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

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重庆出版  作者:丹纳  译者:曾令先,李群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丹纳,一生过着书斋生活的人。以诗人和逻辑学家的双重气质。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欧洲艺术历史中最生动的画卷。《艺术哲学(缩译彩图本)》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丹纳以渊博精深的见解,贯穿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提出了决定文明的三大要素——种族、环境、时代和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标准——艺术作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程度。全书条分缕析,通俗晓畅。丰富的内容,充满生机的论证,使该书增加了形象性。作者驾轻就熟地出入于文学、绘画、建筑、音乐、雕塑和诗歌缪斯殿堂六大分支之间,游刃有余的评述,纵横捭阖,潇洒自如,充分展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这本以欧洲绘画史为主的著作。将几千年的人类艺术成就溶为一炉,读之使人沉醉。 

作者简介

作者:(法)丹纳 译者:曾令先 李群丹纳(1828~1893年),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深受达尔文与孔德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实证主义运用与艺术批评的重要代表。20岁时即以第一名考入法国国立高等师范,专攻哲学,曾任巴黎美术学校美术史及美学教授。他认为种族、环境、时代是决定艺术家精神气质的三大因素,而艺术作品则相应于这一气质。丹纳一生著述颇丰。有《拉封丹及其寓言》、《英国文学史》、《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现代法兰西渊源》及《艺术哲学》等。

书籍目录

编译者语第一编  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艺术品的本质艺术品的产生第二编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意大利绘画题材是人体艺术天赋与历史环境巧合精神修养和天生审美感形象表现登峰造极凶残与文雅兼备的性格伟大艺术产生于特定环境第三编  尼德兰的绘画永久原因:大量杰作植根于民族性由兴而衰的四个历史时期第四编  希腊的雕塑聪明而早熟的种族朴素而简单的时代雕塑技术与塑造形体制度同步第五编  艺术中的理想理想的种类与等级特征重要的程度特征有益的程度效果集中的程度

章节摘录

书摘  艺术品隶属于“总体”  研究艺术品所隶属的总体,可以从总体的三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艺术品隶属于艺术家。某一艺术家的全部作品,无论是一幅画、一出悲剧,还是一座雕像,它们都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它们都属于艺术家的全部作品。大家知道,同一个艺术家的许多不同作品都是互相联系的,这就好像同一个父亲所生的几个女儿,彼此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每个艺术家都有他自己的风格,这些风格通过他的作品而得以表现。譬如,一个画家偏爱某种色调,或特别喜爱某种典型,另外,他的构图方式、制作方法都有他自己的特点。不同的作家,其语言特色和创作风格也迥然不同。拿一件著名艺术家的作品给人鉴赏,尽管作品没有艺术家的签名,但只要鉴赏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他就能说出艺术品的作者名字。如果鉴赏者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他还能说出这件作品是属于哪位作家、哪一个时期、哪一个阶段的作品。  第二,艺术家隶属于某一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艺术家连同他所创作的全部作品,也不是孤立的,一个艺术家总是隶属于与他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例如,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初看似乎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奇迹,是从其他星球飞来的陨石。但我们发现,与莎士比亚同一时期的其他十来个优秀的剧作家,如韦白斯忒、福特、玛星球、马洛、本·琼生、弗来契、菩蒙等,他们的创作风格大体相同,其戏剧特征和莎士比亚的戏剧特征也十分相似。又如画家鲁本斯,他的画前无师承,后无来者,绘画风格自成一体。但只要到比利时根特、布鲁塞尔、布鲁日、盎凡尔斯各地的教堂去参观,你就会发现有许多画家的风格都和鲁本斯相仿,如克雷伊、亚当·梵·诺尔德、日拉·齐格斯、龙蒲兹、亚伯拉罕·扬桑斯、梵·罗斯、梵·丢尔登、约翰·梵·奥斯德,以及你们所熟悉的约登斯、凡·代克等,他们用相同的思想感情理解绘画,在各人特有的差别中始终保持着同一家族的面貌。和鲁本斯一样,他们喜欢在画中表现人体的健壮、生命的丰满与颤动,只不过到现在,他们的名字被同时代的大宗师的盛名所湮没。但是,要了解那位大宗师,仍然需要把这些有才能的作家集中在他周围,因为大宗师只是这个艺术家庭中最显赫的一个代表。P2-3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一部为所有贴近艺术的人所写的关于艺术与艺术欣赏的书。    知识分子阅读,不仅是指其特有的阅读态度和思考方式,更重要的还包括读物的选择。在众多当代出版物中,哪些读物的知识价值最高而且是主流的,许多人都很难确切判定。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所选择的均为对人类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着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的代表之作,这些著述一直都极大地丰富着我们的大脑,使人类的思想更为生动、睿智,并被每一代学人视为最理想藏书。  这些著述大都篇幅宏大,难以适应当代阅读的特有习惯。为此,在凝练编译、准确压缩的基础上,以图释的方式对书中的知识要点进行了精彩补述,既突出了原作者的精要思想,又回避了让更多读者犯难的学究气。  一切尖端的思想都能轻松地理解,一切深奥的知识都可以变成今天的常识。  《艺术哲学》是丹纳诸多艺术理论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源自作者19世纪在巴黎美术学校美术史的演讲讲义,20世纪60年代初被介绍到我国。今天重读此书,我们仍然会被书中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洞察力、精妙的文字所震撼。

编辑推荐

  一部为所有贴近艺术的人所写的关于艺术与艺术欣赏的书。  丹纳,一生过着书斋生活的人。以诗人和逻辑学家的双重气质。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欧洲艺术历史中最生动的画卷。《艺术哲学》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丹纳以渊博精深的见解,贯穿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提出了决定文明的三大要素——种族、环境、时代和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标准——艺术作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程度。全书条分缕析,通俗晓畅。丰富的内容,充满生机的论证,使该书增加了形象性。作者驾轻就熟地出入于文学、绘画、建筑、音乐、雕塑和诗歌缪斯殿堂六大分支之间,游刃有余的评述,纵横捭阖,潇洒自如,充分展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这本以欧洲绘画史为主的著作。将几千年的人类艺术成就溶为一炉,读之使人沉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艺术哲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3条)

 
 

  •   如题,里面的内容很不错,就是封面让人一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是这个价位的书。。。不过还是值得推荐的
  •   虽然贵了点 但其他方面都很满意 推荐
  •   很好的书哦~有彩图,不枯燥,内容也很不错,推荐
  •   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打开这扇窗,我看到了历史的缤纷色彩,触动心弦的图像,震撼心灵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我太喜欢这本书了,读这本书长了很多见识。
  •   我是在书店直接买的原价书,虽然觉得有点贵,但还真值,首先做为爱读书的我对纸质要求比较高, 这本书拿在手里很轻,彩页也恰到好处,排版很有条理,内容也很不错,是需要反复读的一本书,强烈推荐:)
  •   这是我目前读过的最好的美术史,图片是彩色的,排版很精美,原作者把西方艺术活动和艺术形式演进放在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大环境中进行研究,让人神游在浩瀚灿烂的西方艺术文明的星河中。丹纳的汉译本以前有过傅雷版的,但是我比对后感觉这本的文字结构要比傅雷的更加严整,傅雷的更靠近文艺散文,而该版本才是体现了一部史论巨著的系统性!
  •   不好意思,以为评了,结果没发出去。很好,彩页喜欢
  •   这本书封面和网站上的书不一样,严重被骗,向亚马逊投诉.........................,我也是帮人买的,害我难做
  •   以为不错,结果~~~~~
  •      同事推荐的一本书,花了3个晚上看完的。
       从客观角度(地理、气候、政权、种族、时代)阐述了欧洲艺术的流派,认识艺术是生活的倒影,每件艺术品都是个有核心思想的会说话生活的写照。高贵的艺术品是不能摆脱时代而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艺术品在多年后才被珍惜的原因。比较喜欢里面讲述希腊雕塑和哥特式建筑的特点的章节。
       看过之后更加懂得了艺术的真谛。为了映衬、为了抚平、为了释放、为了真实。
  •     两个星期读完,期间一再感谢傅雷先生,文笔流畅优美,注释简单易懂,没有你不能理解的独立的话语系统,如同丹纳是你的老师,站立在讲台上从民族背景的历史的角度讲诉艺术历史的必然,那些艺术家因着背景出现在当时,又为着自己血液中的民族性绘画,又因这民族性集结成一个时代的高峰,艺术品的产生就是这么简单。
      
      再接着在第二三四篇分别讲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地区,和希腊雕塑,有爱好享乐崇尚人体的拉丁人种,有坚韧开拓,略微呆板但严谨恪守的日耳曼人,有追求自由尚武力的希腊族。在这些讲诉中即便翩翩的贵族也会挥舞刀子,狡诈的政治家与多愁俊美的青年本是一体,其间有杀了数人的艺术家切利尼的手稿,这是意大利人的传统。再者有与其他地区日耳曼不同的尼德兰人,本着日耳曼的民族性,在旷陌的冻土与沼泽中开垦生机,因环境的艰苦又勤勤谨谨,不沉溺于肉体的享受,日子过小幸福小安乐,绘画呈现本民族的特征,却又在意大利绘画的洪流冲来时把持不住,失了本性,直至弗兰德斯的鲁本斯才又呈现了一种面貌,那些极具肉感白花花的软绵的肉体是真正属于这个冲积地的,后来成立了荷兰,改了新教成立共和邦,民族的英勇胜利和繁荣都涌到画布上,出现了伦勃朗这样的大师。
      讲起希腊人与希腊雕塑又是另一个面貌,他们天生快乐,爱好简单,喜欢沉思,环境造就他们边缘清晰的艺术视觉,赋予形象的能力和对完美人体的崇拜,他们对肌肉的训练细微到指节,自然这些又会反馈给艺术,这是艺术史上辉煌的一页,残存的部分不能描绘它盛期的十分之一,对于这时的艺术,丹纳几乎只有致敬,意大利人后来向他们学习,也创造了艺术的盛期,多么具有生命力的艺术。
      
      可惜作者只从民族时代背景制度去分析画家产生和画作的时代必然性,并未能对单独的画家的画面进行分析,作者还认为,一个辉煌的到来几乎都是在巨大的动荡之后,人们的精神强悍,肉体野蛮,才能孕育健康的艺术,还对荷兰小画派有略微的鄙夷,这些都要根据情况自己接受,毕竟是一部传统的艺术哲学。至于第五编把我搞糊涂了,看的有些郁闷,需要高人指点。
  •      大家就是大家,看的外国作品也算不少了,然而能翻译得像傅雷先生这么好的作品真是不多见。至于这本书的书评我觉得没有写的必要了,因为傅雷先生在序言里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想说的是 :这本书的题目虽然叫艺术哲学。乍一看,给人很学术的感觉,其实不然。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丹纳讲学时的记录,所以这样无形中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读来不仅没有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反而觉得妙趣横生。应该说丹纳讲得好,傅雷也翻译得好。连我这种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的人看了也不由觉得自己的审美上升了一个档次,可惜的是,自己对于绘画、雕塑等没有研究,也不能说研究,只能说不了解吧。因为自己连了解都还不怎么了解,又谈何研究呢?
       一直就很喜欢旅游,因为那样就可以见识见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连小时候的愿望也不外乎此,出国,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这个愿望总算实现了,不过却不是以出国的形式,而是通过这本书,它让我深切地了解到了欧洲地区的一些风土人情,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     我自认也度过些艺术史艺术理论方面的书籍,但是这本《艺术哲学》,在我看来,最具价值,尤其对于我们这些非西方文化系统的人来说。
      
      最重要的一点是,丹纳并不故作神秘,把艺术覆盖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是深入浅出,剖析透彻,看过的同学能发现,作者常常举一些与艺术毫无相干的例子,平易浅显,但最能说明问题,这样就能使读者更容易的理解他想要表达的内容。
      
      其次,丹纳是我读过的作者中,第一个把欧洲艺术分为俩半的人,这使我想起中国的环境,如出一辙。在丹纳笔下,南部的拉丁民族与北部的日耳曼名族有明显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区别,因而产生了明显的艺术风格上的区别,成为西方艺术的俩条主线,而在其他作者那里,这些是看不到的,在我印象中,一直以为欧洲的艺术一脉相承,直到看到这本书。
      作为对比,其实大家可以想想国内的情况,南方与北方的作家们,其实差距颇大,盖因为环境差距,虽然我们说的都是中国话。
      
      此书刚刚读过一半,就此评论,待全书读完后,做一总结
  •      美学界通常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有三种不同的定义,其一,美学就是研究美本身的学科,这种观点大多数人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其二,美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譬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其三,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因而也称之艺术哲学,持这种观点的在学院派占很大的比例。但是否能够将美学与艺术划为等号,通常来说,美学的范围比艺术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因此学术界对此也有些怀疑。
      
       丹纳所著的《艺术哲学》是否可以美学的研究对象呢?实际上通读本书后,才知道《艺术哲学》并非是指美学意义上的艺术哲学,更多的是可以称为艺术史论,因为,丹纳的立足点取源于艺术学、历史学和社会学上的社会风俗,这和伏尔泰的《风俗论》极为相似,但是研究的方向却不一致。丹纳试图突破传统的艺术史论,主张“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
      
       本书全篇主要以三个部分展开,即艺术的定义、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艺术品的价值评判。关于艺术是什么?他认为,艺术品的最初启蒙是对事物的或多或少的模仿,因此他总结说“整个艺术就在于正确与完全的模仿”,从中可以看出,艺术还难以脱离模仿说的窠臼。那么对于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则是他在艺术理论上的最大贡献之一,他从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古希腊雕塑的研究发现,以艺术学、历史学和社会学位依据,总结出种族、环境、时代是制约艺术产生与发展的三大因素,在这三种因素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 除此之外,他对艺术价值的评判也有重要的意义,认为艺术品有它本书的客观标准,而不是随意可以确定的,一般说来,艺术品的价值评判特征主要有三种,即特征重要的程度、特征有益的程度、效果集中的程度。
  •     这个书名已经不陌生了,各种地方都听到,也援引过。但是一直没有看,粗略翻过,也没觉得怎样。最近秋色很美,心情也很好,认真地读了进去,的确可以算作是一个入门书。看了之后对欧洲艺术会有一个很好的观望角度。惊喜。
  •     我表示怀疑。
      
      “如果鸡蛋好吃,你何必去理会下蛋的母鸡呢。”这句话不全对,但用在艺术这里却很合适。一幅画,本身就表达了所有的意思,你又何必煞费笔墨去描写当时的社会环境。
      
      总结、推理、归纳的方法用在历史上面倒是很好。
      
      画的好处是因为有些地方是文字难以表达的。
      
      除了《蒙娜丽莎》,绝大多数西方名画我们大概都没有看过。再没有仔细观摩前,这本书参考价值不大。
      
      这本书我随手翻了翻,觉得很罗嗦,忍不住吐槽下。因为没有详细看,可能不全面。
  •     这本书也是一本艺术史,作者从时代、种族、环境三方面来解释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不同的艺术特征。南方(比如法国、意大利和希腊)良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让意大利人、法国人和古希腊人都天生头脑灵活而早慧;也因为生活环境的优越,这个地区产生了很多高贵、优美的绘画和雕塑。但也有缺点,因为南方人天性中耐力不强,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往往无法长时间地持续,而需要不断地受到刺激。而北方,包括英国、比利时、德国和荷兰,尤其是荷兰,由于地理环境相当恶劣,迫使他们必须持续不断、长期地与自然环境做艰苦决绝的斗争----这培养了他们的坚韧和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因此,他们天生都具备一种坚韧的耐力,并且愿意从事枯燥而单一的工作。这也是养成德国人严谨的哲学思维、荷兰人不屈不挠地与自己的生存环境做斗争的原因。另外,南方人注重人物的美丽、优雅与人物的寓意(比如对圣经人物的绘画),而北方人的绘画更关注现实。在北方人的大量绘画中,他们只是如实地呈现现实中的人物,无论他是臃肿的、肥胖的,都一一入画。北方人注重思想,南方人则更注重视觉效果。我想,如果两者能互补,一个人身上能同时有南北方两者的优点,那他、她将会十分完美。
      
      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古希腊人的人生观,以及尼德兰人(包括比利时人和荷兰人)的追求自由、追求公义的精神。古希腊人的人生观,大概是最健全的了。其实,和俄罗斯作家一样,古希腊人也是理想主义者,也有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不过,这种轻松、活泼、自由自在的观念,和需要变成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现代社会却格格不入。
      
      古希腊人人生观:
      
      在别的地方,机能的天然的平衡受到文明的破坏;文明总是夸张一部分机能,抑制另一部分机能;把现世为来世牺牲,把人为神牺牲,把个人为国家牺牲。文明造成印度的托钵僧,埃及与中国的官僚,罗马的法学家与收税官,中世纪的修士,近代的人民,被统治者,资产阶级。在文明的压力之下,人有时胸襟狭窄,有时兴奋若狂,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他成了一架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或者觉得自己在无穷的宇宙中等于零。 ---在希腊,人叫制度隶属于人,而不是人隶属于制度。他们把制度作为手段,不以制度为目的。他利用制度求自身的和谐与全面的发展;他能同时成为诗人、艺 术家、批评家、行政官、祭司、法官、公民,运动家;他锻炼四肢,聪明,趣味,集一二十种才能于一身,而不使一种才能妨碍另外一种;他可以成为士兵而不变作机器,成为舞蹈家歌唱家而不成为舞台上的跑龙套,成为思想家和文人而不变作图书馆和书斋中的学究,他决定政治而不授权给代表,为神明举行赛会而不 受教条束缚,不向一种超人的无穷的威力低头,不为了一个渺茫而无所不在的神灵沉思默想。仿佛他们对于人与人生刻划了一个感觉得到的分明的轮廓,把其余的观点都抛弃了,心里想:
      
      “这才是真实的人,一个有思想、有意志、又活泼又敏感的身体;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在呱呱而啼的童年与静寂的坟墓之间的六七十年的寿命。我们要 使这个身体尽量矫捷、强壮、健全、美丽,要在一切坚强的行动中发展这个头脑这个意志,要用精细的器官,敏捷的才智,豪迈活跃的心灵所能创造和欣赏的一切的 美,点缀这个人生。”
      
      ---《艺术哲学》丹纳著 傅雷译
      
  •     几乎是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最喜爱的一本书。
      大概是高中的时候,对文艺复兴突然有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从家中的书柜里挖出了这本书。怎么形容看书的心情呢,是一种一见钟情,爱不释手。
      一开始喜欢古希腊和文艺复兴的部分,于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想看的时候随意翻开就可以沉浸其中。
      充满睿智的文字,又不失幽默与风趣。
      丹纳做这许多年的巴黎美术学校美术史和美学教授所有的授课精华都汇集在这本艺术哲学之中。拜读起来,这几乎是一种奢侈。
      对于整个古代及近代西方艺术的发展,不仅从艺术的角度去研究,而是结合了政治,经济,人性多个角度去探究。
      艺术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就比如唐代中国诗歌到达巅峰,也必然不失诗本身就这么发展。这样一个繁荣时期的形成,无疑与唐代的经济,开放的文化等等客观因素密不可分。
      后来,发现整本书都是相当精彩,对于尼德兰也就是现在的荷兰,那段人才辈出的艺术巅峰,也刻画得惟妙惟肖。
      作者的一个观点很深入我心,那就是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属于一个民族的气质,对于这个民族会产生的艺术形态近乎有决定性的作用。
      是的,我们很难想象,比如一个德国人去画出文艺复兴那种热烈的丰硕的完美的人体,那不是属于德国人的审美。他们更务实。
      但是同属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和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却可以在对美的追求上达到惊人的审美相似。
      这是一本经典,傅雷的完美翻译更是经典。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傅雷,这本书又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汉语的世界中。就如同郭沫若之于鲁拜集……
      这是一本绝对值得一读的经典中的经典。且足以一读再读。
  •     在发小的新居里,偶尔谈起创作和痛苦的关系。
      
      是的,每一次创作的过程,其实是穿透一种痛苦。
      
      “这种可怕的努力不能不产生痛苦和骚乱。
      
      现代最善于用色彩的人,不论文学家或画家,
      
      都是耽于幻象的人,不是过于紧张,就是精神骚动。”
      
      这正是在兴之所至的表象之下,
      
      艺术作品产生的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
      
      
  •     个人以为这本书之所以被最早介绍到国内来,是由于其作者是以近似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述其美学思想的,对时代和经济对美学思想的影响十分强调,不同于黑格尔与谢林德国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体系过于强调抽象的哲学逻辑,因此更容易被中国人所理解。
      
      本书介绍了西方美学思想中的三大组成部分,一是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拉丁美学派别,二是以尼德兰为代表的日尔曼美学思想,三是古典希腊美学思想。
      
      在每个章节中,都着重介绍了当时的欧洲政治思想的环境,对美学思想所具有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做了精辟的分析。
      意大利美学思想的宗旨,以文艺复兴时代为黄金时代,无非是古罗马文化对基督教思想的一种反叛。那时候的意大利更象是罗马帝国的短期复活,贵族们热中于血腥的争斗,生活也由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得以过一种奢侈的罗马贵族的狂欢,因而为文艺复兴做了经济和政治上的准备。以罗马文明作为其基础的意大利美学思想,实质上是一种专制的君主思想,艺术上体现为华丽的,雄浑的,史诗的英雄般的艺术风格,米开郎其罗就是这个美学思想的代表,那壮丽宏伟的气魄,英雄的风格,痛苦与狂喜的交织,扭曲但是却要突破一切束缚的姿态,以及连女性身体都表现得筋肉结实的特色,都让人想起古罗马那些雄健热情的雕塑。而拉斐尔的恬静唯美,显示了拉丁人对女性和母亲的崇拜,对人体线条的诗情画意的非现实主义的描绘。达芬奇是其中的异类,他的伟大就在于是一个保留了中世纪神秘风格的大师,具有一种难于言传的超越了时代的现代风格。意大利画家喜欢红色,无论是提香贵族式庄严的红色还是拉斐尔宁静美丽的红色,都让人联想起这个以血腥斗争和权利争夺为政治思想民族的特性,红色是拉丁人的颜色。也是拉丁民族文化的主色。因此,无论是意大利电影瑰丽的色彩还是华丽的服装,都是其民族美学思想的体现。
      
      
      作为日尔曼美学思想的代表,尼德兰艺术就是体现一种中产阶级市民美学思想。这个以普通市民为创作主题的民族,是与其市民阶级的政治思想和经济形式相适应的。在尼德兰画家那里,没有意大利明媚的阳光和完美的人体,总是灰蒙蒙的,雨雾中的,人物甚至是丑陋的,穿着肥大的黑色衣服,面孔黄腊腊的,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而绘画的主题虽然也以宗教为题材,但是其中的宗教人物完全不是意大利人笔下完美的贵族,而是憔悴的市民商人,也更多的描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们没有伟大的古代历史,只是一些辛苦劳作的商人和小市民,所以他们的风格是写实的。伦伯朗的作品所表达的就是这个阶层所要表达的普通人的尊严。凝视着他画作中的人物,不再有华丽的服装和优雅的外表,而是试图在这压抑贫穷平凡的外在被一束神秘的光映照下高尚的灵魂。他的光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人性的光辉,被简朴的服装和衰老的肉体所掩盖,很难发掘。作为唯一的例外,是鲁本斯,他是连接拉丁美学与日尔曼美学的桥梁,在他的作品里既有意大利人对色彩的把握,也有尼德兰人对精神的重视,因此作者称他是象莎士比亚一样是个日耳曼艺术中的异类,在一个压抑情感和色彩换取理性的民族中,他们是独特的。
      
      古代希腊文化和美学思想,是欧洲文明的基石之一。
      这种美学是贵族式的。
      就如同意大利美学是专制君主政体的体现,尼德兰--日耳曼美学是平民的,而希腊美学是贵族的。
      这种美学思想成为欧洲古典美学的最完美的体现,也是介于专制与平民之间的,因此其精致简洁近乎完美,但又体现自然的本能,毫无罗马式的夸张。正如作者所言,他的缺点就在于太小了,只适合那些小国家,和一小部分社会的阶层,尼采欣赏希腊文化,也理解其贵族风范,受到很大的启发,但是尼采毕竟受到基督教影响大于希腊思想。
      希腊的美学思想的缺陷在于对什么都都缺乏深刻探究精神,流于空谈和形式甚至游戏。假如说意大利美学思想太过于物质,日耳曼美学太过于精神,那么希腊美学就是一种试图平衡两者,并且创造了一种精致的精英的美学思想,在人与神之间以美连接。
      观赏意大利的雕塑和绘画,总有一种肉欲的感觉,日尔曼艺术由于追求个性和精神思维又显得呆板空洞,观赏希腊的雕塑作品就毫无这两种极端的感情,伫立在面前的任何一座裸体的雕塑,都不能使人产生任何枯燥和淫秽的感情,而是一种高尚雅致难以接近的完美,不同于意大利的动态美,也不似日耳曼的严肃,而是优雅的静穆之美。
      意大利是屈从与自然,日耳曼人反自然,只有希腊人是改善自然。
      因此是最美的。
      最美的往往是最短暂的,不实际的。
      
      作者以这三种美学思想为探讨的主题,我以为在当今世界,有一个国家可以说是融合了这三种美学思想的,那就是美国。
      
  •     丹纳的《艺术哲学》已经再版了很多次。我个人认为此书对于那些初涉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读者来书非常的好,因为其涵盖面广,但对于艺术的论述又相对来说通俗易懂,是一本不错的普及类读物。
  •     丹纳的<艺术哲学》我花了两个整天才勉强看完。似乎一本很早已脱离时代或者根本就是废话连篇的书总有点少的可怜的精彩的部分在厚厚一本书的最后10页里。似乎前面的400页秘密麻麻的废话就是为了阻挠你得到最后这一点真理。这样的书就好像一个流行歌手的新专辑,能听的歌10首里也就能挑出一首,而且他还绝对不出精选集,每次靠一首歌做卖点,其他的坏耳朵的歌就搭配给你了,想不买都不行。丹纳的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废话连篇的书,比房龙的书还过分。比如他要以生物学的比喻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决然要把生物学的东西陈述10个页面。毕竟我们读者不是他课堂上的弟子,听听也不费什么时间和精神,我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就太痛苦了。
      
      丹纳的《艺术哲学》这本充满着莫名的短短下划线,无论封面还是页边距的设计都比盗版的职业精神都不够的这本书,被我看到了一半这个时候,我想到了自己的精神的成长和曲折。艺术家,或者说一个做什么都做的足够好的人,他该单纯的看,敏感于形象(不过也不仅仅是外在形象这么简单),而不是被狭隘的观念所束缚。
      
      《艺术哲学》的封面设计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这个封面在书店就让我很犹豫要不要买这本内容据说很是经典的书。甚至中文翻译的艺术的艺字在我看来明明就是个少了下面偏旁的错字。英文名对不对我也不确认,因为哲学用的是英文,下面艺术好像又是错误的英文,又似乎可解释为是其他文字而不是英文。封面的颜色和字体简直就是排版工人的业余之作,除了把图片放在一个色块上,半正确半不正确的中英文书名也排到封面和侧封上,以为这就万事大吉而且堂而皇之出版了。出版社是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曾经出过《今日先锋》这样的当代艺术的出版社,难道连个色盲加文盲的排版都能通过?这不是和很多艺术批评家可以写很多评论文章,好像会策划很有文化味道的展览,但是连个展览海报的平面设计做的也就是街头名片店的水平。我难以相信这样的出版社能有什么文化水准,同样也很是鄙视连平面设计都没有感受力的所谓“艺术”批评家。
      
      
      毕竟也花时间看了,所以还是要非常努力的找出几乎可以忽略的一点收获:《艺术哲学》说到了人的精神世界的3个内容:1、智慧、2、感情3、意志。这3点,我个人在第一方面因为欠缺的也蛮多的,所以最近些年几乎都在恶补,尤其是近两年。感情方面我觉得自己也一直没有放弃培养。第三点,意志却是我最近些年可以说完全没有仔细思考过的东西,这也是我最大的欠缺的品质。青少年时代的坚强意志已经堕落的看不到了,今年找回一点点,但是远远不够。我相信这是我看《艺术哲学》的一个非常小的收获。
      
      另外从艺术的微观的方面,艺术哲学总的来说有个观点非常重要,也是他少有的2个观点中一个——艺术家的杰作一定要是民族、时代和历史的最深刻的表达,或者是形象的(我认为张晓刚做到了),或者是更普遍意义上的东西。那么首先我就要了解自己的种族或者说民族,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的现状,才能更敏锐的发现可用的形象和普遍意义的东西。虽然说艺术不能用观念和智慧达到,不能受观念和知识的束缚,但是完全没有智慧、知识和观念,我想在当今信息多元的社会也无益于艺术,所以要头脑清晰,早一天能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做出来。
      
      丹纳说哥特是病态的,但是我要说——哥特,病态的美极了,纤细的神经布满建筑。
      
      
      
  •      据说男人在25岁前可以培植一种情怀,之后的大多是情欲,就在我25岁前的头两天,我合上了这本书,终于一口气读完了。这是一本拓展心灵,放飞心灵的书,就如同傅雷先生告诉傅聪的那句话一样。
      
  •      这是艺术概论课的平时作业,老师给了个有关美学、艺术的书目,选一本写读书笔记,恰好有《艺术哲学》,也是我一直想看的,就借来读,读后写了这个,作为作业~~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由于对西方艺术了解不多,很多细节具体事实并不能很好记住,所以有关例证的那三编印象不深,倒是第一编和第五编的理论令我印象深刻些。首先是第一编,主要论述艺术品的本质。对此,丹纳的出发点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因此他从艺术品追溯到艺术家的风格,再到艺术流派。而艺术流派的形成无疑来自于它所属的风俗习惯、时代精神。而对可以被称为时代精神的事物,丹纳也做了解释,即“某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要了解艺术品、艺术家、一群艺术家(艺术流派),就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不但这个或那个大师的生平,便是每个大的艺术宗派的历史,也证明模仿活生生的模型和密切注视现实的必要。一切宗派,我认为没有例外,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抛弃活的模型的时候衰落的。” 因此丹纳举出很多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模仿的重要性,甚至在这一节结尾得出“整个艺术就在于正确与完全的模仿” 的结论。
       然而读到这里我不得不发问,艺术确实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但艺术也有颠覆生活超越时代的可能,比如卡夫卡的小说,梵高的绘画,都是不符合、或者说超越、颠覆它们所属时代的大多数人思想情感的趋向的。那么绝对模仿是不是艺术的目的呢?我提出了与丹纳接下来提及的同样的质疑,“倘是这样,那么绝对正确的模仿必定产生最美的作品。然而事实并不如此。” 丹纳依旧是举出丰富而有力的例子来论证,进而说明艺术的目的应当是“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全部”。因此,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某些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明显越好”。“艺术品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特征表现得彰明较著;而艺术所要担负这个任务,是因为现实不能胜任。在现实界,特征不过居于主要地位;艺术却要使特征支配一切。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把实物加工,但是不充分。特征的行动受着牵制,受着别的因素阻碍,不能深入事物之内留下一个充分深刻充分分明的印记。人感觉到这个缺陷,才发明艺术加以弥补。” 由此,丹纳最终对艺术品的目的得出了完善的结论:“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某个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的观念,比实际的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各个部分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在雕塑,绘画,诗歌三种模仿的艺术中,那些总体是与实物相符的。”
      
       接下来,丹纳要讨论艺术品的产生。从前文就可以看出,他认为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他的结论主要来源于两种证据:以经验为证,以推理为证。他在第一编的篇末引用的歌德的话,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观点:“不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 因此,由这种观点出发,丹纳开始分别讲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尼德兰的绘画,希腊的雕塑。他细致而生动讲述,正如他自己所说,将它们看作显著的例子,“使我能够在你们面前应用这条规律,证实这条规律。”这个规律便是“作品与环境必然完全符合”。
       然而对于丹纳所举例子的论述,傅雷先生在译者序中的一段话很客观的点出了他的局限所在:“……他虽则竭力挖掘精神文化的构成因素,但所揭露的时代与环境,只限于思想感情,道德宗教,政治法律,风俗人情,总之是一切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他没有直接触到社会的基础,他考察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却忽略了或是不够强调最基本的一面——经济生活。《艺术哲学》尽管材料如此丰富,论证如此详尽,仍不免予人以不全面的感觉,原因就在于此。古代的希腊,中世纪的欧洲,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十六世纪的佛兰德斯,十七世纪的荷兰,上层建筑与社会基础的关系在这部书里没有说明。作者所提到的繁荣与衰落只描绘了社会的表面现象,他还认为这些现象只是政治、法律、宗教和民族性的混合产物;他完全没有认识社会的基本动力是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漫长的三编“显著的例子”之后,丹纳继续阐释他的美学,谈及“艺术的理想”。首先说明,什么是艺术的理想。前文已经提过,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由这样改变的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可见艺术家根据他的观念把事物加以改变而再现出来,事物就从现实的变为理想。“他体会到并区别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有系统的更动各个部分原有的关系,使特征更显著更居于主要地位,这就是艺术按照自己的观念改变事物。”
       然而,什么是好的艺术品,怎样给艺术分等级,评价它们的价值?这就涉及到对艺术的判断标准问题。丹纳在这一编的第二节中作出了如此论述:“……后世所下的最后判断,可以用判断的过程证明判断的可靠。先是与艺术家同时的人联合起来予以评价,这个意见就很有分量,因为有多少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思想感情共同参与;每个人在趣味方面的缺陷由别人的不同趣味加以补足;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建议更接近事实。然后开启另一个时代,带来新的思想感情;以后再来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把悬案重新审查;每个时代都根据各自的观点审查;倘若有所修正,便是彻底的修正,倘若加以证实,便是有力的证实。等到作品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法庭而得到同样的评语,等到散处在几百年的裁判都下了同样的判决,那么这个判决大概是可靠的了;因为不高明的作品不可能使许多大相悬殊的意见归于一致。” 这段论述,初看貌似很有道理,但细一思考,从我个人角度看来,便有了些许质疑:首先,从“与艺术家同时的人”来说,他们共处一个时代,按照丹纳前文的观点,他们个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作品所蕴含的思想,都是民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共同促成的。那么同一时代的人必定有相近的价值观,同一时代的作品思想也大致有相通之处。这其中拥有不同思维,乃至颠覆当时时代潮流的人毕竟是少数,而这“少数”在“互相冲突”之中很难得到中和,大部分时候的结果是被“多数”所湮灭(好比政治上的“多数人的暴政”),一个时代的趣味缺陷在这个时代中未必能够“加以补足”,各种各样的成见相互冲突的结果也未必是“平衡”,但的确,无可置否的是,强烈的少数观点会对主流声音造成一定的冲击,并引发更多的人思考,对“开启另一个时代”是有促进作用的。另外,从“每个时代”的角度看,“每个时代都根据各自的观点审查;倘若有所修正,便是彻底的修正,倘若加以证实,便是有力的证实。”这却是无可厚非,但是“等到散处在几百年的裁判都下了同样的判决”,这个判决也未必是可靠的。因为,这个“几百年”到底是几个百年呢?到底要过确切的多少时间,确切的几番修正,得到结论才能被认为是定论呢?我们今年可能看到某些艺术品、艺术家已得到了定论,但谁能保证我们今天的结论不会被后人修正、乃至颠覆呢?这样的例子不必多举——我们对于前人的结论修正的还不够多吗?如果认为我们今天的一切都还不是定论,那么什么时候才有定论呢?还是沿用丹纳的观点,每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民俗习惯都有与前代大相径庭的地方,,每个时代人的价值观也会有诸多差异,那么审美眼光和评判标准可能就完全不同,我们认为美的也许下一个百年就是丑的,这是很正常的。那么如此推断,便陷入了无穷,即我们的结论下一代能够修正、推翻,那下一代还能被下下一代修正,那么下下一代也可以继续被修正被推翻……无穷无尽,永远没有定论,永远。
       所以,我认为,艺术本身就不该有定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析角度,欣赏思维。而对丹纳来说,他认为“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著的特征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因此,他所认为的对艺术的判断规则即是:“一件作品越接近这个目的越完善;换句话说,作品把我们提出的条件完成得越正确越完全,占的地位就越高。”这条件是什么呢?丹纳也清晰的列出:“我们的条件有两个,就是特征必须是最显著的,并且是最有支配作用的。” 继而丹纳论述了“特征的重要程度”,用以说明作品的重要程度取决于特征的重要程度。然后论及“特征的有益程度”,仍然同上文论述的部分相当,先从精神生活,再提文学作品,继而是肉体生活,最后是造型艺术。得出的结论便是:要在自然界中观察特征的重要与益处,得到现实与艺术的高度协调。本书到此已近尾声,但丹纳显然不甘心于此,最后的部分又说到“效果集中的程度”:“特征本身已经考察过了,现在要考察特征移植到艺术品中以后的情形。特征不但需要具备最大的价值,还得在艺术品中尽可能的支配一切。唯有这样,特征才能完全放出光彩,轮廓完全突出;也唯有这样,特征在艺术品中才比实物更显著。”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作品的各个部分通力合作,表现特征。” 因此,丹纳在此提出“集中的程度决定作品的地位;所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在以上两个尺度 之外还有第三个尺度。” 接下来,便又是一番精神生活、文学、人体、造型艺术的举例,并且最后还是通过举例证明了上述规律 决定了艺术史上的各个阶段,由此说明这个规则的普遍性,至此,全书结束。
      
       正如丹纳在序文中所说:“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他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在我看来,通过这本书,他给予了我们这些有益的东西,他的目的达到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他所作的研究局限所在。傅雷先生对此作了比较辩证且全面的分析:“有人批评他只采用有利于他理论的材料,抛弃一切抵触的材料。这是事实,而在一个建立某种学说的人尤其难于避免。要把正反双方的史实全部考虑到,把所有的例外和变格都解释清楚,决不是一个学者所能办到的,而有待于几个世代的人的努力,或者把研究的题目与范围缩减到最小限度,也许能少犯一些这一类的错误。”“……但丹纳至少已经走了第一步,用他的话来说,已经做了第一个实验,使后人知道将来的工作应当从哪几点上着手,他的经验有哪些部分可以接受,有哪些缺点需要改正。”
      
      
      参考资料:
      丹纳. 艺术哲学[M].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      因为读书会的原因,开始读丹纳的《艺术哲学》,最终却是书没读完,读书会也终没有去参加。
       据说书的这个版本是不完整的,丢失了丹纳《艺术哲学》中最重要的一头一尾。
       即使如此,我还只看完此书的意大利哲学部分和尼德兰艺术哲学的大部分而已。
       说实话,文艺复兴时代一直是吸引着我的,因为那些人,那些杰出的人,那些画,那些无与伦比的画一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似乎那是一个专出天才,专出奇画的时代。
       但《艺术哲学》依然没能让我读得酣畅淋漓,只是觉得这个作家的研究角度有些不一样。
       一般人研究艺术,无非是把艺术与个人的经历或者个人的才气联系起来而已,此书却是把它与一个民族的才气,一个民族的气质联系在一起。
       书中的意大利人优雅却又暴戾。整个民族原本在艺术上就是高其他民族一筹的,所以才能产生那样震憾人心的艺术。
       但读下来总觉得差了些什么,好像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大画面,却看不到艺术家们本人。虽然画是他们画出来的,心血是他们的心血,却把艺术家本人给淹没了,好像他们之所以有那样的才能,不过是因为他们处于在一个好国度,拥有一种天生的艺术天赋一般。
       当然,妞去听完读书会回来告诉我,丹纳为写这本书花了十余年时间,到每个地方进行了实地考查,这样一来,却又觉得这本书着实难得。
       事实上,如果我们考查一个时期的艺术能够真真正正的还原到那样一个时期的历史语境中去,确实可以更好的看清艺术的由来。
       只是为什么取名哲学,依然不太能够明白,也许等多年以后重读我能有更深的体悟吧。
  •     是否重要,是否有益,是否效果集中,拉丁人的乐观向上和日耳曼人的科学严谨以及受他们影响到欧洲亚人群,传统的建筑/绘画/音乐/诗歌在本书中得到极具逻辑性的阐述。
       卿本佳人,艺术却在那样出乎我们意料的环境中产生,远比我们现在的浮华市侩强,至今仍然被挂在模范碑上,是我们的悲哀还是他们的骄傲……
  •     当年苏大某教授推荐的书目中的一本,确实不错。可惜我离文艺青年之路和某人的距离一样渐行渐远,再也回不去了
  •     很抽风
      还有艺术与视知觉
      我挖地三尺找到海底两万里都找不到了我的耐心来读
      对不起写这本书以及翻译此书的神人门
      以及佩服完全读完这本书以及看懂的人儿们
  •     此书是大学时外国法制史老师的推荐。以后发现傅雷先生也曾在家书里把它列进儿子的阅读书目。读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为书中所描述的,人类文明演进和自然环境之间那种奇妙的关系所惊讶。书写得很有趣,丝毫没有普通大部头的艰深之感。一读再读。以后有机会就陆续的买了送最要好的朋友。
      
      原文著述丰富缜密,所附艺术巨作图片完配,恰似一部人类艺术和文明演进的历史鸿著。傅雷先生如神译笔,读起来更是享受。
  •     艺术不仅是从生活中产生的,还是从永恒产生的。没有了真实就没有了艺术。因此艺术是真实的。她们不仅会从我们的世界产生,还会从世界中脱离,离开人世,飘然独立,从现实中使人得到距离,从上升中使人得到秘密。真实的秘密。艺术不是离开,却是成就了自身的成就。成为了艺术,就是神。成为了艺术本身,艺术也就成了现实。成就了艺术就会成为艺术的一部分,因此就是艺术的真实。我似乎没有什么思考就在成全,真是罪过。我应该仔细思考一下艺术,再定下结论。
      我对艺术的定义是对美的认识和创造。没有了美学就没有了艺术,没有了创造也没有了艺术。这些意见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想验证。
  •      记得以前看《傅雷家书》,傅雷给傅聪的信中写道:“我已没什么可教你了,在艺术思想方面的提高可参阅丹纳的《艺术哲学》。”由此即可见翻译过大量巨著的一代译界宗师傅雷先生对本书之推崇。如果说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是一幅展现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画卷,那么丹纳的《艺术哲学》则为我们细细讲述了以意大利、尼德兰和希腊艺术为代表的西方艺术演变历程。作为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丹纳的代表著作,《艺术哲学》集中反映了作者的艺术理论和哲学思想。我读的是傅雷先生所译的插图本,读毕不仅为丹纳广博的学识、缜密的分析、详实的论述、精辟的见解所折服,而且为书中所引的500多幅插图所陶醉与震撼。
       阅读完本书,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丹纳在本书中充分考察了意大利、尼德兰和古希腊的艺术特点,并提出 “种族、环境、时代”三元素决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并一再通过实例论证,强调了上述三元素对于文学艺术的决定性影响。因为种族的不同,造成日耳曼民族的艺术与拉丁民族的艺术不同,前者更浑朴,后者则更精致;因为自然环境的不同,所以意大利绘画多表现理想的优美的人体,而尼德兰绘画多表现现实的甚至是不那么漂亮的人体;因为时代不同,所以古希腊人能够创造出简单而静穆的伟大作品,而现代人只能创作出孤独、苦闷、挣扎的艺术。这些观点无疑极具启发性,当时很多的文艺研究主要从既有观念出发,或仅仅围绕作品情节、人物进行研究,经常把人物孤立于其所生活的环境,不能从更广泛的社会、历史角度去考察。因此,丹纳的三元素说无疑是开了一代风气之先,为以后的实证主义艺术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丹纳研究的是意大利、尼德兰和古希腊的艺术演变,其中得出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同样适用。在《艺术哲学》中,丹纳曾举例说明希腊悲剧必定产生于希腊人战胜波斯人的时代,哥德式建筑必定产生于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稳定的时代,荷兰绘画必定辉煌于荷兰成为欧洲最富庶、自由、繁荣、发达的时代,而依据同样的理论,我们在东方《美的历程》中同样可以找到鲜活的实例,兵马俑也必定产生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时代,佛教造像也必然兴盛于宗教追求最为强烈(不论是脱离苦海还是向往天堂)的六朝隋唐,世俗小说也只能流行于封建市井生活空前发展的明清时期。
       如果我们了解鲁本斯创作《甘尔迈斯》的时候,17世纪的尼德兰刚刚经历了残酷的宗教战争的时代背景的话,我们就更能够理解画面上一大群狂欢的人中有那么一群老百姓显得心平气和的原因。同样,在翻译作品时,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去了解作品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状况乃至风俗习惯等等,这样我们能够看出作品背后隐藏的更加身后的东西。要找到meaning related,而不是简单的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比如数字就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文的九和英文的七,都有特殊的含义,都是比较神圣、比较好的词。比如英文中有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世界七大奇迹),seven virtues,seven heabens,就连OPEC的主要成员都叫”seven sisters”。问什么定七个而不是六个,就是因为seven在英文文化的传统中是个非常神圣的词。中文中九是最大数,凡数至其极者皆为九,如中国叫九州,九九重阳节,故宫太和殿面阔九间,房屋总数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也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少一次都不行。《孙子兵法》中有“九变”(“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其实罗列了十种情况,现在的译者译成varing contigencies是正确的,并不是以前的nine contigencies。
      如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将“怡红公子”译成“Green Boy”,“阿弥陀佛”译成“My god!”,明明是红色却要译成绿色,明明是笃信佛教却被描写成天主教徒,这其实是译者没有尊重原文语言和文化的表现。另外,《红楼梦》中刘姥姥的话不一定是符合中文的语法的,要是译者不熟悉外国社会的下层老百姓是如何说话的,那就翻不了刘姥姥的话,最后有可能翻完了她的话变成了跟王熙凤和薛宝钗一样的话了。因此杨宪益先生谈文学翻译时,说:“没有读过100本外国小说,你别指望你能把中国小说翻译成流利的外文。”这是十分中肯的。对于英翻中也是如此。比如英文中说一个地方“very humid”,并不是指其地湿润,而是指它闷热。“XX is going globally”不是指XX在整天围着地球转,而是XX正在走向世界。
       第二,与自然科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递进发展不同的是,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未必能够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必然发展,而是依据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各有侧重,往往呈现出一代有一代之高峰。
      比如说,随着医疗仪器的不断精密化、解剖理论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现在的西医肯定要比500年前发达许多,但是我们谁也不能说我们当今的中医要比明朝的中医高明。讲究“望闻问切”的中医其实可以看成是一门“艺”,这种艺是不可能批量产生,只能一代代传下去,它与当时时代、环境及其他一系列相关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文学、绘画、雕塑等各类艺术来看,它们绝不是在时间的长河里直线发展的。古希腊极富表现力、栩栩如生的雕塑,如迈伦的两幅形态各异的《掷铁饼者》,波利克里托斯的《阿波罗》,宙斯神庙上的《大力神》,无一不展示了健康、力量、生机、动感。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力感十足、色彩富丽的艺术,如米开朗琪罗表现英雄式的裸体与强壮肌肉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及《最后之审判》系列大气磅礴,达芬奇圣母圣子画中别有风度、特别动人的姿势,展现了他高超技术与深邃哲理的完美结合。尼德兰的极具写实的绘画,如伦勃朗的《老人》、《木匠家庭》,总是用充满光暗强烈对比来表现人间苦难,表现痛苦、郁闷、凄怆,让观者心灵震撼,与作者心灵共鸣。范曾在《诗意的裁判》中说,艺术往往是靠一个大师级的人物的感悟,一旦这个人物不存在了,这门学问也就随之退回到原点,这就是人亡道衰的原因。我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弗兰德斯只有一个鲁本斯,英国也只有一个莎士比亚。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一样。从商周时代的青铜重宝到春秋战国的诗经楚辞,再到六朝佛教造像、唐诗宋词元曲、宋元翰墨丹青,所有这些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所达到的辉煌顶峰都让我们后人赞叹不已。我们现在还徜徉在几千年前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美好景色中,为“山无棱,天地合,冬雷震震,夏雨雪,才敢与君绝”的精神感动,为《氓》中的痴情女子而惋惜,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而感慨,为三言二拍中的故事所深深吸引。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艺术是我们后人只能抬头仰望、在内心底暗自惊叹与膜拜,是历史上难以超越的巅峰。正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矣。”丹纳也在书中说:“(那些艺术中)所有的举动和肉体的形式都表现得那么正确,那么自在,我们今日便是下了最细致的功夫也望尘莫及。”因此,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可以偏向看看古时的作品,如圣经、希腊罗马神话能让我们理清西方文化以及翻译史的脉络(整个西方翻译史可以看作是以圣经为主线的),它们中的许多历史渊源也成了后来西方语言中的俚语、俗语等,如诺亚方舟(Noah’Ark)象征毁灭性的大灾难的避难场所;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指致命的弱点、要害;披着羊皮的狼(wolf in sheep’s clothing)指表面上伪装成好人,实际上是坏人的人。又如先秦文学中有许多典故、成语现在在我们现代汉语中仍然大量使用,如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愚公移山、智子疑邻(出自《列子》),不管是在对外交流还是在翻译领域,我们都应该多多了解这些知识。
       第三,艺术的本源是相通的,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时代的人们,尽管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可能存在相当差异,但是,他们的感情是可以互通的,有时在艺术领域甚至可能产生惊人的相似。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没有警察,社会动荡,今天还是个贵族,明天就有可能“把脑袋送到刀架上或绞柱底下”。因此他们遇到发泄感情的机会非常高兴,表现行为也十分的夸张。书中描写到,“吉安弗朗切斯科用一只硕大无比的酒桶做饭桌,叫客人坐在里头;普利谷用一只乳猪装成一个乡下女人,用大鹅装成一个铜匠……便是今日,我们仿佛还能够听到他们滑稽古怪,哄堂大笑的声音。”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中国的魏晋时代。这个历史时期频繁的改朝换代,社会非常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文士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他们轻视世事,放荡不羁,饮酒佯狂,丝毫不拘礼节。如《世说新语》中记载“竹林七贤”之一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又如《晋书》中描绘阮籍:“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无论是意大利的艺术家们的怪异表现,还是魏晋时期的文人们的奇异行为,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社会动荡,人们朝不保夕,内心不稳定,因此会产生相类似的表现。
       又如《圣经》旧约中的Job,他无论受到怎样的考验,至始至终都是忠诚的信奉上帝的,他对上帝的这种humble(谦)的态度与中国儒家思想提倡的“谨言慎行”的态度非常相似。
       就连一些中西谚语俗语——这种充满鲜明地域特征的产物,也会有惊人的偶合。如“半斤八两”英文中正好有“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乱七八糟”,对应成“at sixes and sevens”,都是用数字表达原本并不与数字有太大关联的意思。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古代和现代的审美情趣是可以互通的。正如我们想到荷兰画便会想到伦勃朗,德国画便会想到丢勒,威尼斯画派便会想到提香。这些经历时代的大浪淘沙的作品留存下来的是真正的精品。丹纳说,等到作品经过一个又一个得法庭而得到同样的评语,等到散处在几百年的裁判都下了同样的裁决,那么这个裁决大概是可靠的了。因为不高明的作品不可能使许多大相悬殊的意见归于一致。比如500多年前画家波提切利的名作《春》,无论是从画面里人物极富动感的动作,鲜艳的衣物,各异的神态,还是后面生机盎然的背景,都无一不表现“春”的动态美,这展示了春天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如今很火的美剧《绝望的主妇》(Desperated Housewife)的片头便是选用这个画面。我相信,即使再过500年,人们看到这幅作品,还是会被其精湛灵动的表现力所吸引和折服。但是像20世纪初出现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如名噪一时的“达达派”雕塑《泉》,实际上是一个原封不动的拿去展览的尿器;一幅在后现代展览上荣获一等奖的名为《肖像》的作品实际上是作家本人的一泡屎。这些作品也许会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受到追捧,但他终究不会登上历史的主流舞台。
       最后想谈一下本书的结构及丹纳的写作文风,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艺术哲学》一书原本是丹纳美术史课程的讲稿,尽管各编付印年份先后不一,但是从最终成书来看,却是结构谨严的。就总体来看,本书是“总—分—总”结构,共分为五编,第一编提出观点,也就是艺术的总的规律: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第二三四编分别通过介绍意大利的绘画、尼德兰的绘画和希腊的雕塑来进一步阐明这个规律。第五编进一步重申该规律,并升华主题,在该规律基础上提出了衡量艺术品价值的三种尺度,强调了艺术批评的客观性。首尾呼应,并有大量论据支持论点,论证极为严谨。即使是单就某个问题来看,丹纳同样论缜密,条分缕析。不管是在描述意大利、尼德兰还是希腊的艺术,提出任何一个观点,他都会有大量的例子来映照他的观点。每介绍一个特征,他都会有一条这样的线索: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的性格——艺术的主要特征,用娓娓道来非常优美的语言,极为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们讲述欧洲的艺术发展史,脉络清晰,从中水到渠成地引出了他对艺术哲学的思考和自己的观点。这种缜密的逻辑与思维,写作文风,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我们自己在写文章提观点的时候,首先一定要论证严密,最基本的是自己要自圆其说。美国20世纪有许多语言学家提出来的语言学理论,总是风靡很短暂的时间,但马上因为自己提的理论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或自己的论著前后自相矛盾而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在写文章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严密与谨慎。第二,论文语言也可以平实易懂。丹纳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并没有用很抽象的语言讲艺术和艺术哲学,他的语言娓娓道来,明白晓畅,让我们完全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
       一位英国批评家说:“丹纳的作品好比一幅图画,历史就是镶嵌这幅图画的框子。”从艺术研究与批评的角度来说,丹纳探究的不仅仅是艺术品本身,而是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艺术作品及其属性,并分析其源流与特质,因而必然要探讨有关社会因素对文艺创作和发展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此种研究方法对于文学艺术乃至其他各个学术领域来说,都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丹纳的文笔很美,傅雷的翻译也非常精彩,我深切地感觉到,《艺术哲学》这本书读起来非常令人心旷神怡,是在活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熏陶过程中的一种享受。
      
      
  •      雨夜,坐在窗边读丹纳之《艺术哲学》,昏黄的灯将光晕倾斜45度洒向周围,形成一个橙色的光圈,背景影影绰绰,安安静静,整个场景有油画的细腻,诗歌的忧郁,雕塑的寂寞,音乐的舒缓……
       此时,说不清是沉浸在书中的艺术里,还是沉浸在看书的遐想里。
       喜欢这本书,虽然看起来有些吃力。但每每看过一点点,便感觉自己拥有了动人的气质与美好的心灵。
       习惯了到书中去寻找遗失在生活里的美好,习惯了在书中和现实中交替生活。每每遇到现实的磕绊,便会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书里,或寻找和自己有同感的文字相互抚慰,或走进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故事转移话题……
  •     看了之后,给人开阔的眼界,不由让人会改变艺术在自己的内心的定义。
      书中可考证的人物、事件,地名非常之多,使人信服,文采飞扬,让人遥想当年盛况。
  •     如果把书中细枝末节提到的所有作者和作品都搜罗一遍会不会读得更明了?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8058229/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8297218/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8800944/
  •   每一次创作的过程,其实是穿透一种痛苦。
  •   个人比较喜欢对于三个流派作品的分析的部分
  •   两天就看挖了啊。
    我查资料,找原画,原文来读两天才看了一两章啊。
    丹纳在此书最显著的是把美学理论逻辑化。
    根据丹纳的理论,时间,地点,创作的人文这三点,分别对应当代的这个时代,地方和 LZ的心态——“1、智慧、2、感情3、意志。这3点,我个人在第一方面因为欠缺的也蛮多的,“ LZ写出来这样的评论,也是符合的。对吧。
  •   哈哈,我的书终于找到能读懂它的人了~~~
  •   2010-06-07 22:35:32 7竹乐
      哈哈,我的书终于找到能读懂它的人了~~~
    =======================================
    还要多谢你的书~~不敢说读懂,只是领略吧~~
  •   一楼什么意思?他的什么书?
  •   分析得挺好的...
  •   我买了这本书,翻了几页完全看不懂。。然后就不看了。。
  •   这个看看还可以
  •   对“有关美学、艺术的书目”感兴趣~~!方便分享吗?
  •   啊,老师当年应该是用ppt列的,没保存了。。记得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黑格尔《美学》。。其它记不得了= =
  •   嘿呀,那好吧~没事没事 ^ ^
  •   我们不会一个学校吧= =。。。艺术概论课。。。还有视觉文化课也是!
  •   某人..苏大某人,念念不忘
  •   你哪里分析出来是苏大的某人了,南理工某人不行么,擦
  •   我买了很久还没有勇气翻开第一页
  •   谢谢了。Mark..
  •   多谢呢
  •   好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