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作者:刘骏 编  页数:434  

内容概要

2007年,在继续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我市做好奥运各项筹备工作,出台系列民生政策,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协调发展态势,产业发展支撑和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构筑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基础。但是,目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区县产业同质竞争依然存在,城市功能疏解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存在着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尽均衡、城市建设与社会管理有待协调等深层次矛盾。2008年将是我市成功举办奥运之年,我市将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自主创新,推动节能减排,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新城建设,进一步推进区县功能定位的落实,实现发展空间上的战略转移;更加突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此,有必要对2007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索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可行途径,做好奥运前后衔接,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地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贡献智慧。    由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编写的《2008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从研究者的视角,对2007年及过去一段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进行总结,对2008年我市经济社会运行可能面临的宏观环境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判断,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力求突出现状与趋势判断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预测与对策研究相结合,期望为政策决策、企业制定战略、研究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形势展望篇 主报告  2007年北京市经济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2007~2008年北京市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发展环境  2007—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及调控对策  2007—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与政策取向 综合经济  2007年北京市宏观经济景气分析及2008年展望  专家对2007年国家及北京经济形势分析及2008年趋势判断  2007年北京市投资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2007年北京市消费市场运行分析及2008年展望  2007年北京物价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2007年北京市外贸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2007~2008年北京市功能区域发展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2007年京津沪渝经济运行对比分析及2008年展望 产业发展  2007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2007年北京市工业运行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2007年北京市服务业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2007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2007年北京市金融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2007年北京市能源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社会民生  2007~2008年北京市人口发展形势分析及调控政策建议  2007~2008年北京市就业与社会保障发展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2007~2008年北京市社会救助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北京市民对2007年公共服务的感受及2008年“十大期盼”  来京务工人员对2007年公共服务的感受及2008年“十大期盼”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篇 发展探索  北京市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与展望  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政策选择  关于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条件下我市的发展选择  北京市资本市场分析及相关建议  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新发展 政策解读  财政、货币政策共同出击流动性过剩  两税合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分析  税前扣除政策改革及其对政府定价成本的影响  开征燃油税对北京市的可能影响之分析  《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要点解读 民生调研  北京市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延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户口登记制度及关联政策是城乡二元分割的关键因素  首都人口增长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价格透视  北京市CPI涨幅与GDP增速的关系变化及其趋势判断  2002年以来北京市价格传导的实证分析  北京市生猪粮食比价研究  北京与外省市热价与热费比较研究  北京市分类供热价格统一与调整问题研究  建立和完善热价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楼市聚焦  从住房的商品性质看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取向  关注北京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  合理调控我市住房市场的外部需求  北京市房价上涨的长期和短期因素分析 经验借鉴  国外如何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日本政府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  国内外城市养老模式及其启示  “土地换社保”政策要慎重推行  铜陵和沈阳教育均衡发展思路对北京的启示附录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形势展望篇  主报告  2007年北京市经济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2008年,在奥运景气、新城乡镇建设带来空间发展潜力释放,以及“十一五”规划重点任务继续实施等因素的推动下,北京市经济仍将保持高位快速运行态势,预计2008年全市经济增长12%左右,投资消费更趋协调,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但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高质量举办奥运对生产、投资等的影响,以及产业发展格局对人口资源布局的影响等需引起关注。建议2008年的工作重心由筹备奥运向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促进区县统筹发展转变;应对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由应急救助向以普惠为理念重构社会福利制度转变。  一、2007年北京市经济运行总体特点  2007年,全市总体经济保持健康协调的发展态势,产业发展支撑和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构筑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基础,预计全年经济增长12.8%左右。从1~9月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现代服务业占主导的产业格局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服务业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1994年占GDP比重达到49%(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1998年占GDP比重突破60%;2006年突破70%,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增强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1998年以后GDP增长与服务业增长较为吻合,带动全市经济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反映经济增长波动状况的GDP增长率极差明显低于1986~1998年间的水平。  从近两年情况看,在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服务业增速比经济增长高1.2个百分点以上,比重70%左右,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6%以上。2007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02.9亿元,同比增长12.7%,增幅达1996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服务业占全市GDP的71.7%;其中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增长均在20%以上,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为67.6%。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增长13.1%,占GDP的比重保持在72%左右,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带动全市经济增长12.8%左右。现代服务业占主导的产业格局将带动北京经济保持较高平台上的稳定增长。  (二)投资消费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增强  随着北京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投资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更加协调,利用支出法数据计算,从1996年起,最终消费率和资本形成率的差距逐渐缩小,到2006年最终消费率首次超过资本形成率。  2007年以来,在国家更加关注民生的良好预期下,在收入稳定增长、收支预期明显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以及资本市场带来的财富效应等作用下,我市消费需求增长强劲,1~9月增长15.1%,是2005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预计全年增长15.2%左右。受奥运主体工程逐步完成及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投资增长呈现总体回落态势,1~9月增长18.9%,预计全年增长17.5%。消费与投资增长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由2006年各月平均近10个百分点缩小到2007年平均2~3个百分点,二者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共同拉动经济平稳运行。同时,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继续升级,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三)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在宏观经济运行良好预期背景下,在加强生态补偿、提高社保标准、  扩大保障覆盖面、建立就业帮扶机制、实行公交低票价等一系列惠民政策作用下,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趋于合理、保障性住房加大建设力度、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成效等因素影响下,全市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1~9月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4.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0.5%,同比分别提高1.8和1.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000元和9500元以上,同比分别增长13.5%、10.2%。  (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涨势明显  受买方市场常态特征的影响,目前我市仍呈现1996年以来“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格局。但是,在猪肉、禽蛋等食品价格上涨和居住价格高位运行的带动下,2007年9月当月CP1达到103.7%,是2001年9月以来的最高涨幅,其中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指数的明显上扬拉动总指数上升2.2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CPI涨幅为2.1%以上。食品类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传导到生活资料价格和农副产品类原材料上,2007年4月份以来,生活资料价格涨幅转降为升;农副产品类原材料价格更是呈现两位数上涨,7月份当月涨幅接近60%。另外,受钢材价格上涨的带动,各月黑色金属材料价格指数也呈现两位数上涨态势。住房价格持续走高仍是主要矛盾,受市场供需、房价预期、政策时滞等因素影响,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在近两年高位的基础上继续呈现逐月攀升之势,7月当月首次突破110%,9月涨幅更是达到13.3%的高位,位届全国70个大中城市第四。其中,普通住宅上涨幅度最大达到17.4%。  (五)四类区域布局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  实施区县功能定位以来,在我市出台的投资、财政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四类区域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得到实惠,1~9月,核心区、拓展区、新区和涵养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3.9%、18.7%、12%和8.4%,拓展区、新区和涵养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5%、10.9%和10.5%。同时,差异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经济总量在空间分布上更加符合功能定位要求,核心区内现代服务业高端化、集聚化态势明显;拓展区自主创新和外向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新区发展充满活力,1~9月消费、投资以及工业等指标的增速位居四类功能区前列;涵养区生态功能和产业特色化初步彰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正在形成良性互动。  二、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一)物价上涨的连锁反应有待关注  1.食品类价格上涨向其他领域的扩散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并切实影响到居民生活。持续5年低水平运行基础上出现的物价上涨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需关注价格变动(特别是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可能引起的心理恐慌,进而对市场正常秩序产生的影响。  2.缘于价格形成机制的约束,资源能源类价格长期低位运行,将加大节能减排的难度。一方面, “两高一资”类产业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仍会产生产能扩张冲动,甚至会出现复制高耗能初级产品链条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国际高油价背景下,会增加石化、金属冶炼等行业的生产成本,挤压行业利润,影响基础产业发展;同时,会影响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使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大打折扣。  3.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资产价格、资本价格和消费品价格之间的关联作用需引起关注。一方面,房价走势的结构性特征加大了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价高量缩的矛盾,加大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虽然牛市论调仍高过股市泡沫论,但10月份以来股市的持续高位震荡,大盘蓝筹股的集体深幅调整,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同时,还需警惕住房、股市价格高位对一般性消费的挤出效应。  (二)产业发展格局对人口布局的影响有待关注  区县功能定位中明确,核心区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区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近几年北京市核心区和拓展区内第三产业快速聚集,逐渐形成了总部基地加服务业的有首都特色的楼宇经济。楼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产业集聚、配套设施完善和特色商圈的形成。不同于第二产业平面空间就业、生产地就业人口密度低的特点,第三产业的就业呈现立体垂直分布,生产地就业人口密度高。因此,在第三产业集聚带来巨大产值的同时,也带来了就业人口激增的现象,为首都北京带来新的都市问题与挑战。例如: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模难以跟上就业人口增长的速度;中心城区能容纳居住人口有限,住宅郊区化倾向进一步加大城市交通压力等等。产业发展格局调整对就业人口布局进而对资源集中以至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等多  方位的影响需引起关注。  (三)区域和城乡差距扩大需引起高度关注  1.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城区与郊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南城和西南部区域在设施档次、市区面貌、功能配套、社区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受奥运会影响,这一差距将继续拉大。同时,在城区改造、危房拆迁过程中,由于城区房价、生活消费相对较高,城内部分低收入群体将逐步迁到城外居住,高收入人群移入城内居住。城郊人口置换现象,增加了区域间的不平衡。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2006年城乡收入比为2.32∶1,是1978年以来的最高比例。2007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呈现快于农民的态势。同时,通过城市化、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的稳定、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转移就业的途径比较有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继续扩大趋势。  3.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带来更大差距。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不仅表现为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还表现在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等多个方面享受状况的不平等,制约着全市协调发展进程。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任重道远  1.节能减排成效的可持续性值得关注。2006年我市成为全国首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城市,2007年1~9月份节能减排效果也较为显著。但这些成果主要受益于首钢和一些重化工企业的搬迁,而企业在节能意识、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改变还很有限,占全社会用能20%的供热的挖潜空间依然很大。  2.企业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值得关注。2007年以来,我市工业利润大幅增长,1~9月增长74%,是2001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但从其构成来看,工业企业利润的增加相当部分得益于2006年以来资本市场的繁荣,并非实体经济。2007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投资收益超过上年同期的3倍,而主营业务利润仅增长24%,企业效益改善状况需继续关注。  3.自主创新力度和动力不足,内涵式增长的特征不明显。自主创新活动尚未成为企业的主动行为,导致北京市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覆盖面仅占1/5左右,而作为自主创新骨干力量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其自主创新活动的覆盖面也不足一半,企业缺乏面向未来市场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危机感,将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内涵增长。  三、2008年影响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环境分析  (一)全球经济平稳增长,但次债危机影响显现、国际石油价格居高难下将增大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世界经济仍然处在2002年以来的增长周期内,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在逐步替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4.8%,世界贸易量增长6.9%。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稳定增长为保持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提供了空间。同时,世界经济和贸易在保持增长的同时也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一方面,美国次债危机对资本市场的冲击,扩大了实体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普涨、石油价格高位震荡将使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另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和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美元贬值态势能否得到控制等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将增加国内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		  (二)国内政策环境稳中趋紧	  1.中国经济仍处于稳定的高增长周期。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采取了小步微调的措施,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了一定的经济景气度,延长了经济周期的扩张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消费结构升级等长期因素作用下,支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内在因素依然存在。同时,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乡统筹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思想,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方向深化。  2.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保持稳中趋紧。作为宏观调控三道闸门,国家将积极发挥土地、信贷和节能减排的作用,着力于防止实体经济过热与虚拟经济膨胀的相互作用。在继续落实现有土地、财政、货币、产业、外贸等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各种政策组合拳联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同时,在我国经济运行外部环境、市场环境以及调控对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思维与方式面临转轨,“以改革促调控”的调控思路逐步形成,当前首要的是推动包括资源税、物业税、资本所得税等在内的财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这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  (三)空间规划布局有利于促进北京与周边地区的互补合作  京津冀都市圈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都市圈规划为北京发展拓展了空间。按照京冀合作备忘录以及规划纲要,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同时,首钢搬迁、曹妃甸项目建设有利于形成企业异地发展的共赢机制,《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的签订有利于推动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促进我市与周边地区产业转移与分工合作。随着北京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在京津冀地区的建设和北京市“三小时”都市圈的规划建设,“大北京”的发展格局将逐步形成。  (四)促进功能区域差异化发展将是促进我市潜力发挥和实现和谐发展的着力点  在国家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国土空间实行分类开发的背景下,我市四类功能区域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落实;同时,为避免后奥运时期低谷效应的出现,将加快启动重点新城建设,从空间发展上做好衔接,推动发展潜力释放。在深化区域功能定位、加快新城建设中,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城市化水平的协调适应将作为核心,建立健全功能区域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将是首要着力点。  (五)奥运年带来奥运景气,也将对城市管理、能源调节提出挑战  举办奥运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更甚于经济影响,因此,奥运年政府必将全力维护稳定和谐的运行环境,保证宏观经济实现快速稳定增长。对北京而言举办奥运将带来明显的季间波动,奥运前保空气质量,奥运中人流、客流、物流的高度集中,会对经济运行各个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08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不错的工具书,对我写论文很有帮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