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事典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紫禁城  作者:王思治//冯尔康  页数:519  
Tag标签:无  

前言

康熙是清入关建立全国政权后的第二代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有清一代凡二百六十八年。康熙在位的时间.几乎是清代历史存在时间的近四分之一。康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君主,是“康乾盛世”的奠基人与开创者。明末清初,由于长期战乱与灾荒,社会残破,经济极其凋敝。顺治年间,湖广道御史郝浴,巡按四川,他所见到的情景令人心怆:焚屠之后,一望丘墟,城廓内外茂草横生,满目荒凉。蜀民死于兵火灾荒者十室九空,一邑不满三十户,三府一州二十九县,共有民人仅九千三百五十余口,生者长年乏食,血枯髓竭,鸠形鹄面。有可耕之田,无可耕田之民。即便是任职官员,因俸禄未给,只得以藿草野菜果腹,补缀鹑衣,“望而不知为官”。康熙即位,面对“所在萧条”的社会经济状况,亲政后,虽军务繁忙而又紧张,却十分关注国计民生。他说:“自古国家长治久安之谟,莫不以足民为首务。”于是大力倡导奖廉去贪,重视吏治,实施垦荒等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的政策与措施。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已然是“今天下户口甚繁,地无弃土”。湖广、陕西,人多地少,“百姓皆往四川开垦……今四川之荒田开垦甚多。”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山谷崎岖之地,“已无弃土”。而“京师近地,民舍市廛曰以增多,略无空隙。”清王朝走向经济繁荣。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康熙是清入关建立全国政权后的第二代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有清一代凡二百六十八年。康熙在位的时间,几乎是清代历史存在时间的近四分之一。康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君主,是“康乾盛世”的奠基人与开创者。

作者简介

书由著名清史专家王思治和冯尔康联合执笔。王思治,192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毕业,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清史。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清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术带头人,现任“东方史学文库”学术评审委员会委员、《明清论丛》编委,参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学术工作。2005年9月,被中国人民大学授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著有《清史论稿》、《清朝通史•康熙朝卷》、《康熙大帝》、《两汉社会性质问题及其他》等书。冯尔康,1934年生,南开大学历史系研究所毕业,主要研究清史、中国社会史、史料学。曾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中国谱牒学会副会长。现兼任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著有《雍正传》、《清史史料学》、《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古人生活剪影》、《清人生活漫步》、《曹雪芹和红楼梦》等书。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主编的话/陈捷先前言凡例康熙皇帝小传康熙皇帝事典附录1.康熙皇帝后妃表2.康熙皇帝诸子表(一)序齿皇子3.康熙皇帝诸子表(二)未序齿皇子4.康熙皇帝诸女表5.年代对照表6.辞条索引7.译名对照表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在拘禁索额图时,康熙帝指出:“朕若不先发,尔必先之,朕思之熟矣。”可见,“潜谋大事”已然是箭在弦上之势。同时“被牵连的人甚多”,又可窥见从者不少,故康熙先发制人,令各官与索额图绝交,并揭发其所行所为。索额图助皇太子“潜谋大事”,在当时有如黑云压城笼罩着紫禁城,影响康熙朝后期政局匪浅。索额图既死,康熙帝与太子允扔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且愈演愈烈。允扔“鸠聚党类,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康熙四十七年(1708)八月,康熙帝行围围场,允扔每夜逼近康熙帝所居幔城,“裂缝向内窥伺”,使康熙帝惊惧不安,“今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慎戒不宁”。日夜提心吊胆,父子之间视若寇仇。允扔行踪如此诡异,康熙断定:“索额图从前助伊潜谋大事,朕将索额图处死。今允扔欲为索额图报仇,结成党羽。”允扔不仁不孝,九月初二日(1708年10月15日),将太子允扔废黜,其党羽格尔劳、阿尔吉善(二人皆索额图之子)、同党暨二格等多人,“俱立行正法”。诏告天下,废皇太子,咸使闻知,诏书有云:“向因索额图、常泰,交通设谋,朕洞知其情,置索额图于死,而允扔时蓄愤于心,近复有逼近幔城,裂缝窥伺,中怀叵测之状。”故太子之废乃因其欲为索额图报仇而拟加害于父皇。太子既废,诸皇子结党希冀储位,事变迭出。十月,皇长子允提嘱喇嘛巴汉格隆用术镇魇废皇太子事发,使康熙帝相信:“朕从前将其(允扔)诸恶,皆信以为是,以今观之,实被魇魅而然,无疑也。”允扔更进一步奏称,向时悖乱,皆因素额图父子煽惑,使康熙帝相信:“一切暗中构煽,悖乱行事,俱系索额图父子。”于是对太子之废“甚为痛惜”,而有复立之意。但此时皇子之间争夺储位更趋激烈,不但皇长子允提“希冀储位”;而“太子允扔既废,(皇八子)允襖谋代立”,诸皇子允糖、允饿、允欐及大臣多人,俱附之。

后记

上个世纪末,尔康和王思治教授等老友共同撰写《清朝通史》,思治兄写康熙朝,尔康写雍正朝,完稿之际,尔康在《清朝通史·雍正朝卷》的《后记》里说到众友合作愉快,自家的心情乐也融融。今次与思治兄再度连手编撰,情分更浓。我们因默契有自,故而只作了最简单的分工,即思治兄写康熙前三十年史事,笔者涂鸦后三十一年的,成稿后各自交给远流出版公司。笔者遂投入紧张的写作之中。一朝之史,包罗万象,写起来有两个难点,第一是本书的文字有限,难以过多的容纳,于是对史事要有选择,如何选择?既要尊重事象本身的重要性,也要根据自身的学养与兴趣,在这两者兼顾之中,尔康对后一方面看得又重一些,特别表现在“小事典”的立目上,原则是必要、通俗和有趣,很自然地将目光放在了人物、社会事件、政事、图书等方面,而对各种案件、民运尤加关注,此外,鉴于是在台湾枣梨,有关台湾史的内容就有所关照了。有所取,就得有所失,这是常理,若以此来原谅自己,亦非尔康所乐于采取的态度。这就要说到第二个难处,历史的方方面面,尔康不懂得的太多,时间的紧迫,又不允许去补课,所以中外关系史的事情涉及得少一些,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不能也,非不为也。尔康在不止一部书的“后记”中说过,每当脱稿,是亦喜亦忧,今日此书杀青,不是喜忧参半,而是有着某种不安:深知写作匆忙,误失必然不少。本书类似于工具书,史实应当绝对准确,但是查阅参考文献不够,不能保证做到,深有憾焉!

编辑推荐

《康熙事典》:清史事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康熙事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刚刚把书拿到手 本来说要七八天的 快了两天 迫切又幸福的等待着 书的内容自然没得说 很清晰 所有大事都能方便查阅 每页都会注有本页所说的年代 书很沉啊 比平常的书稍长窄了点 虽然是横排字 里面的印刷还是很有感觉的 简单明了 很好也很有用的一本书
  •   很满意,这本书用处很大!
  •   適合我這種歷史愛好者看&;hellip;&;hellip;
  •   购买的时候正好当当有活动实惠性价比高
  •   不错。。内容很好,放在床边了
  •   弟弟看的可入神了 想要这本书很久了
  •   故宫出版社的好书,好书。
  •   全是康熙年间实行的政策和发生的大事,如果是想了解康熙本人,最好不买这本书,这本书和历史书差不多,根本无法从中读出真实活的有感情的康熙大帝。
  •   因为整本是记录,某人在某时某地做某事,数量、规模等,没有旁加的评论、个人观点等等……反而清楚。纸张好、印刷清楚整齐,不过这开本算是比16开小比32开大……看了卓越目前有售的这一系列,没有雍正事典?虽然有一本本系列编者出的雍正传略,但这种传记多少都会掺杂作者本人的观感在内……就没有单纯的记录这么清晰了。
  •   看过了电视剧,小说,对照着看看这个,就是皇帝一生重大事件的纪年表,绝对都是正史,值得用来参考。
  •   装帧很不错,是一本书该有的风格,不花哨,但看起来还是相当雅致的。内容目前没有细读,不好评价。
  •   书质量还好 就是里面有不少字挺生僻的
  •   还没看,好厚的一本,外面有塑料膜封着,看起来很精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