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实践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作者:林森池  页数:184  
Tag标签:无  

前言

精明投资有赖基础分析林行止与森池兄交往比《信报》的历史更久远,当他索序时,笔者一口答应。森池兄早已“金盘洗手”,  日以课儿为乐,最近花了整整一年半时间,带着“入室弟子”“全职”撰写此书,  目的是为了把半生“实战”所累积的投资分析“艺术”嘉惠后学,传诸后世。细读初稿之后,笔者认为他的心愿可达。他是本港少有“土生土学”从事证券分析且有大成的先行者,三十多年的经历、阅历、资历,具有扎实的理论与实务技巧,不言而喻。投资带有若干赌博成分和运气,那是无可置疑的。然而,赌博的“彩数”不能累积,投资经验却可代代相传,供人借鉴,我们现在仍参阅十八世纪笛福(D.Defoe l660-1731)、麦凯(C.Mackay1814-1889)和格雷厄姆(B.Graham,1894-1976)的著作,便是显例。所以,不论是机构性还是个人投资,参考、学习前人经验累积起来的知识,是欲做资金主人者增加胜算的不可或缺的门径。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天下更没有不劳而获的投资果实。换句话说,要在股市中有所斩获,绝不能单凭“彩数”;努力研读、领会投资理论特别是结合实践经验的理论,是必不能少的功课!投资者因应形势、捉摸股价的线索,不外乎三方面——基础分析、技术走势和捕捉市场情绪(股民心理)。在有效率的市场中,公司数据和动向能够第一时间在股价上反映,因此,基础分析在健全的股市不可或缺,十分重要。股市里,见树不见林的人多的是;具备既见树又看林本领的,弥足珍贵,当为人们所师法。森池兄在港大念历史,在英资大行任分析员时便以治史的慎密态度观察经济与股市发展的互为因果,透彻周延。经济一向着眼最多数人的利益,投资则讲求个人口袋的进账,二者虽非楚河汉界,却亦泾渭分明。森池兄出入股市,既有经济角度的宏观方位,复有迂回精微的利害心眼,明乎南北西东为有定之位,前后左右为不定之位,进退有度自然不是问题,掌握基础分析的学问,股市窍妙也就更易洞悉。森池兄对香港股市(旁及中国内地)认识深刻,本书所举的例子,具为香港股民耳熟能详的企业,所举事例,股民记忆犹新,丝毫不觉疏远;他把基础分析证券的“方法论”和盘托出,辅以抽丝剥茧的解释,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告诉读者,令读者对投资之道的实在与玄机顿有所悟,受益是不在话下。不做盲目的股市“追风侠”,大中华地区投资,不论专业与业余,皆应以这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著作,作为有备而战的“基础”读物。二OO五年一月四日  香港

内容概要

  《证券分析实践:投资王道》作者凭借二十多年的投资经验,以贵精不贵多的论调,向证券投资者传授如何选择值得长期持有的千里马股份。千里马股份有7大特征,最重要的是股份的业务处于高增长地区,以及拥有市场经济专利。作者详尽地分析了过去20多年间常驻在香港恒指的12只股份,及其所拥有的经济专利。  作者认为,香港经济高增长期已过,而中国有着未来数十载的繁荣期。  《证券分析实践:投资王道》就电力、石油、电讯、保险、银行、公路等中国六大行业中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实例,让读者能掌握基础分析的步骤及工具,并通过基础分析,彻底理解上市公司的运作、效率、财务状况及、经营环境等,减低投资风险。  选择优质公司的三部曲如下:  (一)必从宏观角度考虑,经济是否处于起飞阶段的高增长期;  (二)公司是否拥有市场经济专利;  (三)用基础分析技巧深入研究公司过往业绩、各项回报比例、现金流、未来的前景、管理层的作风及“内在价值”。投资股票时,理想买入价最好是较“内在价值”为低。  《证券分析实践:投资王道》中并无任何复杂程序,普罗大众也能明白个中秘诀,选择优质公司作长线投资致富。

作者简介

  林森池,潮洲汕头人。1967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历史系。1972年受聘于英国维高达证券公司(香港分行)为“在职受训”证券分析员。  1997—82年,林氏任职获多利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汇丰银行属下机构)执行董事,专责管理基金及港股投资。八十至九十年代,历任美林证券及瑞士联合银行副总裁,主管香港股市分析部门,向欧美基金推介港股。其间,促成美林证券及瑞士联合银行成为香港联交所会员,对香港股市迈向国际化,不遗余力。  林氏从事证券分析接近四分之一个世纪,被誉为香港第一代金融分析师。九十年代中期退休后仍心系社会,于2002年,为香港特区政府财赤“把脉”,首倡发债,其部分建议已由政府落实。

书籍目录

序:精明投资有赖基础分析/林行止前言第一篇  市场经济专利主宰公司前景第二篇  拥有市场经济专利的“千里马”公司第三篇  如何在中国寻觅市场经济专利第四篇  投资分析工具第五篇  如何分析电力行业第六篇  如何分析及选择银行股第七篇  如何分析及选择石油股第八篇  如何分析及选择电讯股第九篇  如何分析及选择保险股第十篇  如何分析公路企业第十一篇  衍生工具的陷阱第十二篇  股票与资本市场的起源第十三篇  六十、七十年代英、美资本主义的危机第十四篇  投资普及平民化第十五篇  香港经济起飞特色第十六篇  香港股市发展史第十七篇  六十至八十年代香港的重大收购战第十八篇  恒指成份股沧桑史书目附录大表A附录大表B

章节摘录

书摘投资十戒(一)戒短线急攻近利买卖,不要贪图蝇头小利。(二)戒被卷入狂潮的洪流,不要被外来不理性的亢奋,令你跟随潮流作出投资。例如网络泡沫、地产狂潮等都是好例子,2000年买入网络股,或1997年地产高峰时买入住所,你都会很痛苦。最近,澳门赌业概念股急升,亦是活生生的例子。(三)不要被贪婪及无理性恐惧控制投资决定。股市大崩溃时群众的抛售,一定会导致你产生恐惧。这时候你要克服恐惧,作出人弃我取,购入“千里马”。(四)戒买新股。巴菲特从不买入新股,这是他的成功要素之一。他作出投资决定前,必须分析公司过往的业绩。(五)避开所有衍生工具,林奇和巴菲特,同样认为政府要取缔衍生工具。衍生工具的经营者,就是天空中的猎鹰,无时无刻窥伺你的小鸡蛋。笔者稍后将在第十一篇,详加分析猎鹰如何夺取你手上的鸡蛋。(六)戒听流言或“贴士”,流言会令人疏于学习,不做自己应做的工作,迷失方向,不从事正确的分析。(七)不要过分分散投资。这个世界“千里马”不多。过份分散投资,会拖低你的投资回报,好的“千里马”可能3、5只已经足够。(八)不要买落后股。落后的马匹很难有奇迹出现再迎头赶上,公司股价表现落后,背后一定有其原因,你要细加分析,不要有捡便宜的心态。(九)避开他人的“婚礼”。从过往收购合并的经验中,笔者发觉很多“婚姻”都是悲剧收场,例如盈科收购香港电讯就是最好的例子。1973年置地收购牛奶,至今置地股价仍没法回复当年水平。(十)戒有“刀仔锯大树”的心态。紧记投资是一门严肃的工作,并非“六合彩”的赌博。笔者年轻时也有同样的心态,认为一家小公司能够顺利发展的话,从小到大的增长过程,会比市值大的公司快,这个概念是错误的。    理论上,每个行业都会经历起飞阶段,但当一个行业起飞时,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在起飞阶段得益,从事同样行业的小公司,在经营方面有意想不到的掣肘,令到他们比大公司落后。例如大公司现金流充足,在重新投资的时候,规模比较大,所以争取到经济效益,增长会较快;小型公司除了面对资金的掣肘外,其他方面如:内部监管、管理层的诚信、品牌的建立……所面对的困难会比大公司为多。“细细粒,容易食”的心态是绝对要避免的。举例说八十年代航运业出现困难,包玉刚系的隆丰投资,可以成功转型收购九龙仓,因为公司有足够的规模,得到银行的支持。另一家大公司和记洋行,1974年出现财务困难,但由于规模太大,香港不容许这样大规模的企业倒闭,所以由汇丰银行接管,最后将控制权卖给长江,成为今天的和黄。同样情况,今时今日在中国大陆,国务院绝对不容许中国人寿破产。一旦出现的话,其影响太深远,社会不能承担。但是上海地产、欧亚农业,都是可以置之不理的公司,可以随时人间蒸发,也无伤大雅,损失的只是无知的小投资者。2004年1O月20日,亚洲华尔街日报透露,投资老将林奇亦损手于低价股。2003年林奇购入1 8 O万股SafeScriptPharmacies Inc.,相当于该公司8%股权。2004年10月,美国证监向该公司的前管理层提出诉讼,认为管理层曾经夸大营业额与溢利,股价当然应声下跌,林奇亦措手不及,只有认命。管理层的人事关系及诚信,往往是小公司无法茁壮成长的要素。P88-89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精明投资有赖基础分析。   不论是机构性还是个人投资,参考、学习前人经验累积起来的知识,是欲做资金主人者增加胜算的不可或缺的门径。股市里,见树不见林的人多的是;具备既见树又看林本领的,弥足珍贵,当为人们所师法。    ——“香江第一笔”,财经评论权威林行止    林氏的《证券分析实践》真是有志炒股者投资者不可不读的,其思路思维的清晰慎明,应用于分析最难搞的中国沾边股,实是读者的大幸!功课要自己做,但参考其推理方法,必有益处。    ——香港《信报》    投资也要鉴古知今,有一点历史感。林先生这种从历史角度宏观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很值得参考和学习。    ——香港大学副校长  李焯芬博士    总的来说,《证》书实为证券分析的盲公竹,股民大可参照书中方法,自行研究公司优劣。若能付诸实行,相信到了耳顺之年,已积得小财,亦毋须生足三名子女,以求养儿防老,可以安心退休,到时特区政府老之责大可减轻。    ——香港《明报》    思路清晰,观点正确。所述的基本分析方式,与时下基本面分析的方式相比,更为实用一些。论述不枯燥,大量的案例易读易懂。    从香港经验来认识国企前景,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主流投资理念的变化,国家管理新政策的出台都意味着趋与香港股市的接轨。    ——第一财经频道著名证券节目主持人  左安龙

编辑推荐

作者以对香港股市的深刻认识为基础,从基础分析证券着手,揭示了投资之道的实在与玄机,令读者顿有所悟。因此,想要不做盲目的股市“追风侠”,大中华地区投资,不论专业与业余,皆应以《证券分析实践》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著作,作为有备而战的“基础”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证券分析实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靠这么一本书投资股市的话,基本上你就输了
  •   不如《投资真规则》,也不是很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
  •   这本书是这位仁兄的炒股心得
  •   有点深奥,但估计有帮助
  •   作者很努力的把书写得平易近人,但读者还是要多接触股票跟公司,按照书上的指导进行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的消化书中的内容。
  •   180页的书,原价高达38?!我很想给出版社一个建议:抢银行,比较起来更快一点~~
  •   不如看股市真规则 更详细点
  •   讲解清晰,注重价值分析,没耐心的人还是不要看了。看了之后,很是受益。
  •   这本书讲得深入浅出,举的案例又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易于理解并且能自己结合案例去分析,不错的书。
  •   价值投资的好教材,分析优势公司的好方法。
  •   很喜欢美国人这种风格,书写的精彩生动,催人奋进,我很喜欢这本书,希望大家一起来分享
  •   这本书还不错!可以反复揣摩
  •   很实用啊,强烈推荐!
  •     投资王道
      一、 耗电量增长率是GDP的1.5倍,说明经济由工业出口主导
      二、 专利仍然需要市场需求配合,才可以替公司带来长期溢利增长
      三、 电讯盈科(电信),失去专利导致亏损
      四、 汇丰收购,不熟不做
      五、 新鸿基地产经营手法:将地产项目变成流水作业,成本便宜的发展项目,只要有毛利,市场能接受,就会出售;相反,成本贵的项目,蚀本亦会出售
      强项是发展大规模屋苑,以薄利多销形式卖出住宅单位,保留庞大的商场及停车场作收租之用。
      经济专利是发展大型屋苑,销售住宅,营造人流,保留商场做长远收益。
      后多元化发展
      六、 长江实业,策略是透过收购拥有庞大土地的公司,以合作包底形式发展,超级大型屋苑。
      长实一连串合作发展,却是用联营公司的方式经营,有许多其他伙伴参与,一贯以来,长实的辉煌业绩是透过发展他人的土地。
      七、 和黄,霍建宁的哲学,未作出投资新项目之前,已经考虑如何出售这项投资,不敢苟同
      八、 无护城河行业:
       轻工业、汽车、钢铁(必须符合世界性标准),化工,运输(固定成本高)、零售、酒店(固定成本高)
      看好:石油、金融。
      
      比较好的了解了香港市场,不过学到的技能不是很多。
      
  •     香港股票市场的二林一曹,曹的东西深不可测但不可捉摸,林行止的东西过多过繁,不知从何读起,林森池的这本真的是教科书级别的行业分析公司分析书籍。
      林森池的投资逻辑和巴菲特林奇类似,书中亦多次提及,看来林本人也是极力推崇巴菲特林奇。
      
      第一篇:市场经济专利主宰公司前景
      上市公司分为两大类:过度竞争的生意(commodity business);拥有市场经济的专利生意(economic franchise)。
      投资股票三部曲:
      (一)必从宏观角度考虑,经济是否处于起飞阶段的高增长期;
      
      (二)公司是否拥有市场经济专利;
      
      (三)用基础分析技巧深入研究公司过往业绩、各项回报比例、现金流、未来的前景、管理层的作风及“内在价值”。投资股票时,理想买入价最好是较“内在价值”为低。
      
      第二篇:拥有市场专利的千里马公司
      长江实业的市场经济专利:off-balance sheet financing.霍建宁。
      
      第三篇:在中国寻找市场经济专利
      后来经济者的优势。
      筛选千里马的指引:
      1:公司的服务和产品必须无可取代。
      2:对这些服务和产品是重复性的,有增无减的。
      3:不能陷入“割喉”竞争
      4:行业前景稳定,受经济循环影响较少。
      5:纯利和营业额增速比经济增长快。
      6:ROE不少于两位数。
      
      轻工业是过度竞争行业。
      汽车钢铁行业挑战重重。
      化工业是中游行业,投资大,回报低。
      运输业固定成本太高。
      综合企业投资分散,没有集中简历市场经济专利。
      有秩序开放的战略性行业前景秀丽
      电力行业关键是“煤电互动”
      银行与保险的广泛网络
      
      第四篇:投资分析工具
      1:不要视投资为赌博。
      2:珍惜时间值。
      3:重视回报率
      4:72法则:72除以回报率,的出来的数字就是本金翻一番需要的时间。
      5:小富由俭。
      投资十诫:
      1:不要短线买卖。
      2:不要被卷入狂潮洪流。
      3:不要被贪婪和无理性恐惧控制投资决定。
      4:不要买新股
      5:避开所有衍生工具。
      6:不要听流言或者tips
      7:不要过分分散投资
      8:不要买落后股
      9:避开他人的"婚礼“,收购大多以悲剧收场。
      10:不要有“刀仔锯大树”的心态,即认为小公司从小到大会比市值大的公司增长快。
      
      选择公司的要诀:
      1:管理层的作风要审慎考虑。尤其是董事薪酬,是否是“为扩充而扩充”。
      2:留意公司的市场经济专利。
      3:产品和服务的售价调整机制能否反应市场需求。
      4:最少4-5年的业绩,详细分析业务发展成果、
      5:从income statement,分析4-5年EBIT,Profit margin,ROE或ROA是否改善。
      6:分析公司现金流和资本性开支是否足够,还有debt/equity ratio
      7:公司在新投资上能否取得一贯的回报
      8:公司是否不断印发新股,摊薄EPS
      9:与其他同业公司比较。
      
      PE的正确用途:应该用PE/Earning Growth来判断股票便宜与否。
      收购价的指标:EV/EBITDA
      财务稳健性指标:debt/equity ratio, operating cash flow, cash flow/capex tatio.
      资产净值(net book value)适合于金融服务业,地产业和其他资源股份。
      
      第五篇:电力行业
      华能,大唐和华电。
      
      第六篇:银行股
      八个步骤
      账面值(book value),贷款的增长(loans growth),股东资金回报(ROE),坏账与总贷款比例(bad debt, provisions/total advances), 成本与收入比例(cost/income ratio)。
      
      第七篇:石油股
      首先留意公司的石油储备,discount回来计算内在价值,不要被ROE高而误导。
      以“实现价”来重估每股净资产,留有20%的safety margin。
      但是对于炼油,化工和天然气管道业务,需要用行业的market cap/ebit Multiple方法来估值。
      
      第八篇:电讯股
      公司的赚钱能力比资产重要。
      电讯商在大陆无需付出高昂的牌照费。
      比较中移动和联通的上客速度和收费。
      比较营运成本效益。
      再比较现金流和负债。
      
      第九篇:保险股
      发达国家人寿保费占GDP10%,香港7%。
      团体性的风险性寿险,回报率较低,集中发生灾难的概率高,而且一般以投标形式取得保单,团体议价能力高。所以,争取个人寿险是利之所在。
      无需计算内在价值,应将公司股价与公布的“内在价值”作比较,高出多少才合理呢?以同一市场,同类公司分析才全面。
      比较来自个人,团体和医疗的保险来源。
      比较营运数据,包括分行数目,直销雇员,销售点等。
      比较寿险成本,即保险总支出。
      
      财险首先考虑市场占有率,其次才考虑竞争。
      
      第十篇:公路企业
      所有中国境内的高速公路,只享有30年的经营权,期满后政府无偿收回。而且要增加收费往往困难(虽然规定每3年可以加价一次),又受到免费国道的竞争。
      
      第十一篇:衍生工具的陷阱
      “衍生工具与股票市价挂钩,能否赚钱,绝对是望天打卦,被市场牵着走”。
      备兑认股/认沽权证(covered call/put).
      投资银行牟取暴利的优势:
      1:发行HSBC covered call,为期6个月。
      2:若HSBC 股价下跌,投行通过Equity-linked notes来按股票成本价设定止蚀,相当于以note的利息来购入保险。
      3:认股证的供应和发行完全为投行控制,小投资者永远是输多赢少。
      SFC对于新上市的认股证放任自流,但是新股规管极严。
      
      第十二篇:股票与资本市场的起源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发展经济的资金来源不同。
      荷兰东、西(曼哈顿)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合资方法:每次以航程计算,每艘船个别集资,若船只赚钱安全回航,则连船卖掉分红。
      巴黎交易所:1724,阿姆斯特丹交易所1784,费城交易所,1789,伦敦交易所1801.纽约交易所,1817.早期交易所业务以国债交易为主,辅以合资公司的股票买卖。
      费城当时主要人口是清教徒(quakers),生活清淡,储蓄能力高,后借债给美国政府进行独立战争。
      
      第十三篇:60,70年代英美资本主义的危机
      英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国库空虚,工党抬头,实行福利主义,进行加税,个人入息税97%,企业所得税70%,导致企业纷纷破产,不愿投资。
      美国黄金与美元脱钩后,三高一低:高通胀,高利率,高失业,低增长。
      适逢日本经济迅速增长,以出口带动。日本是带头大哥,亚洲的四小龙。
      
      第十四篇:投资普及平民化
      撒切尔夫人在70年代后期使用米塞斯mises和Hayek的理论来挽救经济。这套理论与凯恩斯刚好相反,主张小政府,大市场。即芝加哥学派。
      由此,撒切尔夫人改革国有企业,将股票卖给平民。是国企私有化的鼻祖。
      1986年Big Bang改革,废除固定佣金制度,以增加竞争,使佣金更加便宜,让小市民积极参与股票市场;另外,经济行不再沿用就有的私人或合伙人的经营模式,可以用有限公司的形式成立并大规模发展;第三,允许外资收购英国证券行和金融机构,使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里根也使用芝加哥学派,将AT&T分为7间公司,开放天空(open sky policy)。“第五航权”:允许航空公司在经停站上下客。
      里根的401免税退休计划:股票投资收益免税。
      
      第十五篇:香港经济起飞特点
      地产-制造业-旅游金融
      
      第十六篇:香港股市发展史
      最早1860年。
      每个新兴行业伤亡率都很惨重,生存下来的都寥寥无几。
      
      第十七篇:60-80年代香港重大收购战
      地产是当时的市场经济专利,而大财团是没有兴趣收购没有专利的行业,比如航运业,制造业和贸易行业。
      1:和记收购黄埔船坞,1967年香港人相信香港在1997年之前属于英国,和记洋行收购黄埔船坞,力图发展黄埔拥有的大量土地。
      2:1972年末到1973年初,置地收购牛奶公司,置地公司的市价反映了香港人民对于香港房地产的信心。为了取得廉价土地,置地开始收购牛奶公司,后者拥有薄扶林的大片土地,后来发展为置富花园。牛奶公司是香港第一家发展超市的公司,为惠康的前身,而且合作发展美心。
      为了完成收购,置地开始推高自己股价,实行一送五的送股策略,发行新股完成收购牛奶公司。牛奶公司曾经进行反收购,努力推高自己的股价。
      3:长江收购和记洋行。1974年,和记收购过度,出现大规模坏账,被汇丰接管,1976年,李嘉诚购入和记的股权。79年,和记洋行和黄埔船坞合并,成为今天的和记黄埔,最后收购均益仓的少数股权,发展土地,成为今天的均益大楼,和富中心,黄埔花园和香港仔中心。
      4:包玉刚收购九龙仓。李嘉诚将手里10%的股权转让包玉刚,包在1980年突袭,收购不超过50%的九龙仓股权(当日的收购守则,容许不超过50%股权的收购,无需提出全面收购)。发生在一个早上,怡和集团无法回应。
      5:置地险被长实收购。
      6:九龙仓收购会德丰。九龙仓看中会德丰旗下的地产业务,比如山顶的低密度住宅,罗素街(后来九龙仓将之发展时代广场)。
      
      第十八篇:恒指成分股沧桑史
      84-86年,4家船务公司被剔出。
      怡和系因为担心97政治变动,到新加坡上市,5家公司被剔出。
      90年代初的传媒,黄金时期,97年被提出。
      中信泰富92年以红筹进入恒指。
      德昌电机主要业务是制造微型马达并出口世界各地,因此外围经济的好坏才决定了这家公司的前景。
  •      投资其实没有“武功秘籍”,只有成功者和失败者。我们运用一切的分析手段与工具都是为了减小未知的风险因素,使成功的概率增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投资家,并且还是香港证券分析行业的先驱者,我们有理由静下心来倾听他的投资心得。
       作者提出了市场专利的概念,与巴菲特的护城河理念不谋而合。具有这种类型的企业值得长线投资,而那些没有市场专利的企业只能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而已。
       本书对石油、电信、银行、保险等行业做出具体的分析方法,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金融衍生产品的巨大的风险,在2008年演绎的淋漓尽致。作者用数据和事实说明了这些产品带有极强的剥削性质,是一个零和游戏。所以他建议中小投资者不要介入其中。
       在本书的最后片节中,对资本市场的起源、香港的发展历程以及大陆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知古鉴今,能够让我们对未来能有有一个自信地判断,而不至于茫然。
       投资是一门学问,必备相关的知识只是最基本条件,更需要我们持续地提高人生修养。
      
      
  •     先选个市场 新兴市场为佳
      
      然后选sector,
      
      工业是设备更新耗费巨大且竞争无日无之的地方不好选的;
      
      钢铁受经济循环影响显著,下降周期长上升短促不好选的;
      
      零售行业版权保障不力且国粹导致山寨遍地个麽只好不选了;
      
      酒店有经营权时间限制且人工密集行业成本高也是不好选的;
      
      运输业固定成本高风险大都搬出house rule 来吓人了个麽必然不好选了;
      
      汽车是靠低价跑量提高效率再减价跑量的东东,受原材料影响也巨大但国内需求强劲北京人多爱买车啊好选麽?不好选的;
      
      化工业投资大回报低不断追潮却总会发现赶不上形势,受油价波动也大很被动的反周期东东除非你干这行的不然也是不好选的;
      
      
      
      那么挑剔的 "我“觉得哪些还凑合呢?
      
      公路高速也经营权限制收益稳定,缺乏成长性但大概还能和经济跑的差不离,但是算回报率的话要改用现金折算法计算回报,计算未来剩余经营年份收益可否cover投入
      
      原材料受国际价格影响但煤炭石油电解铝有较长价格上升期 伤在高价油导致的提炼成本抬高
      
      保险银行理由一渗透率偏低二外资准入限制三利率上升利好四勉强算上社会福利改革造成扩张需求
      
      电讯行业有专利权消费重复使用性强先放着
      
      电力是垄断行业缺电情况是利好于是还不错
      
      
      然后在这些板块里再做一个四五年业绩详尽分析 filter
      
      有市场经济专利的,需求重复性上瘾性的有增无减的非周期性公司,还不能过度竞争,纯利营业额还要快于经济增长 roe>10,可以淘汰掉绝大多数
      
      再看
      是否派息回购股份市场扩张或是收缩 ebit pm roe roa是否改善
      cash flow和capex是否足够 debt/equity ration哪能 新投资方面能否取得一贯回报来保持增长率 是否发新股摊薄 以及各种财务指标想不起来了
      
      由于必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于是觉得不能忍的去掉 能忍的放到portfolio 买入,歇停,爱干嘛干嘛去.
      
      
      
      个人觉得不错的地方最后各行业不同分析方法流程,觉得质疑的是一些大笨象的推崇. 可能也因为写于05年的关系吧.
      
      
      
      
  •     本书核心观点:长期价值成长型投资对象(千里马股份)要有市场经济专利.
      开篇至1/3左右以1977-1997香港股市上升期代表性上市公司为例分析;
      中1/2左右分析了大陆的汽车、钢铁、原材料、运输、电讯、电力、石油、公路;
      后1/6谈了金融衍生工具(如期货),作者对其持谨慎的否定态度,这是一场大鱼(庄家)吃小鱼(散户)的不对称游戏。接着介绍了些世界股票发展史。
      本书数据及案例分析占了相当篇幅,思想体系内容相对少。思想体系是区分经典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当然,作者愿意把自己想法写成书供人参考的精神值得肯定(中国近现代缺乏成功者以著作贡献积累智慧的方式)。
      成长及价值型投资理论及方法比较完善的经典著作,推荐看:《怎样选择成长股》-菲利普.费雪;《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彼得.林奇。
  •     
      文/老钱
      
      在资本市场上实战两年来,每提及香港股市,总会有朋友推荐“二林一曹”——林森池、林行止、曹仁超。
      曹SIR的书前一段时间集中看了两本,感觉他对大势的研究比较厉害,但也担心他对中级趋势的预测会出状况。倒不是怀疑他的水平,而是担心他在分析过程中,可能遗漏了比较重大的信息,或者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出现了急转。
      林行止的文章,在网上读过那么几篇,感觉是才气逼人。以后有时间,要好好研究研究。
      至于林森池,先后有许多朋友推荐,但一直没有读到他的文章,殊为遗憾。
      蒙好友尘埃推荐,终于读到了林SIR的《投资王道》,一读便爱不释手。从风格上看,林森池走的是格雷厄姆这一派的路子,但他更强调市场经济专利,这一点,与巴菲特的偏好不谋而合。
      基础分析在投资中的重要性,因种种原因而让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一是不相信数据的真实性,所以认为无从下手。这一点,在中国投资股票尤其突出。但是,若能将短期数据与长期表现相比较,与形形色色的资讯相印证,与公众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看法相配合,再与职业经理人的操守相结合,那么,基础分析仍有可能作为投资活动的真正基础之所在。二是不善于从基础数据中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来。这一点,除了财务分析能力薄弱外,更重要的是缺乏逻辑分析能力,不能从干巴巴的数据中,找出具有前瞻性的趋势来,或者未被市场充分消化的信息来。三是不善于将公司的数据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较,与公司的经营模式相配合,与企业是否具有市场经济专利相共振,与政经局势相联系。因而,无法穿越简单的数据迷雾,洞察公司长期走势。四是不善于比较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相对关系。或者以太高的价格买入优质公司,造成比较大的时间成本。或者以中等的价格买入衰落的企业,造成资本金的日益萎缩。
      林森池先生关于香港诸行业的分析,对理解香港经济及资本市场黄金期的发展意义重大。若能将这套方法,与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相结合,以普遍方法,观察中国之具体情况,则作出相对理性与客观的分析判断,也非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香港,弹丸之地耳,但因实行自由经济,放松管制,故全球资本与人才竞相涌入,造就了一时之繁荣。然而,除地产、金融外,几乎找不出主流的行业来。而随着经济重心北移,香港的地产、金融相对衰落,必然导致经济继续增长之乏力。
      大陆则不同,以13亿人口为基础,加之正处于人口涌入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资产大规模证券化的进程中,只要找到恰当的商业模式,赚钱的行业到处都是。即便在整体上不赚钱的行业中,个别企业也可以独辟蹊径,找到赚钱的模式。正因如此,要找出主流行业、主流企业来,难度应该没有那么大。
      核心的问题依然是,我们能否从干巴巴的数据中,分析企业的历史轨迹,并结合整个经济环境、行业特点、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层的职业操守,推算出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来。然后,根据企业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比较,做出介入、持有或卖出的决策。
      于我而言,资产管理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哪里性价比高,资金就逐步配置到哪里。这样,才能够在风险相对可控的基础上,获得相对合理的收益,比如说,平均每年20~30%的收益。
      林SIR及有志于基础分析的朋友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内容:★★★★☆
      翻译:N/A
      排印:★★★☆☆
      装帧:★★★☆☆
      
      彼得·林奇在他的著作里非常强调投资自己熟悉的行业。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在目前的上市公司中没有自己熟悉的行业,或者由于某些原因,想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中选择股票。如果基于基本面分析,投资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和赌博无异。俗话说,隔行如何隔山,要了解一个自己从来没接触过的行业,是件很困难的事,我想大家都有体会。况且,投资某个企业,并非泛泛地了解一下就可以,而是需要很深入的进行了解,其深度如同了解自己经营的便利店一般。
      
      目前市面上基于基本面分析的书,大都是介绍一些财务知识,以及基本面分析的原则,很少有涉及到具体行业分析的。目前我只发现了两本涉及到行业分析的书,一本是《股市真规则》,另一本就是本书。
      
      作者在书中以中国大陆地区的上市公司为例,介绍了电力、银行、石油、电讯、保险、公路这几个行业的分析方法(在作者成书时,四大国有银行尚未在A股市场上市,因此银行业是以香港的汇丰、恒生、东亚为例)。作者认为,谨慎的分析一家企业,应该有八个必要的步骤:
      
      一、公司是否有市场专利?是否会被对手轻易夺去?市场是在扩张,还是在萎缩?
      
      二、公司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调整机制能否反映市场需求?
      
      三、管理层的作风?
      
      四、详细分析4-5年的业绩。
      
      五、分析公司的现金流,是否足够应付未来公司的资本性开支?
      
      六、分析公司在新投资方面,能否获得一贯性的回报?
      
      七、公司是否大量发行新股,摊薄现有股东权益?
      
      八、将公司同本行业其它公司进行比较。
      
      作者历任美林证券和瑞士联合银行副总裁,是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士。
      
      其实本书的正名应该是《证券分析实践》,副标题才是《投资王道》,个人以为,还是正名较为专业。有时候,一本书的名字会直接影响到什么样的读者拿起它。像《投资王道》这种王婆式的书名,很难引起专业人士的兴趣,真冲着“王道”拿起这本书的读者,翻阅后也未必会购买。因此,出版社应尊重著作(尤其是译作)的本名。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出版商以篡改译作的书名为能事,像中信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大出版商在这方面更为离谱,建议大家在购买时通过出版参数页的外文书名或内容进行鉴别。
      
      
      附注:
      目前市面上还有一本作者为吴金东的《投资王道》,大家在购买时留意一下,别买错了。
  •     很喜欢读这本书,还推荐给mm,作者有治史的严谨,比起当今泛滥而莫衷一是的研究员有天壤之别。林森池本人的早年经历也颇为传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我本人的一种激励。最近在看CPA,发现对财务的兴趣有增无减。
      年初的时候听林sir大谈人寿和平安,一如既往的重前者和轻后者,对平安高管的高薪亦颇多微词,他的立足点之一是人寿还保留大量的股票浮盈,平安则大举抛售,账面浮盈已不多。林的前提是股市在一季度后不会继续大幅下探,孰知一语成谶,股市七年一个轮回,因为同样的原因,人寿手中握有更多的股票,也造成远比平安高的浮亏,不经莞尔,原来林sir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潮起潮落,谁会笑到最后呢?
  •     面对纷纭嘈杂的股市,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是买还是卖,这是个问题。买的依据是什么?那为什么要卖呢?林森池先生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分析方法,让我们把市场上的、企业的信息总结成了一种可以执行的交易。这很重要。所以在以后投资的日子里,无论是买还是卖,你会感到很踏实,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     看到兴奋处需用精彩来形容
      
      这里有网络连载
      
      http://lianzai.china.com/books/html/1075/
      
      
  •     你站在什么层面看世界?
      
      处在事实之中,发现尽是问题,
      
      举棋不定.
      
      命运不在自己的手中,未来依赖于外在,而非内在.
      
      林森池
      
      商科集大成者,站在大师的高度看问题
      
      一切都是有规则在其中
      
      洞析其中的规则
      
      可以让你财富充足,游刃有余.
      
      生命当是如此
  •     
        此书是香港第一代证券分析员,亿万富翁林森池毕生基本面分析的集大成之作。
        林森池,在香港投资界绝对算一个传奇,作为股票分析员,最高位及美林证券及瑞士联合银行副总裁,主管香港股市分析部门;但与此同时,1980年倾其所有买入300万当时收益率高达20厘的美国30年国债后,长期持有直至目前升值至超过1亿的债券经历却奠定了他的传奇。
        林公九十年代初便退休了,于去年在香港顶尖的《信报财经新闻》上连载其撰写的《证券分析实践》一书,并于数月后结集出版。笔者当时在香港日日追看此书连载,一出书更掏出98港元捧场买了一本收藏。内地读者有福,如今有出版社引进出版,售价不过38元而已。不过引进版将题目改为《投资王道:证券分析实践》,反而不如香港版《证券分析实践:从香港经验认识过期前景》这个朴素的书名符合林公的身份。
        此书不是基本面分析的教科书,所以不会手把手教你分析财务报表,其中真正运用到的财务概念其实也不多。作为一个从业几十年的分析员,林森池用他的经验来告诉你香港一代又一代企业为何兴为何衰,内地不同行业的股票何者前景佳何者最好避开,不同的行业又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分析。这些实用的内容,绝不是市面上的财务分析科班教科书能够提供给你的。
        如果你想买一本企业基本面分析的速成读物,此书无疑是不二选择。
  •   对我来说,这本书唯一的遗憾就是,写得太简单了。
  •   如果林SIR能够把自己曾经写过的那些报告集结成一本书,那才叫价值连城呢~~
  •   越是简单直接的东西越是有效
  •   恩,越是简单的东西,也越难做到极致,让我们继续努力前行~~
  •   这确实是本好书,简单中的不简单啊。报告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   2009-11-07 11:55:02 老钱·美若彼邻  如果林SIR能够把自己曾经写过的那些报告集结成一本书,那才叫价值连城呢~~
    可惜已经收山了,http://www.ouhk.edu.hk/WCM/?FUELAP_TEMPLATENAME=tcSingPage&ITEMID=CCPAUCONTENT_57091120&lang=chi,这里有老曹和林森池在香港公开大学的演讲,值得一看,不过要有点粤语听力水平
  •   谢谢,我的粤语听力等于零,看来只有等将来有人翻译成普通话,再去读了~~
  •   我感觉的林先生的投资策略是非常保守的,按照他的方式,似乎只可以关注大盘蓝筹之类的股票了,他对小盘股是很回避的。
    林先生是亿万富翁,不过这个成绩是在债券市场取得的,曹先生的文章还没有学习过。
    :)
  •   保守是必然的,拿不准的东西,不乱说,是他们那一代分析员的特点~~
  •   总算看到老钱对这本书的评论了,这是本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媲美的好书啊!钱SIR知道林SIR写的报告哪里有吗?
  •   不知道啊。。。
  •   要抽空拜读一下。
  •   对基础分析的见解很深刻啊。
  •   经过十八年投资终于明白投资要取得好成绩没有捷径,只有努力。基础分析为主,技术分析为辅。能学的知识越多越好,好比芒格推宠的格栅理论,你的知识学科多了,才能构架格栅。
  •   我在了解上市公司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就是隔行如隔山。如果是消费零售这些行业尚可,但要是其他复杂点的行业就看不懂了。
    一直在找分析各行业的书。
    你提到两本。我都想去看看~
  •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我本人的一种激励。最近在看CPA,发现对财务的兴趣有增无减。
    =============
    cpa是什么?请教..
  •   注会考试
  •   踏实,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很重要的。
  •   与大师同行
    提升自己的层面
    看问题的层面
    如果想有大师水准
    只要有大师的想法,有大师的行为
    就会有大师的结果.
  •   大成之作
    作者对于社会的各行业都分析得很清楚
    做为一个生意人,其中的内容,也可以是经营的策略读本.
    一通百通
    可以了解社会中的热点行业
    找到千里马,就是用最锋利的刀割最肥的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