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京剧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和宝堂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前言

  京剧是什么?您会说京剧是皮黄,是国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而我亲眼看到,在远离中国千山万水的悉尼,一位京剧荀派旦角演员孙毓敏的到来,竟然惊动了当地数百名华侨。当皮黄声起,这些在异国他乡生活的炎黄子孙,脸上立刻呈现出激动的神情,很多人流下了热泪。有的找孙毓敏签字,并送上自己的名片;有的对孙毓敏说,我原来也在北京住过,那时我的家离您家很近呢……其实,这些人在祖国居住的时候未必喜欢京剧,也未必认识孙毓敏,但是在异国他乡听到京剧的声音,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觉得特别亲切。  当孙毓敏来到墨尔本演出时,京剧大师荀慧生的孙子荀迎率领当地华侨,票友浩浩荡荡前来迎接。更有意思的是中国驻墨尔本的总领事也来唱戏,原来她还是中国外交部业余京剧俱乐部的当家青衣呢!她在北京经常演唱的是张派的《状元媒》,可是在墨尔本,她唱的是梅派的《西施》,难度大了很多,水平也提高不少。通过京剧,她与当地华侨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她说:“这里的许多华侨不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他们有事情.总爱到领事馆找我,就说请找那位会唱京戏的领事。会唱京戏的领事’几乎成了我的另一个头衔。”您说,这京剧像不像联系中国人情感的纽带?像不像潜伏在中国人头脑中的一根神经?只要连起这根神经,就会感到我们同是中国人,相逢何必问名姓。  有个京剧演员在美国办起了京剧学院,很多华侨都带着孩子来学习京剧,学院办得非常红火。但是学生家长说,学习京剧不为演唱,只为让孩子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因为京剧里面融汇了中国人的历史、文化、生活和特有的情感。办学院的人还说,她所以要在美国办学,是因为她遇到一位老华侨。老人告诉她,有一次他迷路了,在高耸的洋楼中寻找自己的家,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找到;突然,他听到从路边的一个窗口中传出了拉京胡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老华侨的眼泪夺眶而出:啊!我到家了!其实他没有到家,但是他的感情找到了归宿,他找到了亲人,因为只有这个声音才是最纯正的乡音。  京剧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是不是太夸张了呢?我们再来讲下面一个故事。  那是1993年,海峡两岸同胞在暌违多年后,北京京剧院作为大陆第一个艺术团体登陆宝岛台湾。政治、地理的差异,四十多年的隔绝,见面之后该是多么陌生和仇视!但是京剧就像溶剂,很快就融化了这四十多年的隔绝,融化了政治和地理的差异,使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语言,找到了最理想的契合点。作为国民党”四大家族”成员之一的陈立夫,见到年轻的老旦演员王树芳,主动打招呼说:“王小姐,我认识你,因为我最爱看你的戏,你的演出音像资料我家都有,我今年94岁了,可我是你的戏迷呀!”张学良将军请北京来的琴师给他操琴,他唱了一段老戏《战太平》,不用对腔,不用看曲谱,竟然也是一拍即合。蒋纬国先生宴请北京京剧团的“名门之后”,其中有梅兰芳、谭富英、马连良等人的后人。蒋纬国说,他从欧洲留学回来后.父亲见他喜爱西洋古典音乐,就多次对他说,中国人首先要喜欢京剧,不喜欢京剧就不是中国人。  北京京剧院的演出引发了台湾同胞强烈的思乡之情,最后临时增加了一场两岸京剧演员联袂演出的《四郎探母》,由于四十多年的隔绝,许多演员从来没有见过面.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对方,但是他们在舞台上却合作得非常默契而和谐,唱到杨四郎见母一场,台上是假哭,台下却是真哭,顿时哭声一片。演出结束后谢幕,观众却提出不要关闭大幕,要让大陆的演出永远不落幕,永远唱下去。由此可见,京剧确实是联系两岸同胞的情感纽带,凭借着京剧,中国人可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找到自己的同胞。  据95岁高龄的著名生理学家刘曾复先生说,七十多年前,他在清华上学时,听说谭派亲传弟子余叔岩要在长安戏院演出《打棍出箱》。他非常想去看戏,可是那天偏偏是他最喜欢的德文课,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才决定坚持上课。可是等他走到教室,却发现学校的通知上写着“德文教授因病请假”,他赶紧扭头赶到长安戏院看戏。在迈进长安戏院的大门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竟然是他非常尊敬的德文教授。原来,老师比他更戏迷。

内容概要

在中国三百多种地方戏曲中,京剧堪称国粹经典。从1799年徽班进京开始,京剧,融合着楚调,借鉴着昆曲,南北荟萃,木秀于林,最终发展成为中国的国剧。三鼎甲、三大贤、四大名旦、三大名净……构筑了京剧的一个个鼎盛年华。高潮迭起之后,是短暂的低谷。休养生息之后,我们期待着它的再次复兴。    本书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幅神奇的京剧艺术画卷:那些湮没在历史中的人物,以及人物背后的故事,妙趣横生;五彩缤纷、浓墨重彩的脸谱让你欲罢不能;优雅的唱腔,迷人的乐队,让你徜徉在戏曲音乐的海洋中;长安大戏院的后台,服装、道具一应俱全,不可错过;千百年的故事,千百年的传说,化作一个个经典剧目,在京剧舞台上色彩斑斓地演绎着,生生不息,那些经典背后的秘密,全都细细地藏在这本书里,请您慢慢找寻……

作者简介

和宝堂:1947年生于北京。1959年就学于北京市戏曲学校,学习京剧老生。启蒙老师是喜连成科班头科名须生陈喜星,又得余派须生杨菊芬、王少楼、胡盛岩等以及武生教师王德禄、诸连顺、安晓峰等教授。中专毕业后向北京梨园公会会长沈玉斌学习京剧史,向戏曲理论教师刘建华、范钧宏、吴祖光学习京剧表演理论。
长期担任北京市戏曲学校专业教学研究室主任和教学督导,负责编写京剧剧目教材,同时兼自由撰稿人三十余年,著作有《松柏庵往事》、《为京剧号脉——和宝堂戏曲杂文集》、《谭门七代》、《荀慧生》、《谭富英》、《赵燕侠》、《张学津》等,长期为《北京晚报》、《梨园周刊》和原《中国京剧》等各报刊撰稿。
作为京剧人,力主京剧恢复主演中心制和自由挑班演出的体制,支持艺术个性的张扬、流派的复苏,反对京剧的“话剧化”。

书籍目录

一 京剧的始末根由  从“戏曲的活化石”到“百戏之祖”  徽班进京  高潮迭起  鼎盛年华  低谷与复兴二 生旦净丑  从高亢走向委婉俏丽的老生  扮相俊美的小生  骁勇敏捷的武生  青衣、花旦、刀马旦和武旦  历经变革改进的老旦  粗犷威武的花脸  无“丑”不成戏  威风凛凛的龙套三 名家与流派  老三派:沉雄古朴的须生三鼎甲  老谭派:四海一人谭鑫培  陈派:旦角泰斗陈德霖  杨派:国剧宗师杨小楼  桃李满园的王瑶卿  梅派:伶界大王梅兰芳  尚派:文戏武唱的尚小云  荀派:“十旦九荀”荀慧生  程派:唱腔独具一格的程砚秋  小派:与四大名旦分庭抗礼的小翠花  余派:新谭派领袖余叔岩  言派:旧谭派领袖言菊朋  高派:高亢奔放的高庆奎  马派:飘逸潇洒的马连良  新谭派:浑然天成的谭富英  杨派:平中见奇的杨宝森  李派:技艺全面的李盛藻  奚派:“洞箫之美”奚啸伯  郝派:“架子花脸铜锤唱”之郝寿臣  侯派:“活孟德”侯喜瑞  金派:“金霸王”金少山  新四派之裘派:气势磅礴的裘盛戎  新四派之李派:文武双全的李少春  新四派之赵派:洒脱婉转的赵燕侠  新四派之张派:清新典雅的张君秋  四 追本溯源话唱腔  京剧曲调知多少  中州韵•湖广音  细说皮黄五 浓墨重彩说脸谱  分门别类大花脸  幽默滑稽小花脸六 京剧后台有乾坤  话说长安大戏院  贴片勾脸上彩妆  名角的赶场轶事  服装穿戴讲究多  道具一样不能少  后台秩序大过天七 神奇的京剧乐队  六场通透  奇妙的锣经八  剧目经典  吉祥喜庆的大戏《龙凤呈祥》  成人之美的《红娘》  雍容华贵的《贵妃醉酒》  程派经典《锁麟囊》  千古悲风《霸王别姬》  风靡万千的《望江亭》  悲喜交集《四郎探母》  唱功精湛的传奇故事《玉堂春》  考验功底的大武生戏《挑滑车》  一战成功《定军山》  名家荟萃《群英会•借东风》  谭鑫培的临终绝唱《洪羊洞》  水上行舟看《秋江》  京剧舞台上的真正哑剧《雁荡山》  亦文亦武之《野猪林》  正工老生的必演剧目《失空斩》  黑暗中的大写意《三岔口》  告不倒的老先生《宋世杰》  十年磨一剑的《红灯记》  家喻户晓的《沙家浜》  无人不识《杜鹃山》  现代武侠传《智取威虎山》附录1 来戏校看看吧附录2 《京剧名家•经典精粹》(DVD)简介致谢《京剧名家•经典精粹》光盘目录:  1.《望江亭》片段  2.《宋士杰》片段  3. 《玉堂春》片段  4. 《三岔口》片段  5.《群英会•草船借箭》片段  6.《群英会•横槊赋诗》片段  7.《借东风》片段  8.《霸王别姬》片段  9.《贵妃醉酒》片段

章节摘录

  老人告诉她,有一次他迷路了,在高耸的洋楼中寻找自己的家,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找到,突然,他听到从路边的一个窗口中传出了拉京胡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老华侨的眼泪夺眶而出:啊!我到家了!其实他没有到家,但是他的感情找到了归宿,他找到了亲人,因为只有这个声音才是最纯正的乡音。  (摘自《序:京剧的奇遇》)  戏班中常说,真正出名的人是把头衔、名字都混没有了的人,例如谭鑫培人称“老谭”,花脸何桂山人称“何九”,黄润甫人称“黄三”有姓无名,俞菊笙人称“俞毛包”,程长庚则无名无姓,一说“大老板”便无人不知了。(摘自《二 生旦净丑》)  许多观众最先认识的大花脸,一般就是包公,也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宋朝的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尹包拯。关于他的传说家喻户晓,由于他“铁面无私”,所以是个黑脸庞,传说他能“日断阳,夜断阴”,所以在他的脑门上画了一个月亮,这两个特征都明显地画在他的脸谱上,因此很多少年观众一看到包拯的脸谱就会抢着说:“看,这就是包公!”(摘自《五 浓墨重彩说脸谱》)  为什么大家如此看重《定军山》呢?这要归功于全剧的三大特色:一是黄忠两次讨令唱的西皮二六转快板是很有名的唱段;二是在“趟马”一场边唱快板边跑圆场,展现出一幅急行军的画卷,又显示出演员唱快板的功力;三是在最后迎战夏侯渊前有一段“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唱腔,是非常别致的西皮流水板,特别是“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三字句的唱法是其他剧中没有的。  说起这出戏,不能不提到马连良的一段往事。当年,他刚刚出道挑班唱戏,北京的经励科邀请他与余叔岩在《定军山》以及紧接的《阳平关》中分别扮演前后黄忠。马连良一听就知道这是有人在故意为难他,因为余叔岩是谭鑫培的入室弟子,又与杨小楼、梅兰芳同称“三大贤”,当时的他还热衷于向余叔岩“偷戏”呢。现在与余叔岩同台,观众必然有个比较,不要说出什么差错,就是有丝毫的不足,也会被看出来,从此就无法在北京立足了。为避免相形见绌,他对经励科的人说,要考虑三天再答复是否演出。然后,他把自己关在家中,比照余叔岩的演法,仔细琢磨《定军山》的每个唱腔、每个动作,直到认为自己有能力与余叔岩同台演出时才答复经励科,足见艺术上的竞争是何等激烈。多年之后回首往事,马连良感叹,这场演出是他艺术生涯中最为严峻的考验,也是他人生中最为得意的一笔。(摘自《八 剧目经典》)  艺术的好坏不用说教,让您一看就上瘾,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我们编辑这张光盘的目的就在于此,看了这张光盘,等于到剧场欣赏了一台最精美的好戏。  您看,一开场就是张君秋的《望江亭》,这是他彰显自己艺术个性的第一出戏,与他的老师梅尚程荀截然不同,却又有着他们的从容与智慧,清新而不失传统。  第二出是周信芳的《宋士杰》中头公堂的对白,全剧三次公堂审案,头公堂就这么精彩,后面的两次公堂又该如何?看了这出戏,您是否有了到剧场看全剧的欲望?  第三出是张君秋的《玉堂春》,百看不厌的好戏,风华正茂的演员,甜美的嗓音,让你听不够。  第四出是李少春和谷春章的《三岔口》,这是李少春的撒手锏,能连演一个月,场场爆满,多么精湛!明明是如同白昼一般明亮的舞台,却伸手不见五指,京剧就是如此神奇。  第五、六、七出《草船借箭》、《横槊赋诗》和《借风》,来自于马连良、谭富英两位须生大家和花脸名家袁世海合演的《群英会?借东风》。《草船借箭》是一出纯正的老生戏,马连良与谭富英的唱念表演浑然一体,炉火纯青。《横槊赋诗》一场由袁世海表演,把一代枭雄兼诗人的曹操演活了,这也要归功于他的老师郝寿臣与萧长华的创造。《借风》的二黄成套唱腔曾经倾倒了无数马迷,让您听了就想学,学了就想唱,魅力何在?看看原著,您就会豁然开朗。在《借风》前,我们特意安排了赵云的起霸,虽然很短,但是作为国剧宗师杨小楼的最佳传人孙毓堃能留下这一杰作,使我们得窥杨派艺术之一斑,已是大幸。  第八出、第九出是梅兰芳大师表演艺术的华彩篇章《霸王别姬》和《贵妃醉酒》的片断,尽管电影没有舞台演出时与观众直接交流的真实意境,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大师那深邃而凝练的艺术造诣,也就可以明白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区都能听到“海岛冰轮初转腾”那梅腔梅韵的原因了。  最后要说明一点,由于年代久远,音像效果或许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作为历史资料留存,却是弥足珍贵。(摘自《附录2 〈京剧名家?经典精粹〉(DVD)简介》)

编辑推荐

  《画说京剧》一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1)作者  本书的作者和宝堂先生,被称为“京城京剧第一写家”,为京剧业内资深人士,“京剧沙龙”特约主持人,长期为《梨园周刊》、《中国京剧》、《戏剧电影报》、《中国戏剧》和《北京晚报》等报刊杂志的专栏撰文,出版有《为京剧号脉》、《松柏庵往事》等戏曲杂文集以及艺术家传记若干。本书是约请和宝堂先生专门为京剧普及而写,大家小书,值得一读。  (2)内容  本书内容全面,历史、行当、名家流派、经典剧目等一应俱,同时收录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名家轶事,故事性强,每每令读者会心一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京剧后台、乐队的描述是其他同类书籍中少有的,还在附录中增加了关于戏校学戏的文字,帮助圈外人了解圈内事。  剧目部分不是简单的剧情介绍,对于每出戏的精彩之处作者都一一指出,使读者不仅了解京剧,还可以学会欣赏。  (3) 精美图片与珍贵影像资料  本书配有300余张珍贵图片,如历史图片、名家绘制的脸谱、后台化妆的图片等,精彩纷呈。随书附赠的110分钟DVD光盘,收录了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李少春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经典作品片段,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玉堂春》、《群英会?借东风》、《望江亭》等,弥足珍贵,与剧目的内容相呼应,读者可以从中一窥名家的风采。  (4)版式设计  本书的版式设计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封面采用牛皮纸,其质地配以霸王的脸谱,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与京剧以及中国传统气质相契合;内文简洁、明朗,文字与图片的搭配相得益彰;随书附赠的藏书票可供热爱读书的读者欣赏、收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画说京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0条)

 
 

  •   中国地方戏曲种类繁多,他们凝结着各个地域的民风习俗,为大众喜闻乐见,专家称其为“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但我并不是一个戏迷,也不懂戏剧,我一直认为戏都是老年人喜欢,用来打发时间的。公公婆婆就很喜欢听戏,这点我可以理解,但是老公都是忠实的戏迷,让我笑话了好一阵,前段时间河南电视台梨园春少儿豫剧表演他们仨人是每晚必看的。还跟着哼唱,在这种二手烟似的熏陶中,慢慢的我也不那么抵触戏曲,看着台上小到三四岁大到七八十的老戏友们同台切磋,让我也分明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
    老妈跟公婆不同,她更喜欢京剧,她说京剧字正腔圆,悠扬委婉。当然,那时的我是不懂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京剧是在公司的年会上,后勤陶师傅演绎的《智取威虎山》片段,那身段,那高亢洪亮的唱音,声情并茂的演出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不禁感叹京剧真的不愧为我国的国粹,普通的百姓戏迷都能演绎的如此有魅力,更何况那些大家。虽然我五音不全,但是架不住我成为铁杆儿戏迷。渐渐的,我也知道了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小云、荀慧生,也沉迷于梅兰芳的《贵妃醉酒》、《金山寺》、《断桥》、《打渔杀》,对京剧表演艺术家们声带气候唱点做打手眼身法功夫啧啧赞叹。京剧铿锵大气,吐字清晰,起伏跌宕,韵味淳美。难怪老外也对中国的京剧如痴如醉,如此痴迷于舞台上那些红白黄绿蓝颜色油的脸。
    之前自己对京剧的了解都是零星的,《画说京剧》是我第一次系统的了解京剧的开始。和宝堂先生真的不愧为京城京剧第一写家,全书八章的内容,由浅入深,由普及知识到深入介绍,从京剧的起源的始末根由开始,介绍了生旦净丑的角色,让哪怕一点不懂京剧的读者也能开始不再停留在看热闹的阶段。接着介绍了京剧的名家和流派,第一次知道京剧不仅仅有梅派、荀派、程派、还有老三派,陈派、杨派。金派、候派、有气势磅礴的裘盛戎,文武双全的李少春,洒脱玩转的赵燕侠,清新典雅的张君秋。这些众多流派的产生,跟他们独特的唱腔不无关系,在第四章追本溯源话唱腔中,我们更加清晰的跟着作者的介绍了解了西皮、二黄等京剧的主旋律。接下来就是最吸引人的脸谱的介绍了。是的,不管你喜不喜欢京剧,京剧中的大花脸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五色的油彩让中国艺术家们运用的出神入化,不同的配色不同的图案,演绎出不同性格的人物,让人叹为观止。更加迷人的不仅仅是舞台上鲜亮的扮相,优雅的身段,混润的唱腔,舞台后面亦有乾坤。和老师从长安大戏院开始,近距离让我们看到京剧演员服装穿戴的讲究,感受后台名角们上妆扮相的场景,穿插以鲜为人知的名角赶场轶事,了解了严明的十大班规,后台秩序大过天果然不是一句空话。
    最后和老师不忘给我们普及一些京剧的剧目经典,吉祥喜庆的《龙凤呈祥》,成人之美的《红娘》,雍容华贵的《贵妃醉酒》,千古悲风《霸王别姬》,家喻户晓的《沙家浜》,现代武侠传《智取威虎山》等等二十二部经典剧目,不仅有这些剧目的剧情介绍,还有精彩看点的点播,甚至选登了一些唱词,让戏迷们不仅了解这些经典剧目,还可以学会欣赏。
    整本书给读者展开了一幅神奇的京剧艺术画卷,让人了解国粹的魅力,痴迷其中,值得拥有的一本好书!
  •   读完《画说京剧》第一感觉,就是我喜欢上了京剧。对于我这样的非戏迷来说,能够产生这样的感觉,确实可以说明这本书所给予我的影响之大。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也看过不少京剧剧目的,样板戏时代就不用说了,现代京剧你想躲都躲不掉,但也正因为这样的环境,京剧对我来说也就不会产生陌生感了,因此到后来,渐渐地也自觉的接触到了一些传统京剧了,比如:《野猪林》、《白蛇传》、《李慧娘》等等,也看过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马连良等一些京剧大师所演的折子戏,但对我来说也只是看个热闹,脸谱的色块、戏服的华丽、武戏的打斗、文戏的唱腔,似乎并不了解其中的蕴味。京剧始终给我以曲高和寡的感觉。虽然我生长在“百戏之王”昆曲的故乡——苏州,也曾参观过昆曲的发源地千灯的顾坚故居,也经常去苏州昆曲博物馆,追寻从昆曲到京剧的演变历程,但对京剧似乎还是一知半解,并没有学会真正的欣赏。
    《画说京剧》打开了进入京剧世界的大门,从京剧的始末根由,到生旦净丑的介绍;从名家与流派的展示,到唱腔的特征;从浓墨重彩的脸谱,到京剧后台发生的趣闻轶事;从京剧乐队的神奇,到经典剧目的看点,加上京剧艺术家的老照片、服饰、脸谱的照片,真可谓浓缩的京剧百科。即使是外行,也会被京剧所展示的传统的美所征服,这种美不仅能娱乐性情,更能打动人心,因此为什么许多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只要能听到京剧的唱腔或旋律,就会感动得流泪,就是因为京剧能让中国人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归宿,找到了传统文化的血脉,找到了家的感觉。
    京剧被称为国剧,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它汇聚了全国三百多家地方戏剧的精华。“书同文,语不同音”到了京剧那儿化为了共同能接受的艺术语言,由此传递出中华民族的道德思想、文化意识、精神素养,京剧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教化国民精神的作用,因此它可以说是国民启蒙教育的一种形式,所以说,认识京剧,也就能认识中国人的民族性,无疑从那些京剧的经典剧目中就可以感受到传统伦理思想在国民心中产生的影响。
    不过,遗憾的是现代人对京剧已经淡漠了,戏剧迷也越来越少了,因此传统思想也开始缺失了,如何能让中国人重新唤起对京剧的兴趣,这本书可以说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该书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幅神奇的京剧艺术画卷,那些湮没在历史中的人物,以及人物背后的故事,妙趣横生,五彩缤纷,那些不能特征的脸谱,让你欲罢不能,还有那优美的唱腔,迷人的乐队等等,让你回味无穷。随书附送的《京剧名家?经典精粹》DVD,便可以直接欣赏到京剧经典剧目,如《宋士杰》、《玉堂春》、《望江亭》、《草船借箭》、《霸王别姬》等八出折子戏,领略京剧大师精湛的演技所诠释的传统故事,让人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也享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传统精神之美。
  •   《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章诒和,年轻时曾请教:死了几个名演员,就能让京剧滑坡?民国四公子之一、中国第一收藏家和爱国者、解放后戏曲界头号“右派”张伯驹的这个坚定回答,我把它奉为标题。
    我长这么大,以前对京剧有好感的唯有梅兰芳《贵妃醉酒》,这还是看李玉刚参加选秀节目决赛时的表演,感觉很美,才主动去了解一点。其他都没印象,当然看得也很少,呵呵。对京剧依稀的感觉就是节奏太慢、不知所云,就像鲁迅先生在《社戏》中写他小时候看老旦坐下来唱个不停,那种百般不耐烦,还有就是因样板戏而导致的与“文革”有关的负面联想。
    之所以选择本书,是因为我所信任的不说假话的历史教师袁腾飞酷爱京剧,同时我也好奇多年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那样痴迷京剧。幸运的是,我的选择正确,作者并没有板起脸来搞理论说教。书的成功与作者的经历密切相关。作者就是北京人,在市戏曲学校学的是京剧老生(须生),毕业后在母校长期担任专业教研室主任,编写剧目教材。在京剧研究的三大领域:戏曲理论、京剧艺术史和京剧表演上,他都有师承。
    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支持解放前的主演中心制,能以此引起读者对京剧的兴趣。就像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明星中心制非常科学一样,中国京剧只有坚持主演中心制,才有艺术个性的张扬,才有相互竞争切磋,才有名家辈出,才有流派纷呈,才有自由挑班演出,才有好曲目不断继承和创新,才有京剧生机勃勃的一切。
    相反,奉行“京剧话剧化”只能让人窒息。还有解放后长期统治艺术界的什么“综合艺术”论、“整体性艺术”论最教条。电影就不是什么“综合艺术”,蒙太奇是电影的特征;京剧也不是什么“整体性艺术”,角儿是京剧的生命。现在看,六十年来京剧艺术的衰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微一样,表面原因是新文化、新艺术的冲击,深层原因是“左”的桎梏,没法把人的创造力自由的激发出来。光是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就有盖叫天、尚小云、荀慧生、马连良、裘盛戎、周信芳、言慧珠、李少春等一大批名家,更不要说更多的老艺人在49年后就受歧视,被迫退出舞台了。
    本书的第二大优点是所附的名家经典京剧光盘。我发现,像自己这种一无所知者学习了解京剧,越传统越好,越具体越好,越出名越好。作者明智的把主要篇幅放在解读名家、名派、名段上,如果没有视音频的佐证是不可想象的。虽然因年代久远,这些视音频不可能像现在的高清大片一样,但是大师的风采能借以流传,让我们后辈一饱眼福,已是无比珍贵了。光盘收入的头部戏是《望江亭》,张君秋先生36岁时开创的名作;第三部戏《玉堂春》,很多名旦都演过,这里选的也是张先生的版本。作为解放后北京京剧院五大头牌之一、梅程尚荀四大名旦后影响最大的旦角,果然是名不虚传。我在网上还搜到一张他年轻时与杜月笙儿子的合影,真正的玉树临风、风华绝代啊!
    最后一部压轴戏是著名舞台戏曲艺术电影《贵妃醉酒》,当时的梅兰芳先生已经年纪很大了。万分遗憾的是,梅先生最年轻最美丽时的那么多表演没能拍下来,还有年代更早的名角,如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小翠花等等也都没能拍电影,我们只能凭借黑白剧照、老唱片、专家介绍以及当年观众的回忆文章来遐想了。
    而剧照的丰富是本书的第三大优点。那么多名家、流派,作者都搜集到了剧照,实在不易。一张清晰生动的照片胜过一大篇黑压压的文字。但是这么好的剧照放得太小了,书中文字也太小了,这成为本书唯一的遗憾。
  •   朋友们都说我是一个很“out”的人,从小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歌赋也就罢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居然爱听戏,这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从小在“戏迷”奶奶的耳濡目染下,我对戏剧关目倒也略知一二。加上我们家路口有座小庙,每到阴历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时都会请闽剧团来连唱三晚,于是好几年盛夏的晚上我都会挤在一群爷爷奶奶中听戏。美轮美奂的服装、扣人心弦的剧情、高亢婉转的唱腔,咿咿呀呀呀的乡音,都构成了我独特的夏日回忆。所以当我发现《画说京剧》充分满足了我对京剧知识的系统认识和名家故事的好奇后,毫不犹豫的申请了一本来重温青春的回忆。
    翻开《画说京剧》,字里行间透出纯正的北京风味,结构上类似话本小说,依照说书人讲史时的起承转合,铺叙文章。就拿第六章《京剧后台有乾坤》来说吧,开头就是一段入话:“俗话说:‘吃饭不上厨房,看戏别进后台。’通常演戏的后台是不允许观众参观的。……就请您到长安大戏院的后台看看。”寥寥几句成功吊起了读者的胃口,用这“特权”引出了长安大戏院的历史和舞台结构,如数家珍地盘点起演员们的压箱宝。但作者并不只是罗列资料,时不时地会冒出一两句过渡:“往右一拐,就是化妆间,演员都坐在化妆镜前自己化妆。”、“说到这儿,您一定感到后台真是四平八稳,秩序井然。其实不然……”又衔接到名角的奇闻轶事上,显得更为生动有趣。在每节的末尾大多有一句评论:“好角,就是在赶场这一环节上也要出彩,创造奇迹”、“可见大师就是楷模,错了也是对的。”让人会心一笑。一篇文章合起来就是戏台版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移步换景、一一道来、随性点评,把长安大戏院的后台摸了个透。还时时照顾到观众的感受,真实展现了后台的细节,特别有听评书的劲儿。
    除了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翔实的内容也是《画说京剧》出彩的地方。书中详细介绍了京剧的起源、脸谱、乐队、名家、流派、经典剧目等等,精美的插图配上用心的解说,为我们展现了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魅力。原来我只知道四大徽班进京和梅尚程荀四大名旦,现在才了解到在京剧发展过程中还有前后三鼎甲、三大贤等一大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用他们毕生的心血坚持着对京剧的热爱,延续着国粹的辉煌。那些散落在书中的名家往事,悲欢离合、嬉笑怒骂间,都是大师们高风亮节的人格。京剧和京剧人的叙述两相叠加,透出深刻厚重的历史感,让我们重新审视一度被遗忘的国粹精神。
    最后我想用王力宏的《在梅边》来表达我对传统艺术的看法:“牡丹亭描述的浪漫不可思议/尤其是对我们这种新新人类……我的世界一切越来越方便/但奇怪还是没有办法找到一种爱。”当高速和便捷占据了生活的全部,为什么人类的精神反而越来越空虚?因为我们走得太匆忙,各方面的压力让我们无暇停下来梳理自己的情绪,忘记了保持内心的平和安详。我们恐慌,是因为我们没有除了金钱以外可以皈依的信仰;我们彷徨,是因为我们找不到平复焦虑的方法。而国粹恰好是医心的良药之一,让人们在西皮二黄营造的闲适氛围中彻彻底底放松,遥想历史上金戈铁马的豪情、缠绵悱恻的爱恋、忠孝节义的赤诚,然后在那些真正的信仰与坚守中顿悟、重拾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所以,我怀念那个停止在十八岁的夏夜,最后一场闽剧的名字已经忘却,演的是一位将军被俘后被美色所迷,抛妻弃子背叛国家与番国公主成亲。十八年后将军倍感异国生活的寂寞,并无意中撞破了公主和表兄的奸情,这时将军的母亲和儿子奉命出征兵临城下怒斥奸臣逆子,两家两国的亲情在瞬间化为乌有,不吝是最大的讽刺。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位将军,面对生活中太多的诱惑不知不觉就动摇了自己的信念,但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快乐。《画说京剧》给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国粹的窗户,更给我们开启了一扇寻求心灵平静的大门。
    回归国粹,回归纯粹,回归记忆中的中国梦、中国魂。
  •   就是因为对京剧知之甚少,所以毫不犹豫的就申请了这一本《画说京剧》,以期通过这本书能够对京剧多了解一点,至少要明白国粹的精髓在哪里,为何被称为国粹?关键是,既然被称为国粹,为何我们都不爱看,甚至不要看?
    也许,京剧作为一门戏曲,如同其他戏曲一样,从未在我小时候的音乐教材里出现,根本就是未知,如同其他的黄梅戏、越剧、昆剧等等一样知之甚少。倒是沪剧,以前听母亲哼过,但也不多,只是因为电视里面沪剧放得多,还稍微知道一点,但是对于京剧,真的是了解得少得可怜。我始终有一个想法,如果京剧的播放和提倡如同流行歌曲一样,日日充斥在媒体和我们的周围的话,那么,何愁京剧不会被人接受?潜移默化的氛围很重要,耳濡目染的环境更重要。一般来说,京剧世家出身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日后从事这方面的人也是居多。
    现在的初中音乐教材里已经有了京剧的内容,但是,纵是如此,也只是杯水车薪。即使现在我作为一个音乐老师,在对学生上课的时候,若是上到京剧这一块内容,恐怕我之前也自己要给自己恶补几节课才能游刃有余的跟学生谈起才不会心虚。好在,我发现了《画说京剧》。才刚翻出来,前面的序言就已经吸引了。没想到在国内如此不受重视的京剧,在国外却足足吸引了太多的人,从梅兰芳在美国大受欢迎,场场爆满的情况就可以窥见一斑。
    既然说到京剧,那么来看看,这本书里是如何介绍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先来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据95高龄的著名生理学家刘曾复先生说,七十多年年,他在清华上学时,听说谭派亲传弟子余叔岩要在长安戏院演出《打棍出箱》。他非常想去看戏,可是那天翩翩是他最喜欢的德文课,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才决定坚持上课。可是等他走到教室,却发现学校的通知上写着“德文教授因病请假”,他赶紧扭头赶到长安戏院看戏。在迈进长安戏院的大门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竟然是他非常尊敬的德文教授。原来,老师比他更戏迷。看完这个故事,哈哈大笑,竟然有如此痴迷于京剧的老师,为了看戏,谎称自己有病。我们一般说谎都不会说自己生病,可想而知,痴迷也是一种病。红楼梦里说,人会有一个阶段成痴,那也是因为太喜欢太喜欢所致。
    关于京剧的名家与流派,有老三派的沉雄古朴的须生三鼎甲、老谭派的四海一人谭鑫培、陈派的旦角泰斗陈德霖、杨派的国剧宗师杨小楼、桃李满园的王瑶卿、梅派的伶界大王梅兰芳、尚派的文戏武唱的尚小云、荀派的“十旦九荀”荀慧生、程派的唱腔独具一格的程砚秋、小派的与四大名旦分庭抗礼的小翠花等等等等,太多太多的派别,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
    京剧是中国三百多种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源于长江、汗水流域,发展与湖北、安徽、河南、湖南、四川和陕西一带的皮黄腔与江苏一带的昆腔,比起有六百年历史的“百戏之祖”昆腔和历史悠久的皮黄腔,年代并不久远,至今不足两百年。想了解京剧的源头就必须从中国戏曲谈起。
    唐朝的梨园以演绎歌舞闻名,虽然也有“以故事演歌舞”的现象,却没有形成真正的戏曲。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多次巡防江南,看到了江南重镇扬州等地戏曲的兴盛,为徽班进京做好了舆论准备。1799年,当时所称之的秦腔实为皮黄,有个皮黄艺人魏长生自四川和扬州两次进京演出,引起了“皮黄热”,造成了京城百姓对皮黄艺术的向往。从此,京剧开始了从孕育到演变的阶段。
    京剧有许多的行当,如从高亢走向委婉俏丽的老生、扮相俊美的小生、骁勇敏捷的武生、青衣、花旦、刀马旦和武旦、历经变革改进的老旦、粗犷威武的花脸、无“丑”不成戏、威风凛凛的龙套。
    京剧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画得五花八门的脸谱,浓墨重彩的脸部设计总是在第一时间吸引人的视线。据说,京剧人在给项羽这位典型的悲剧性末路英雄设计了一副无双脸,虽然是满脸哭相,却又显示出霸王的威仪;因为英雄命短,好心的京剧人在他的鼻梁上、眉子上特意勾画了三个“寿”字,真是妙极了,美极了。除了分门别类的大花脸,还有幽默滑稽的小花脸。
    我们印象很深的《贵妃醉酒》是因为李玉刚的演唱《新贵妃醉酒》。据说《贵妃醉酒》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杰作,演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并被拍摄成艺术影片。影片述说的是,唐明皇与杨玉环约定在百花厅开怀畅饮,但是唐明皇却转驾到了梅妃哪里去了。杨玉环在百花厅苦等,唐明皇始终没来。她郁郁寡欢,一个人喝酒消愁。都说唐明皇对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而这出戏表现的却是这位历史上深受皇帝宠幸的贵妃失宠哀怨的情景。
    无论京剧给予我们多少,或者我们了解京剧多少,喜欢就会去追寻去了解,或许这个就是最好的解答。我喜欢的小禅,她童年时代因为实在外婆身边度过,外婆一直去听戏,她也就耳濡目染了很多的戏曲类型。童年时代的影响当时看不出来什么,但是,现在能看出来,当真是影响巨大。她不仅写作,还唱戏,她在各大高校游走,讲座上总免不了戏曲的存在。其实,戏曲都不当真,当真的是,戏曲中的故事。戏曲中的故事也有历史的风云,更有历史的韵味在里面,除了这,还有一样最绝的,那就是:美。任何事物都有其美丽和独到之处,关键在于我们会不会欣赏,今次而已。
  •   众所周知,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历史久远,是中国的国粹。可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却是外国人和海外华人比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更了解并喜爱京剧。年龄在六七十岁以上的中国人里面,喜爱京剧的偏多,可是年轻人里面,简直是太稀少了。大家很显然更爱电视剧,流行歌曲和演唱会,京剧恐怕是根本听不进去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我们捉襟见肘又颇为遗憾的事情。
    中国的飞速发展将许多祖上传下来的有价值的珍宝遗落了,譬如京剧。这样说有点道理,却又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儿。经历过无数辉煌的国粹京剧,虽然也遭遇了低谷,却从未被人们所遗忘。就连我这样一个对京剧知之甚少不大感冒的人,也会唱上两句,也了解一些京剧名篇,名角,以及京剧的辉煌过往。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京剧大家在为传承京剧而一直做不懈的努力呢。《画说京剧》这本书的作者和宝堂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国粹京剧的复兴勇士。
    作为京剧人,和先生支持京剧艺术个性的张扬,流派的复苏,反对京剧的‘话剧化’。我想,在保持京剧原滋原味的基础上的创新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将京剧朝话剧方向演变,是谁也不能接受的。如果那样,京剧就不再是京剧了。看到这本2009年1月第一版的书,已经在2011年4月进行了第三次印刷,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而它的受欢迎也明示着国宝京剧不仅不会被历史的车轮所湮灭,而且正在进行强势的回归。在京剧艺术家和全民票友的努力和热爱下,京剧正在迅速的再次崛起,国宝的复兴让人很有期待。
    这本《画说京剧》十分厚重,它不仅承载着几百年京剧的发展,繁衍与兴衰,还承载着京剧在历史洪流中所充当的角色与所起到的作用。国人热爱京剧,因为它是综合了中华民族很多美好的一门艺术形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中国人灵魂的一个缩影。我这样说分明是又有点激动了。可是京剧可以在中国三百多种戏曲种类中脱颖而出,发展成那般的气势磅礴,人心所向,这足以说明它的底蕴深厚,非同寻常。和老师这本书叫《画说京剧》,实为恰到好处。其中的‘画’和‘说’平分秋色。几百张珍贵的老照片达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让懂京剧的人深深回忆与感慨万千,让不懂京剧的人大开眼界,被这几百张老照片引入京剧的殿堂。和老师在书中的文字毫不逊色,与那些图片平分秋色,完整而美好的诠释了与京剧艺术相关的一切关键所在。
    一个对京剧艺术有无尽深厚的爱的老京剧人,他搜集材料,走访同行大家,投入极大的热情,在京剧同行的极大支持下,写出了这本脍炙人口的京剧小百科全书。我们能读到此书的读者应该庆幸。这本书不是入门书,却可以为不了解京剧的我们扫盲。因为它囊括了京剧这门艺术的一切相关资料。和老师的语言朴实无华,极具亲和力。他的文字有如在纸上跳跃,生成了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关于京剧产生发展的故事。故事中的场景,人物,画面在我们眼前轮番出现,构成了国粹京剧最真实的全景画卷。

    京剧是一种戏曲剧种,源于长江,汗水流域,发展于湖北,安徽,河南,湖南,四川和陕西一代的皮黄腔与江苏一带的昆腔。京剧历史不足两百年。乾隆爷下江南看到了戏曲在江南的兴盛。因而有了1790年著名的‘徽班进京’事件。四大徽班陆续进京,将昆曲艺术在北京发扬光大,也将很多昆曲曲目和楚调剧目逐渐‘京化’为京剧的代表剧目。而后班社的艺术特色逐渐被个人特色所取代,涌现出如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领军人物。1900年庚子事变导致戏班纷纷解散,独留谭鑫培一人撑台。而在谭的影响下,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异军突起,出现了京剧的第二个鼎盛年华。京剧在抗战时期走向低谷,四大名旦各自改行。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演员得到平等待遇,名流艺术得到很好的发展,成绩不小。而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想有对京剧的自由发展造成了阻碍。
    这本书令我怀揣兴趣去了解京剧的发展史,兴衰史,这是读此书之前我没能预料到的。之前我以为也就是翻看翻看图片而已。真没想到有朝一日我这个喜欢流行艺术的人也可以捧着一本描绘京剧的书津津有味的看。本书附带的光盘里有京剧名段子的影像,这让我对京剧有了更直观的了解。看着京剧艺术家们在台上表演精彩的京剧唱段,功力深厚,唱腔醇正,表演到位,我也激动得跟着边唱边比划起来了。和老师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让人们了解京剧为什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更是为了为中国京剧的复兴而推波助澜。我相信这本书会使更多人了解京剧,喜欢京剧。我相信国粹京剧定会在中国社会再放光芒。
  •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一方小小的舞台,脸上涂满油彩的演员,伴着锣鼓的吹吹打打,把历史中的人物,民间的传说,意义展现给观众。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心情也随着变化,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时而高亢,时而兴奋。这小小的舞台无时无刻不牵动着观众的心。我对京剧的了解甚少,只知道白脸代表奸诈,黑脸代表忠诚;人物有生旦净末丑等;女的有青衣、老旦,男的有老生、小生、武生。或者知道几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京剧段子,什么《铡美案》、《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等。读了《画说京剧》这本书,使我对京剧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人生,更具体的了解。
    《画说京剧》的作者和宝堂是一名老演员,而且还进行了京剧方面的很多研究,发表了关于京剧的大量文章、著作。他写的《画说京剧》就属于比较专业的关于京剧方面的书。本书的内容比较全面,“京剧的始末根由”谈了京剧的起源、发展和低谷。就像作者介绍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钱金福先生的身段谱中的话,“老生弓,花脸撑,小生紧,旦角松,武生在当中。”老生往舞台上一站,脖颈要往后靠,含胸贴背,才像老生;而小生的头和胸都要往前拥,才像小生。不同行当演员的手势,大花脸是五指分开,显示豪放;小生是五指并拢,显示挺拔稚嫩;老生取其中,显示老年人的潇洒与稳健;旦角则用兰花指或兰花掌,显示女性的温柔。同样是武生,一般武生以端肩、抠背、弯腰为大忌,但猴戏却以端肩、抠背、弯腰为要领,不如此就分辨不出人与猴的区别。如文中所谈的“正如武丑大师叶盛章所说,丑角的唱腔有丑角的唱法,丑角的身段与老生、青衣一样,要经过精细加工,看似随意,其实演一百遍都不能有任何走样的地方。”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我们看到武生的威武勇猛,花旦的婀娜多姿,老生的沉稳,小生的利落,丑角的滑稽,却不知道里面还有这么的门道,这么的的技巧。所谓“隔行如隔山”,看到演员们在舞台上的洒脱风光,殊不知台下洒下多少汗水,甚至是泪水。每个演员成为一个名角真的很不容易。“名家与流派”给我们介绍了在京剧方面取得较大成就的艺术家们;“剧目经典”介绍了22段著名的京剧选段,从剧情介绍到精彩看点到唱词选登,让我们更方便了解每一段京剧;“京剧后台有乾坤”给我们展现了戏台后面的故事,读来觉得更有趣味性。一幅幅详实的图片,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加上110分钟珍贵的影响资料,吸引了读者的兴趣。这本《画说京剧》带给我们的是一份精神上的大餐,它犹如一本关于京剧的百科全书,让我们更加了解京剧,更加热爱京剧。
    如今的京剧,不仅仅是戏台上的一场演出,更代表了一种文化。就像和宝堂显示在序中所谈的《京剧的奇遇》,京剧代表的是中国,京剧是联系中国人情感的纽带,是海外的华人感情的归宿,是最纯正的乡音。
  •   远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会因为听到京剧而勾起无限的思乡之情,思念是一种抽象的情绪东西,但它却可以具象化为具体的事物,比如京剧、比如唐装、旗袍,比如过年……这些具体的事物总是把我们与中国相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即使过去很多年,我们的情愫却总被牵绊,那其实是我们的精神故乡,是守护我们心灵的精神家园。
    《画说京剧》的作者和宝堂已年逾花甲,他却不顾年龄认真撰写此书,虽然是出于对京剧本身的热爱,但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站在了一定的高度,把京剧不仅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进行总结归纳,更是作为中国国人的一处“精神家园”加以守护,他不忍作为国粹艺术的京剧,淹没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洪流中,而选择一种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给广大的读者,让读者近距离接触这门曾经居“庙堂之高”的国粹艺术走下庙堂,走进民间。
    京剧,对于广大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却未必十分了解,特别对于80后这一批批出生的“晚辈”,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各种考试和各种忙碌上,没有闲心去感受艺术熏陶带给他们的精神享受,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更愿意接受以流行歌曲为代表的“快餐文化”,这一阵流行这个,那一阵流行那个,却很少意识到,有一种东西不会因为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消失,有一种艺术经过时间的沉淀会更加魅力。京剧就属于这种范畴。
    作者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勾勒了京剧的始末根由,为读者展现了京剧发展的历程,配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图片文字,构成了《画说京剧》的第一部分。在第二部分作者详细为读者讲述了京剧的生、旦、净、丑各类角色的分类、代表作品、演变历史、代表人物以及在京剧中的地位,让外行的读者也能通过作者的介绍了解京剧的构成。名家与流派这一章,作者更是如数家珍,对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他们对京剧的贡献、主要的特点、代表人物等各类信息,对于那些对某个流派有偏好的读者来说更是大有裨益。
    京剧之所以称为国粹,除了作者在前几章介绍的各类原因,我想还有重要的一个原因“唱腔”。我所在的城市有一种传统的剧目叫吕剧,还有豫剧、梆子、二人转等地方剧种,他们之所以没有发扬光大到京剧的艺术水平,原因有很多,我想唱腔的受众面也是一个原因。
    京剧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门学问。作者在介绍完京剧的流派之后,又着墨于京剧脸谱,京剧彩妆、服装等后台乾坤,京剧乐队等很多鲜为人知的京剧领域,给广大读者全方位地呈现了京剧的方方面面。在《经典剧目》中,作者详细的介绍了脍炙人口的《龙凤呈祥》、《红娘》、《贵妃醉酒》等优秀经典剧目,不仅有剧情介绍,更有精彩看点,让读者了解到经典剧目的来龙去脉,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京剧之所以独占群芳,还因为这些剧目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画说京剧,说的是京剧,读的是知识,听的是神韵,看的是形式,感受的却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守护的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长姿势(网络用语,同“知识”)了。完成京剧基本知识的普及,此书足矣。本书的阅读人群应当是京剧爱好者。
    窃以为,此书妙处有这么几点:
    1、京剧的来龙去脉讲解清楚。京剧怎么来的,怎么发展的,怎么进入鼎盛的,有如何进入低谷的,读一读,便了然。
    2、京剧的行当、名家流派、唱腔,分门别类,资料翔实。
    作者如数家珍,生旦净末丑,每个行当的特点,行当下的细分,典型代表,都一一道来 ,有条不紊。为什么这样分,区别,有根有据。名家流派,则细数老三派、老谭派、陈派、杨派、梅派、尚派、荀派、程派、余派、言派、高派、马派……26派之多。每一派的典型代表,师承关系,主要特点,代表剧目,作者门儿清,一读之下,京剧在流传发展过程中的那些出类拔萃者都走马灯般出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叹服。
    3、脸谱、乐队、舞台等京剧“点心”的介绍也饶有兴味。
    如果说对行当、流派的介绍属于“正餐”,则脸谱、舞台等知识属于“点心”。读着轻松有趣。
    4、经典剧目介绍让你速成京剧知识。
    本书共介绍了22个经典剧目片段,包括《野猪林》《红灯记》《智取威虎山》《三岔口》《定居山》《玉堂春》……有剧情介绍,有看点介绍,有唱词选登。把这一章一看,如果感兴趣的话,再把随书附赠的vcd碟子一看,跟着哼上两嗓子,你就可以冒充京剧票友啦。央视11套经常反复播放经典剧目精彩片段,比如,以前,我就看过央视戏曲频道的《三岔口》,就不太看得懂。通过此书的了解,你就不至于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了。
    5、大量的图片,作者收集整理之辛劳,让人赞赏。
    几十年前的名家剧照,让读者一睹其神韵,难得。脸谱、衣着、乐器,直观再现,让我等门外汉叹一声:是这样的啊。几十张脸谱,尤其开眼界。
    这本书介绍的是京剧的知识,也带给我一点小小的自豪感,京剧源于长江、汉水流域,发展于湖北、安徽等地。我就是湖北人。书中讲到有一段唱词的正宗唱法,是湖广音,比如空城计中“人云男儿大英雄”,当为“忍云男儿打因雄”,我们这里是没有翘舌音,也没有后鼻音的,所以,“英雄”就成了“因雄”。哈。
    由此可见,本书对京剧初级知识的普及完全是绰绰有余的。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刻苦练功、创新、艺德等,还是给人以感慨。
    每一个“角”之所以成为“角”,都不是偶然的。京剧成为国剧,也不是偶然的。京剧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丰富人民群众中所起的作用,也确实让人竖起大拇指。但,京剧能否很好的传承下去,是本书带给我的思考。想必很多人,会充满信心;也有很多人,比如我,则认为未必。京剧就是一个龙套,也有那么多含义,那么多跑法。但,京剧以唱为主,唱腔一唱三叹居多,固然优美,但整体上节奏缓慢、拖沓。情节的展开也只能靠唱,白,方法单一,布景也只是简单的道具,跟电视剧、电影等无法匹敌。有的传统戏曲在逻辑上,都未免说的通,本书中就直言四郎探母情节经不起推敲。而我看三岔口亦是,形同哑剧,黑暗中的摸索打斗令人捧腹,但闻不到对方的鼻息么?更关键的是,曲目中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东西,无法吸引现在的年轻观众,而老观众在逐渐老去。无法吸引新观众就没有了生命力,仅靠政府的扶持都难以真正的获得长足的发展。京剧要复兴,还有很多路要走。
  •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黄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一首流行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唱遍了大街小巷。这也凸显了人们对于国粹京剧的喜爱,但是对于京剧产生、发展的始末缘由,对于京剧的欣赏,大多数人不是特别了解,而这部由和宝堂先生所著的《画说京剧》,就起到了文化普及的作用。
    “摆驾”,未见其人,已闻其声,一句简短的念白,亦彰显出扮演者的身份与自信。在几个宫人的陪伴下,身着华服的“杨玉环”款款出场。“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又早东升 ”悠扬宛转的唱腔伴着看似随意的身段舞动,“贵妃”的妩媚和气势一目了然。即便是完全不懂戏曲的外行,只看一看那精美的服装和扮相,听一听那圆润的吟唱,也会不禁侧耳。这也许就是京剧的魅力所在。
      鼎盛时期,京剧曾是全民娱乐项目,上至宫廷权贵下至平民百姓,闲暇之际都以看戏为乐。发展到现代,已然成为国粹的京剧却越来越小众化。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摩登时代不缺乏娱乐项目,另一方面,很多人并不清楚该怎么看京剧,摸不着门道。其实,正如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一代京剧艺术家陈国卿先生所说:“一旦你入了京剧的门,只会越‘陷’越深,你就会迷上它。”
    看的是故事
      姥爷是个地道的戏迷,他没什么文化,但是讲起历史故事来,却活灵活现,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小时候,我和兄弟姐妹们都缠着他讲故事,现在想来,姥爷的故事都是从戏台上看来的。戏曲,本身是俗文学,来自于民间,从来都贴近于老百姓。传统剧目大都改编自受民众喜欢的故事,比如《野猪林》《杨门女将》等,讲的就是《水浒传》《杨家将》里的片段。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精彩的故事,通过活灵活现的舞台艺术进行演绎,也起到了文学知识普及的目的。 而在抗战期间,很多地方都禁演京剧,说里面宣传抗日,可见京剧中的经典剧目,传播了最朴素的爱国思想。即便是大字不识的老百姓,也能被其中的情节所感染。
    人们看京剧,其实看的就是故事。舞台上那些活跃的身影,他们到底是在扮演着怎样的人物,讲述着怎样的情节?如果不事先做一些功课,看完一出大戏之后,恐怕完全不知所云,也就完全享受不到京剧的乐趣了。作为一个艺术品种,我们去消遣也好,欣赏也好,事先大概了解这出戏讲什么故事。原来看只是个骨架,知道故事后再看,就有了血肉。
       赏的是韵味
    对剧目故事和演员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可以先看一些传统戏,接下来,就得检验演员的基本功是否扎实。京剧要求的是“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而这些也不过是皮毛而已,就好像弹钢琴的,只有熟练的指法,成不了钢琴家一样,不仅要有精准的基本功,还要有充分的感情投入。
    鲁迅在《社戏》当中提到最怕的就是老生出场,一个字要唱半天。我开始也认同鲁迅的观点,但是现在想来还是错了。唱最能体现出一个演员的水平。
    在剧场以内,唱词是否听得绝对准确也不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仍能品咂到演员唱腔的韵味。这韵味首要的就是角儿表达感情的投入,其效果才能深深地感染听众,至少对于懂戏又懂些剧情的人是这样。懵懂少年时,跟随姥爷看戏。那时的我对三国故事已经比较熟悉,对京剧的表达方式也有所领略。所以,在当时就深深地认同:这就是三国的蜀汉皇帝刘备,这就是那个虽有些不顾大局却对桃园结义的手足之情视若生命的刘皇叔。尤其当听到他(角儿)的“哭头”,“二弟呀,三弟呀,孤的好兄弟呀”那种摧肝裂胆的悲叹时,我真的被震撼了。
      从那时起,我更加悟出:如果空有一副好嗓子,而不能恰当地投入必需的人物感情,那就谈不到什么韵味。“唱出人物”,恐怕应是京剧韵味的基础和关键一环。
    品的是细腻
    戏曲这种表演艺术无所谓对错,只有粗细,细腻当中才显出精神。如果要品味一出戏,就得看他的表演是否细腻。就像我们吃小吃,经常会说“嗯,还是那个味道”,这里面就是讲究。包括同仁堂的药,一味都不能少,某味药哪怕只有一克也不能少。
      一个好的戏曲演员应该特别看重细节,舞台上表演,可能也很好听,很热闹,但两个半小时过去了,观众没留下什么印象。我们忌讳将就,要讲究。一个好的京剧演员,他的举手投足都是戏。名角儿,迈个步,就能引得一片喝彩。为什么?道理就在这里。清楚剧情梗概,知道“唱念做打”的关键,关注到细节,把握到这几点后,再看戏就能看出些许“门道”来了。
  •   京剧,中国的国粹,中华民族的结晶。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在徽戏和汉戏和满清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随着历史的变迁,京剧在不断地兴衰、演变。
    京剧中最重要的四中角色:生旦净丑。生:小生;旦:花旦;净:花脸;丑:小丑。各类角色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气质与性格的不同,都有固定的脸谱、扮相和服饰,各行角色的舞台动作也都有规范。京剧形成的初期,老生最受重视,出现了“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和“老生新三杰”谭鑫培、汪秋芬、孙菊仙。上世纪20年代出现“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后,旦角的地位变得重要了。每种角色在京剧中都有很重要的位置,随着现代人的评价,角色扮演的专业性越来越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四大角色在京剧中,是可谓"言必歌,动必舞",比如演员在舞台上的最为简单的台步,也就是走路,都要具备严格的舞蹈规范并配合着音乐和锣鼓的伴奏,使其具备鲜明的节奏感。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锣经,配合什么样的脚步,都是统一安排的。例如《战太平》华云在"水底鱼"锣经中的"七步半"上场,不但配合严谨,还要情绪对头,节奏鲜明,舞姿优美。没有扎实的功夫和长期积累的舞台经验,是无法"上场"的。再比如,老生要走四方步,也称八字步,要求抬腿亮靴底,腰为中枢,四肢配合。中年要快抬慢落,老年要慢抬快落,既有生活依据,又有节奏感。旦角有碎步,"花梆子步";花脸有大八字步和醉步;丑角有小四方步和矮子步以及跑圆场的压步等等,没有几年的功夫都是走不好的。至于《打渔杀家》和《秋江》中表现行船时的磋步、捻步、单腿捻步等就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了。演唱时,演员也不能像歌唱家一样动口不动手,歌唱时不仅要配合着优美的舞蹈动作,载歌载舞。而且要表现出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和情感。例如京剧《挑滑车》中剧中人高宠的"起霸"和"走边",前者是通过锣经伴奏下的舞蹈来表现宋代武将高宠的英雄气概,因此起霸的动作要求敏捷、迅猛、粗犷和斩钉截铁,加上铿锵锣经的衬托,给观众一个初步的英雄形象;后者则是表现高宠在壮志难酬时的忿怒和不满。因此有锣经,有舞蹈还不能充分表现此时此刻高宠的内心独白。所以在锣经伴奏的舞蹈同时,又要求演员歌唱曲牌《石榴花》,在矫健豪迈的舞蹈中唱出"耳听得战鼓咚咚","见一派旌旗翻招",以表现人物焦躁和压抑的心情,并在最后唱出"俺只待威风抖擞灭尔曹"的强烈愿望。这一段表演,就是通过舞蹈语汇,锣经的烘托,唱腔的意境和语言的表白来刻画高宠的心理活动。因此,观众就可以通过听觉和视觉,唱腔和音乐,锣经和表演神气来理解高宠的性格和思想活动。
    戏曲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培育了表演艺术的流派。各种戏曲丰富多彩的表演流派又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在我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京剧的流派繁多,异彩纷呈,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所谓京剧流派,即京剧演员运用自己特有的表演技巧,在演出中,所体现的不同于其它演员,而特有的、鲜明的表演风格和艺术个性。以众所周知的“四大名旦”为例,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都是旦角演员,他们的唱腔也都是西皮、二黄,甚至演唱的剧目《玉堂春》、《武家坡》等,内容、板式也都是相同的,但他们却演唱出各自特有的风格和效果来。即所说梅兰芳的“象”,唱念表情端庄、典雅,扮相雍容华贵,具有歌、舞、戏均衡综合之美;程砚秋的“唱”,唱腔深沉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风格独特;尚小云的“棒”,唱念表演功底深厚、嗓音宽亮、俏丽刚健;荀慧生的“浪”,唱念娇昵柔媚,尤擅扮演天真、活泼、妩媚、委婉的角色。他们四位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不仅给观众留下了不同的艺术享受,也使众多后学者去学去演,从而流传下去,形成了四个卓有成就的流派,即“梅派”、“程派”、“尚派”、“荀派”。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文化的东西需要传承。如果优秀的文化都没了都不能传承下去,这是一个中国人的悲哀,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京剧作为历史的文化遗产,他承载很多中国历史文化特征,有必要让每个感兴趣的人都去学习,他可以振奋人心,还可以培养人的精神品质和人格力量。在唱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人的耐挫能力。比如在《红灯记》选段《穷人孩子早当家》铁梅的唱段中,表现了铁梅人小志大,天真淳朴的个性特点。现在的人从生活在一个物质社会里,生活自由自在,根本体会不到在旧社会人们有怎样的生活环境,通过这一唱段激发人们深刻理解唱词,激起人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你在以后生活中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京剧是国粹,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名族精神博大精深。耐人寻味,对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且这种形式在激发人的兴趣基础上,易于接受。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普及文化,还可以发现人才,从中培养京剧事业的继承人,通过对历史的了解,综合其他学科知识,可以使你全方面的认识传统文化。
  •   —— 读《画说京剧》
    每到过年都要和爱人去拜访他的大学老师。经常的情景是,爱人和老师在一边聊着近况;而老师夫人每次必看戏曲频道,而我只好在一旁陪她看京剧。为了不让我太无聊,她很详细地给我介绍表演人的流派,这个流派的特点。我听得似懂非懂,但因了她的介绍,才知京剧里蕴含着这么多的学问,神秘的京剧似乎也有了些许亲切感。
    因对京剧一无所知,听不懂、看不懂、不懂欣赏,所以才心生敬畏,敬畏的东西容易让人产生疏离感。看着老师夫人这么痴迷于京剧,而京剧于我则有暴殄天物的不遇之感。我常会问:京剧是什么?京剧的魅力在哪里?怎么去欣赏京剧?而恰好有这样一本书,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京剧的起源、京剧角色的划分、京剧的流派、甚至有后台的奇闻趣事,并细致周到的讲解了名段欣赏——这就是《画说京剧》。不能说这本书解答了我所有的疑惑,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让我了解了京剧巨大魅力,以后再去欣赏京剧也不会像“门外汉”一样不懂装懂了。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几乎对京剧一无所知,是个“京剧盲”。通过书中的介绍,终于明白为什么京剧会让人如痴如醉。我越发觉得京剧真的是一个宝贝。
    那天还和朋友聊起文化传承的问题。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急速前进,在前进中却丢失了许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却是弥足珍贵的。我所在的城市里,拆了许多老街和老巷,儿时的记忆只能通过照片找寻了。这也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通过本书的介绍,京剧蕴藏了那么多的技艺和知识,仅一个脸谱就有多种形式来表现,集绘画、审美、化妆等技艺为一体,而当今的年轻人懂的欣赏则少之又少了。我有点担心,会不会也会出现继承的空白。周围同事都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在小时候学习一种技艺,大多学了钢琴、绘画,甚至是一个体育项目,却鲜有听说学习京剧的。原因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普及不够,二是学习场所不多。将来我们的孩子可能会知道怎样欣赏一台音乐会,却无法欣赏一台集唱腔、表演、化妆为一体的京戏时,这将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
    所以,我要隆重的推荐《画说京剧》这本书,向同事、朋友、亲戚的孩子们,这是一本很好的京剧入门读物。作者语言通俗易懂,介绍丰富有趣,并配有辅助理解的图片,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就算是一个对京剧一无所知的人,也能饶有兴趣地把整本书看完。通读后对京剧会有一种整体概况认识,甚至再去欣赏时,甚少知道哪个角色是生、旦、净、丑,哪些流派有哪些特色。
    艺术都是相通的。书中介绍了一个小故事,谭鑫培被慈禧太后请去给英使表演,唱到哀婉处,英使也不禁垂泪。慈禧问之原因。英使说,唱词不是太懂,但能感觉到一个幽灵在呻吟,特别伤感。可见,谭鑫培的唱功之传神;可见,有魅力的艺术都能打动人。
    京剧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辉煌过,但辉煌之后却“养在深闺人未识”。不管是作为艺术,还是文化的传承,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像能说起西方音乐一样,也要了解本土的文化艺术,继承并发扬下去。
  •   寻常人家的京戏
      我的母亲喜欢听京戏。很小的时候,就听见她在厨房洗碗的“哗哗”水流声中,哼唱这样的戏词,“想当年我也曾绮装衣锦,到今朝只落得破衣旧裙。。。。我只得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振作精神。。。。。。”我依靠在门边,呆呆地听,只觉得那曲调婉转又哀伤。后来长大了,才知这是京剧《锁麟囊》的戏词。也足见这些戏词的美好,就连每日被家庭儿女琐事缠身的母亲都感动了。
      当我年岁渐长,稍微有点时间与精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了解的兴致与热情之后,对于京剧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一知半解”。相信许多与我类似的文青,与我有类似的感受,当许多人在责备我们这代人对于京剧的忽视与懵懂时,我们的内心未尝没有自己的委屈。我们也深知京剧的美好,只是这么美好的艺术,并没有给我们这些寻常的孩子太多可以亲近与了解的机会。我们对京剧的印象,只是“道听途说”而已,也只能依靠着脑海中这点滴的片段,来反复地咀嚼,勾勒京剧的美好。
      而这本《画说京剧》的出现,无疑像一盏灯,一根线,一剂药,打通了我从前想象的局限性,用更直观的“画面”——以栩栩如生图片的形式,将我从前所有关于京剧的“一知半解”的片段都梳理贯穿了起来,让这些知识有了更为清晰的脉络,在脑海中保存起来也会更清晰明朗,而不再是乱糟糟的一团浆糊。
      喜欢这本书的设计风格,浓郁的复古情调,仿佛就是一曲折子戏脚本,牛皮纸的粗糙感,封面印上霸王项羽的脸谱,与整本书的内容默默呼应。书中后来介绍脸谱时,又提到了霸王的这张脸,作者这样说“京剧人给他设计了一副无双脸,虽然是满脸哭相,却有显示出霸王的威仪,因为他英雄命短,好心的京剧人在他的鼻梁上、眉毛上特意勾画了三个寿字,真是妙绝了,美极了”。这样的介绍,不是不美的!
      没有真正走进过京剧舞台的幕后。从前跟着母亲在夜幕中去看京剧,在灯光的掩映下,演员们粉墨登场,如流水般婉转哀怨的唱腔,回荡在夜空下,穿山越水而去。我却在想,那么漂亮的一张脸,那么迷人的服饰与发饰,那么多情的手势与眼神,都是如何千锤百炼出来。多么想走进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如今翻看这本《画说京剧》,里面有一节“京剧后台有乾坤”,这里面的内容,是对我多年来好奇心的满足与补偿。
      听到人们在说京剧是“高雅艺术”的时候,我的内心悲喜交加。从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会听的京剧,到了今日却成了少有人懂得的“高雅艺术”,不是不悲哀的。而人们之所以认为京剧是“高雅艺术”,只不过它成了文人雅士的专属,寻常人家越来越难得有机会真正地坐下来感受一番京剧的美好,在那余音袅袅之中体味其中的精妙与情意。而《画说京剧》这本书不知是给了我们关于京剧的常识,还附带上光盘,收录名家名段,在闲暇时,可以一边翻书,一边闲闲地听,用心地来体会其中的妙趣。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收获更多,对京剧更多一层热爱与体味。借由这样的契机,我们的生活也会多一层点缀,而京剧也会“飞入”我们这样的一些“寻常百姓家”。毕竟美好的东西,需要人民群众的基础。
      当母亲那辈人渐渐离去,当我们这些70后,80后渐渐成为家庭的核心时,生儿育女,我又能否如同我的母亲那样——让自己的孩子对美好的京剧稍有启发,让他幼小的心灵了解到何谓美?我希望我能比我的母亲做得更好。
      就像书中开篇所言“京剧为什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看完这本书,您就会找到答案。”对,我也想重复同样的观点。
      
  •   小时候总是弄不明白为什么爷爷老是守着那台收音机听里面咿咿呀呀我听不懂的声音,上学后,才知道原来那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后来,也偶尔跟着爷爷听几段,但终是唱不出的。读研究生时,在幽静的教研室,我们几个常常缠着导师让他给我们来一段京剧,尽管听不懂,但是就是那种韵味,让我们沉浸在中国古韵而不能自拔。真正对京剧感兴趣,是源于张国荣版的《霸王别姬》。且不论剧中他的表演,就是他演唱的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的前奏“啊呀,依孤看来,今日是你我分离的时日呀”一句满含苍凉,让人听来,心念陡然与之融为一体,心神俱入。于是,从此对京剧真正存了一份心思,想了解它,《画说京剧》正好圆了我这个梦。
    书中提供了很多珍贵的画像,如果说影视资料能让人感受到京剧演员的活生生表演,那么这些珍贵的画像则是让人切实细细地解读京剧名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如梅兰芳先生饰演的虞姬一图,让人凭图领会到了梅兰芳先生饰演虞姬时的似水柔情和英姿飒爽,似乎穿越时空,端坐台下,当面观看梅兰芳先生的表演。
    对京剧有所了解的人估计都知道生旦净末丑,但对其具体的含义估计是不清楚的,生又分为老生、小生及武生三种,每一种都各有特色,如老生委婉俏丽,小生扮相俊美、武生骁勇敏捷。旦角则又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及武旦等。
    上中学的时候,考过京剧四大派即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四大名旦。现在看《话说京剧》,发现原来京剧的流派不止这些,还有老三派、老谭派、陈派、杨派、小派、余派、言派、高派、马派、新谭派、李派、奚派、侯派、金派及新四派等,这些京剧的流派各有自己的特色,为京剧的发展、创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外,书中对京剧的起源、唱腔、脸谱及名家的轶闻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对研究京剧的人来说,不失为一本好的参考书。
    书中配以名角的演出画面及详实的历史,娓娓道来,将一幅有关京剧的史卷慢慢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读来,似乎走进了那咿咿呀呀的世界。
  •   京剧作为我们的国粹,在我成长过程中一直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外公外婆偶尔会看的节目、春节晚会一定会出现的节目、还有京剧出现时家里年轻一辈一致的抱怨:“哎哟,怎么一句话拖半天才唱完呀。”所以如果说从一开始就对京剧感兴趣那一定是假话,因为从表面看起来真的不太符合现代审美,再加上对京剧知识的匮乏,总感觉有种疏离感。
    大学时期偶然有一次看到中央戏曲频道,不知为什么马上被吸引住了,现在也不太记得是哪一段(也有可能看到最后也不知道是哪一段),就这么在入迷状态里度过了一下午。第一次发现,用戏曲形式表现的故事居然能比电视剧还要精彩。而且京剧演员的眼神、身段、唱腔都太迷人了,我经常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模仿两下。以前一直觉得西方戏剧那种完全仿真的戏剧形式才叫做真实、而京剧居然能用少量的道具把恢弘的情境表现出来,真让人惊叹不已啊,特别是一些人物内心的部分,戏曲形式的表现非常有趣味性也很贴切。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戏曲了。可是后来很快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像我们这样从来没有现场看过京剧、家庭里也没有戏曲爱好者的年轻人来说,有时候看戏曲节目真的是一种门外汉的感觉,现在戏曲频道经常会放一些经典段子和人物回顾什么的,但是由于没有背景知识,我基本看不太懂,有种被排斥在戏曲殿堂大门之外的感觉。
    这次的《话说京剧》,真的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无论从装帧、文字还是配图、印刷上都是罕见的精品。从内容上就很照顾像我这样几乎零知识背景的戏曲爱好者,从京剧的历史、生旦净丑的划分、各种流派、曲调与唱腔到化妆道具等都有很详细的解说。一边看着书一边回想之前看的那些似懂非懂的段子,真是犹如醍醐灌顶,恨不得把那些视频又翻出来看一遍,相信看过书以后再看那些名段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段落是流派与名家部分。因为电视里放戏曲名段的时候都会提到是某派某种唱腔、演员是谁谁谁的传人,但我完全都不懂,也不知道不同的唱腔有什么特点、要怎么去欣赏,遇到这样的情况只好直接忽略过去。看书的时候一下子增长了很多知识,这本书对各派系的发展、承接、对抗都解释得很明白,看得我津津有味啊。书里有很多对京剧行话和行规的介绍,真是让我看得一愣一愣的,真不愧是传统艺术,真是博大精深。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随书附赠的DVD,内容是九出经典好戏,真的如附录所介绍的一样,都是“让人一看就上瘾”的好戏。之前其实一直觉得京剧是非常严肃高雅难以亲近的艺术,但看《三岔口》和《草船借箭》的时候还是被演员精妙的演出逗得哈哈大笑,周围的人还以为我在看什么搞笑的娱乐节目呢。
    总而言之,这本书加深了我对京剧的理解,无论是关于科班演员的辛苦、还是京剧本身蕴含的韵味和趣味性,已经各种专业词汇的含义。有了这些基础,我想我在以后欣赏京剧的时候一定能有更好的理解和更深的体悟。
  •   关于京剧对于我而言是个太过于神秘的领域,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里对京剧最厚重的感知要来自那出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段,也许还有些不熟悉的《红灯记》或是《白毛女》的经典唱段,如今还可略微的吟唱几分,但对杨子荣却总有几分格外的喜爱,源于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便是他牺牲所在地,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我对这出戏格外的钟情,对杨子荣也分为的敬仰,甚至在日后的生活里每每的自我介绍里都免不了少了那句:“我的家乡就是剿匪英雄杨子荣牺牲的地方”由此一股英雄气似脚底而生,一股暖流由心底而往,我爱那个地方,也爱着发生在那里的故事,哪怕它用着唱腔在进行着诉说!
    细细想来对于京剧我知晓的内容真真切切的是很少的,在孩提的记忆里妈妈是一个喜欢歌唱的女人,在她的口中并未有过多的流行曲调,而更多的是时代赋予给这代人特有的记忆旋律,民歌,民调和那经典的唱腔或是念白,记得妈妈说过的经典样板戏是在那个时光里很多人至深的记忆,妈妈的喜爱是《红灯记》、《沙家浜》,也能将《红色娘子军》的经典段落吟唱一番,而我呢?却对妈妈口中气息不足,底气不够的《智取威虎山》中的唱段颇为喜爱,也许这源自我生在那里,长在此地,也许源于每一个人心底里都有一个英雄的梦,也许我就是如此的对它痴迷,没有什么也许。
    好久的时光隧道里,仍清晰的记得《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头戴虎皮帽,身穿黄色大麾,手挥皮鞭,一副壮志凌云冲霄汉的英雄气慨。”好久了,时间已经走了很长很长的距离,可我的记忆中对他仍旧是那昨天的模样,纵使舞台中,电视里扮演的人老了一批又一批,换了一代又一代,但于他,我的英雄,却一直是年轻的模样,未曾更改!
    对于京剧好似脑海里只是如此的记忆,却也不时的有其他的故事或角色冲击五官感受,对于《秦香莲》铡美案刚烈的包公,我为之心系,《霸王别姬》里虞姬的身段和唱腔,我为之欣喜,也许我不专业,正如不专业的我,喜爱的缘由杂乱无序,喜欢的唱段也乱而无序,喜欢的内容亦是杂乱不一,但也许正如此,我才觉得我在爱,在努力的爱,也似深沉的爱!
    《画说京剧》可以说给了我另一个天空,在这里我感受到的是更多五彩斑斓,在未曾细细思量过的领域里,有如此多的需要系统的,潜心的学习方可获知的内容一一展现在我眼,可以说在此之前我能知晓的是“四大名旦”,如若问我其中有谁?我只能告诉你梅兰芳,而其他呢?不是我不尊敬,而是我不深入,不刻骨的铭记,也许至此我才知道谭鑫培也许更值得我们尊敬,更需要我们的铭记,而不是只再脑海里顷刻一个“四大名旦”的专有名词,而更应该在逝去的河流和岁月里铭记许多我们都无意忘记的历史和时光,还有那些随着这些消逝的人们。
    《画说京剧》中包含的内容有多系统,包含的内容有多巨细,我无法做一个全方位的解释,我能告诉我自己的是在这里我学到的,获得的是不一样的京剧味道,我知道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所以我更快乐,如此便够了!
  •   《画说京剧》,从当当上买了回来,搁在我随身的电脑包里---反差有些强烈哦!
    路边车里小憩的时候、外出公干等人的时候、睡前的床头,随手翻翻,就像在远久的画廊里为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所吸引。印象深刻的历史故事,行云流水的唱词,不难想象那些远去的华服美声。
    更能引起共鸣的是,熟读到几乎可以背诵的汪曾祺先生散文中的很多文字,在这里跃然纸上、鲜活灵动。
    平江府的昆曲,只是一个遥远的美好,毕竟吴语侬侬,对于从成长背景迥异的人注定只是一个局外的惊艳,深入血液中的也仅是点水的蜻蜓。京腔京韵,却正暗合了祖籍北方的人思想中无法抹去的烙印。
    从唐代梨园的歌舞到关汉卿的戏曲,从地方特色的音符到堂会园林的隐秘,京剧贯穿南北海纳百川,终究成为世人瞩目的国剧---正所谓“名山毕竟高”!
  •   对于喜爱戏曲的我,可以说是一本教科书。书里介绍了京剧的知识,配了大量珍贵的图片,看着很过瘾。文章写得很生动,非常值得一看!DVD里的资料也是大师们的经典之作,虽然因为原来的拷贝因素有些不清楚,但是作为珍藏,我愿意说值得!
  •   名符其实,几乎每一页上都有图片,对知识点中的术语又另有注解,一目了然。在剧情介绍中专门列出了精彩看点,对于如何欣赏京剧起了很好的辅导作用。附赠的光盘中都是经典唱段值得珍藏。
  •   如果你是京剧迷或民族艺术的爱好者,做为收藏品,你能得到这本书,我敢肯定,你绝不会后悔。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妈妈,本身也是个京剧迷。她买书从来不要我操心,一定要自己来选,挑剔得不得了。这次,我事先连招呼也没和她打,直接买了就送给她了。而她一反常态,竟然一句埋怨也没有。看过书后,她在电话里连连夸赞,说真是一本好书。当然,我这下在她面前也终于可以抖回神了。哈哈!但也有遗憾,那就是内容要是再丰满一些就好了。人称京剧为国粹,不管是“徽班进京”时算起也好,还是谭叫天拍《定军山》也好,历史都不能说不算久远。其丰富的内涵,岂是一本《画说》能涵盖的?不过,还是那句话:瑕不掩瑜!只要你喜欢,何妨一观?
  •   当当现在的系统是不是有问题呀,我想写个评论弄了近15分钟才可以!!不过为了这本书就是折腾50分钟我也要写!一本好书,综述京剧,不论是很了解京剧的人,还是略有兴趣的人,这本书都适合。附的光盘给我了我一份惊喜,都是早期名家的真人真影真声,真羡慕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有这么多名家,有那么多精彩!
  •   内容很充实,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好书。对于想比较全面的了解京剧艺术的读者这本书值得拥有。其中关于许多名角轶事的介绍也让人情不自禁地报以会心一笑,平添不少趣味!
  •   是一本了解京剧的好教材,还有一张光盘,附有许多京剧的珍贵资料片,值得收藏
  •   画质不错,纸张不错,带的DVD很有意思,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梅兰芳大师后面两部戏没有台词,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听懂实在是不可能滴……书写得很好,觉得适合对京剧有兴趣想了解下渊源的人
  •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应该了解一下的,拥有一本还是很好的。呵呵!~书的质量很好,里面的光盘也很好!~
  •   爱不爱京剧的人都可保存。是知识、是资料、是国粹、也是历史!
  •   本书写的真是很好,想了解京剧的朋友们,请购买吧。
  •   京剧 国粹 一点不为过 值得学习
  •   作为一本介绍京剧艺术的普及型书,内容很全面,详实。
  •   想对京剧作基础了解的,可以买来一看。内容丰富,读起来挺有意思的。内有大量图文。
  •   普及京剧知识,是本好书。作者功力相当深。推荐!
  •   个人自文革后始接触传统京剧,有较广泛的兴趣。但基本知识不足,正好弥补
  •   对于喜欢京剧的人来说,这本书真的很值得一看,还有老唱片,听着过瘾。
  •   看了后了解了京剧的大概,找到了京剧入门的一口儿了。
  •   适合于一般读者和京剧初级戏迷,浅显易懂
  •   其中的京剧知识很细,虽不是很全面或系统,但对于我这种爱好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
  •   给妈妈买的,内容很丰富,能学到很多关于京剧的常识,推荐!
  •   这个我喜欢 图文并茂 作为京剧知识补习的书 那是不错的 面广 点全
  •   最近特别喜欢京剧,话说我还风华正茂啊,这个不是应该是老年人喜欢的吗?
  •   作者学过戏,梨园圈浸润,几十年后,为专家。系统而准确。
  •   非常好看的一本书,专业,有趣,严谨,生动。特别适合我这种初入门的人。尤其后面附送的DVD,精美经典,感谢作者和编者的付出。
  •   作者写得很有特色,京腔京韵原汁原味
    里面还有彩页,封面太有感觉了
    很喜欢
  •   国粹艺术,提高爱好者欣赏艺术水平。
  •   当在书店看到这书后就马上在网上买了。很不错的书。自己很喜欢。特别喜欢那封面的四个小字“中国意像”哈哈哈哈。
  •   书的质量和内容都不错,读起来很舒服,还赠送一张光碟。
  •   学习一下中国文化的很好的书
  •   比较基础的资料,有故事性的介绍
  •   介绍国粹的书!好书!
  •   资料很全,图文并茂,光盘效果也算不错了
  •   图文并茂,有独到的见解,附带的光盘资料很好。
  •   赠送的光盘很期待,一定要听听
  •   特别不错的书质量应刷没得说内容更是精彩
  •   介绍的挺全面的,适合初学者了解阅读!
  •   内容丰富,作者文笔也不错,喜欢。
  •   喜欢喜欢喜欢!唯一不足的就是数的尺寸太小了。不过赠送的光盘很不错。
  •   很不错的书,内容很好。。
  •   书的质量很好,但就是内容不怎么多。
  •   女儿很喜欢,在图书馆借阅后很喜欢 就决定再买一本收藏
  •   《三岔口》孩子照着模仿,乐得哈哈笑
  •   盼望已久的一本书,终于有货了
  •   朋友是京剧迷,对这本书评价较高。
  •   这本书相当不错!!!
  •   早就想买一本这样的书,终于找到了。
  •   书很好,正版!!!谢谢!
  •   内容真心很好,还有插图照片~
  •   很休闲的介绍,介绍的很专业,看着很休闲,很好!
  •   只能大人看
  •   挺好看的 长知识
  •   还没有来得及看,翻了下,感觉很好。
  •   正版,超快。
  •   入门级的,建议看看
  •   可以,也是送人的,不知是否喜欢
  •   买买来做做研究

    不是太听懂,有时候听听还挺有感觉的
  •   挺好的,很有质感。
  •   给姥姥买的。
  •   教的很全
  •   适合对京剧刚刚发生兴趣,期待更多地了解京剧的初级戏迷。介绍了很多京剧基础知识,图文并茂。碟片很好,音质画质都不错。还有一张书签。牛皮纸包装最赞,很有味道。
  •   反串青衣的父亲和扮演李铁梅的姐姐是我对京剧的最初印象,在文革期间我阅读的课外书也大多是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红灯记》等,及至失散多年的爷爷从台湾返乡探亲才发现,原来爷爷奶奶也是京剧票友,联系海内外华人的纽带除了亲情还有京剧!因为喜欢京剧的伴奏和唱腔把自己的手机铃声也设成了京剧唱段。但总的来说我是京剧的门外汉,通过这本书才全面了解了京剧的源起、流变,唱腔流派,行当,脸谱,后台,乐队已及经典剧目,只可惜收到书时所附光盘已经损坏,一大遗憾!
  •   和宝堂跟从那么多名师,又考究过众多资料流派,但在此书流派介绍中,没有南麟北马的周信芳,没有关外唐唐韵笙,没有言兴朋,不知是作者不喜这些大家还是忘记,总之,只能当普及资料。至于要研究更深,还是得看清代燕都梨园史料这些资深的书,还有一些民国时期的周刊以及大家评论,才能更好地了解京剧。
  •   拿到书后简单的翻阅了下,觉得知识点还是比较明白的,讲解的也还好,鉴于本人对京剧的理解程度评价的,主要觉得印刷再精美些就好了,有些模糊的,图案色彩都有些故意做旧的感觉,虽然这种感觉无可厚非,但是相信铜版纸一样可以做旧感觉。光盘简单的听了几首,鉴于不是特别的懂,觉得还不错,而且都是名家名选段。
  •   这本书整体不错,京剧的基本东西都介绍到了。但如果能详细说明下如何欣赏京剧唱腔,那就好了。要不然,还是不知道到如何欣赏,还是不知从何处热爱起。
  •   4岁的女儿喜欢京剧,经常问的问题让人手足无措。买了这本书自己补课用的。通俗易懂,解决了一些基本问题。有时孩子要求给她讲,图片不解渴。
  •   如果只是想对京剧做一些了解的话,这本书很不错。
  •   用来做一个外行了解京剧的书,还是挺好看的
  •   内容涉及比较广泛,初步接触京剧的朋友可以看看。
  •   京剧原来如此美丽
  •   有文字介绍,配有精美图片,尤其是一些老艺术家的年轻时候剧照,真漂亮!
  •   附赠光碟尤其喜欢,就是太短,看得心痒痒
  •   牛皮纸的封面设计相当有质感,画面很精致,内容也很不错。依然是送给老爸的礼物。有时候就是这样,花的钱多,不对胃口,也难得双方开心,找对了胃口,才是双赢啊!
  •   书的质量精良,内容通俗易懂,对普及国粹知识很有帮助
  •   DVD光盘的内容不咋的
  •   外观牛皮纸的样式,很有档案的感觉。刚收到货还没看,内页纸质还不错,可惜插图的印刷有些小欠火候,可能是因为我搞摄影的缘故,不过对于了解和增长学识不构成影响,总体听不错的!
  •   很喜欢,不错的一本书,内容挺系统,适合非专业人读读。只是光盘画面不清晰,可能是片子比较老的原因
  •   其实我是希望能找到一本讲解性更强的书。
    不过这本还算满意,介绍的不是很深,纸张不错,适合收藏
  •   书的语言表达让人觉得很过瘾,故事的节奏和情节也比较紧凑,看过一眼电视剧,太烂了,简直把书给糟蹋了,拖沓冗长,故事平淡拖沓
  •   现在上课正在用,图文并茂,不错,但是如果用16开的纸张来印就好了,这样图可以大些,可以给学生看。内容不错。
  •   到底的行内人所写,很好!
  •   我就是学这个的
  •   当扫盲吧。照片安排的不够理想,而且老照片之外的照片应该提供彩色照片,但却是黑白的
  •   我父亲很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