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战争史略

出版时间:2005年9月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孙文良,李治亭  页数:51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迄今为止,本书是国内最系统而完整地描述明清战争史的专著,全景式地再现了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战争历程,决定了清兴明亡的最后结局。作者以高超的技巧,展现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从运筹帷幄,到决胜千里,变幻莫测,斗智斗勇,每一场战斗都是一篇动人的故事,如身临其境,惊心动魄;解析战争,如同兵家,视为兵书,引人入胜,智慧大增。

作者简介

孙文良(1933-1995),辽宁辽阳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回辽宁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系主任、校教务长,兼任辽宁省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等。发表《清太宗全传》、《乾隆帝》、《明清人物》、《中国官制史》及文集《满族崛起与明清兴亡》等十余部,主编《满族大辞典》、《清史稿辞典》等,发表明清史论文一百五十余篇。

书籍目录

上编 后金在辽东的战略进攻(1618-1926年)  第一章 明与后金首次交锋    一、努尔哈赤起兵创建后金    二、合金与明朝的矛盾日益尖锐    三、抚、清之战后金首捷    四、明朝的惊骇  第二章 萨尔浒之战——明清(后金)第一次决战    一、明军分进合击    二、后金各个击破    三、明朝失败的原因    四、战后双方力量的对比  第三章 开原铁岭争夺战    一、后金进攻的新策略    二、明失开原、铁岭    三、熊廷弼经略辽东  第四章 辽沈大战    一、后金发动辽沈之战    二、辽沈之战的重要战役    三、明军的战略退却    四、后金进占辽沈地区  第五章 辽西辟战场    一、明廷决策守辽西    二、西平堡血战    三、后金不战取广宁    四、熊廷弼、王化贞被逮  第六章 宁远城下的鏖战    一、守御山海之争    二、明部署宁锦防线    三、袁崇焕誓守宁远    四、明兵凭坚城用大炮获胜中编 明、清(后金)的战略相持(1627-1643年)  第七章 宁、锦对峙  第八章 后金千里奔袭  第九章 辽东沿海争夺战  第十章 清军深入腹地  第十一章 松、锦之战——明清第二次决战下编 清朝消灭南明的战略总攻击(1644-1662年)  第十二章 清军进关  第十三章 清军攻灭弘光政权  第十四章 清军南下  第十五章 清对明的最后胜利附:明清(后金)主要战役一览表

章节摘录

  袁崇焕赴任后,先驻山海关,不久,经略王在晋令他移驻中前所(按:  此地距山海关约四十里)。因为前屯聚集了很多失业的百姓,亟待安置。王  在晋令他前往办理。他于当夜独自一人赶路,闯过虎豹出没的荆棘丛,于天  亮前进了城,将士们都佩服他的胆量之大。王在晋也更器重他,于七月初题  补为宁前兵备佥事。但崇焕看到王在晋无远略,对他提出于山海关外筑“重  城”的计划也以为“非策”,两人争论了几次。袁崇焕提出了守关外以捍关  门的方略,得到孙承宗的全力支持与赞助,付诸实现。  袁崇焕倡言守关外,守在宁远。此地原无城,明初为广宁前屯及中屯二  卫地。宣德三年(1428年)置宁远卫,始修卫城,周长六里八步,高二丈五尺  ,池深一丈,宽二丈,周长七里八步。全城呈方形,有四门,东为春和门,  南为迎恩门,西为永宁门,北为广威门。至嘉靖四{一三年(1564年),由副  使陈绛又重修了一次。城的规模不算大,但很坚固。城内驻军一千二百五十  余名。它辖二所、边台一百五十五座,总计官军六千八百一十四名。宁远在  那时还不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只考虑到从前屯至锦州距离稍远,不便相互  应援。为接通山海关与关外各镇之间的声气,才决定增建一新。到明与后金  爆发战争后,诸如开铁、辽沈,直至广宁等战役,宁远还没有引起明朝战略  家们的注意。当战争发展到辽西,山海关成为阻挡后金进军的唯一的一座关  门,宁远城的战略作用才突现出来。它是伴随着明与后金战争的深入发展,  而为那些少有的远见卓识的战略家所认识。袁崇焕发现宁远的战略价值,已  经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宁远“内拱岩关,南临大海,居表里之间,屹  为形胜”。由于它正居于河西走廊的中间,守住它,也就扼住了这条走廊的  咽喉,山海关尚在二百里之外,根本不会受到惊扰。  孙承宗决计守宁远,派祖大寿负责修补全城。这时,朝廷人事更动,又  使他的方略受阻。辽东巡抚阎呜泰因不称职,被劾听勘,换上一个胆小怯懦  的张凤翼,主守关内,与孙承宗意见分歧。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八日,承  宗出山海关,东巡三百余里,达于宁远东杏山附近。他在给朝廷的奏报中写  道:“若失辽左,必不能守榆关;失觉华、宁远,必不能守辽左。”他特别  强调宁远城“生气郁然,因思为国家远计,则此城为必据必争之地”。孙承  宗的战略意图是,山海关外以宁远为重点,将沿线原有各城都恢复起来,派  驻军队,层层设防。因而把山海关至宁远二百余里之问的镇堡尽收为“内镇  ”,而山海关“不觉在重桓之内矣”。为实现其战略方针,孙承宗采取如下  措施:  一是筑城。经过河西战乱,各城堡都被焚弃。承宗令各城尽速修复。二  是派军驻守,同时召辽人回故居,重建家园。如中前所兵民已近五千人,前  屯军民有六万余人,中后所兵民不下万余人。宁远原“城中郭外,一望丘墟  ”。经袁崇焕、满桂等恢复后,兵民达五万余家,屯种远至五十里。总计已  恢复五城十三堡,兵民已达十余万。三是垦荒屯田。以帑金买牛,召旧人垦  种,三年起科。截至承宗东巡,已垦田五千余顷。四是发展采煤、煮盐、海  运等事业,以充实民力,佐助军需。经过大力整顿,关外形势为之改观。  就在这次东巡时,孙承宗至宁远召集诸将讨论如何防御的问题。多数人  同意张凤翼守关内的方略,马世龙请守中后所。袁崇焕仍然坚持守宁远。孙  承宗作出最后裁决,以守宁远为方略。但佥事万有孚、刘诏极力阻挠。孙承  宗不听,力排众议,当即命令满桂与袁崇焕共守此城。还在承宗到任不久,  就令祖大寿筑城。他以为朝廷绝不会守宁远,仅完成原定筑城计划的十分之  一,而且工程质量很差,根本不符合防御要求。于是,袁崇焕重新设计,定  制城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顶部二丈四尺.仍巾祖大寿与参将  高见、贺谦分别督工。次年即天启四年(1624)完工,成为关外一重镇。在袁  崇焕的精心治理下,宁远“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  朝廷方面,对于孙承宗实行守宁远以护关门的方略仍议论纷纷。尤其是  张凤翼仍在极力反对,竟然说:“国家就是放弃整个辽东,仍不失为全盛。  如大宁、河套等都已放弃,对国家有何损害?如今,举世无一人打算恢复全  辽,他(指承宗)一人就能恢复吗?”他甚至对人说:“枢辅(指承宗)想把我  置于宁前这块荒凉的边塞,这是杀我啊!”他怕得要命,急忙把妻子送回老  家。针对张凤翼的真正的亡国谬论,孙承宗于天启四年(1624年)二月再上“  边方大计疏”,逐一驳斥,极言宁远可战可守。他说:关外诸城,“以兵以  屯”,这就是:“以辽人守辽土,养辽人,使关外之备稍足,则关内之防稍  减。”如果“守在关以内,则内备浅薄;守在宁远,则山海已为重关,神京  遂在千里之外”。如后金来攻城,兵民置于绝地必“心坚敢死”,矢志坚守  。在申辩了战守方略后,孙承宗请求熹宗“立断”,不要动摇他们拟定的大  计。熹宗被他的雄辩所折服,还给予夸奖。  明廷围绕守山海关与宁远所进行的激烈争论,由于孙承宗与袁崇焕坚持  自己的正确主张,几经反复,才获得了熹宗的同意,他们的方略得到贯彻实  行。这年九月,崇焕同大将马世龙、王世钦率水陆马步军一万二千人,东巡  广宁,经过十三山(大凌河出海处,地属辽宁锦县)、右屯,泛三岔河,改由  辽东湾航海返宁远。这种带领大部队巡视的做法,是向后金显示明军的实力  ,同时也起到召集辽人返回故地和安定人心的作用。不久,袁崇焕晋升为兵  备副使,再晋为右参政。  天启五年(1625年)夏,孙承宗与袁崇焕计议,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  山、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修缮城郭居住。这样,白宁远又向前推进二百里  ,而宁远则成为“内地”,再加上宁远至山海关二百里,共为四百里,形成  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宁锦防线。四年来,孙承宗重用袁崇焕一大批忠直的文武  将吏人才,边防大备。“白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  虑矣。”不但扭转了原先的那种颓败之势,而且,整个形势变得越来越好。  正当孙承宗与袁崇焕锐意恢复之际,阉党势力猖獗,魏忠贤等人加紧了对一  向不听命于他的孙承宗的打击,想方设法必欲将孙排挤出朝廷。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金兵冒死抬运车梯抢渡护城壕,壕又深又宽,不得过,许多兵士拥在壕边,不断被炮火击中,壕边和壕里留下一堆堆尸体;有的越过了壕,在城下遭到矢石、火弹的袭击,纷纷倒毙。城下“尸积如山”。  “大凌自八月初六日受围,直到十一月初九日始溃,百日之厄,炊骨析骸,古所未有”。城内“粮绝薪尽,兵民相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清战争史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在有关明清战史泛滥的现今,孙文良、李治亭所著《明清战争史略》并不引人注目,但本书首版于1986年,在当时确实属于对明清战争史做出系统整理研究的屈指可数的著作,是史学界研究明清战争的一部代表著作。

      《明清战争史略》深入探讨了明清战争的原因、性质、意义以及各战役的具体情况。作者将明清战争的时间定为1618年后金与明朝在抚顺首次交锋,到1662年清军活捉永历帝,南明最后一个政权被埋葬为止。按时间顺序把整个明清之战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就是从清(后金)在辽东发动战略进攻开始,中间经过明、清(后金)在辽西的一段相持,然后转入清朝灭亡明朝及南明的战略总攻击。具体内容则是分述各个主要战役。对诸如萨尔浒之战、松锦之战两次大决战,辽沈之战、山海关之战、扬州之战等规模大小不同的战斗,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纪实和必要的剖析。
      书中收录了相关战役、路线示意图6张,分别是《萨尔浒决战示意图》《辽沈之战示意图》《松山决战示意图》《山海关之战示意图》《清军攻入南京路线示意图》《清军活捉永历帝路线示意图》。还有考古实物、文物,古遗址的珍贵照片11张。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该书改变了过去是明非清的一统局面。该书两位作者主要是从满清统一全国的角度来论述战争进程的。若站在汉族的立场上,看了的确让人有些不舒服。但考虑到满人毕竟将整个东北及蒙古彻底融入了我国的版图,且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抵挡住了西北崛起之游牧部族和西方殖民者的东侵,所以也应当有所释然了。抛开一切是非恩怨,作者主要也是肯定一种包容兼收、积极进取的精神,而这一点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借鉴和传承的。

      一个弱小的少数民族政权,人口与军队总数处于劣势的满洲人,历经40多年的战斗,打败了庞大的明朝,征服了李氏朝鲜,消灭了强大的农民军,始终保持了不败的记录。应当承认,他们的确创造了军事奇迹。
      自天命三年(1618)后金与明首次交锋于抚顺、清河、拉开明清(后金)战争的序幕,迄至1644年入关,双方战争连绵,势力消长,为明清兴亡所系,满族发展之关键。努尔哈赤起兵,无可借助,完全是靠自身力量拼搏,硬是打出一片新天地。努尔哈从今辽宁东部山区的弹丸之地赫图阿拉起步,推进至今抚顺附近的萨尔浒,再进至辽阳,再迁沈阳,距离不过200多华里,如从1583年起兵计算,花费了近40年才走完;从沈阳(盛京)到北京,不足2000里,却是到第三代人共20余年才实现。从北京发展到全国,又用了18年的时间。赫图阿拉——萨尔浒——辽阳——沈阳——大凌河——松锦——宁远——山海关——北京,这些地点,如同万里长征的界标,清晰地显出清朝创业的历史轨迹。
      从顺治元年(1644年)到十八年(1661年),清朝以首战山海关为开端,倾全力重新统一全国。其大小战役不知凡几,既有平原旷野上的往来冲杀,也有坚城之下壁垒森严的鏖战,从运筹帷幄,到决胜千里,战斗规模之大,斗争之复杂,战局之多变、激烈的程度,都超过了关外时期。尽管也遭到一些失败或挫折,还是逐一消灭了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两个强大的军事政治集团,先后灭亡南明四个小朝廷,扫荡了一切抗清势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清朝的创业史绝对是一个奇迹。满清从一个偏居山区的弱小的少数民族政权,最终发展成为统治全国的“大一统”政权。它靠什么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以往,治史者总是注意或强调清军骑射的优势,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征服”了汉族。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是根本的还是它的精神力量。就是满族勇猛、强悍的尚武精神,民族的凝聚精神,团结包容的精神,学习先进经验的精神,善于抓住历史机遇的精神。总括一句话,就是朝气蓬勃、勇猛进取的精神力量。
      历史证明,成就一桩伟大事业,物质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但精神力量更重要。因为人们的精神状态、思想素养将决定对物质力量使用的程度。而人则靠精神力量来支撑,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清入关前,八旗军队论人数、武器装备及财力,皆不如明军,然而,每战几乎必胜,靠的就是精神力量。随着军事的胜利,努尔哈赤一再大胆迁都,表现出一种前进不已的气势。皇太极突破其父的思想局限,屡次突入长城,纵兵深入中原,是进取精神的延伸。清朝敢于入关,更敢于同时与李自成、张献忠、南明等几股强大的军事势力展开争逐,尽为进取精神所驱动。

      该书在给予清朝统一以充分肯定的同时,虽也批判了清朝的某些极端错误的政策,但是,涉及的历史问题仍然不少,其中争议最大的是对战争性质的认识。作者认为,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战争(包括进关后),从根本上说,是双方为领有全国统治权而展开的全面斗争,不能说是什么民族战争,尤不能说成民族征服战争。
      当然这只是作者表述出的一种个人“清史观”,而此种观点,却也表现出了史学研究者应有的自信。学贵深沉而不隐晦自己的观点,这需要有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勇气。相信这也将促使各种不同的观点各自努力形成自己的“清史观”,对推动清史研究将有所裨益。
  •     《明清战争史略》深入探讨了明清战争的原因、性质、意义以及各战役的具体情况。作者将明清战争的时间定为1618年后金与明朝在抚顺首次交锋,到1662年清军活捉永历帝,南明最后一个政权被埋葬为止。按时间顺序把整个明清之战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就是从清(后金)在辽东发动战略进攻开始,中间经过明、清(后金)在辽西的一段相持,然后转入清朝灭亡明?及南明的战略总攻击。具体内容则是分述各个主要战役。对诸如萨尔浒之战、松锦之战两次大决战,辽沈之战、山海关之战、扬州之战等规模大小不同的战斗,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纪实和必要的剖析
  •   这书很厚,但很好读。作者是师徒,专攻明清史。
    此书重点落在历次明清战争,分析前因后果,朝堂之争,明腐败之因,掩映其间。
    书中偶有史料选取,但不难懂,一些已经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然就角度而言,两位学者有点褒清贬明,但大清也罢,大明也罢,都是一个中国版图里的。
    抛开态度不说,此书写的非常扎实。
  •   内容很有考据,不是市面上一般的历史类的丛书,很适合愿意深入了解和研究这段明清史朋友。而且书的质量都很好,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
  •   熊廷弼,袁崇焕是伟大的人物。
  •   这本写的很不错…………推荐,,推荐
  •   分析的很好,介绍的很清晰
  •   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详细描写了明末清初的一系列战役,史料翔实,各种数据很充分,值得一读。不过,此书似乎有些为满清说好话,对“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事件的描写较少。整体上看,此书的质量还是很好的。
  •   还在阅读中,不过从资料之厚重和严谨来看完全超过市面上那些“历史散文”,绝对是全面了解那段历史的好书
  •   对明清之间的战争描写比较系统全面,尽管观点不一定全都正确,但是本书的重点在战争,对于了解明清之间的主要战事是一部不错的书。
  •   这本书的引言我感觉很不好,有些不太客观,虽然清朝后来代替了明朝,但是这是历史的车轮谁也阻挡不了的,气数尽了谁也没有办法的。所以对于过去的历史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更客观点的,书的内容很详细,对明清战争有兴趣的人可以买一本看看
  •   对于了解明清战争很有帮助
  •   内容较翔实,对战场的描述非常具体。作为历史读物,恰如其分。若作为战争专著,评论方面似缺乏深度。
  •   依史料而作,值得一读
  •   非常地详细,非常得全面!
  •   关于这段历史,在众多的文字作品中,一向是演绎远多于正史,这本书内容可见作者的深厚功底,内容很详实,可以算作一本描述这段历史的集成之作。
  •   描写努尔哈赤与明军作战的事例相对较全,皇太极次之,在后了了。
  •   早就闻名,才购得,做资料用。
  •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历史缓缓走来,一路上伴随着杀伐和征战。
    看看历史,回顾过去吧。
  •     最近比较爱看类似的战争类历史书籍。
      全书考证还是比较充分的,作者做陈述和结论时也尽量援引史料作为佐证,并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因素和历史条件,是具备一定史学专业素质的,推荐作为参考书籍备查。
      当然啦,过多强调明朝廷的腐朽黑暗了,即使仅从作战角度分析,对明清双方战略策略、战术指挥、军事火器等诸多方面似乎缺乏值得信赖的技术性分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     在明与清之间,曾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前后交锋百余次,最终江山易手。从大的战役来说,就有萨尔浒之战、铁岭争夺战、辽沈大战、宁远之战、松山之战等,明朝末期几乎所有名将都曾与清军战斗过,明朝倾全国之力,却始终不能取胜,反而一再在命运对赌中败下阵来,可以说,是战争推动了历史的前行,是战争决定了两个王朝最终的命运。
      
      然而,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战争反而成了次要因素,学者们往往更热心于讨论党人之祸、朝政凋敝、魏阉专权等。似乎不论证出一个“未战则胜负已定”式的命题来,便绝不肯罢休。
      
      这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史料不足,靠暴力夺取天下的王朝往往特别忌讳谈暴力,会刻意篡改史料,导致记载前后矛盾,比如“宁远大捷”,本是明军首次在重大战役中击败后金,可在满洲方面的记录中,后金军伤亡奇少,努尔哈赤是否受伤也难以说清。
      
      第二,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相信文治重于武功,讨论政治得失的文字多,讨论军事方略的篇章少,经常用道德正确来替代逻辑正确。所以历史总是必然的,一点偶然性都没有,像战争这样充满变数的事,自然会被忽略。
      
      第三,明直接亡于李自成之手,而非直接亡于清手,这也是当时很多士大夫感到不服气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明军屡战屡败,但局面并没到不可维持的地步。这种情结发酵起来,便成了众口一词对吴三桂的指责,其实以吴三桂当时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挡清兵,山海关虽在,清军也曾多次突入中原,包围北京。以为一道关隘就能挡住清军,就能决定天下得失,实在是刻意泼污下才形成的独特的历史叙事方式。
      
      对于所有明清史爱好者来说,本书都是必读书,因为它考证扎实,写作严谨,虽是学术著作,却异常流畅好读,许多时髦的历史著作都曾参考过本书的内容,在战争史写作方面,本书确实堪称典范。
      
      首先,它的叙事特别完整,丝丝入扣,虽然都是引经据典,却条贯清晰,丝毫不乱。其次,它对战争双方背景铺陈十分细密,常有独到的见解。其三,引证资料特别丰富,体现了作者们的深厚功力。
      
      战争本来就是特别引人关注的题材,加上全景式的展现,故此书一旦开卷,便有再难放下之慨。
      
      
      
  •   在看這本書。同意唐山兄所說對於明清史愛好者來說本書是必讀書。但是有硬傷:1。某些結論太武斷(這個也是我的個人看法,具體例子回頭補充)只能作為一家之言。2。469頁附錄主要戰役一覽表,大凌河城是現在的遼寧省凌海市,1993年就撤縣設市了。本書括注的還是遼寧錦縣。此種錯誤在開始某頁的廣寧也錯了。
  •   佩服佩服。这么细节地方,我确实没注意。不是某些结论太武断,而是许多结论武断,作者特别喜欢下判断,其实有点够不上学术著作的级别。。。
  •   同意一楼,还有书中提到的复县、金县,早就是现在的瓦房店市和金州区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