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堡垒的自我崩溃

出版时间:2006-7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作者:周全  页数:20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权力斗争,让战略无所适从;集体决策,只是不负责任的遮羞布;一将无能,害死三军;害怕内耗,绝非无视不同意见的理由;不能激发人的潜能就是内耗;制度无能是企业的自杀,不称职就是对人和职位的双重浪费……《企业堡垒的自我崩溃:内耗》详细介绍了避免企业堡垒败亡的无数可能。

书籍目录

企业堡垒的自我崩溃1 一个盛世王朝在内耗中衰败2 权力斗争,让战略无所适从3 独断的团结是对团队的嘲讽4 内斗只是因为“打击别人可以抬高自己”5 一将无能,害死三军6 集体决策,只是不负责任的遮羞布7 “不决策”只是为了不承担责任8 害怕内耗,绝非无视不同意见的理由9 人的虚耗,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才的损失10 不能激发人的潜能就是内耗11 不称职就是对人和职位的双重浪费12 部门与职位的作用不是争夺利益,而是创造价值13 没有沟通整合,单独的个体“没有价值”14 价值标准的错误,决定所有的事情都是错的15 制度无能是企业的自杀16 活力递减是企业的自我消耗最大的内耗是害怕内耗(后记)

章节摘录

  有人分析过中国私营企业的常见发展模式:公司创办之初,合伙者们用感情和义气处理相互关系,制度和股权或者没有确定,或者模糊不清。企业做大后,制度变得重要,利益开始惹眼,于是大家开始“排座次、分金银、论荣辱”,企业内耗不断,分崩离析。  我想,在进入正题谈企业的内耗和避免、解决内耗的内容之前,如果能够用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解释一下内耗的表现以及危害,会更好一些。为此,我以代表盛唐转衰的“安史之乱”,为大家展现一下典型的内耗。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强盛的时期,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强盛的王朝,却几乎是在它最强盛的时期迅速走向衰败的。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在我看来,内耗才是关键因素。这里所说的内耗,不是简单的“窝里斗”,而是指唐王朝内部一系列的自我损耗行为,包括从领导者和决策者的盲目施政。  到主要管理人员李林甫、杨国忠的争权夺利,再到皇帝、太子与权臣之间的互不信任、彼此争斗,加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分歧、地方藩镇的制度损耗、内战、战争中的争权、失误、内斗等等一系列由于自己人的人为原因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利益冲突与内部损耗。  为什么我把这些都当作内耗因素呢?具体如下:据历史记载,天宝十四年时,唐朝的全国人口还保持着盛世时的总数,有891.4709万(《通典·食货七》),而到了肃宗乾元三年,这个数目一下子降到了293.3174万。人口的减少当然不是因为战死就是饿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时期的这个景象,自安史之乱起,再也没有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出现过。  刘昫在《旧唐书》中说:“天宝末,奸臣弄权于内,逆臣跋扈于外,内外结衅而车驾遽迁,华夷生心而神器将坠。肃宗诱回纥以复京畿。代宗诱回纥以平河朔。戡难中兴之功,大即大矣!然生灵之膏血已干,不能供其求取;朝廷之法令并弛,无以抑其凭陵。忍耻和亲,姑息不暇。仆固怀恩为叛,尤甚阽危;郭子仪之能军,终免侵轶。比昔诸戎,于国之功最大,为民之害亦深。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企业堡垒的自我崩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