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女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爱玲  页数:34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怨女》是张爱玲难掩光芒的杰作。1943年发表的《金锁记》被赞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夏志清语);二十多年后,张爱玲把三万多字的《金锁记》改写成十万多字的《怨女》,着重展现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欲煎熬,其细腻深切、摄人心魄的描写使得《怨女》成为又一部难掩光芒的杰作。《怨女》英文本还入选美国各大学通用教材《中国文学选读》。

作者简介

张爱玲,本名张瑛,笔名梁京,海派作家,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1920年9月30日(一说为1921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今静安区康定东路87弄,临近苏州河,周边是鸿章纺织染厂)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住宅中。她的父母给她取名叫做张煐。张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父亲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则是留过洋的新女性。1995年张爱玲逝世于美国洛杉矶寓所,终年七十五岁。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恰逢中国的团圆节日——“中秋节”。张爱玲主要作品: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长篇小说《半生缘》、《赤地之恋》、《小团圆》。

书籍目录

小艾五四遗事怨女色,戒相见欢浮花浪蕊同学少年都不贱

章节摘录

小艾一下午的阳光照到一座红砖老式洋楼上。一只黄蜂被太阳照成金黄色,在那黑洞洞的窗前飞过。一切寂静无声。 这种老式房子,房间里面向来是光线很阴暗的。席五太太坐在靠窗的地方,桌上支着一面腰圆大镜,对着镜子在那里剪前刘海。那时候还流行那种人字形的两撇前刘海,两边很不容易剪得齐,需要用一种特别长的剪刀,她这一把还是特地从杭州买来的。 她忽然把前刘海一把掳上去,要看看自己不打前刘海是什么样子。五太太明年就三十了,在当时的“女界”仿佛有一种不成文法,一到三十岁,就得把前刘海撩上去了,过了三十岁还打前刘海,要给人批评的。五太太在镜子里端详着自己的脸。胖胖的同字脸,容貌很平常,但是,都说她福相,也还有人说她长得很甜净。无论如何,是一点也不带薄命相,然而……却生就了很奇异的命运。 她是填房,前面那太太死得很早,遗下一子一女。五老爷年纪轻轻的,倒已经有了三房姬妾,后来因为要续弦,把她们都打发了,单留下一个三姨太太,这五老爷在他们兄弟间很是一个人才,谈吐又漂亮,心计又深,老辈的亲戚们说起来,都说只有他一个人最有出息,颇有重振家声的希望。果然他出去做过两任官,很会弄钱。可惜更会花钱。挥霍起来,手面大得惊人。 他们席家和五太太娘家本来是老亲,五老爷的荒唐,那边也知道得很清楚的。因此五太太出阁之前,她家里人就再三地叮嘱,要她小心,不要给人家压倒了,那三姨太太是一向最得宠的,得要给她一个下马威。五太太过门后的第二天,三姨太太来见礼,给她磕头,据说是五太太的态度非常倨傲。其实也并不是五太太自己的意思,她那两个陪房的老妈子都是家里预先嘱咐过的,一边一个搀住了她,硬把她胳膊拉紧了,连腰都不能弯一弯。三姨太太委屈得了不得,事后不免加油加酱向五老爷哭诉,五老爷十分生气,大概对太太发了话了,太太受不了,大哭大闹了两回,大家都传为笑谈,说这新娘子脾气好大。五老爷也并不和她争吵,只是从此以后就不理睬她了。他本来在北京弄了个差使,没等满月就带着姨太太上任去了。 二这时候已经是辛亥革命以后,像席五老爷这样,以一个遗少的身份在民国时代出仕,一般人议论起来,已经要骂他变节了,何况他本身还做过清朝的官。大家都觉得他这时候再出去,很犯不着。但是五老爷一半也是由于负气,因为他挥霍得太厉害了,屡次闹亏空,总是由家里拿出钱来替他清了债务,弟兄们自然对他非常不满,他觉得他在家里很受歧视,他哪里受得了这个气,所以宁可出外另谋发展。五太太为了这缘故,一直恨着她那几个大伯。她一恨自己娘家,二恨她那婆婆不替她做主叫她跟着一块儿去,三恨他们兄弟们,都是他们那种冷淡的态度把他逼走了。也不知怎么,恨来恨去,就是恨不到他本人身上。 五老爷到了北京,起初两年甚是得意,着实大阔了一阵。后来也是因为浪费过分,大笔的挪用公款,不知怎么又给闹穿了,幸而有人从中斡旋,才没有出事,结果依旧是由家里拿出钱去弥缝,他不久也就回来了。三姨太太这几年在北方独当一面,散诞惯了,嫌老公馆里规矩大,不愿意回去,便另外租了房子住在外面,对老太太只说她留在北京没有一同回来。老太太装糊涂,也不去深究。五老爷也住在外面,有时候到老公馆里来一趟,也只在书房里坐坐,老太太房里坐坐。 时间一年年的过去,在这家庭里面,五太太又像弃妇又像寡妇的一种很不确定的身份已经确定了。小姑和侄女们常常到她房里来玩,一天到晚串出串进,因为她这里没有男人,不必有什么顾忌。五太太天性也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人来了她总是很欢迎,成天嘻嘻哈哈,热热闹闹的,人都说她没心眼儿。 三这一天她正半闭着眼睛在那里剪前刘海,免得短头发落到眼睛里去,她的一个小姑婉小姐在外面叫了声“五嫂,你在干什么呢?”便一掀帘子走了进来。五太太笑道:“没有事情做。这两天天越过越长了,闷死了!”婉小姐道:“可不是吗!”一面伸着懒腰,就在一张杨妃榻上坐了下来,随手摸了摸榻上蟠着的一只大狸花猫,又道:“可有什么吃的没有?上回那糖还有吧?”说着,便去开那只洋铁筒,向里面张了一张,便鼓着嘴撒起娇来道:“五嫂!那松子糖没有了!”五太太道: “明儿再去买去。刚才我叫陶妈去买枇杷去了,等着吃枇杷吧。”五太太对于吃零食最感兴趣,平常总是她领看头想吃这个,想吃那个,买了来大家一块儿吃,所以她每月贴在这上面的钱为数很可观。那些妯娌们其实也不短吃她的,在背后却常常批评,说大家同时拿这一点月费,只有她一个人又没有小孩,又没有什么别的负担,全给她瞎花了。 五太太自己剪完了前刘海,又和婉小姐说:“你那刘海儿也长了,我来给你绞绞。”因把一张椅子挪了过来,两人脸对脸坐着。五太太一面剪着,婉小姐闭着眼睛说道:“你看我这脸,反而比从前更黑了!”五太太便道:“你看我呢?”婉小姐眯缝着眼睛向她脸上端详着。她们前一向因为看见报上有一种西洋药品的广告,说是搽在脸上可以褪掉一层皮、使皮层变为白嫩,就去买了来尝试。一搽,果然脸上整大块的皮褪下来,只好躲在房里装病不见人,等到褪完了,也确实又白又嫩。白了总有十几天,那嫩皮肤大概是特别敏感,并没有经过风吹日晒,倒已经变黑了,以前倒还没有那样黑。大家都十分气愤。 四那女佣陶妈买了一篓子枇杷回来,正遇见老姨太也到她们这里来,便叫了声“老姨太”,替她打起帘子。这老姨太年纪其实也并不大,不过三十来岁模样,也还很有几分风韵,穿着一件月白纱衫,黑华丝葛裤子。婉小姐是一身月白纱衫裤。五太太最羡慕的就是像她们那种瘦怯怯的身材,袖管里露出的一截手腕骨瘦如柴,她拉着她们的手,说不出来的又爱又恨,嫌自己太胖了蠢相。 陶妈送了茶进来,五太太笑道:“姨,我们正是三缺一。”她们常常瞒着老太太偷偷地打牌,似乎五太太的兴致比谁都好。她只管鬼鬼祟祟的含着微笑轻声问着:“来不来?来来?” 老姨太笑道:“不知道三太太有工夫没有。”那陶妈一听见说打牌就很高兴,因为可以有进账,所以老在旁边逗留着没有走开。五太太对于这陶妈却有几分畏惧,她原来的那两个陪房的老妈子已经走了,换了这个陶妈,但是五太太还是一样地怕她,和她说起话来总是小心翼翼的,支使她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总是笑嘻嘻的,用一种撺掇的口吻。当时五太太便悄悄的向她笑道:“老陶,你去看看三太太有工夫没有!”陶妈一走,这里就忙着叫另一个女佣刘妈把桌子摆起来,婉小姐和老姨太也帮着,把桌布扎起来,桌布底下再垫上一床毯子,打起牌来可以没有声音,怕给老太太听见了。同时陶妈已经把三太太请了来,他们家是三太太当家,她本来就比较忙,这两天快过节了,自然更忙一点。一走进来,看见大家在那里数筹码,便笑道:“呦,又要打牌啦?我还当是什么事情!”五太太笑道:“你不想打呀?又要来装腔作势的!”三太太笑道:“待会儿人家说婉妹妹全给我们带坏了。”一面说着,已经坐了下来。 五五太太让三太太吃枇杷,老姨太早已剥了一颗,把那枇杷皮剥成一朵倒垂莲模样,蒂子朝下,十指尖尖擎着送了过来。老姨太从前是堂子里出身,这种应酬功夫是最拿手的。五太太在旁说道:“今年的枇杷不好,没有买着一回甜的。”三太太道:“今天田上来了人,带了好些枇杷来,不知道比这儿买的可好些。还带了些糯米来。哦,那两个丫头也买来了。” 他们平常买丫头,因为老太太不喜欢外省人,总是带信给他们原籍乡下的师爷,叫他在那里买了送来。他们在乡下有许多田地,有一个师爷常住在那里收租。 大家坐下来打牌,打了四圈,看看已经日色西斜,三太太便道:“这时候老太太该醒了,得有一个人去一趟。”五太太道:“好,我去我去!”照规矩她们全得去,但是如果大家一同去,老太太势必要疑心,说怎么这许多人在一起,刚好一桌麻将。所以只好轮流地去。他们老太太其实是最爱打牌的,现在因为年纪大了,有腰疼的毛病,在牌桌上坐不了一会就得叫别人代打,所以不大打了,就也不许她们打。老太太每天一大早起来,睡得又晚,媳妇们也得陪着她起早睡晚,但是她每天下午要睡午觉,却不许媳妇们睡,只要看见她们头发稍微有点毛,就要骂出很不好听的话来。不过她从来不当面骂人的,总是隔着间屋子骂,或者叫一个女佣传话,使那媳妇更觉得羞辱些。 五太太到老太太那里去,硬着头皮走进那阴暗高敞的大房间,老太太睡中觉刚起来,正坐在那里吃牛奶,因为嫌牛奶腥气,里面掺着有姜汁。一个女佣拿着把梳子站在椅子背后替她笼笼头发。六五太太叫了声“妈”,问道:“妈睡好了没有?”老太太只是带理不理地哼了一声。五太太便站在一旁,准备着在旁边递递拿拿的,其实也无事可做。她一有点窘,就常常在喉咙口发出一种轻微的“啃”“啃”的咳嗽的声音。 忽然听见汽车喇叭响。上海这时候已经有汽车了,那皮球式的喇叭,一捏“叭”一响,声音很短促,远远听着就像一声声的犬吠。五老爷新买了一部汽车,所以五太太一听见这声音就想着,不要是他回来了,顿时张惶起来。他们夫妇俩也并不是不见面,不过平常五老爷来了,她们妯娌们本来要到老太太房里请安的,听见说五老爷在那里,就不去了,五太太也是如此,但是要是她先在那里,然后他来了,当然她也没有回避的道理。可是老太太有没有听见这汽车喇叭声音呢?也甚至于老太太还以为她待在这儿不走,是有心要想跟他见面,那可太难为情了。 五太太正是六神无主,这里门帘一掀,已经有一个男子走了进来,那女佣叫了声“五老爷”。这席五老爷席景藩身材相当高,苍白的长方脸儿,略有点鹰钩鼻,一双水灵灵的微爆的大眼睛,穿着件樱白华丝纱长衫,身段十分潇洒,一顶巴拿马草帽拿在手里,进门便在桌上一搁。老太太向来对儿子们是非常客气的,尤其因为景藩向不住在家里,隔两天从小公馆里回来一次,陪老太太谈谈,老太太看见他更是眉花眼笑的,非常的敷衍他。因见他已经穿上了夏天的衣裳,便笑道:“你倒换了季了?不嫌冷哪,这两天早晚还很凉呢。”又别过头去向女佣说:“我还有那半瓶牛奶,热了来给五爷吃,姜汁搁得少一点,刚才把我都辣死了!” 七那女佣自去烫牛奶,五老爷便在下首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五太太依旧侍立在一边。普通一般的夫妻见面,也都是不招呼的,完全视若无睹,只当房间里没有这个人,他们当然也是这样,不过景藩是从从容容的,态度很自然,五太太却是十分局促不安,一双手也没处搁,好像怎么站着也不合适,先是斜伸着一只脚,她是一双半大脚,雪白的丝袜,玉色绣花鞋,这双鞋似乎太小了,那鞋口扣得紧紧的,脚面肉唧唧的隆起一大块。可不是又胖了!连鞋都嫌小了。她急忙把脚缩了回来,越发觉得自己胖大得简直无处容身。又疑心自己头发毛了,可是又不能拿手去掠一掠,因为那种行动仿佛有点近于搔首弄姿。也只好忍着。要想早一点走出去,又觉得他一来了她马上就走了,也不大好,倒像是赌气似的,老太太本来就说景藩不跟她好是因为她脾气不好,这更有的说了。因此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站在那里迸了半天,方才搭讪着走了出来。一走出来,立刻抬起手来拢了拢头发,其实头发如果真是蓬乱的话,这时候也是亡羊补牢,已经晚了。她的手指无意中触到面颊上,觉得脸上滚烫,手指却是冰冷的。 她还没回到自己房里,先弯到下房里,悄悄的和陶妈说:“待会儿三太太她们在这儿吃饭,你看有什么菜给添两样,稍微多做一点,分一半送到书房里去。五老爷今天回来了。”他们这里的饭食本来是由厨房里预备了,每房开一桌饭,但是厨房里备的饭虽然每天照开,谁都不去吃它,嫌那菜做得不好,另外各自拿出钱来叫老妈子做“小锅菜”,所以也可以说是行的分炊制。五太太房里就是陶妈做菜,陶妈是吃长素的,做起菜来没法儿尝咸淡,但是手艺很不错,即或有时候做得不大好,五太太当然也不敢说什么,依旧是人前人后的赞不绝口。 八当下她向陶妈嘱咐了一番,便回到自己房里去,三太太婉小姐老姨太几个人干坐在牌桌旁边,正等得不耐烦,嗑了一地的瓜子。五太太急急地入座,马上就又打了起来。陶妈进来倒茶,五太太一面打着牌,又赔笑向陶妈说道:“老陶,等会儿菜里少搁点酱油,昨天那鱼太咸了一点。”陶妈顿时把脸一沉,拖长了声气说道:“哦,太咸啦?”五太太忙笑道:“挺好吃的,不过稍微太咸了点。”陶妈也没说什么,自出去了。 她们这里打着牌,不觉已经天黑了下来,打完了这一圈就要吃晚饭了。刘妈已经在外房敲着猫钵子“咪咪!咪咪!” 地唤着。五太太这里养了很多的猫。 牌桌上点着一盏绿珠璎珞电灯,那灯光把人影放大了,幢幢的映在雪白的天花板上。陶妈忽然领着一个褴褛的小女孩走了进来,在那孩子肩头推搡了一下,道:“叫太太。”众人一齐回过头来看着,猜着总是那新买来的丫头,看上去至多不过七八岁模样,灰扑扑的头发打着两根小辫子,站在那里仿佛很恐惧似的。婉小姐不由得笑了起来道:“这么小会做什么事呀?”五太太问了一声:“几岁呀?”陶妈便道:“太太问你几岁呢。说呃!”又推了她一下道:“说呀!——说呀!”那孩子只是不做声。陶妈道:“说是当九岁买来的呢,这样子哪有九岁?”老姨太便笑着说:“小一点好,可以多使几年。”五太太向陶妈说道:“把她辫子给绞了,头发给绞短了洗洗,别带了虱子过到猫身上。”陶妈答应着,就又把她带出去了。 三太太她们在这里吃了晚饭,又续了几圈,方才各自回房。陶妈等人都走了,便气烘烘的和五太太说道:“太太,一个好的丫头给三太太拣去了!那一个总有十一二岁了,又机灵,这一个好了,连梳头自己都不会梳!”五太太怔了一怔,方道:“算了,别说了。太机灵了也不好。”陶妈恨道:“太太就是太随便了,所以人家总欺负你。”五太太也没言语。 九五太太因为那小丫头来的时候正是快要过端午节了,所以给取了个名字叫小艾。此后她们晚上打牌,就是小艾在旁边伺候着。打牌打到夜深,陶妈刘妈都去睡了,小艾常是靠在门上打盹,等到打完了牌,地下吃了一地的瓜子壳花生衣果子核,五太太便高叫一声:“小艾!扫地!”小艾睡眼蒙胧的抢着从门背后拿出扫帚来,然后却把扫帚拄在地下,站在那里发糊涂。大家都哄然笑起来。 自从小艾来了,倒是添了许多笑料。据说是叫她喂猫,她竟抢猫饭吃。她年纪实在小,太重的事情当然也不能做,晚上替五太太捶捶腿,所以常常要熬夜,早上陶妈刘妈是一早就得起来的,小艾来了以后,就是小艾替她们拎洗脸水,下楼去到灶上拎一大壶热水上来。厨房里的人是势利的,对于五太太房里的人根本也就不怎么放在眼里,看这小艾又是新来的,又是个小孩子,所以总是叫她等着,别房里的人来在她后面,却先把水拎了去了,等到小艾拎了洗脸水上来,陶妈便向她嚷:“我还当你死在厨房里了!丫头坯子懒骨头,拎个水都要这些时候!跑哪儿去玩去了?”劈脸一个耳刮子。小艾才来的时候总是不开口,后来有时候也分辩,却是越分辩越打得厉害,并且说:“这小艾现在学坏了,讲讲她还是她有理!” 五太太照说是个脾气最好的人,但是打起丫头来也还是照样打。只要连叫个一两声没有立刻来到,来了就要打了。五太太没事就爱嗑瓜子,所以随时的需要扫地,有时候地刚扫了,婉小姐她们或者又跑来一趟,嗑些瓜子在地下,就要骂小艾扫地扫得不干净。五太太屋里这些猫都是经过训练的,猫屎通常都是拉在灰盆子里,但是难免也有例外的时候。倘然在别处发现了猫屎,就又要打小艾,总是她没有把猫灰盆子搁在最适当的地方。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张爱玲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另的作家……在文字上,在意象的运用上,在人生观察和透彻深刻方面,实在都不能同张爱玲相比。  ——著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夏志清

编辑推荐

《怨女》是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怨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买了两本,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   发货很快。质量也很好,没有缺损,有独立包装。喜欢~!
  •   张爱玲的书 无需多讲 那种细腻 那种讲述 是很少人才会有的 而她的讲述却是最好的。
  •   还是《金锁记》比这个更经典~~
  •   忙,没时间看书,每天如厕时看几段,很有意思。其实这书挺好。
  •   书的质量,包装很好里面的文章不是张爱玲的经典之作,收集的人可以买来凑数。PS.《怨女》怎么有金锁记的感觉??
  •   一篇篇短小说还是很经典,好吧,我是冲着《色戒》原文来的……
  •   包装很好,纸张也很好哦。
  •   一如既往的张爱玲,好看
  •   就是希望一个系列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不要那么贵。。。便宜些
  •   书不错,是正品,推荐买
  •   送给朋友的,她觉得还不错
  •   唯一的缺点就是白色的书皮,易破损弄脏,收藏就不错,长期翻阅就悲剧了
  •   质量挺好的珍藏版!喜欢啊!!!
  •   喜欢张爱玲的书,书的质量不错,感觉应该是正版
  •   张爱玲的经典著作 值得一看
  •   书很喜欢!就是拿到的时候书皮壳子有点皱,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价格很合理!
  •   一直很喜欢张爱玲的书
  •   送人的,她很喜欢,张爱玲就是张爱玲
  •   haimeik
  •   怨女,张爱玲
  •   很不错,质量好!给力的交易!
  •   《金锁记》改变成《怨女》!!!伟大的作品
  •   张爱玲之《怨女》
  •      一直很喜欢很喜欢张爱玲的文字,但一直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终于在多年之后看到这本《怨女》时,在经历了更多的痛与不痛之后,我忽然发现,我就是喜欢张爱玲的文字,没有理由。
       《怨女》开头麻油西施的情节让我觉得很熟悉,后来才发现是这是改写的那篇《金锁记》。是那个传统的张爱玲,老上海,地位低下的女人,旧式家庭,苛责的婆婆,无法期待的丈夫,不成器的儿子。所有一切都是张爱玲最爱的元素。冰冷,淡漠,字里行间是透出的是旁观者的冷眼。包括那段和三爷之间差一点的肌肤相亲,你都感受不到任何温度。有的只有各种冷眼,猜度和背叛而已。
       我很难说这个故事里有爱情,但是这个故事里有一个如标题一样的”怨女“。你很难同情她,甚至很难说什么”命运捉弄“,因为那时的生活仿佛就是这样的。张爱玲擅长白描,你很难从她的描写中勾勒出一个有鼻有眼的女人,但她强大的人物心理的描写和渲染,让你绝对能感受到那种女人纠结的心气,和那种充满内心的怨恨。可她究竟该怨谁该恨谁,或许连银娣自己都不知道吧。于是看客也只能自己堵心一把。
       很难说张爱玲的文字有多好,只是喜欢这样一个淡漠的作者笔下关于那个时代的描述,残酷却真实,充满了人生的辛酸,哪怕是现在,有时候仍会陷入那样的纠结中。我觉得《怨女》是很典型的张氏文字了,不像《半生缘》里多少还是有点期望的感觉。不知道这是不是她能入选美国课外读物的原因。
  •      在紧张的高三生活之余暗生情愫明有沟通的我们,高考之后并没有多少的机会见面,他把姐姐的书给我带了一大摞,人间四月天的剧本,红高粱,张爱玲的书等等,给我留下的回忆至今特别,人生真是很奇妙,他为什么会想到给我带这些书,只能以机缘巧合形容,又或许因为我那时高三明明紧张还非要看些闲书吧。
       9年过去了,他早已不是那个他,我差点要用面目全非来形容,做了别人的老公。而我,还是以前的那个我吗,其实我觉得还是。只是我已经不爱现在的他了。
  •     有人问我,喜欢张爱玲的什么地方。我一直都说她的心理分析能力,尤其是变态心理分析。《怨女》改编自《金锁记》,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夏志清说《金锁记》是“中国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于是《怨女》的光芒就一直被隐藏在了《金锁记》之下。长久以来,在公众眼中,一直《怨女》的文学地位根本比不上《金锁记》。
      
      但是,我还是极力推荐《怨女》这篇小说本身。张爱玲肯定是对《金锁记》有所不满,亦或者对《金锁记》的喜爱 ,从而写出了《怨女》。
      
      《怨女》在情节上与《金锁记》类似,但只要读下来,就会发现人物性格有很大不同。《金锁记》由于是张爱玲早期作品,更多体现了一种个人方面的悲剧。情节曲折,带有强烈的恐惧感,心理变态严重。这是符合张爱玲早期的残酷型文风的。而《怨女》作为张爱玲中晚期作品,则更考虑到了一种社会悲剧,能够更深层次的反映女性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这确实是《金锁记》所没有做到的。尤其是关于生死的思考,很明显,只有“怨女”一类人,才会有如此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思索存在的更深层处的意义。所以,《怨女》牢牢把握住了人物性格,对作品做了调整。银娣人物性格也不似曹七巧一般暴戾,而是更多的带有一种幽怨的成分。从而主要表现出一种苍凉感。这两者的对比,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张爱玲在不同时期的写作方式。
      
      《金锁记》的情节与悲剧震撼力自然是《怨女》所不能比的。但在现实意义上,在文章结构的把握与处理上,《怨女》明显要比《金锁记》技高一筹。说《怨女》在文学价值上高于《金锁记》,甚至认为看了《金锁记》就相当于看了《怨女》,从而没有耐心去认真看。我个人认为都是不恰当的做法。或者说,说《怨女》的文学成就低于《金锁记》是完全没有理由的。
      
      所以,我再次强烈推荐《怨女》小说本身。
      我之所以强调是本身,是因为看见这么多书评。没几个真正因为《怨女》而推荐《怨女》的,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谢谢大家
  •      这是个抒情的时代,也是个充满暴力的时代。
       正如某人所说,这是一个诗人与刽子手共同统治的时代。
       不甘被统治的某女,谓之“怨女”。
       初听这个名号,就有点咒怨的味道,然不知,这个词年代久远,古时指年大未嫁的女子。守得云开见月明,可那谜底终究是个镜花水月的幻,瞬息万变,错过了姻缘,错过了命运,怨念而生,郁郁不得终。
       刚强被世事排挤, 柔弱亦不可,注定是被欺凌。刚柔并济,谈何容易,智商和情商总是失调,如果不巧拥有了美貌便更是一种罪,附加在女子身上,戏剧人生不过此般,正如她所说美丽就像逃难时随身带着的珠宝,越多越危险。
       又在续看张爱玲,小时候第一次看见她的照片,仰头,插腰,旗袍,轻蔑,觉得这女人眼细嘴皮薄,恶毒,刻薄,前段日子看了她的传记后,对她便有了几分敬意,一个为爱而生,为爱而灭的奇女子,上天赋予她太多,也让她失去了太多。父母的离异,使得她过于早熟,没落家族中的地位,使得她自卑,然奇异的文字驾驭能力成了她自恋的资本,但从这种自恋中隐约看见了她的自嘲,敢于批判他人,更是勇于剖析自己。嗯,有点恐慌的察觉到自己从小就喜欢一针见血的批判,初中时曾一度迷恋鲁迅先生,也许就是这种字字珠玑,尖刻辛辣的文字最合我的胃口。
       若鲁迅先生的笔杆子是革命的武器的话,张爱玲的文字恐怕是酒,适合夜间斟酌陶醉,半梦半醒间,虚构的一种人生便在她那儿描绘的淋漓尽致。
      
       书中银娣便是一个恶俗到极致的女子,日复一日地麻木和肆意着,读着她的故事就像是自己过完了这样的一生,看到终章时,便觉得自己也跟着她老了。
      
       这些女子的一生总是这样,充满了惊叹号和疑问号,缺少了过度和停顿,待到回首时,便已度过了大半辈子。
      
       怨女,恰不逢时,一颗有毒的苹果,毒害他人的同时也便毁了自己。
       嗯......也许更像花,恶之花。
      
       其色艳而冷,
       其香浓而远,
       其态俏而诡,
       其格高而幽,
       它绽开在地狱的边缘。
      
       波德莱尔的文字送给这个时代的怨女们,嗯,当然也给我自己。
      
      
  •     她低声唱起《十二月花名》来。他要是听见她唱过,一定就是这个,她就会这一支。西北风堵着嘴,还要唱真不容易,但是那风把每一个音符在口边抢了去,倒给了她一点勇气,可以不负责。她唱得高了些。每一个月开什么花,做什么事,过年,采茶,养蚕,看龙船,不管忙什么,那女孩子夜夜等着情人。灯芯上结了灯花,他今天一定来。一双鞋丢在底下卜卦,他不会来。那呢喃的小调子一个字一个扭,老是无可奈何又回到这个人身上。借着黑暗盖着脸,加上单调重复,不大觉得,她可以唱出有些句子,什么整夜咬着棉被,留下牙齿印子,恨那人不来。她被自己的喉咙迷住了,蜷曲的身体渐渐伸展开来,一条大蛇,在上下四周的黑暗里游着,去远了。           她没听见三爷对佣人说,“这个天还有人卖唱。吃白面的出来讨钱。”           她唱到六月里荷花,洗了澡穿着大红肚兜,他坐马车走了。
  •   怨女的确比金锁记写得好,我写书评时只看了小艾,这两天看到怨女了。
    你分析得有理,情节的震撼惊悚不能代替人物心理的描写。我个人也比较偏爱内心描写细致深入的作品,如亨利詹姆斯,麦克尤恩的小说。看完感觉张爱玲这两部作品基本没什么联系,不必看了一个不看另一个。
    也许作家经常会重写以前的题材?从新的人生经验和视角出发,这点倒是可以启示和学习的。
  •   这几篇中篇都没有谁有一份好生活。这也是我渐渐不喜欢张爱玲的原因,她看得太真切,但是没有善意,没有温柔怜悯。
  •   其实<<小艾>>原稿结局是挺圆满的,但是张爱玲后来非常不喜欢,也就删去了以前的结尾.
  •   怨女不像金锁记那样尖锐,却感觉更为真实。小时候读怨女,同期看的金锁记,竟不觉得两者一样,就觉得是不同的故事,更喜欢怨女。
  •   恩。樓主說的很在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