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梁文道  页数:367  
Tag标签:无  

前言

江山不幸诗家幸除非你是梁启超,有一支生花妙笔,能够痛快淋漓地把四万万人的心底话都写出来,或者是林行止,香江第一健笔,能日日笔耕,每年一本集子恰恰就是整个时代的记录;否则,把时事评论结册出书又有什么意义呢?首先,技术上有难度。时事社会评论永远都是一种介入,这种介入性格通常都能反映在文字里头。例如“最近”,评论家最常使用的一个词,当他写下“最近”这两字的时候,他已经假设了许多东西不必再说,因为那都是最近发生的事,感兴趣的读者早已知之甚详。假如他还要长篇大论地把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明,不只报刊篇幅不允许,连读者都会嫌他太啰嗦。也就是说,一篇优秀的评论在发表当时总是欠缺背景的,理由是那个背景就是当时的社会认知、媒体回响以及读者的心理情绪,用不着你去铺排,也很难铺排。可是它若在一两年后成书,这种精简的优点就会反过来变成缺点了。因为原来的背景不复存在,再铿锵有力的言论也会变成脉络抽空的一堆文字,漂浮无根,读来不知所云,读者必须发挥很大的想象力,才能勉强回到这些文字所契入的当年时空。然后我们就要来谈时间的问题了。在我读书上学的年代,香港人最欢迎的评论大概就是“马经”了。眼光奇准的马评家不知有多少粉丝,有时候一个人就能带起一份报纸的销量。可是我从来没见过哪一个马评家会把自己的文章结集出书,再忠实的追随者和赌徒也不至于要看过期的赛马预测吧。所以我很早就放弃了出书当“作者”的幻想(假如出书是作者身份确认的话),因为我一出道写的就是评论。除了马评、股评这类如此极端的例子之外,几乎所有的评论都和时间有关,它们的寿命就和它们所评的对象一样长,或者一样短。艺评和乐评的情况还好一点,因为据说艺术是不朽的,尤其是艺术史上的经典和古典音乐,看的人仍然很多,听的人还是不少,因此谈论它们的文章至少有历史价值。比方说狄德罗的“沙龙书论”,号称是现代艺评之祖,虽然细琐,但过了几百年还有人爱看。依此类推,凡是所论对象在世年月越长的,评论文字腐朽封尘的机会也就越低,例如书评、影评。至于时事,被人遗忘的速度奇快,评论时事的文章也当然是要过去的。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评论不朽,那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几年前发生过矿难,评论家费煞苦心地分析它的成因,推介善后的处置,指出杜绝它再度发生的方法。结果它不只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频密地发生。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嘲讽了。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除非他那作者的自我要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志趣;江山不幸诗家幸。我们常把经典和畅销书对立起来,觉得后者虽能红极一时,终究是过眼云烟;而前者面世初时光华内敛,却能长明不息。写书出书,当以铸经典为职志。然而,我却一直向往西方知识史上一种以畅销为荣的出版物,那就是“小册子”(Pamphlet)了。从长度来看,这手册型的小书又不过是篇长文的篇幅;从深度看来,它们不求专精但求浅显。知识分子在皓首穷经钻研学问之余,写这些上不了庙堂的东西就是想普及某种观念,为社会的变革造势。假如它们畅销,一纸风行,那就是目的达成的征兆。擅长小册子书写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Wright Mills)曾经嘲笑出版商:“你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出版'。你们一想到'出版'这个动词就想到印书,但它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它的真正意义是'面向公众'。”寻常书商印书,赚钱是动机;写小册子的知识分子出版,欲是回到“出版”(Publishing)的根源意义:让一种想法公之于世,交给“公众”(Publics)研判思考,再酝酿出变化社会的土壤。包括米尔斯自己的作品在内,几乎所有轰动一时的小册子都消失在故纸堆中了,就像完成任务的士兵,总有告老的那一刻。唯独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的《常识》还算是个例外,至今仍被奉为经典,乃美国奠基档之一。历史学界一直争论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对法国革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假如他们的论著当年并不普及,我们能说革命群众其实全是他们的读者吗?《常识》就不同了,在它出版的头一年里,这本可亲易读的小书扎扎实实地印出了五十万册!可别忘记当年北美十三州才有多少人口,其中又有多大的识字比率。说它造就了美国独立,真是一点也不夸张。拙著取名《常识》,绝非自大,而是为了向前人致意,归宗于这种公共知识分子的传统。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欢“常识”这两个字的丰富义蕴。首先,我以为自己所说皆不脱常识范围,没有什么故作深刻的东西。并非自谦,这其实是严格的自我要求;因为我时常感到国人今日颇有一种凡事都要往“深处”钻、议论总要谈“本质”的倾向。于是明明在探讨“毒奶粉”的问题,偏偏觉得光是信仰缺失还不够,一定要把“灵魂”也搬出来才算功德圆满。明明在点评志愿者的救灾行动,却不满足于民间集体动员的逻辑,硬是要扯到中西文化差异的“高度”,然后再结穴于华夏文化的“基因”“本质”。也许是上学的时候受福柯(Michel Foucault)与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影响甚深,我对“本质”和“深度”这类字眼存有近乎本能的距离感。举个例子,如果我今天只是想要知道一把剪刀为什么剪不断毛线,你实在用不着向我介绍工具与技术的“本质”,也不必在这里花时间找出一堆很深刻的物理学解释;你只需要告诉我这把剪子是不是太钝了,甚或干脆换把新的给我。在公共事务上面,种种关于“本质”和“深度”的空洞玄说不只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有时还会塑造出更难疏解的偶像与幻觉。比如说“中国文化的本质”,这是我最怕看到的字眼;如果现实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中国文化的错,那么我们就什么都不用做了(更不消提这里头可能还有循环论证和过度简化等种种谬论)。当然,我也明白“常识是一种文化体系”(人类学家吉尔兹[Clifford Greertz]语);虽然同在一国,虽然同是华人社会,一个香港人心中的常识未必是其他人所能认同的。身为港人,我似乎背负了沉重的原罪,不时遇到读者批摘我“不懂国情”,进而归罪于“殖民地子民那挥之不去的洋奴意识”。因此,我常常把自己看成一个人类学家,透过文档爬梳与现实生活等田野调查的方法,力图能用“本地人”的眼光去看周边景物,用“本地人”的思维去考虑眼前的问题。目的不是丢弃自己的港台背景,好彻底变成一个内地人;而是为了接下来的跳出。进入,然后跳出,于是就会产生批判的距离。理想的话,这种反复出入的程序可以使我同时看到内地人自己不一定意识得到的内地常识,与香港人自己所不知的港人常识,在这个意义上,我的时评与杂文其实都是一种诠释的工夫,目的是把一连串看似浅白自然、不得不如此的“常识”一一揭出,逐个指认。或许,我们接着就会发现自己不一定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爱国”,而平常以为的“左派”也不尽然是左的……近年来,我在两地发表评论,恰好给了自己一个时刻反思的机会,交互省视内地与香港的诸种现象,渐渐地,本来最具公共性格的时评写作竟然成了解自我的笔记,借此我得以认识自身的条件与束缚、身份的认同及移置。在这个过程里面,我切实体会到一个香港评论人的最大原罪其实不是什么“洋奴心态”,而是相对优渥的空间。比起许多同行同道,我的环境比较宽松,我的信息来源比较多元,我冒的险比较小,我怕的事也比较少;这是我最大最大的愧疚,也是推动我写这些东西的最大力量。不管他们是什么立场,更不管他们是什么派别,这本书献给中国所有的时评作者,能与你们共赴国运是我的荣幸。

内容概要

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评论不朽,那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几年前发生过矿难,评论家费煞苦心地分析它的成因,推介善后的处置,指出杜绝它再度发生的方法。结果它不只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频密地发生。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嘲讽了。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除非他那作者的自我要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志趣;江山不幸诗家幸。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常识

作者简介

梁文道,1970年生于香港。1988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现职凤凰卫视评论员,为《南方周末》及《南方都市报》等中国内地、香港及马亚西十余份报刊杂志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自序上编  理解当代中国的七十张关键切片 国耻:向“百年国耻”说再见 抗战:为什么它还没有结束 自虐:我们总是喜欢作贱自己 “爱”:撕裂社会的爱 反华传媒:西方传媒不是铁板一块 反法:反一项政策还是反一个国家 汉奸:一团模糊的历史现象 移民:假如老外成了央视主播 运动:奥运并没有烧旺民族的热火 日本(一):搞清楚你反对的对象 日本(二):不是反日本,而是反罪恶 多元:不同的中国 世界:我们的地图里没有第三世界 大国:温柔的必要 口音:“港台腔”错在哪里 形象:中国人是哪一种龙的传人 文化入侵:故宫星巴克的伪问题 正面形象:政府形象不能只靠计划 争光:谁有资格代表我们 中国威胁(一):我们到底出Vl了什么 中国威胁(二):外国人的生命就在我们手中 “人格魅力”:领导人一定有魅力吗 角色:一出好戏代替不了制度 接班:为什么年龄是中国政治家的死线 好官:一个人要有多好才能当官 问责:飞机失事,部长下台 喜事:中国政治仪式的风格 政府:它的界限在哪里 合法性:政府起码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特供:怎样区分君主立宪与共和 民主:一种自我修正的漫长道路 民意:官员需要公布自己的电话吗 投票(一):为什么有时候它是不道德的 投票(二):不是民意的表达,而是民意的决定 历史:一种中国式宗教的衰亡 大局:“大局”究竟是什么 创世神话:新中国的历史问题 城管(一):汽车的城市还是人的城市 城管(二):市容重要还是生计重要 公共空间:谁是它的真正敌人 血汗工厂:打工妹没有流血的自由 企业责任:不下毒是做人责任,而非企业责任 富豪:既不是贵族,也不是资本家 老师:一种基础的职业 大学:宽容是大学的本质 大学校长:校长的地位堪比国家元首 大学生:要老妈送上学的一代人 大学教授:学术辩论不用骂娘 作协:政府供养艺术家的理由 潜规则:真正的规则 “真”:“范跑跑”的真性情 足球:中国社会困境的折射 刘翔:一个偶像吃掉了一个活人 浮躁: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 套话:老百姓的真心话 空话:言语脱离现实之后的信任问题 信任:最重要又最稀缺的社会资源 极少数:只限于坏人的一种量词 苦难:只有英雄,没有灾民;只有感动,没有伤心 天灾:人的角色在哪里 哀悼:与亡者和解 抗灾:灾难不能对抗,只能与之共存 民间(一):政府的好帮手 民间(二):志愿者的崛起 大同:地震中的慈悲 万众一心:异议的消失 第三空间:“淫照”照亮了公私之间的空白 网友:两亿网民都成了朋友 幽默:为什么我们笑不出来 恶搞:谁不喜欢我们笑 低俗:为什么当官的人品位特别好 负面报道:为什么他们老是报道负面消息 炒作:“宣传”的名与实 诽谤:为什么政府控告传媒不是一个好主意 信息不对称:中国特色的资讯匮乏下编 窥视世界的局部角度 政治激进派的豪赌  温和派如何被迫走上了激进路线  激进政治的自我繁殖  战争不能取代建设  民族分裂的巴尔干示范  民族分裂的伊拉克示范  朝鲜也是一个正常国家  种族问题往往只是阶级问题的伪装  缅甸比丘为什么要上街  反对吸烟的纳粹党 一个国家的梦想与现实  右翼版本的美国人  美国的右翼与上帝  为什么美国就是不肯放过古巴  “自由”的朋友,民主的敌人  第一世界里的第三世界——新奥尔良风灾  爱国怎么毁了传媒  奥巴马的修辞学  奥巴马与美国梦的实现  建立在一本书上的国家  萨科齐如何背叛了法国的共和遗产  泰王总是政变的赢家  国王与我  索尔仁尼琴的最后悲剧 世界到底有多平  政治游戏的规则  气候的分配正义——美国与《京都议定书》  美国的“世界银行”  买军火好比买玩具  有钱不一定有权  富豪治国  贝卢斯科尼——富豪政客启示录  个人慈善取代不了社会公正  传媒帝国的阴影  超级财团垄断传媒的年代  足球太圆了,政治抓不牢  四年一度的四海一家鸣谢

章节摘录

第1节:自序 江山不幸诗家幸(1)自序江山不幸诗家幸除非你是梁启超,有一支生花妙笔,能够痛快淋漓地把四万万人的心底话都写出来,或者是林行止,香江第一健笔,能日日笔耕,每年一本集子恰恰就是整个时代的记录;否则,把时事评论结册出书又有什么意义呢?首先,技术上有难度。时事社会评论永远都是一种介入,这种介入性格通常都能反映在文字里头。例如“最近”,评论家最常使用的一个词,当他写下“最近”这两字的时候,他已经假设了许多东西不必再说,因为那都是最近发生的事,感兴趣的读者早已知之甚详。假如他还要长篇大论地把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明,不只报刊篇幅不允许,连读者都会嫌他太啰嗦。也就是说,一篇优秀的评论在发表当时总是欠缺背景的,理由是那个背景就是当时的社会认知、媒体回响以及读者的心理情绪,用不着你去铺排,也很难铺排。可是它若在一两年后成书,这种精简的优点就会反过来变成缺点了。因为原来的背景不复存在,再铿锵有力的言论也会变成脉络抽空的一堆文字,漂浮无根,读来不知所云,读者必须发挥很大的想象力,才能勉强回到这些文字所契入的当年时空。然后我们就要来谈时间的问题了。在我读书上学的年代,香港人最欢迎的评论大概就是“马经”了。眼光奇准的马评家不知有多少粉丝,有时候一个人就能带起一份报纸的销量。可是我从来没见过哪一个马评家会把自己的文章结集出书,再忠实的追随者和赌徒也不至于要看过期的赛马预测吧。所以我很早就放弃了出书当“作者”的幻想(假如出书是作者身份确认的话),因为我一出道写的就是评论。除了马评、股评这类如此极端的例子之外,几乎所有的评论都和时间有关,它们的寿命就和它们所评的对象一样长,或者一样短。艺评和乐评的情况还好一点,因为据说艺术是不朽的,尤其是艺术史上的经典和古典音乐,看的人仍然很多,听的人还是不少,因此谈论它们的文章至少有历史价值。比方说狄德罗的“沙龙书论”,号称是现代艺评之祖,虽然细琐,但过了几百年还有人爱看。依此类推,凡是所论对象在世年月越长的,评论文字腐朽封尘的机会也就越低,例如书评、影评。至于时事,被人遗忘的速度奇快,评论时事的文章也当然是要过去的。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评论不朽,那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几年前发生过矿难,评论家费煞苦心地分析它的成因,推介善后的处置,指出杜绝它再度发生的方法。结果它不只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频密地发生。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嘲讽了。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除非他那作者的自我要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志趣;江山不幸诗家幸。我们常把经典和畅销书对立起来,觉得后者虽能红极一时,终究是过眼云烟;而前者面世初时光华内敛,却能长明不息。写书出书,当以铸经典为职志。然而,我却一直向往西方知识史上一种以畅销为荣的出版物,那就是“小册子”(Pamphlet)了。从长度来看,这手册型的小书又不过是篇长文的篇幅;从深度看来,它们不求专精但求浅显。知识分子在皓自穷经钻研学问之余,写这些上不了庙堂的东西就是想普及某种观念,为社会的变革造势。假如它们畅销,一纸风行,那就是目的达成的征兆。擅长小册子书写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Wright Mills)曾经嘲笑出版商:“你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出版’。你们一想到‘出版’这个动词就想到印书,但它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它的真正意义是‘面向公众’。”寻常书商印书,赚钱是动机;写小册子的知识分子出版,欲是回到“出版”(Publishing)的根源意义:让一种想法公之于世,交给“公众”(Publics)研判思考,再酝酿出变化社会的土壤。第2节:自序 江山不幸诗家幸(2)包括米尔斯自己的作品在内,几乎所有轰动一时的小册子都消失在故纸堆中了,就像完成任务的士兵,总有告老的那一刻。唯独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的《常识》还算是个例外,至今仍被奉为经典,乃美国奠基档之一。历史学界一直争论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对法国革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假如他们的论著当年并不普及,我们能说革命群众其实全是他们的读者吗?《常识》就不同了,在它出版的头一年里,这本可亲易读的小书扎扎实实地印出了五十万册!可别忘记当年北美十三州才有多少人口,其中又有多大的识字比率。说它造就了美国独立,真是一点也不夸张。拙著取名《常识》,绝非自大,而是为了向前人致意,归宗于这种公共知识分子的传统。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欢“常识”这两个字的丰富义蕴。首先,我以为自己所说皆不脱常识范围,没有什么故作深刻的东西。并非自谦,这其实是严格的自我要求;因为我时常感到国人今日颇有一种凡事都要往“深处”钻、议论总要谈“本质”的倾向。于是明明在探讨“毒奶粉”的问题,偏偏觉得光是信仰缺失还不够,一定要把“灵魂”也搬出来才算功德圆满。明明在点评志愿者的救灾行动,却不满足于民间集体动员的逻辑,硬是要扯到中西文化差异的“高度”,然后再结穴于华夏文化的“基因”“本质”。也许是上学的时候受福柯(Michel Foucault)与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影响甚深,我对“本质”和“深度”这类字眼存有近乎本能的距离感。举个例子,如果我今天只是想要知道一把剪刀为什么剪不断毛线,你实在用不着向我介绍工具与技术的“本质”,也不必在这里花时间找出一堆很深刻的物理学解释;你只需要告诉我这把剪子是不是太钝了,甚或干脆换把新的给我。在公共事务上面,种种关于“本质”和“深度”的空洞玄说不只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有时还会塑造出更难疏解的偶像与幻觉。比如说“中国文化的本质”,这是我最怕看到的字眼;如果现实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中国文化的错,那么我们就什么都不用做了(更不消提这里头可能还有循环论证和过度简化等种种谬论)。当然,我也明白“常识是一种文化体系”(人类学家吉尔兹[Clifford Greertz]语);虽然同在一国,虽然同是华人社会,一个香港人心中的常识未必是其他人所能认同的。身为港人,我似乎背负了沉重的原罪,不时遇到读者批摘我“不懂国情”,进而归罪于“殖民地子民那挥之不去的洋奴意识”。因此,我常常把自己看成一个人类学家,透过文档爬梳与现实生活等田野调查的方法,力图能用“本地人”的眼光去看周边景物,用“本地人”的思维去考虑眼前的问题。目的不是丢弃自己的港台背景,好彻底变成一个内地人;而是为了接下来的跳出。进入,然后跳出,于是就会产生批判的距离。理想的话,这种反复出入的程序可以使我同时看到内地人自己不一定意识得到的内地常识,与香港人自己所不知的港人常识,在这个意义上,我的时评与杂文其实都是一种诠释的工夫,目的是把一连串看似浅白自然、不得不如此的“常识”一一揭出,逐个指认。或许,我们接着就会发现自己不一定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爱国”,而平常以为的“左派”也不尽然是左的……近年来,我在两地发表评论,恰好给了自己一个时刻反思的机会,交互省视内地与香港的诸种现象,渐渐地,本来最具公共性格的时评写作竟然成了解自我的笔记,借此我得以认识自身的条件与束缚、身份的认同及移置。在这个过程里面,我切实体会到一个香港评论人的最大原罪其实不是什么“洋奴心态”,而是相对优渥的空间。比起许多同行同道,我的环境比较宽松,我的信息来源比较多元,我冒的险比较小,我怕的事也比较少;这是我最大最大的愧疚,也是推动我写这些东西的最大力量。不管他们是什么立场,更不管他们是什么派别,这本书献给中国所有的时评作者,能与你们共赴国运是我的荣幸。第3节:炒 作 “宣传”的名与实(1)炒 作“宣传”的名与实德籍犹裔维克多?克伦贝勒(Victor Klemperer)在《第三帝国的语言》里提出了一个相当经典的问题:“什么是希特勒最有力的宣传工具?是他和戈培尔的个别演讲吗?”与当时大部分人的想法不同,早在该书出版的1947年之前,克伦贝勒就极度清醒地发现了纳粹的秘密:“不,最有力的影响不是来自个别的讲辞或文章、宣传单张、海报与旗帜;这种影响力不是透过那些必得清醒地、有意识地吸收的东西而达致。”“相反地,纳粹主义之所以能渗进人民的血肉,靠的是一些单词、词组和语句的结构,靠着广泛、机械而又不自觉地重复使用它们达到百万次以上。”其实克伦贝勒的发现不只适用于纳粹德国,而且还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一切社会的通性。政治语言的力量何其强大;当它不再只是官方成套使用的术语,还是每一个人虽然都觉得它是陈腔滥调,却又毫不在意地以之沟通的时候,它的效果就能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了。克伦贝勒增补了席勒美学的名言“被教化的语言能为你写作和思考”,他进一步指出:“语言不只是简单地为我写作和思考,它还逐渐宰制了我的感觉,我整个人的精神存在,使我毫无置疑毫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弃给它。”例如“宣传”,它本来是中性的,只不过在我们的语用习惯里,“宣传”多半和好事拉上了关系。虽然也有“负面宣传”的说法,但究竟比较罕见;平常一说“宣传”,就总是意味着有些很正确很伟大的东西,不能不让大伙知道。“宣传”的反面大概就是“炒作”了。一个人要是肆无忌惮地公开胡言,引人注意,我们会怀疑他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成名。想出名不是坏事,但太想出名就有点不正常了,所以我们不齿地说他的举动是“炒作”。“一小撮别有用心”的海外媒体人捉着中国丁点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不放,还惹得其他同行纷纷跟进,这就更是“炒作”了。因为我们可以断定那很“不可告人”的用心其实就是“反华”。技术上讲,“宣传”和“炒作”几乎没有分别,都是有企图有计划地把一个讯息从一个小圈子扩大开去,四散传播。但由于炒作是不好的,所以我们从来不会说总是正确的政府在“炒作”什么;相反地,“炒作”二字一出,那些被指控的炒作者必定就是心怀不轨的可疑分子。“宣传”与“炒作”之分别存乎一心,端看那条要被推广的信息正面与否。但在长久的使用传统之下,于稳固的意义联系之中,我们再也不用先去判断某段讯息本身是否正面,只要搬出“宣传”,那被宣传的东西就是正面的了;相反地,如果看到“炒作”二字,那被炒作的东西也自然就是负面,毋庸再说。第4节:炒 作 “宣传”的名与实(2)举个浅近的例子。三鹿集团曾经在发现产品含有三聚氰胺之后,向政府提出报告,“请政府加强媒体的管控和协调,给企业召回存在问题产品创造一个良好环境,避免炒作此事给社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段话翻译成:“请政府好好管一管媒体,别让我们的问题曝光,别让我们挨骂;最好能让我们静悄悄地把产品弄回来。万一媒体广泛报道了问题产品的事,社会大众以后就不再相信我们公司,那可就惨了。”为什么一家企业如此可鄙的意图,竟能用上这么义正词严的修辞去包装呢?也许他们以为只要使出了“协调”、“良好环境”、“炒作”和“负面影响”等一系列官方熟悉的术语,他们和政府就有了彼此沟通甚至相互认同的基础。其实每一个中国人在媒体环境中耳濡目染,应该都能自如地说出这类冠冕堂皇的大话,而且都以为这些言辞能够把自己和政府的正面立场绑在一起。因为这一连串词语都有价值定向的明确效果,特别是“炒作”。一般而言,媒体是很喜欢“炒作”的。它们有如亚马孙河里的食人鱼,一闻血腥,立即空群而出。问题是用“炒作”去形容大众传媒的这种特性并不恰当,因为这根本不是什么别有居心的刻意图谋,而是市场倾向主导的结果。为什么大家一窝蜂地报道问题食品?那是因为读者关心。反过来说,假如某个不太重要的官员在某个不太重要的场合做了“重要讲话”,就算媒体很善意地去配合炒作,恐怕也炒不起来,因为打呵欠的受众对此不感兴趣。也就是说,真正在推动炸作的不是什么媒体,而是整个社会的民情。有些人总是用“宣传”的模型来理解“炒作”,似乎一切备受关注的议题都是少部分人努力推广积极散播的结果,仿佛除了政府之外,媒界背后还有一个地下宣传部,老是想弄些坏消息出来,搞乱“大局”。可是包括相关部门在内的所有人其实都明白,从北到南,自西往东,全中国这么多这么杂的传媒,根本就不可能有一个威力庞大的小组织可以策动大家一起讨论某件事。虽然用“炒作”去形容传媒的集体关注并不准确,因为它完全建立在“宣传”概念的反面,以传统官方的模式去理解现代的大众传播。但它仍然有用,理由是它带有负面的价值联想,能够很笼统很含糊地定性不利于自己的情势。就像三鹿集团那段报告一样,把所有自己不愿看到的新闻都说成是“炒作”,好让政府和他们站在一起去对抗那些看不见的“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坏分子。虽然,那“一小撮人”其实是全部的消费者。原题为“什么叫做‘炒作’”,发于“牛博网”2008年10月13日

编辑推荐

《常识》为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梁文道先生近两年来撰写的时评文字结集,谈及政治、民主、民族、教育、新闻自由、公民道德等社会诸多方面。文字风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论述简洁有力,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还催人省思,给人启示。该书名曰《常识》,正如梁氏自言:“该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常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4条)

 
 

  •   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评论不朽,那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几年前发生过矿难,评论家费煞苦心地分析它的成因,推介善后的处置,指出杜绝它再度发生的方法。结果它不只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频密地发生。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嘲讽了。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除非他那作者的自我要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志趣;江山不幸诗家幸。
  •   首先,我得承认我并不是一个经常看时评的人,觉得其往往过于注重表象的变化而缺乏深层次的探究。而就算是看时评,我对国内报纸上的专栏也带有较深的“成见”,认为其就算不是“传声筒”,也只能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发些模棱两可的调调而已。所以对梁文道,我是不熟悉的。不过此本《常识》作为其近几年时评的合辑,竟也能登入畅销榜之列,爱书同好攀谈间也多有提及,深叹自己孤陋寡闻之余,也买来一本,一探究竟。

    全书一开篇,作者便在自序中自嘲一番,并直言希望自己的时评不必“不朽”,最好时效性短点。光凭这种不以自己之言论广受关注推崇而沾沾自喜,仍然保持一份知识分子的清醒与审慎的态度,就让我对这次阅读之旅更加期待。而书本之后的内容也确实对得起我的期待。

    《常识》收录的是梁文道近年来在《南方都市报》,牛博网等处发表的时事评论。篇幅长短不一,但均非长篇大论(时评文章自是如此);内容涵盖政治、社会、文化各领域,对北京奥运、汶川地震、反日情结、城市管理等各个热点事件和热议话题都有述及。梁文道以深入浅出的行文、客观公允的态度、睿智洞见的思辨,以及时而有之的小小煽情,将时评文章演绎得有声有色,令我在这些评论事件早已成为过去的当下读来,仍不禁常为所读内容击节赞叹。而在这些文字后面显现的,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既有理性,又不乏良知的文化人,也是一个倡导多元宽容,反对偏执狭隘的思想者的形象。

    有位作家说过“真正优秀的作品,不是告诉你不知道的东西,而是告诉你那些你知道的东西”,读梁文道的书,恰恰给人这种感觉。你会觉得他所写的,正是你所要说的,只是比你更慎密、更富有说理性而已。当然,他说的你未必都赞同,但即使有异议,那也是可以争辩讨论的话题,而不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主意之争”。在如今这个任何事都可以上升到主义和信仰,并引得一帮人为此在论坛上脸红脖子粗得彼此对骂的浮躁社会,一个人人都貌似所知甚多,可深究起个中争端却又令人惊异于“常识”之匮乏的纷扰环境下,梁文道的声音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有梁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为普及常识,去除偏狭而笔耕不缀,是件值得欣慰的事。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乐观,需知人的价值观不是读一本书即可形成的,社会风气也不是一朝之内可以改变的。如今社会上之种种缺乏常识之言论与争端,是历史包袱、社会发展、个人价值观灌输等一系列因素综合影响所致。中国政府当了这么多年的“全能政府”,要一下退出人们的社会生活是无法做到的;而我们从小接受的看似“辩证”,实则宣扬非黑即白,东风压倒西风的二元论思维模式也无法轻易抹杀。当我阅读此书时,王家岭矿难、广西旱灾、玉树地震接踵而来。于是我们看到了全国动员的昂扬、看到了对不幸者的哀悼。但我们也一样再次听到了“救援涉嫌作假”的质疑,让人们对政府的公信力再次报以疑问;我们也重新看到了以富人捐献的金钱数来衡量其道德指标的做法,让人不禁慨叹有些东西并不会这么快改变。作者开篇所说“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嘲讽”,结果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应验,这恐怕是梁文道自己都不曾想到的吧~

    对此,除了感叹“江山不幸诗家幸”之外,又能做什么呢?把以前的时评文章修改一下重新发表吗?所以,普及常识,依旧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   常识,一本读了不舍放下的好书.为什么具有时效性的时事评论能结集出版,正是因为那件事老是重复出现.比如矿难、企业责任。“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所谓:江山不幸诗家幸。读常识,看梁文道以独特的角度评论时事,没有故作高深的东西。对照自己当时的思考,看有否独到之处,有否开拓自己的视野。
  •   时常出现在锵锵三人行中的文道总是侃侃而谈,一派温和气象。总是只当这是为某事件请来的嘉宾,一个学哲学有着普世价值观的公众知识分子,多重身份做很多工作。我不知道评论员以及时评作家或许是他理想的一部分。屏幕上的他的确不过是表演出来的他,这或许有赖电视台的后期剪辑或者来源于他长久浸染于媒体的经验。屏幕上他总是那么完美,不会过分的表露情绪,总能理智的找出逻辑,三人行中他充当的是智者的角色。正因为如此,我时常忘记他还有这样一个身份。永远的温和派是做不了时评的,可是我忘了,真实的他是时常有愤怒的人。我读这本书,常常有感动。纵使这些文章因为一个时评应有的特质——时效性而往往在行文上略显粗糙,但梁文道显然在写作上是个懂技巧会控制的人。他知道对于时下的读者来说怎样文章是有价值的,这是他曾经谈过的关于选择的问题。如果时评的目的是改变现实,那么它应该是写给当权者和每一个平等的公民的。所以它不能不考虑这篇文章能否发表在他的预期读者可以读到的报刊上,因此说什么怎么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一个时评作者“那作者的自我要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知趣”,那么他当然可以无所畏惧的痛批体制甚至不用做任何深入和有价值的思考,不去调查也不去理解真正的真实,甚至有可能因此在海外声名大振,成为一代青年心中的英雄,但是恐怕会在内地被消音,什么都不会改变。所以他说这本书“献给中国所有的时评作者,能与你们共赴国运是我的荣幸”,所以我想这是国内能找到的最好的时评。而在文道理智而谨慎的演示普世价值观如何作用于每一件重大事件时,他也会使用煽情的修辞。非理智因素恐怕能够更好的煽动读者的情绪,同时引发出每个人心中深埋的对于普世情怀的认同,那便是常识。一个社会本应有的常识。这些文章帮助我们更有逻辑更理智的分析的时事之余或许能够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很多日常问题,发生在夫妻间、恋人间、师长间、朋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甚至彼此陌生的路人之间,还有那些原本属于我们的包容与理解,原本维持千年的礼仪、信条和原则。曾经在先辈们那里发展完备的一整套面对问题时的思考方式和应对手段飘零失落,如今人们常常暴躁、焦虑、无聊、不安,所以你会在接受每一项服务时遭到莫名其妙的不友好对待或者在每一次掏钱付账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在吃亏受骗。太阳照常升起,只是每个人都不是常态。http://www.douban.com/review/1673992/
  •   第一时间收到梁文道的《常识》,一口气看完。虽然都是过往的时论,但依旧悲哀的发人深省。正如梁先生本人所说,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嘲讽。国人向来好标榜源远流长的传统和博大精深的文明,却在最基本的文化和思想上存在很多缺失,补点“常识”确实很有必要。喜欢梁先生已久,认识他是在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节目。梁先生儒雅、智慧、富有人文关怀,加上标志性复古眼睛和大烟斗,书生气十足,成为“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被尊称为香港文化“教父”。可谁曾想到他小时候在台湾竟是不良少年加帮派分子,中学生三年级因破坏学校建筑,并有黑社会少年接班人的嫌疑而被赶出校门……想到一代伟人马克思,在进入柏林大学之前,这位爷也曾因放浪形骸的少年生涯让其父苦不堪言。由此可见,1、学识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足以改变人的品性;2、不论现实多么不堪,人可以改变命运。
  •   书是朋友很久以前推荐的,感觉不错~道长的话中肯犀利!
    受益匪浅!引用书中的话:“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除非他那作者的自我要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志趣;江山不幸诗家幸。”
  •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岛《侠客》梁文道的时评杂文,是我读过的时评杂文里,写得最好的。文字行间,沁透着客观分析与清晰逻辑的魅力,他的《常识》,是以在这两年里,发表于《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明报》和《am730》等多家报刊媒体上的时评杂文汇集而成,以释家弟子的慈悲宽厚,儒者的入世良心,以生花妙笔,指剑寰宇,“故虽直抒胸臆,犹能止乎礼义,忿而不戾,怨而不怒。”对于书名《常识》,他作了如下的注释:拙著取名《常识》,绝非自大,而是为了向前人致意,归宗于这种公共知识分子的传统。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欢“常识”这两个字的丰富义蕴。作者所说“前人”,乃是大名鼎鼎的托马斯·潘恩,二百多年前北美独立运动的先驱,托马斯·潘恩所著的《常识》,启发了北美人民的觉醒,从而反抗英国殖民暴政,他的思想,在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中有明显的反映。全书分上编下编两部分,上编“理解当代中国的七十张关键切片”,主评国内时事见闻;下编“窥视世界的局部角度”,对国外的时事发出点评。以公共知识分子的良心,反思和省视这人间世。但作者谦逊的说“我以为自己所说的皆不脱常识范围,没有什么故作深刻的东西。”《常识》,你觉得是常识,就是常识。http://xwgzi.blog.163.com/
  •   真话没法说,梁先生文风平和理性,很好!但很遗憾,买了本删节本。精彩之处如下:
    破除忌讳错误的神话史观

    政府若要施行有效的统治,要百姓心悦诚服地遵从法律政令,要纳税人心甘情愿地缴税,靠的不能只是暴力,还要靠对统治者的同意与信服。

    作者:梁文道,香港专栏作家


    前一阵子北大校园出了件趣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央电视台合办了一场论坛,兴致勃勃地请来一批经济学家畅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果。在这样的场合底下,没想到有两位经济学家很不给面子地发出了惊人的尖锐言论。首先是茅于轼先生就着近日城管打死人的事件痛批城管制度。接着是吴敬琏先生在压轴座谈会上语带嘲讽地问央视主持人:“我看茅先生刚才那番话,你们肯定是要剪掉,不播了吧?”然后话锋一转,吴先生又说起了央视红极一时的纪录片《大国崛起》。他说自己只看了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原因是里面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说法。吴先生回头再问台下的听众和学生:“有‘三年自然灾害’这回事吗?”在大家一时还会不过意来的时候,吴先生又引述刘少奇当年的名言,且更进一步指出那三年的大饥荒几乎完全就是人祸。于是台下掌声一片,主持人尴尬地说要回去检讨,整场座谈会不久就提前结束了。

    茅先生与吴先生都是常常惹起争议的人物;但这一回他俩的坦率直言,我以为不管是自由派还是新左派,不管是庙堂精英还是草根愤青,都应该为他们鼓掌喝彩。因为按照自己的学术良心与知识修养说真话,乃是一切知识分子都该共同享有共同认定的根本品格。我们可以不同意一位学者的某些言论,不赞成他的既定立场;可是我们必须尊重他对着权力说出自己相信的真话的勇气和尊严。

    于是问题就来了,茅先生和吴先生到底说了什么真话?他们的言说面对的又是什么呢?在那一天的论坛里面,最刺激的当属吴敬琏先生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的说法。从台下的掌声看来,大家一定都很认同他的意见。可是一个人说了番人人都晓得的事实,又有什么好喝彩的呢?假如我今天煞有介事地向大家宣布太阳果然是从东边升起的,会得到掌声还是笑声呢?换句话说,吴先生一定是说出了大家都明白,但某些人硬是想回避甚至否认的道理或事实。

    虽然有许多学者认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也曾为中国的现代化立过功劳,认为这些人类史上罕见的浩大社会工程替今天的荣景奠下了基础;但是已经没有多少人再坚持随之而来的大饥荒是纯粹的自然灾害了。当年平江一位农民写的那首词:“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已经成为那几年最有名也最真实的写照了。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号召底下,中国出现了亩产万斤的奇迹,大如人的玉米“怪物”……那些欺上瞒下的数字甚至影像掩盖的是过千万人的死去(到底那三年死了多少人,还是个备受争议的谜团,最高的估计甚至达到四千万)。最令人气结的,是种种政策失误造成的后果在当年不只被掩盖,还要上升为政治路线斗争的论题,而听过老农诉苦,真打算为人民鼓与呼的彭德怀却被残酷斗倒。

    吴先生说得对,现代中国史上真没有“三年自然灾害”这回事,有的只是人祸,所以连官方也早把这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命名为“三年困难时期”了。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还要为吴先生那番“太阳必从东方升起”的大实话喝彩?为何这番话果然没出现在央视的转播之中呢?原因我们都知道,因为大饥荒的真相虽然早已不是禁忌,但它始终涉及毛泽东,始终涉及历史的诠释,始终涉及某种似乎不宜言表的问题。

    政府若要施行有效的统治,要百姓心悦诚服地遵从法律政令,要纳税人心甘情愿地缴税,靠的不能只是暴力,还要靠对统治者的同意与信服,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常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必须同意政府的统治,政府才有合法性可言,才能有效地管治。中国现代史之所以还有那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是因为在一些人现有的意识中,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之一却是历史。为什么共产党是执政党呢?因为它代表了大多数人民(无产阶级)的利益。怎见得它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那是因为在历史的实践经验上,我们可以看见它一次又一次地走对了路做对了事……

    然而,不客气地说,一个永远正确从不犯错的政权,这是在传统社会里才行得通的神话。如今还有谁会认为一个政权能够只靠传统和神话般的神圣历史就能取得合法性,赢得受统治者的同意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程恰恰说明了,政权的合法性绝对不能只靠一个不容动摇的神话史观,还要依靠凭债效而来的良治经验。最近两年,领导层不断强调民主的重要,甚至逐渐推进民主选举列入改革的目标之一,用政治社会学的术语来说,这是合法性由人民同意迈向人民依程序授权的转化。由此看来,再去重复神话史观的力量不只不合时宜,简直就是开
  •   梁文道先生,是我比较喜欢的时事评论家,当然,认识他是从《锵锵三人行》开始的。最近在拜读他的《常识》一书。书中有这样一个片度:“弗洛伊德曾经描述过幼童的一种奇行,他发现他们有时会把自己藏起来,好让大人找不着,这时他们会感到格外的紧张,深怕大人会自此忘却他们,甚至趁机抛弃他们。可是在这个躲藏的过程里,他们却又享受着刺激的快感,把它当成一个好玩的游戏。然后,他们或者被发现,或者干脆耐不住性子自己跑了出来,与父母相拥团圆。这就是有名的‘去/来’游戏,后来成了精神分析史上著名的模式,有学者认为这是自虐的基本形式之一;先是自我制造一个被舍弃被厌恶的状态,同时暗自咀嚼其中的痛苦刺激,于是可以期待破镜重圆的圆满幸福。正如一个人偏执地怀疑伴侣的不忠,把任何小事理解为对方变心的蛛丝马迹,甚至幻想出丰富的情节。表面上看他很痛苦,实际上他很享受。当伴侣九牛二虎地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之后,他那失而复得的满足才能达到最高程度”先就此打住,假如一个人站在你的面前问你“你是不是很喜欢自虐?”我想你基本上嘴上不骂,心里面也已经对提问者骂三字经了。其实大家有一个很简单的惯性就是乐于接受正面的词汇,而去畏避一些所谓的负面词汇。但是我想说的是,你可以装作不知道,但是你不能证明它不存在。我记得大概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电视台热播和热炒的就是张爱玲女士的作品。可能大家都想对旧社会和残酷的爱来一次忆苦思甜吧。我个人认为张爱玲女士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在她的书中,中国的老女人,面对着年轻女人,只要后者不是她自己生的,就要想方设法给她罪受:让她干这儿干那儿,一刻也不能闲着,干完了又说她干得不好;从早唠叨到晚,说些尖酸刻薄的话,简直就是标准的捕风捉影,鸡蛋里挑骨头。现在的年轻女性去过这种生活,肯定一天也熬不下来。所以我在此也顺便希望那些偶像剧不要再演什么灰姑娘、丑小鸭、麻雀变公主了,太假!但是传统社会里的女人都得这么熬。直到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了,这女人也变得和过去的婆婆一样刁。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要找心里平衡的,但是我要再借用一句“冤冤相报何时了?”张爱玲女士对这种生活了解得很透,小说写得很地道。但是我不喜欢。因为这里面就已经包含了一种自虐心态。我总觉得既然是自虐就自己去享受吧,不要再传播了。而且小说可以写痛苦,写绝望,但不能写让人心烦的事,理由很简单:看了以后不烦也要烦,烦了更要烦,而心烦这件事,正是多数中国人最大的苦难。也有些人烦到一定程度就不烦了——他也“熬成婆”了。其实,中国的旧式家庭,对女人来说就像一条海船,而且永远也靠不了码头。你要是烦得不行,就只有跳海一途。这倒不是乱讲,旧式女人对自杀这件事,似乎比较熟练。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这种故事发生的场景,总是一个封闭的环境,这个环境可能并不存在,但是可以自我塑造这个环境,人们在那里浪费着生命,自虐和他虐着。人的自虐好像是从三皇五帝之后产生的,书上说那会儿好,所以我也只能这么说。中国人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在生活中感到烦躁时,就会自然带有最深刻的自虐感。从而有了一种味道就是:有忧伤,无愤怒;有绝望,无仇恨。&n
  •   一直在看梁文道先生的博客,希望常识的续集能出版。虽然对于时事评论而言这又是“江山不幸诗家幸”了,但或许时事评论会过时,时事评论家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的,希望能通过梁先生的书留下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   梁文道,主持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节目,是《锵锵三人行》的常客,学问和见识自是不必说了。《常识》这本书,是他最近一两年来时事评论的结集。Pl&x6\zLoPrK{flm看《常识》,非常的轻松。可能源于香港人对于时事评论的标准比较明确,有了这把价值标准的尺子,去评论时事应该是件轻松的事情。tW%!|T5/[y(<1]i-a这把英式法制化价值标准的尺子,其实也就是“常识”。e]DTK*W~`9nk{!X\知道了答案,回答问题,有时只是技巧问题了。,9~qLQ0ODxxY<OkN最近一个月,杭州的“欺实马”事件和绍兴的“高考加分事件”如果用这把尺子来解读,那便只不过是金钱和权力勾结的事件之一,解决的方法也不过是是要让经济和政治解脱关系,让两者以不同的逻辑关系各自运行。当然最好的目标就是达到像香港那样的“公民社会”。rM)#}eZK!jKp79].看上去很美,其实根本不靠谱。y@Ak_]{b}Wnvz;]B因为香港人的常识,并不是大陆人现实中的的常识,不管他有多漂亮。%!OA/7XbG_dwJ;j`2金钱和权力结合划分社会等级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事实,才是我们社会真实描绘,并且是我们社会里人人遵守并主动形成的。im"3n=}!jn%@_y@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希望通这个自己已经默认的规则来获取本就不应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东西,而当某天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处于弱势的时候,又拿出那些本来就没有人信的价值观,或者自己根本不了解的“常识”出来发泄不满。zS!+2/(U]av{}U——这样的“常识”,我看其实不要也罢。Tr"Bz!`tJ"wpCf6
  •   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一下我们在文化和思想上的缺失,补点“常识”很有必要梁文道(1970年12月26日-),香港文化人,香港出生,中学时在台湾接受教育,之后回到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哲学系毕业,及后的硕士学位由于工作忙碌而无法完成,从1998年开始梁文道就不断活跃于香港文化界、知识界,足迹范畴从大学讲师、文化从业人员、自由撰稿人、电视电台节目主持人、牛棚书院院长、中学校长、商业电台台长、电影创作人和剧评家、作家、书评家、食家、时事评论员、乐评家,到公共危机处理专员、环保权益维护者、古迹研究员、文化推广研究学者、艾滋病权益维护义工等等,因此被冠以“文化百足”之称。由于文道见识渊博,且经常关心两岸三地的文化发展,因此被大众称为“文化教父”。多年来在各个传媒平台发表的评论数以百计,涉及范畴囊括:时政社会、金融财经、文化百态、电影创作、饮食文化、书籍出版、生态环境等等,是全方位的传媒人。
  •   《常识》断断续续看了两个月,属于那种希望出门在路上看的书。4月去重庆的时候,记得当时在飞机上看得很起劲。除了在凤凰卫视看梁文道的锵锵三人行以外,之前对他并不怎么了解,也是一次在飞机上翻看杂志,上面有推荐他的《常识》,回来买了这本书,看了以后才知道原来他是学哲学出身,对时事和很多方面都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进入,然后跳出,于是就会产生批判的距离。”梁文道出生香港,在台湾生活过,现在因工作原因深入内地。对于他来说,能真正进入内地也许是不容易的,但跳出,一定比我们身处内地的人们容易很多。我们生活期中,很多思维已经成为定式,或是很多观念已经边界模糊,太多的单向宣传和单一的政治环境以及生来接受的教育,让我们没有了批判的距离。见多才能识广,有比较才能找到差距,善于拷问才能接近真理。梁文道是一个时事评论人,也许不是最有学问的,也许不是最深刻的,但是他却能走进我的视野,以常识的方式给我普及时事,指引我看到平时我没有关注的很多视角,启发我掀开从没有探究的事物深层面的本质。断断续续看的书虽然记不住太多细节,但被我消化了的思维方式成为一种营养,有益身心。
  •   梁文道作为“文化教父”得到这个称号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梁文道非常博学,知识面之广不得不让我们钦佩,梁文道本身是学哲学的,所以在思想性方面往往深刻,写的一些书话、书评,还有对时事的评论都是比较到位,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的评论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音乐、电影、书籍、足球、时政、生活等。《常识》一书大部分为专栏文章,短小精悍,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虽说的是常识,其实我自己很多是不知道的,有点惭愧,《常识》一书真的不错,成为畅销书不是没有理由的,我推荐此书。
  •   梁文道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时事评论家!我是从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的节目中认识到他的.听到他精彩的评论后.我非常欣赏他深厚的知识底蕴和独特的见解,他的话总是一针见血又不会言辞过激.常识这一书,个人认为可看度十分高并适合个阶层各年龄段的人看.既丰富了阅历又拓宽的视野.
  •   本书是作者时事评论的结集。虽然时事评论有一定的时效性,但书中的文章却没有让我产生过时的感觉。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文章是最近这三四年的作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作者的功力。可能是出身香港的缘故吧,作者看问题具有国际视野,评论时往往从出人意料之外的角度作切入点,而且论点论据能做到不偏不倚。透过现象看本质,而这本质就是常识。作者的目的不是要发表什么高论,他的目的是要引发大家的思考。当大家通过独立思考而又达成一定的共识时,常识就形成了。
  •   这是一本时事社会评论集,收录了作者几年来在《南方都市报》、《明报》、《am730》专栏及牛博网上发表的文章。看看一位香港人对大陆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的解读以及观察世界政治的视角,有助于更加清醒地审视我们这个高度约束、众口一声的国家主流观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们的分歧在哪,以免犯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狭隘主义毛病。
  •   正如本书的书名——常识,我想梁文道先生是想通过这个标题告诉我们,作者在书中表述自己看待事物所立的角度或者思维的方式,是我们在看待这些社会问题时应该树立的意识,保持的态度;试问一下为什么关于数年前的社会问题的时评在现在看来,依然另我们会有恍然一悟的感触呢?我想,这就是本书要告诉我们的常识,一个思维的常识,一种意识的中庸,倘若国人在看待社会各种问题时,能保持梁文道先生所表明的这种独立,理性,客观的态度,那么我们距离理想的文明社会将会拉近一大步,“江山不幸诗家幸”,也算是我读完这本书感触之余的感叹吧!
  •   读梁文道的《常识》已经一个月,它让我从一个惯性思维里走出来,从全新的角度去看世界里的大事小事。也许过去我们都有类似的感受,但我认为梁先生用最客观的角度描述了某件事或某群人,让我感觉痛快,毕竟看明白一件事不容易,讲清楚一件事也不容易,那看明白又讲清楚更是困难,所以梁先生的《常识》让我印象深刻。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真实,他表面上是在分析事件,实际上是在描述事件。我想这应该是时事评论的最高境界,不是告诉读者你该怎么看待这个事件,而是把事件描述透彻,观点留给读者自己的揣测。但就怕读者看完一篇一篇的短篇,急于看下一篇,而放弃思考,直白的接受作者浅层表达的看法,认为“不错,梁文道说的很有道理,现实就是如此”。但实际上哪怕他言之有理,读者也应该有自己的角度。在书读到一半之时,我曾经迷茫,难道梁先生的角度和我的真的完全一致吗?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成长的他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成长的我看事件的层次和感触就能如此的不谋而合吗?在后来,我发现不是,也便欣慰了很多。我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这应该也是种进步。我还有想法,想法还会产生更多的想法,这就是最真实的成长。
  •   开篇一句非常值得深思,对于常识我们若觉可怪,乃因此为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作为宗教界人士的时事评论员梁文道,让我总是没法把他和和尚划等号。出了这本集子,倒觉得这哥们也确有狂禅做派。前篇讲目睹中国发展之怪现状,后篇又表示西方发达社会也不是什么好鸟。这种两头都不氛儿,谁也不服,看谁都不顺眼的气节,同时更可贵的是能在平和的立场上分析来龙去脉,确实是知识分子界稀缺的。为了平心静气听一种不一样的声音,防止成为思想暴民,此书实属必读佳品。
  •   读完常识后,真所谓长了些常识,梁文道老师很谦虚的说评论的意义在当时所处的背景中,过了就没有什么意义了,除非评论里发生的事情反反复复,我看某些事情还真就是反反复复,没有太多进步,大多的时评文章里都给我很多之前未意识过的客观事实,让我有了深入的思考,因为经历还比较浅薄,所以对于下篇里的一些内容的理解不是很深,但值得我以后再次回顾思考的。希望有人对社会有很多关注的,可以看看这本书。
  •   知道梁文道,还是从当当网的书评上看到的,像他这样有名气,我居然才知道,惭愧!
    读者梁兄的<常识>,感觉很过瘾!
    虽然都是些过了时的评论,但作为评论家良知、学识、责任和良心,无不深深打动着我。
    短评,是对事物事件实时的分析和评价,有见地的分析和论证,有良心的结论和评价,特别是不畏权贵、不敷衍趋势的风格,最终是吸引读者的所在!是评论家能否胜出的关键!
    梁文道的评论兼具有了以上的特点,他敢说,敢写,他谦虚,他有责任,所以他吸引人,我认为最能打动我的地方还在于他的率直和良心、责任。
    我们很期待在大陆能出像他一样的评论家!
  •   看梁文道的书,是从《我执》开始的,很喜欢他的文章,客观而理性。于是又买来这一本。虽然都是一些有关时事的评论文章,虽然写作的时间是在几年前,但是有些今天看来,仍然发人深省,而且针砭时弊,分析和说理的过程丝丝入扣。比如,要如何对待日本,还有,在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比如地震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做。我在想,每个人都应该读一下。
  •   刚收到书,还没有开始看,但看到封面立马感觉一股清新之味铺面而来。
    尽管有些评论只是一时兴起,有些评论只是跟风随俗,但这不并不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认知。
    很喜欢封底上印的好段话里的最后一句“江山不幸诗家幸”,是呀,古有“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之说,江山不幸,正好为诗家提供大量素材。
    以上均为没看书的新提下的支言片语,具体还得待读完之后才知。
  •   很特别的评论角度,很另类的思考方式。非同常人的经历造就他思想的深度和语言的犀利。如果你喜欢另类,如果你喜欢尖锐,可以来看看梁文道的《常识》。如果只是为了消遣,只是为了取乐,那么,选择的时候考虑一下。推荐喜欢文学评论、喜欢新闻、喜欢时事的朋友买来读。另外因为每一篇都短小精悍,读一篇不用很多时间,因此适合短时间阅读。不必像小说那样需要很长时间阅读。每天读一篇,品品味道,很不错的。每天工作很忙,睡前细细读一篇,感觉睡前也很充实。
  •   不愧是梁文道,书中的每篇文章所针对的时事,他都有自己的见解。一个博览群书的人,他接触到最新的资讯和理论,形成了他自己的观点,非常的值得借鉴。文章写的非常的幽默风趣,我本来不是特别喜欢看关于政治之类的评论,但是这本书可以说让我有一口气读完的欲望,很就没有遇上这样的书啦。。。。。整本书,都是文字,没有骗钱之嫌,赞一个。
  •   梁文道的杂文集咯,他之前发表在各报纸的评论。其实,对于杂文不能一下子读太多,这本书就是分了三次才把内容看完。文道的文章没有太犀利的批判。正如他的题目,他觉得他所评论的事情,对于他来讲,都是常识,都太正常不过了。人们的看法要么过于片面,要么过于偏激。他要用它所知道的知识,不紧不慢的告诉你,事情的真相。就算是这样。我还是对杂文有点抗拒。更不要说是看杂文集了。杂文针砭时弊,能够引起你的思考。这个很重要,如果一个杂文家,不断地告诉你他的想法,这样的作者是用心太深,而有的也是别有用心。一般的杂文作家是在有时事热点时,跳出来顺着人们的心意,大骂特骂,提出以下超前或者片面的意见。其实对于这些杂文来讲。有没有都一个样。顶多是人们让别人同意自己观点的一个佐证。而好的杂文,总是能让人对自己的想法感到后悔,对自己的闭塞感到羞愧。对生活提起努力的勇气。
  •   梁文道的这本书其实说的是一些普世的道理与评论。为何我们会有新奇之感?是因为他和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他选择跳出来看,反而看的更清楚。梁文道早年在台湾读书,接受的是国民党的教育理论,后来回到香港又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以至于他对早年所受到的教育产生很大的怀疑。他在这种怀疑与环境的对冲之中产生了思考,进而发现我们一直被环境和宣传所制约。所以他选择讲真相,发出最真实的声音。我喜欢这种声音,他改变了我长期受教育制约所养成的看问题的二元方法论,使我知道真实世界不愿去说的“常识”。我会一直关注他,学习他。
  •   正如梁文道在书中写的,时事评论是最讲究时效的,也应该是最快实效的,但这些评论在今日看来,依旧如此鲜活锐利,不能不说,是一种伤心。
  •   还不错啦,这本书。都是作者本人以前发表在各类报刊的文章和对社会的时事热点的评论 。个人认为还不错,受益匪浅啊
  •   梁文道的专栏文章集。出自一个在多元文化熏陶下的香港传媒人(或者称专栏作家更合适),的确有着不一样的的思考和笔触,其实这些思考和笔触,又何尝不是“常识”?只是我们有时候被思维惯性、假象和各种各样的伪问题支配得太久了,失去了掌握常识的能力。
  •   常识是一本政治评论书,很多出自梁文道之前在报刊上面发表的文章。看完这本书,会懂得许多生活中一些现象背后隐藏着的东西,阅读是一边思考生活中的事情,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   因为“常识”这个名字而买了这本书,结果非常欣喜,梁文道以新闻人的客观冷静的立场,看待社会上的人与事,看后可以学到很多,比如如何从一大堆事件中找到关键问题,如何保持独立的思考和思维。个人觉得在中国,这样的声音太少太弱了,需要多听啊~虽说是时事评论,却并不过时,绝对值得反复回味,打算继续看《我执》同时也希望自己保持冷静客观的角度看他的书,这样才有意义,毕竟我想梁文道写书的目的绝对不是让全部的人都同意他的观点,只是呼吁他看到的问题当引起关注,呼吁更多的人以多角度客观的揭露社会真相,以此来使社会不断进步。
  •   从序言开始,我们就明白文道的先天优势.港人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养成一个不一样的人文氛围.能认清事物本质,更加敢指出来.敬佩,从这个方面谈不上,说羡慕吧,有觉得有否定的意思。难道全部港人都能写出这东西?毕竟人家十八九岁就开始写评论,三四十岁名扬华人社会.买他的书,算是一种支持吧,但这并不是说他写的不好.按他的话,看这种时事评论集合的书是一种无奈.愿与他共付国运.
  •   读梁文道的书真的很受启发,面对时事的客观评价独特的观察角度,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为读者打开了面对历史、时事的窗子。虽然其中有很多不懂的需要查看翻阅,但这也正是学习之处。有些观点和观察事物的思维虽是针对09年以前的事件评论但拿到2012年的今天来分析时下的事件依然很贴切,由衷佩服作者的博学和前瞻!
  •   真的是很久没有看这类时事评论性文章了,还记得上一次对杂文的热衷还是发生在我高中接触到鲁迅等人的文章时,所以在这段时期里面确实缺少了很多这类“常识”性知识的补充,然后就遇到了这本“及时雨”读物,真的很庆幸没有错失它。
  •   只因梁文道,只因江山不幸诗家幸,只因都是常识,才得接近。
  •   喜欢文道是从看《锵锵三人行》开始的,乍一看长的是那么有特色,就像他自己说的“一个猩猩在电视上”,但慢慢的发现这个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很有学识。很高兴他的作品终于在大陆出版了。我原以为可以一口气读完,但当我静下心坐在书桌旁细细品味时,才发现想要一口气读完好累,他为我打开了一扇思考的大门,很多我平时认为很自然很正确的事原来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可以去发现很多我未曾思考过的问题。所以每当我读完几篇,我都会停下来想想。他评论的社会问题大都很典型也比较客观深入,对于关心时事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   梁文道应该算是不可多得的公共知识分子,这本《常识》是他多年时评文章的总结之作。其实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常识到底是什么?怕是大多数人都难以说清。我觉得常识至少有一部分应该属于一种道德的底线,即便是没人去盯着你纠正你,你也会自觉自愿去遵守它。比如食品里不应该下有害物质,我觉得这不应该成为大力宣传和重刑严打之下才不敢干的事情。可是怪了,食品下毒早就在本朝成了你知我知大家都默许的事情了,只要不死人就没事,咄咄怪事让外国人给中国人打了个“地球人不及格”的标签。外国人谈到本朝食品谈虎变色,中国人茫然无所谓,如此的缺乏“常识”的国民性,与鼓吹的“河蟹社会”南辕北辙。80年前鲁迅所叹惜的国民性之低劣,至今没什么变化。
  •   随是时事评论汇总,但观点都非常值得注意,而且时效性都没过去。也或许这就是那个所谓的“江山不幸诗家幸”吧
  •   时事评论过了事情发生的时间段,不是那么感同身受了
  •   我是在书店看到的,翻了一下,感觉还不错,所以买来读读。都是一些在杂志上发过的文章,很有意思,有喜欢时事评论的不妨买来读一下。
  •   在这个假正经的国度里,常识确实稀缺,处在这种环境的我时常会产生“高原反应”。本书不但看到梁文道对现社会的时事做深入浅出,尖锐的点评,在我看来他更是在向我们提供学习一种思考的方式。中国的教育是让人直线思考的,我在书中感受的了多线立体的思考方式,让人激动!
  •   梁文道是在锵锵三人行认识的,一开始就比较喜欢他说话的方式,比较知识分子,同时又比较得体,不抢话。这本《常识》确实是常识,面对很多时事都是浮光掠影,但是时事的表象总会暗显事件的本质,或者是大众所看不到的真实。这是一本可以读,也可以得到启发的书,表象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表象得到真相,以及看待许多表象的思考方式。接下来,你还会仅仅看表象吗?
  •   这是一本杂文集,姑且这样说着。之前读过梁文道的《噪音太多》,那本作者倾向于诉说自己的成长经历。在香港的文化人中,他算是一朵“奇葩”了,年少长于台湾,在台湾浓郁的读书文化中耳濡目染。作为一个传媒人,他很自然地在书中传递了许多对政治军事或者时事与众不同的声音,或许这些言论比不上诸多领域的专家,又或者本书之谈作者自认无甚高论。但是***mon sense这个书名却会时常给予我们这些读之甚怪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的冲击。是的,在一个博学多识的作者面前,总能察觉的难堪。
  •   太棒了...本来就很喜欢梁文道..平常也看了他的很多评论.非常引人深思.这本书则更让人惊喜!因为书中讨论的事件我们都或多或少在谩骂过,悲痛、沉重过,但却很难不被情绪所干扰,无法深层客观的思考。而文道就给我们了了解“常识”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很傻很天真,又时又太黄太暴力。静下心来跟随他思考时局,思考文化,思考社会,思考自身的行为。
  •   梁文道先生的这本时事评论观点还是很犀利的,有一点的批判性而且很理性,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就是应该多读一点这样的书
  •   梁文道的评论很有见地,无论对于提高时事敏感度,还是提高Criticalthinking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   梁文道对时事的评论引人深思
  •   什么是常识?常识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如果常识是不言自明的真理,为何东西方社会甚至中国社会内部对常识争论不休?常识一定是“常”而不变吗?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剧烈变动的现实告诉我们,常识是变化的,甚至前后形成尖锐的矛盾。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常识的变化?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就是写常识,如果想从梁文道这本《常识》得到上述问题的答案,那很抱歉。此书给不了。梁文道在书在写道:“我以为我所写皆不脱离常识范围”,“如觉怪乎”,是这个社会缺乏常识。如果常识不是不言自喻,那常识何为常识?这就是常识在中国社会遭遇的悖论。常识是社会普遍认同的道理,不需要经过辩论和考证,但往往非常脆弱。作为一般性的知识,常识常常遭到权力的阉割,以达到其政治目的,并为之服务。如果权力以此常识教化社会,彼常识难免沦为异端学说。比如西方社会将人权称为普世价值,亦即常识,但往往在独裁社会遭遇到其上层建筑甚至社会公众的唾弃。因此,真正的常识在这些社会里是未实现的,梁文道“常识”正属此类。
  •   买梁文道的《常识》是因为人大一个教授的推荐,买来后,断断续续的看了好几遍。

    常识是什么?无非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罢了。但人总是忘记常识,甚至是连常识也算不上的常识。而海子早就写下这样的诗句: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梁文道先生的常识,对中国时事庖丁解牛不紧不慢。值得拜读。
  •   初识道长是在看锵锵三人行时,道长通常和许子东搭档做嘉宾,和子东的书生义气和理想化相比,我更觉道长对现实问题了解得更深入,看问题的视角也很理性(不同于一拥而上,人云亦云,并自诩为理性)。
    这本《常识》是道长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时评整理而成的一本集子,这对于我这种不常看报刊杂志的人来说,看这本书就能方便地看到道长的观点。全书充满了道长对问题独立的思考,细致的分析,追根溯源,抽丝剥茧,条条陈述。每读完一篇文章就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惬意,让我产生一种一次读完的冲动。道长的文章通俗易懂,我在他的文章里不会看到卖弄文采,故弄玄虚这类让我心生厌恶的事情,问题的症结全在那字里行间,文笔流畅,不浮夸,微言大义,让人不知不觉中受教了。
  •   只消看上两篇,或者甚至只需看那篇序,就会被梁文道先生的思考吸引
    梁文道先生简练的文字 犀利的道出了当代中国 当代世界的种种问题
    这才恍然发现自己先前的思考是多么狭隘 多么偏激
    名为常识,是对当代中国的一种讽刺
    是对当代自诩为知识分子的人们的讽刺
    很多事情 大家并没有思考 或者思考的那么狭隘
    这是多数人的悲哀 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所以,
    衷心希望这本常识,能像托马斯潘恩的常识一样 成为畅销的经典
  •   梁文道年轻轻轻,但博学多才常识这本书虽然是他个人不同时期时政评论文章的集结,但是任由可读性客观、理性用他的话说:在这个缺乏常识的年代,我们真的需要补补常识!
  •   梁文道的“常识”很独特,他告诉你怎样去看待、去思考社会时事的另一面。《常识》文笔流畅,语言轻松,值得一读!
  •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这些“常识”还需要别人来给我们普及,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如果那些决策都们能够尊重“常识”,不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常识”之上,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会正常一些?我们是不是可以集中精力做一些比“常识”更远大的事情?所以建议大家来读读这本“常识”普及本。梁文道的文风和为人都是我喜欢的类型,将看似简单但又不知如何表达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让人觉得“这就是我想说的呀”,同时又让读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可以看到问题不同的一面。
  •   我本来就很喜欢看时事评论文,而更喜欢看比较正直的权威的评论,然而这本书正好就是我最喜欢的那个类型。
  •   虽然时隔已久但是现在来看依然还很具现实感。特别是作者感叹时的那一句"江山不幸诗家幸"时评类文章如果时隔已久依然颇具现实感的话那便是社会的不幸了
  •   绝对的经典之作 虽然时事评论有时效性 但是读过之后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在重复
  •   常识的应该就是一些在正常智力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要知道的知识,它可以关乎很多方面,可以和生活相连,可以和社会现象相连,也可以和科学技术相连,梁文道的常识紧紧的和社会相连,放在床上每天翻阅,每天增加一点关乎社会的常识,让自己更好的去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以及看见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   整本书都是作者近几年在个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都是针对当下热点话题的评论,作者看问题的角度总与一般人不大一样,应该说与我们央视一些主流媒体的角度不大一样,所提出的观点引发人的思考,值得一看。
  •   梁先生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教育背景写成的书,此书是11年第13次再版的书,因第一版是09印刷的,所以书里的文章绝大部分是07、08年发表的,但是对于了解梁先生的一些观点看法还是可以的,他对当时发生的一些事的看法还是部分和我们的主流意识不同的。虽说这本书里的文章是时事评论,但是书里评论的事和现在也差不太多,所以不妨碍阅读,推荐购买。
  •   看完的感觉是我不单单是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人,,很客观的评论中国最近几年所发生的一点大事..从此成为梁文道的fans哦也..
  •   江山不幸诗家幸!厚重的常识!
  •   平日里很少看评论型的文章,觉得大多不够客观真实。梁提出的各个议题所挖掘的角度很独特,提出来并不加入太多个人色彩,有事实依据,有想法,有对比,有出处或数据。很不错的书,虽然谈的事情都发生在过去了但对适时今日仍有影响力,本着这样的态度及思考方式,我们可以类推其它事物,它不仅告知已发生的事实,还提供了一种思考模式,使人们可以在更客观理性的角度宏观看待。只是,书中所累及的观点有些还是有点片面,有些则待更深入探讨。
  •   第一次从网上搜索出梁文道先生的照片,顿时雷翻我。不是说梁先生五官不端正,而是臆想中的他应该是面庞清瘦眉目分明眼神深邃,所有能想到的道骨仙风侠气十足都用上了,却换来一个长得和罗大佑有几分相似的眼镜男,完全出乎意料思密达。。。《常识》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梁先生的作品,冷眼旁观,犀利指出矛盾根结所在,几番回味,有王小波的味道,更多了几分郑重和内敛,是我看过的属于佳品的时评了,推荐阅读。
  •   梁文道的文字一向很犀利。《常识》延续了其以往的风格。用另一种、更大气的眼光评论实事。值得一读。
  •   为数不多的能以客观的角度,平和的文字来评论时事的媒体人之一。书中的评论更偏向为事实,没有过多的延伸,给读者自己分析的空间
  •   江山不幸诗家幸,真的是很悲哀
  •   正如道长在序中所说,此书皆不脱常识范围,没有什么故作高深的东西。他对时事,现状的分析,是我看过的最理性最客观最易懂的观点。现在才只看了几十页,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记下一笔。字字珠矶的好书!
  •   从报纸上的一篇评论偶尔知道梁文道,这次仔细阅读了《常识》,启发我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一些新闻和事件,很有收获。
  •   刚接触梁文道时是看《鏘鏘三人行》,当时觉得他是个有点害羞但经常不是语出惊人就是话里有话的一个人。后来看到他自己的节目专栏,个人感觉开卷八分钟是最好看的,这个节目对主持人的涉猎范围要求很高,在那里老梁一改三人行中一贯的嬉笑怒骂,而以一副相当严谨和平和的学者面孔引导着观众如何来读懂一些文化类书籍,在那八分钟里的老梁给人感觉信心十足、游刃有余。可惜这个节目老梁很快就不再独家主持了。在《常识》这本书里,可以读到很多老梁关于社会中老问题和新问题的看法,角度很独特,表述的语言也很精确,能说的知无不言,不能说的点到即止。看得出是个久经考验,擅长擦边球战术的文化工作者。读完之后,觉得自己思路已被重新梳理,打包存放了。
  •   凤凰卫视评论员,抨击时事,值得一看
  •   我们处于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读点梁文道的书,学习一些起码的常识,是很有益处的。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书的内容涵盖爱国主义、奥运、三鹿奶粉等很多方面,很多评论值得我们深思,也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   梁文道,这个人就像一座图书馆。他的博学,让他的谈吐不凡,也让他的时评独具魅力。只看了第一篇《国耻》,就深深感到他的才气和大气。他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并且总能直刺时代弊病的要害,让我们清醒和警惕,然后去改造。这本书除了梁文道犀利美妙的评论文章之外,纸张以及印刷都很好,封面设计简约不简单,是我喜欢的风格。在品读完所有文章之后,值得好好珍藏。
  •   陆陆续续终于都看完了。
    此书的意义不在于书的本身,而是在于读者看完了有无唤醒自己的常识。我想作者的目的也在于此。
    我并没有特别记住书中的内容,而且现在看有不少文章讲的是几年前的事件,所以不一定都了解。
    但获得的远比这本书讲的要多。我开始回顾和反思自己二十几年来,忽略了那些常识,并认为那些错误是天经地义的。也养成了一遇到事就回到常识去思考的习惯。
    这本书,看完刚开头的几篇就够了。
  •   文道说这是《常识》,然而,一篇一篇翻过,那些结论未必能记住,那些论调未必都同意,但篇篇蕴含着的情谊和展现出来的胸怀让我深受感动。练瑜伽有助于写毛笔字,气息平稳、深长、均匀,走笔自然会有所帮助;禅修有助于写评论,不是超于世外,恰恰是拓宽了胸怀,有悲悯之心而无狭隘之利,文气自然会随之浩荡。虽然文中也会出现一些“吊诡”“迷思”这样令大陆语境习惯者不太习惯,但文字的不受污染、朴素而有张力还是令人感动。对人对事的批判直究根柢却不穷追猛打,这样算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吧!
  •   书里写的都是对时政、时事的评论,还是挺深刻的。值得一读。
  •   时事评论得很到位可做zuowensucai
  •   不错 时事评论
  •   真正的时事评论
  •   文章短小易读,寥寥几句,均能点出背后诸君“常识”的匮乏,文风犀利而不刻薄,实属有才!在看惯报告式或八股式的所谓评论之后,或许这种文章才真正值得阅读和思考。。。
  •   一直很喜欢梁文道的评论,感觉深刻又不失幽默。本书是从作者以前发表在刊物上的文章集结成册的。虽然刚看,但是爱不释手,读后很有收获
  •   一直我觉得自己是个能与社会“同流合污”的人,虽关心时事,也是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的清闲自在,也不会讨人嫌。等我上了大学,学了新闻,渐渐的我觉得人得有点自己的事儿干,得有点儿个性,有点儿骨气。“人活一口气”,如果你咽不下那口气,那就吐出来。你一吐为快心情舒畅了,大家伙也都跟着骂爹骂娘的舒心了。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文字和历史赋予文人的权利。如果有权而不用,倒落得浪费的名声了。梁公可谓为抨击时弊而生,为针砭时事而活。上到世界战乱、国家矛盾,下到黎民百姓,生老病死。无一不是为梁公所体察。大到环境污染,地震灾害,小到头疼发热,路边积水。无一没有过梁公的足迹。“世间自有公道”公道却还在人心,没有很“愤青”的人,公道会长眠地下,没有很“愤青”的人,世间会更多尔虞我诈,没有很“愤青”的人,社会会更污浊黑暗。
    寥寥数字,可成救世良药,短短几篇,尽是人间疾苦。梁公做到了,不为名利左右,不被世俗羁绊,睁开一双洞彻心扉的眼睛,打开一扇迎接光明的心灵,阳光下,一切都会晒干水分,露出原形。我想梁公一定不愿做雪,而愿做雪后的阳光。因为雪只会掩盖污浊,而阳光却会让一切公之于众,无论好的,还是坏的。
  •   犀利,尖锐,很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事问题。
  •   地域偏见是很受抨击的,而一个事情如果广受抨击的话,却也说明它广泛存在,一般人无可避免。比如港胞浮躁、肤浅的印象,几个人不这么想?倒过来,大陆同胞则是粗、鲁、俗。

    此书一拿到手便放在了厕所门口的架子上,出一次恭,信手翻两篇文章。以对其如此不敬的定位,必须要补一句:真的绝对好过一般如厕读物一大截!

    香港回归,对国家有诸多利用价值:

    政治上的试验和观测之地;经济上的世界接轨缓冲带;文化上则如古代布衣诤臣——能听要刺耳良言,也能避免群臣效仿,除非也想成布衣“外人”。

    ——郎咸平这样存在着,梁文道和凤凰台也是这样存在着。
  •   以前,搜集过唐师曾的每一篇游记;后来,搜索梁文道的每篇评论。两个人都最终出了集子,我就既有了私密的个人剪贴簿,也能和买书的人分享相同的快乐。这就是幸福的一种解释吧。
  •   梁文道老师观点犀利,让我对社会潜藏的不公平的常识产生诸多思考。但我现实的同事表示,这纯属没事闲着蛋疼之作,所以这部作品见仁见智吧。
  •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看凤凰卫视,只觉得言论比较中立,不是那种激进型,亦非保守型;生活中我们也许简简单单才是真,但了解身边不为人熟知的一面也是一种学习,更何况这种东西对我们也无坏处,“常识”是梁文道的一些观点合集成册,也许不能称之为著作,但是对我总是有一些启示,阅读才知自己的差别,“差别”并非就不好,但了解别人,同时了解自己也是一桩美事!
  •   从一个香港人的角度看大陆,作为一个理性的中国人看待中国,梁文道先生在这本书里告诉我们的不只是常识,更多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理性的思想
  •   喜欢梁文道,因为他的想法,他的文笔总能打动自己。他是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总的来说,不太喜欢杂文集,但是梁文道的杂文就如同这书名一般,是“常识”,读了才能知道自己需要知道这些。这本书读来,内心有很多东西被触动。
  •   第一次读梁文道的作品,他独特的视角令人震撼,不愧为著名评论家。读他的书,就知道他读了不计其数的书,年纪轻轻能有如此修为,令人赞叹。《常识》给人以警醒,引人深思,而书中的一切正是这深思的结果。
  •   最近一直在看时评,买的时候看评论可谓是有好有坏看了之后真的没有想到梁文道的书会给我如此大的惊喜!时评分析的相当独到,把社会现象剖析得很透彻,不得不说梁文道是个很有思想的人!真的极力极力推荐!谨将第一篇评论献给
  •   现在比较少有书籍或者文章,能用平淡的中立的语调谈问题了。这本书做到了。《常识》所讲不复杂,都是一些在论坛里被争得乱78糟的问题。论坛里往往写的人心急,看的人心烦。简单的问题总是被引向,那几个大家都知道讨论不出来结果的空泛的口号。《常识》所做的不过是就事论事,把已经被异化的争论,拉回到本来的问题上来。从小受革命思想教育,习惯用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的方式看待问题。可是随着信息的日益增多,用这套办法看问题,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纷繁凌乱。梁文道给出了他看这些问题的答案。原来很多问题的产生,本身就是因为常识的稀缺。只是常识的获得来源于什么地方呢?这是个问题。这本书很适合夏天看,清热泻火。只看过梁文道的这1本书,妄自推测,这是个有文化的知识人。
  •   喜欢看和听梁文道对于时事的判断,他总是能够在一个旁人不太能发现的独特视角去观察世界。如果对时事(无论政治或娱乐)有点关注的话,看了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的视野会豁然开朗不少。
  •   非常喜欢梁文道先生的电视节目和文章,欣赏他简练的言语、犀利的剖析、深邃的思考和独到的角度。《常识》中的常识之所以不被常人所识或常人不愿识,可能是当今诸多怪诞的社会现象此起彼伏的主要原因之一。也许只有当常识能够真正成为国人常之识时,中国才能称得上为真正的强国。
  •   看了梁文道的《常识》,让我感触颇深!他语言之犀利,在中国的任何杂志,任何报刊上都是极少见的。看他的书的时候,我总是不停地放下他的书,去思考一些我以前从没有思考过的事情!
    我觉得他的书很值得我们去品读。

    再者,收到的书质量很好!
  •   梁文道不愧为香港的文化教父!认识梁文道还是在锵锵三人行上,看了几集之后就觉得这个家伙很不错,很有水平。后来听说他出书了,赶快买来一读,不错,眼光很独到,语言很犀利,总能用会中国传统的思维思考中国的问题,很有启发性。
  •   梁文道的这本书是写给关心时事的人看的....的以我觉得很好,他对时政独到的见解,是我最为敬佩的思维之一,他的博学更值得我去学习.
  •   几年前就开始关注文道,感觉很不错。这次买了常识这本书。在我收到书的那一瞬间就开始阅读它,其中的内容有很多是以前看过的。但大部份是第一次拜读。文章写的不错。只是此书当中有点小小瑕疵就是,个别地方漏字啦。不过印刷质量非常好,书也是十分精美。很值得买。但我后来发现**上的价格要便宜些,我建议当当应该要有点动作了。是否再便宜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