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剑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殷伟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2-07出版)  作者:殷伟  页数:207  

内容概要

  剑,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皇帝授予的尚方宝剑,具有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剑,是僧道降妖伏魔的法器,可于千里之外取人首级;剑,是礼仪中显示地位等级的标志,在古代有严格的佩剑制度;剑,还是一种显示文化的风雅佩饰,文人学士佩剑以示高雅不俗。殷伟编著的《图说中国剑》是“农家乐丛书”之一,以简明生动的文字和大量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精美图片,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尽情领略中国剑的魅力。

书籍目录

第一章剑史回眸 一、剑史溯源/001 二、带剑习俗/010 三、好剑之风/017 四、击剑盛行/023 五、飞剑遥击/032 六、职业剑客/036 第二章神秘剑术 一、越女论剑/043 二、孔周三剑/048 三、丰城剑气/052 四、神秘化的剑术/058 五、武侠小说与剑/065 第三章利剑出鞘 一、刺客与剑/072 二、曹沫劫齐桓公/076 三、专诸刺吴王僚/080 四、豫让刺赵襄子/086 五、聂政刺侠累/091 六、荆轲刺秦王/097 第四章书剑飘零 一、文人与剑结情缘/106 二、季札挂剑守诚信/111 三、曹丕比剑显身手/116 四、李白仗剑行天下/121 五、辛弃疾挑灯看剑/128 六、谭嗣同剑胆琴心/135 第五章剑影江湖 一、京西店老人/140 二、兰陵老人/142 三、潘度飞剑/145 四、飞剑取头/148 五、剑客金飞/150 六、清霜襟剑/153 七、书院剑仙/156 八、少女比剑/158 九、燕子尾雌雄剑/159 十、剑侠附舟却盗163 第六章道教之剑 一、神秘莫测的法剑/166 二、张道陵雌雄剑/177 三、许旌阳斩蛟剑/185 四、吕洞宾纯阳剑/193 五、张三丰丹派剑/200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豫让不仅演出了一场以个人对抗强权的威武活剧,而且提出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一种崭新的价值观。豫让替智伯报仇,无非是已经被确认的自我价值观的实现。豫让行刺以失败告终,被捕的豫让认为:“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在甲兵捆绑的阶下,他堂堂正正地要求名誉,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剑,为他成全名节。这是中国古代史上形式和仪式的伟大胜利,连处于对立面的角色赵襄子也表现得高尚起来,脱下了贵族的华丽的衣服,豫让如同表演胜利者的舞蹈,拔剑三跃刺击衣服,然后伏剑自杀。 豫让死在一座石桥上,这座原本极为普通的石桥,却因为豫让而扬名青史。后人把这座桥叫做“豫让桥”,在太原晋祠北二里许的赤桥村,又名“国士桥”。无数喜欢凭吊怀古的后人都来此凭吊豫让,唐人胡曾写有《豫让桥》赞美豫让的精神说:“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年国士心。”清人李孚青《豫让桥》说:“女为悦己容,士为知己死。壮哉一豫让,乃能达斯旨。吞炭复漆身,忠烈忘妻子。国士与众人,岂日可方比。斩衣志未成,报智亦足矣。荒桥旧址空,流水只如此。至今太行云,犹作剑锋气。”清人王锡九也有《豫让桥》诗说:“一溪烟树冷萧萧,残魄凭谁唱大招?终古英雄无片壤,只今国士有遗桥。生逢知己身何惜?死为酬恩泪不消。千载汾河呜咽水,西风吹作越江潮。”豫让是个千秋侠烈的刺客,他虽败犹荣,扬名青史,尤其是他那“士为知自己者死”的人生信条,更是影响深远。除太原豫让桥外,河北邢台等处均有豫让桥。 但是到了明初,在历代一片褒扬豫让声中,却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反对者就是中国历史上骨头最硬、以儒学闻名的大臣方孝孺,他非常不喜欢豫让,在《豫让论》中,对豫让进行了恶狠狠的批评。方孝孺认为,凡具有君子美德的士人,奉事主君,就应该竭尽自己的智谋,善于忠告与开导,消解祸患于没有形成之际,保障安定于灾难发生之前。这样既保全了人臣的名节,主君也能平安。方孝孺坚决反对豫让的刺杀行为以及选择自杀的方式,豫让用“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来解释他的刺杀行为,显然有着不妥之处。什么是“国士”?国士就是救国之士。真正的国士不会看着智伯走向灭亡而无动于衷、袖手旁观,豫让不能规谏主子于危难萌发之前,而只是牺牲生命于既败之后,把自己附在刺客之流的行列中,非济国之士,不足以当国士。所以,方孝孺将豫让斥为“钓名沽誉,眩世眩俗”之徒。这个看法有点意思。

编辑推荐

《图说中国剑》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图说中国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