反璞归真”的淡泊,更仰慕那种“处变不惊,毁誉不动”的大气,我们永远是季先生这种学者风范的追随者,人格魅力的感动者。

编辑推荐

《我这一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季羡林自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这么好的书6折促销得了 让更多的人见识大师的风范 87折的价格也就脸皮厚的卓越能定出来
  •   这本书记载了季老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到大师的人生如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一样,有爱有恨,有喜有悲,情感如常人。但大师如何成为大师,必有过人之处,这些细节和节点是每个人都可以控制,可以努力的。看这本书,经历季老的人生,学习季老的勤奋、善良、朴质,走近大师...
  •   这是一本盗版书,很多错字错句,从230页直接跳到263
  •   首先,价格比较便宜,物超所值。其次,内容比较详细。不是季老散文拼凑起来的书,而是整个的回忆录,时间节点,内容实践都比较详细。再次,这的收藏。08年我看过这书,后来送给别人了,以后想再看的时候没有了挺遗憾的。季老是真正的道德模范,常常读读他的传记有助于我们在自己生活中的引导。
  •   书的纸质很差,切的参差不齐,包装也很差,在卓越买了很多书,第一次碰见这种盗版~~准备退货
  •   我在2月11日买了一本,2月26日到。盗版书!我很不理解,卓越亚马逊竟然买盗版书??我很确定它是盗版的,因为我手头有一本正版,不过是学校图书馆的。看好了,上网买一本,竟然盗版!生气!愤怒!
  •   帮人购买的,个人不是好感兴趣
  •   大师,,博学,,
  •   从初中读第一篇“赋的永久的悔”就喜欢上了先生的文风,朴实,永远的真话。先生勤劳治学,在做学问上是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无人能比的,那些个为名为利的所谓学者让人汗颜,一代大师,终还是走了。。。留给世人的是思考,学习,更多的是不舍。。。
  •   这是一本不错的自传,看看季老走过的人生轨迹,有时对自己应该也是一种启迪!卓越的送货速度以及书的装帧都还可以
  •   我在买这本书之前,先看过了老先生写德国求学的那本书,买到这本书之后,后悔死了。内容里有一半是那本书的内容,害我一直看不下去。不过,对于季老的书,还的应该可以好好看看的,季老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者,如果你没有我这种情况的话,可以买来看看。
  •   额 不错啊 很有哲理
  •   发货很快,第一次在亚马逊买东西,还不错。
  •   相当不错。三天看完。
  •      给我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季老与他老师们、同学们那种融洽和谐的关系了,这让我想到自己的大学生活。
       一年前来到大学校园,千里之外的地方遇见了新老师、新同学,但是新的知识却似乎没有学到什么,和老师的关系完全由点名联系起来。同学之间除了吃喝玩乐在学术问题上也鲜有交流,大部分人都被这种自由度所迷惑、沉溺,一年的学习也让我真正看清楚了一些东西。
       总之,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学点知识,多认识一些良师益友吧。朋友送过我一句话:"当你改变不了环境的时候那就去适应它吧,等到有能力的时候再去改变它",现在的我,只求不被陈规所束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努力把大学生活过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      季老先生是个很低调的学者,是一个很平和的老人。他的文笔也是用得如此平淡,以至于他的付出,他的坎坷在读者看来很是轻描淡写。但就是在这样的淡写中,我们仍可以寻求到艰辛的蛛丝马迹。大学期间,留学期间,他的学问都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他有着自己的定力,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责任,然后踏实地努力……
      
  •     寻寻常常一个人,平平淡淡一生情,真实。
      看完整本,印象最深 感动最真的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在送儿子去社区文化馆上兴趣班后等他下课的间隙,我在同一栋楼的新华书店里浏览了该书。通过该书了解了拥有国学大师光环下的季老先生。季老出身草根,拥有平民情怀和现今已少见的众多传统美德。最初吸引我注意到季老的还是一个刊登在一些媒体上的故事。该故事大致为季老留德期间,因准备博士论文结识其房东女儿,季老回国后,该女子一直终生未嫁云云。我很想了解当事人季老对此事的反应。然而季老在相应回忆文章中所提到的房东根本没有女儿,我的心愿也亦了结。
  •     久闻季羡林大名鼎鼎,这次看过他的文字却真的是佩服他写的散文。
      
      以前曾自以为是地觉得每个人都是可以成为作家的,只要肯用心肯动笔,然而真的能把自己的生活写得那么活泼好看的人,我至今只发现一个。文字也是需要创造的,是经过作家心理过滤的,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我相信季老是有佛性的,因为文字里透露出来的都是平淡、温和、朴实、悲天悯人、富于感情,即使在悲惨的岁月里也并不怨天尤人,从不恶毒。这样的文字无论在何年何月都是让人温暖的手边暖炉。我想我应该再去看看鲁迅,战士型的风格的文字。
      
      窃以为,季羡林的这些文字不足以使他成为大师,只是好看而已,并不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也许他还有了不起的研究成就,但是否这些就能使他成为大师呢?
      
      
  •     那个时代,人们疯狂,愚昧,甚至可悲。
      那个时代,人们无知,淡漠,粗暴。
      那个时代,人们沆瀣一气,莫衷一是。
      
      这也正是经历过那个时代有切肤之痛的人大多不愿也不想提及的缘由所在,这十年血与泪的交汇史,无论无何都是沉重的,可现在又有几人还记得那个懵懂的年代呢?
      
      而要了解那个时代,在为数不多的描述中季老先生的牛棚生活无疑是弥足珍贵的,在嬉笑怒骂中揭露出自己的痛,揭露出整个时代的痛。
      季老无不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层次地讽刺了那个时代,批斗会与批判会早已是家常便饭,日常必需;而至于批斗独创的“喷气式,”作者不但不排斥,还把其当成体育运动勤加练习,以至于颇能融会贯通;开始的半年闹得的沸沸扬扬时候,看着周遭的闹嚷嚷的环境,人人自危,而自己却认为滥竽于人民中,急于跳出来,给自己扣上了一顶“走资派”的大帽;在井冈山公社与新北大公社的派系纷争中,惶惶不可终日,而积极加入井冈山公社后竟成为了派系倾轧的牺牲品被批斗;另外又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差点自我了结,竟因为夜半的批斗而重燃活下去的信心;最后当恢复组织生活时,以前扣发的工资全部补给,而季先生却执意作为党费全数上缴给国家。由这些看似可笑的情节我们不难看出季老的可爱之处,而更给人带来的是对那个时代的沉思。
      
      嚣张跋扈的“老佛爷,”对人拳脚相加的北大学生,用北大学校护栏钢管武装的公社人员,以及踉踉跄跄被推搡着上台的年过花甲的老教授。那些人,那些事让这段历史显得分外沉重。
      
      这些颐指气使、狐假虎威、只顾争名夺利的小丑,是非颠倒的批斗,在季老的描写下显得分外荒诞可笑,同时由被称为“牛鬼蛇神”的知识分子不平凡的遭遇透露出一种鲜为人知的辛酸。
      
      当季先生被昔日东语系的学生反唇相讥,拳打脚踹;又当季先生在太平庄劳改期间,辗转千里找解放军治病,起初热情的军医在季老汇报自己是“罪犯”时便也淡漠了下来;就连一向安分守纪,朴实的工人大叔也掺和进来,不问清红皂白,便照样拳打脚踢。这难道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性的另一面么?
      
      这不由得又让人回到探讨人性本恶,本善的探讨中,在那个人性沦落,人道缺失的十年,你能说他们就是是具有善的种子吗?
      
      历史确实以时光的消逝离我们远去,而至今仍然鲜活的却是那些铸成历史的血和泪!在那些鲜活的血泪面前,我们不应也不该忘却!
      
      文末,依然沿用季先生的问题留待日后反思:文化大革命吸取了教训没有?过了没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什么能发生?
      
      
      
  •     每个文科生的大学生涯,几乎都是从读季羡林开始。我也不例外。
      在我第一次跑到图书馆,面对汗牛充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读季羡林。第一次捧读的本子,似乎是沈阳某出版社的《耄耋》那几本。据说北大的大一学生,每次见到老人,情绪高亢的学生们都会挤在人群里泪流满面的。这不奇怪,老人的散文确实好读,里面有故事,有素养,称得上大家手笔。这次季羡林的不知道哪个粉丝,把季老一辈子能拿出手的散文都集在这样一本书里,也配得上季老学术界呼风唤雨的身份。可是话说回来,这未免太矫情了。你看这本书里,翻来覆去就那点事。1967年到1970年间,季羡林首先混入了北大派系纠纷,挑起事端,惹得当时掌权的新北大公社头目聂元梓发动手下干将狂批季羡林。就这么一件事,季羡林这本500页的书里,骂了聂三百多页。难为季老还总说自己胸无大志,豁达。豁达的人记一个人的仇能记30多年?季羡林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受害者的形象,向年轻不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诉苦,说要不是自己命大,在吃安眠药自杀之前被人抓走,聂肯定就把他逼死了。其实那段日子里,要整死谁不整死谁,都有精确的控制。季羡林能逃脱被整死的命运,哪是因为他命大,而是上面早有人打了招呼,对他进行了特别处置。也就是“既要批,又要保”,而且聂在1971年考虑到自己在派系斗争中位置很快就岌岌可危了,这才没有下狠手要爷子的命。否则,以季羡林的体格,以他的发表的言论和在北大的位置,他能熬过1960年代后期的疾风暴雨?季羡林至死都没有体悟到这一点,以为自己身体强健,吉人天相。其实,在三十年前,要不是有人暗地里护着,40多年后的他何能以99岁的高龄寿终正寝?
      季羡林翻译了一辈子佛教经典,其实对佛教的根本理念毫无头绪。季羡林说:“一切宗教,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研究,最后都能发现其根本是荒谬的,所以,对宗教研究深入的人根本不会信宗教”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季羡林搞了一辈子宗教,却连宗教最基本的特征都没弄明白。所谓“科学的手段”是否可靠,本身是存疑的,你用一个存疑的东西去验证一种理论,并且得出这种理论是荒谬的,这本身就是“非科学性”和不负责任的。正如英国一位大主教所说的:正因为宗教荒谬,我才相信。如果信仰不荒谬,那恐怕宗教早就消亡了,我们都成为科学教的教徒。正是因为荒谬,所以才属于人类思索的禁区,能够给上帝存在提供足够的空间。倒是台湾大师南怀瑾论述宗教的特点比较中肯,南怀瑾说:一切宗教,到最后都挂起了一块“禁止参观”的牌子,意思是,你问到这里,就不能再往下问了,再往后属于上帝的花园。你信就得救,不信就不得救。就是这么简单。我理解,所谓禁止参观,在基督教里,就是上帝是否存在,在佛教里,就是因果报应,在伊斯兰教,就是天堂存在。你相信,那就是信仰;你若不信,那就是荒谬。根本不存用科学去论证检验的问题。
      简单地说,季羡林太把自己当一回事儿了。他在人生最后几年的文章里,不断说到,幸好多活这么几年,否则肚子里好多珍贵的东西就没法吐出来了。我想说,人类历史上,珍贵而又没有被人吐出来的东西太多了。但是地球照样运转了几十亿年,人类照样从洞穴里走出来,从树上爬下来,直立行走,换牙换骨头,最后走到今天。尤其是中国历史上,被焚毁的书,散失的宝藏还少吗。可是中国不仍旧蓬勃热闹着。季老肚子里的东西确实宝贵,但没有宝贵到你不吐出来全人类就少了点什么不能活的地步。季老未必太高估自己,低估文明的博大精深了。
      这是本可以当作小说看的书。不看确实是个遗憾。
      可是即便看过,也只一笑而过吧。
      
  •     在读这部自传之前,对季老的映像多来自于媒体。脑海中的季是一个著作等身的大师。因而当季过世后,在报端读到其弟子唐师曾之所述:“他不是大师、不是教授、不是专家学者……他就是那么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时不觉有些纳闷。好奇唐师曾何时也成了一个矫情之人。
        
        然而,这部自传使我澈然释惑。季羡林的一生就是被蹉跎掉的一辈子。根据他的编年,我做了个大致的算术,他的30至50岁的黄金岁月相当于没活,能熬过来全靠其过人的毅力。
        
        他的毅力惊人,是个爷们。但这确恰恰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硬伤。在叙述他产出成果的那二十年时,他自己说出了“科研和政治是密切相关的”。想来这是他在十年中的苦熬所悟出的道理。可惜为时晚也。爷们是无法屈就知识分子阶层的天生依附性。
        
        季老是个豁达的人,“笑着走”是他对自己的肯定。季老所受的人间奇苦,在书中都一一化为笑谈。而季老心里可是个明白人,当述完他回国前三十年的厉劫之后,他婉转地抛出问题:“倘若他当初没有选择留在国内,这一生是否会更有意义?”这个设问读者不答便知。
        
        我敢说若来世可定,季老绝对不会再去做一个知识分子
  •     季羡林老先生仙逝之后,市面上季老的自传、传记凡不下十余种。我手头的这一本,则是2008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我这一生》,其实也是根据季老以前在各处发表过的文字汇编而成。但总体来说,还是能够贯穿老先生一生的坎坷起伏。
      
      书中最精彩的两章,当是季羡林前60年人生中最高潮和最低谷的两段——留学德国以及牛棚经历。这两章都事无巨细,浓墨重彩。一来,有赖于作者长期坚持的记日记的习惯,二来,则是作者敏感的心性和体察。比如记他经东北、俄罗斯、波兰乘车赴德留学之过程,车到哪一站,具体的日期都记得。而在文革的记叙中,作者对自己的心理刻划让人身临其境,种种折磨历历在目。
      
      不知为何,通过这本书,我觉得季老的性格和我有类似的一面:敏感,重感情,待人处事却又有些腼腆,记忆力却不错。这种性格,在人吃人的社会里,大概是要吃亏的。季羡林在文革中,一开始还检讨过关,后来因为公开反对聂元梓而吃尽苦头。家被抄,更多书籍、资料、文物被毁坏,人被批斗,坐“喷气式”,干重体力活,走路不许抬头等。和众多知识分子一样,他自然想到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自杀召唤,就在他即将施行自杀计划的时候,又一批人砸开了他的门,押他去批斗。一番凶猛的批斗下来,他发现自己还熬得住,反而因之断了自杀的念头。这命悬一线之间,是历史对个人的选择。
      
      时至今日,对文革的个人史回忆,已经做的太少了。在有意无意的压制下,众多惨烈的个人故事已经随着当事人的老去而消逝。且不说老一代人“好了伤疤忘了疼”,更要看到80后的年轻人对文革是没有伤疤的。那些个人伤疤固然会随着肌体的消亡而消亡,可是在国家的这个肌体上,这些伤疤便是越发累积的陈年死穴。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会隐隐地发作。
      
      真正的办法,是直面它。像季老这样,能够比较真实地还原个人历史的写作,应该值得鼓励。我们都无力去还原整个时代的历史,但是通过每一个个体的真实描述,人们能够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
      
      当然,季老是有地位的人,所以他的个人叙述能得以出版。然而,我更看重他在名满天下之日,还能以一贯的真实来面对自己的过去,而无文过饰非,为尊者讳之造作。请看他的两段文字:
      
      有一次我在路上捡到了几张钞票,都是一毛两毛的。我大喜过望,赶快揣在口袋里。以后我便利用只许低头走路的有利条件,看到那些昂首走路的“自由民”绝不会看到的东西,曾捡到过一些钢蹦儿。这又是意外的收获。我发现了一条重要的规律:在“黑帮大院”的厕所里,掉在地上的钢蹦儿最多。从此别人不愿意进的厕所,反而成了我喜欢的地方了。
      
      上面说的这一些及其猥琐的事情,如果我不说,绝不会有人想到。如果我自己不亲身经历,我也绝不会想到。但是,这些都是事实,应该说是极其丑恶的事实。当时我已经完全失掉了羞恶之心,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寒而栗。
      
      而另一个体现季老坦诚之处,则是,他在文革后期被恢复组织生活之后,补发工资,他先把第一期1500元上交国家,并准备把接下来的四五千块也上交。但是后来,给他恢复的名誉只是“留党察看二年”。他一气之下,把四五千块留下了。
      
      以上的两段,属于私密的个人史,且不涉及其他人,不存在什么争议和讹传。这是深度的个人解剖,这样的行为,还是太少了。
      
      就像他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批评自己的国家,也是爱国。一个国家如果能容得下对自己这样坦诚的人批评它,也是国家的幸运。
      
      
  •     这也许是一本看似平凡的传记,但又不能说是绝对的传记。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季老多彩的人生,更是一笔精神财富,让我在黑暗的时期看到曙光,让我的心灵有所依托。
      每当我为一些琐碎的事情黯然神伤的时候,一想到季老这大半辈子所走过的路,总是即刻就把烦恼扔掉了.
      太多的评价也不许多说了,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籍,侵润着我的心灵.
      最后一句话 - 这本书读完,我有一种向上的感觉!
  •   怎么这么愤青啊,人家对自己的人生看得不客观,您看的就客观了?
  •   嘴下留情
  •   一个认真做学问的学生,懂学问,不懂做人。也只有今日之中国可以映衬出其人格中的光彩,放在它处确实无可圈可点的地方。对其盲目的崇拜正如当年对其盲目的批斗,可悲可叹。
  •   季先生向来是敢于自剖的。他的《清华园日记》记的是早年在清华念书的经历,为了存真,还特地出过影印本,读起来相当有趣。
  •   最近在读,刚把留学德国的部分读完,很感动很振奋,同时也很愧疚,我的大学时光真是荒废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