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中国

出版时间:2009.03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李宗陶 采写  页数:43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把世界扔进一个巨大的分液漏斗,静止时大致会分为三层,包括记者在内的大多数人身处体积最庞大的中层,大家一刻不停地做着布朗运动,构成火热的生活。记者是其中有可能突破上下界面而提供另两层图景的人,他们的突破能力,决定了受众可能获知的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作者简介

李宗陶,七十年代生于上海。现为《南方人物周刊》主笔。

书籍目录

序言 记者的美德是专业    许纪霖 李宗陶的工作清单    杨子辑一 中国心 王元化  为思想而生的知识人 余英时  中国学术传统破坏得太厉害 许倬云  我有“士大夫”情结 陈家琪  抵制遗忘 阎云翔  研究中国人的做人 何怀宏  让温和成为中坚力量 朱维铮  于丹不懂《论语》 黄克武  还原一个真胡适辑二 彼岸 卜正民  我们都是陌生人 冯 象  从《圣经》翻译到“钉子户” 宇文所安&田晓菲  换个口味品尝中国文学 张旭东&班德  双城镜像——从纽约到上海 赫鲁晓娃  在中国嗅到美国味辑三 进行时 丁学良  那些触及灵魂的往事 康晓光  为李思怡写本黑色的书 曹韵贞  中国艾滋病治疗第一人 杨东平  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张立宪  我很怕某一类读书人 潘绥铭  中国“性化”苗头越来越强 贺友直  现在人心太浮躁辑四 突围 阿  城  要文化不要武化 查建英  我的八十年代 木  心  我是绍兴希腊人 刘索拉  把声音抛出去,有时搭上命 杨  键  我通过一根芦苇活了下来 崔永元  从老电影到精神洁癖 姜  文  太阳出来了 陈晓卿  摆事实,不讲道理辑五 “我不相信” 李  斌  油灯下的青春 周铁海  受困的骆驼 薛继业  当代艺术是个怪胎 方力钧  没有人比作者更刻骨铭心 向  京  艺术家应该一意孤行 陈丹青  中国当代艺术就是中国的现实后记 比表象复杂比复杂单纯 有所不问

章节摘录

辑一 中国心  王元化 为思想而生的知识人  2008年5月9日22:40,88岁的学者王元化先生走了。2006年,在持续大半年的采访中,不止一个先生近旁的人告诉我,元化先生活过百岁没有问题。但两年后这个初夏的周末夜晚,噩耗由一位护工最先发布。先生就这样悄悄走了。  一生的思想主线是“自由”  最器重的学术品质是“思辨”王元化生于1920年,在清华园内度过童年。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国务院学术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等等。但终其一生,他的角色是知识人。他临终前嘱托弟子胡晓明从下面这段话中“做点删节,用三四行字,写在学馆〔王元化学馆,是华东师范大学从2007年12月起开始筹建的〕门口的石头上”这种知识人的特征是这样的: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永远有着讨论不完的问题。他们敢言,从不谨言谨行,从不习惯于陈规陋习,该批评就批评,该反对就反对,但是他们却并不自命为“战士”或“先知”。生活在一个道德标准和文化意义渐渐崩解失坠的时代,他们通常喜新而不厌旧,既召唤着变化的精魂,又时时流露出对旧日的好东西的一分留恋。他们对思想的事物十分敏感,对于经验世界和现实政治的事务却往往不太在意;沉思的心灵生活其实才是他们最为珍视的。他们是那种为思想、为观念而生的人,而不是靠观念谋生的人。

编辑推荐

一次成功的采访,与其说取决于被访者的水平和口才,不如说看记者肚子里有多少货色。作为《南方人物周刊》的主笔,李宗陶的成功,来自于她的灵感加好学。灵感是先天的,天资愚笨,后天再如何努力,也终究有限。看她采访录中那些知性与感性交错的好问题,就明白这个女孩的灵性。她出生于书香之家,命运的阴差阳错,却让她读了一所工科学校。毕业以后弃工就文,改行当记者。没有受过新闻系的刻板规训,反而让灵性尽情发挥,淋漓尽致。不过,灵气再足,也有挥霍一空的时候。好在她对文学、历史与宗教哲学有近乎膜拜的热忱。买书、读书、写作,成为她最大的癖好。她的每一次采访,都做足了功课。事后将录音全部整理出来,沙里淘金,提炼出最出采的篇章,如同王世襄老人下厨,一斤菜要掐掉七两,只留那一点点嫩尖,炒成美肴。               ——许纪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虑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1条)

 
 

  •   “思虑中国”,能引起这类思考,算是名副其实吧!
  •   对中国不同领域的精英进行采访,不同的人让我看到不同的世界面!
  •   书中有一位先生提出:中国的希望在坚定的温和派。窃以为是极具独立思考精神光辉的一笔。
  •   给孩子买的,她很喜欢
  •   期待了很久才看到这儿有卖的,好高兴呢...
  •   很好的一本书,堪同《访问历史》媲美
  •   帮助政治的理解,知识是积累出来的,允许LUPING同学有不断的积累。
  •   一直以来都想看,终于买下来了~
  •   李宗陶女士是我的同行,也是“前辈”,她在南方人物周刊长期撰写这类文化人物的专访,非常不错,这本书是这些文章的汇集,值得一读。很羡慕啊,能做这种对话是每个记者的追求。
  •   很喜欢李宗陶,但是这本书有一点点失望。有种看不下去的感觉,可能太多类似的了,呵呵
  •   对中国不同领域的精英进行采访,不同的人让我看到不同的世界面,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采访量过大,难免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总体来说是好书
  •   本书是对"知识分子"的访问,我看了两篇,有个感受就是底层人物(所谓的"小人物"的命运,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关怀.我理解的底层人物不是我们通常意义说的"无产阶级",而是那是因为某种原因被"边缘"化的人,如刑满人员、吸毒、孤儿、无子女的老人,等等。他们除被体制漠视外,其生存基本上无保障,更谈不上受益于改革成果了。我想作为知识分子,应当更具有向“下”的眼光。我同意茅老先生“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观点,但看看现实,更多的是“为富人说话为富人办事”的人,在体制内尤其明显。这不是文明社会更不是标榜社会主义社会所应有之义。当体制或社会精英们普遍地对底层人物的生存乃至命运都漠视而不关怀,那这个体制以及精英们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人的生命是没有贵贱的。。。。。。
  •   很好的书,是正版书内容很好。
  •   纸张比较差,排版也不好
  •   作者是个不可爱的女人
  •   学者是现代社会的“士大夫”。文中有句话,“儒家和马列是无法支撑现代中国的”。希望中国更多“低调”的学者们站出来,与公众分享他们的人文精神,让那些唾沫横飞的“说客”们自惭形秽,无以遁形。
  •   1.其实能读到这样的访谈录也算幸运,因为有这种水平的并不多!2.问题问得还算到位,记者有点家底!3.只是记者的那点家底是有限的,需要加强水平,给普通人看还可以!4.较之 李怀宇 的那本访谈录 逊色一些,李怀宇的知识水平较李宗陶高出不少!
  •   里面的内容都很赞,很受启发。值得拥有。
  •   看后会有启迪和思索!
  •   是旧书,但是内容很赞
  •   值得推荐的当代中国文化领域人物切片,,窥斑知豹,开言拓路。
  •   这本书值得读。作者下了功夫去做采访。
  •   辣椒偶尔要吃
  •   很好的一本书,读来很受启发。
  •   名人访谈录
  •   思虑中国
  •   还不错吧 书挺多了 没有时间看就是
  •       喜爱这书最根本的情结在于它说出了许多我想说的话。也喜欢将“作者”更改为“采写人”。记者出身的她充当了一个比较客观地记录人,执笔,选择了36位不同领域的中国知识界的中坚分子进行访谈,用黑白的平面影像和原始的讲述将他们最纯的真心平铺在读者面前。他们热爱中国,不轻易否定什么、摈弃什么、攻击什么,也不轻易承认什么、颂扬什么。他们对历史从一而终,并努力让自己心如明镜。
        书名是令人玩味的,相当于概括性的总结——《思虑中国》,是的,36位不同年代、不同专长、不同背景的知识人,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看到的、坚持的,和最在意的根本以及所做过的努力。另外,在他们的讲述中也能了解到其他一些名家的侧影,如陈寅恪、郭沫若、王小波、王朔。所有的文字均不包含任何修饰和润色,完全呈现,因为事实本身比任何引述和讲解都更具力量。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中国已经没剩下几个有担当的知识人了,而这也是本书令人欣慰的地方。“精英要为社会的道德沦丧负责”,这话是中肯的,令人感动。因为知识人的风骨和气度比知识本身更具有强大的作用,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进程,甚至需要引领整个社会意识。这当中包括体察、触摸、自观自省和阵痛,这是责任,也是义务。只是如今太多太多知识分子早已经否定了自己属于道德先锋的楷模作用,说“否定”是遮羞布,其实根本就是“否认”。
        有知识,还必须有信仰!道德守不住了,口无遮拦,无异于流毒!我敬重中国近代文学史那些有高度的文人,自爱、热忱,轻己重义,当国人都在黑夜里摸索时,他们的生命小宇宙爆发得如此酣畅淋漓,照亮道路;我鄙视今天那些将自己关在字里行间臆淫的书虫,以做研究为名在书房里轮换着“养”些个小妾,抛却历史沿革不管,一味地用纸和笔满足自己长久以来想要一窥玉体的愿望。他的责任呢?像周汝昌那样为“红学”做出了贡献吗?没有!而粉饰皮毛、堆砌文字、假传“圣”意的井底蛙更是充斥着各种书店、网络和媒体,利用华丽的头衔、唯美的包装和所谓的“新解”向社会散发自己肤浅甚至错误的观点和评说,美其名曰“新说、普及”。
        是与非是很残酷的,大量爱读书的人们看到的全是垃圾却浑然不觉,连是非都错了,更谈不上了解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中国走到21世纪有多难,知识分子这样做根本就是犯罪!诈骗了知识和民心。
      
        我绝不怦击如安妮宝贝那一类的“情绪文学”和刘震云那一类“讲故事的人”,而诸如张爱玲、纳兰公子那种格局、眼界都比较小的名家,我也会捧读。这些人他们有才华、有毅力,他们的文字能够安抚时间、沉淀在人心里,无论是否有高度,都应该获得尊重。你可以将自己的心剖开,但不能指鹿为马!
        郭德纲说得太好了:你是相声演员,你不去拯救相声谁去拯救相声?让卖白菜的去拯救相声?这样说话真的很痛快。看那些已被曲解的一家之言,真不如看一看贺友直的线描连环画,人生还是清晰一点好。至少我是看他的画长大的——时代变迁,世态炎凉。
      
      
  •     《南方都市报》书评人 焦建 作为一家拥有良好报道理想和愿望的大众传媒,《南方人物周刊》在创刊几年来的时间中,它所进行的人物报道尝试,在开拓这一报道领域的广度及深度之外,因为内容的独特性,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某种公共性。它在努力开掘热点人物多侧面内容的同时,也会努力将那些值得关注的非热点人物的思想和生活,作为一种提醒,呈现给广大读者。
      作为这本杂志内容的集结,李宗陶女士的这本《思虑中国》,便是这种意义的一种现实展现。而在一个更为广泛的层面上来说,这本书中所集体呈现出来的,还包括对36位中外学人、思想家、文艺家的精神层面的再认识。
      起码对一个会愿意捧起这本书来进行阅读的读者来说,王元化、余英时、陈嘉琪、何怀宏、阿城、刘索拉、陈丹青……这些名字肯定不大可能是一无所知。但在除了简单的资料之外,我们对他们的思考和想法又有多少了解?除了他们自身的生活内容之外,在精神层面上来说,这些人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外人关注的?他们有哪些声音值得倾听?他们又愿意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让大众对他们有所了解?
      通过访谈采访进行人物报道,并不是一种新鲜的报道方式。但把一个人真正写成一个人,把他们的所思所想作为报道的内容,不整“假大空”和套话,是这几年才逐渐复苏的一个过程。这种报道困难便在于,那些值得关注的“有性格”的人,他们要么不属于体制之内甚至是对体制有所怀疑和反抗,要么是久居国外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针对这些报道对象,真如阿城在本书后记里面所说的那样:“素昧平生,刚刚交谈了20分钟,我为什么要把心里所有的话告诉给你?或者说,为什么要把私人的事通过你告诉更多的陌生人?”
      是的,他们跟你交谈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即便是有些人希望通过传媒让别人对其有所了解,为什么要选择你而不是别人来说出这些话?
      或许这是所有新闻行业从业者一个共同的认识,从事这种职业之所以是有意思的,是因为它可以让记者本人每天都见识不同的事情和人物。这是一个简单的叙述,但填满这种叙述的现实实践,要远远超出单纯有趣的范畴。抛开单纯事件性报道给记者带来的人生安全的威胁和对突破能力的苛求之外,人物性报道需要的则是记者在另外一种层面上的努力。
      王元化、余英时、许倬云……假如不是彻底不知道什么是毫无畏惧,假如具备一点点敬业精神和对报道内容质量的自我期许和追求,采访这些人物都将会是一件令记者生畏的事情。李宗陶女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以自身的努力完成了这一系列令同行都可能会感到肃然起敬的报道。也许这些报道本身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但在阅读本书的字里行间,读者或许发现,作为访者的李宗陶,已经赢得了被访者的尊敬和重视。她的问题,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需要认真对待和作答的。
      这或许是因为记者李宗陶女士本身的厚重。这种厚重所代表的是记者在进行报道时所具备的敬业精神和努力。正是凭借着它,记者才可能赢得被采访对象的尊敬,从而得以管窥这些人的精神世界:“慢慢在啃余英时的十卷文集。前面三卷2005年读过,《重寻胡适历程》是以前唯一读过的单行本,其余的,慢慢啃,急不来的。只是囫囵有个了解,否则哪里敢提问。”“稿子终于成了。先是一万三,我自己删到一万一,编辑删到一万。今天看到定稿,欲语,忘言。晚餐好胃口。”
      不必再谈更多的细节,这种敬业的追求在本书中随处可见,能够完成针对这些人物的访谈,本身便是一种证明。而李宗陶女士在这个过程之中,已经对自己的报道,产生了自己的思索。这种通过自身的厚重对这些人思想世界的打探,已经成为了公共领域里有益的一种思想资源。“记者是其中有可能突破上下界面而提供另两层图景的人,他们的突破能力,决定了受众可能获知的世界的丰富和复杂。”这个评语,李宗陶配得起。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9-05/03/content_779008.htm
      
      这是原文,编辑删改的的确更清晰了:
      
      以自身的厚重打探他们的精神世界
      
      在张立宪看来,他做《读库》的标准是——谈的都是百度Google不到的人物,要做内容的提供商,而不是简单的消息传播者。“因为那些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版面的上的人物,早就已经被掏干了,你做一个所谓的刘德华独家专访,又有多大的意思?他还能给你多独家的东西?”
      从单纯的传媒内容开掘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很有益的积极尝试,而张立宪先生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换一种角度来说,假如所有的传媒都以这种观点来进行新闻传播活动,那么或许也不是毫无弊端的。从极端的角度来说,每家媒体都在自说自话,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共识将因此无从产生。当然,这是及其理想的状态,大众传媒的特性之一,也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一种宿命便是——它们肯定只会关注那些已经成为热点的话题,至于将来有可能成为热点的内容,还是交给张立宪这样的先行者吧,他们试对了,后者便会一哄而上,试错了,后者自然没有关注的必要。
      作为一家即便是拥有良好报道理想和愿望的大众传媒,《南方人物周刊》肯定也无法避免对于发行量的追求。但在这本杂志创刊几年来的时间中,它所进行的人物报道尝试,在开拓这一报道领域的广度及深度之外,因为内容的独特性,这本杂志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某种公共性。它在努力开掘热点人物多侧面内容的同时,也会努力将那些值得关注的非热点人物的思想和生活,作为一种提醒,呈现给广大读者。
      作为这本杂志内容的集结,李宗陶女士的这本《思虑中国》,便是这种意义的一种现实展现。而在一个更为广泛的层面上来说,这本书中所集体呈现出来的,还包括对36位中外学人、思想家、文艺家的精神层面的再认识。
      起码对一个会愿意捧起着本书来进行阅读的读者来说,王元化、余英时、陈嘉琪、何怀宏、阿城、刘索拉、陈丹青、……这些名字肯定不大可能是一无所知。但在除了简单的资料之外,我们对他们的思考和想法又有多少了解?除了他们自身的生活内容之外,在精神层面上来说,这些人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外人关注的?他们有哪些声音值得倾听?他们又愿意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让大众对他们有所了解?在这些问题得到澄清之前,他们是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的名字时常被提起,但除此之外,我们对他们,的确是一如既往的陌生。开掘这些人,应该算得上是对于社会公共知识资源的另外一种开掘的进路,这种进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比完全开采一个新的领域,要艰难一些。
      通过访谈采访进行人物报道,并不是一种新鲜的报道方式。但把一个人真正写成一个人,把他们的所思所想作为报道的内容,不整“假大空”和套话,是这几年才逐渐复苏的一个过程。这种报道困难便在于,那些值得关注的“有性格”的人——他们要么不属于体制之内甚至是对体制有所怀疑和反抗,要么是久居国外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针对这些报道对象,真如阿城在本书后记里面所说的那样:“素昧平生,刚刚交谈了20分钟,我为什么要把心里所有的话告诉给你?或者说,为什么要把私人的事通过你告诉更多的陌生人?”
      是的,他们没有体制的约束,跟你交谈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再加上对这些人的开掘所带来的意义本身,也并不足以让这些人真正对记者展开心扉;即便是他们中的有些人希望通过传媒让别人对其有所了解,为什么要选择你而不是别人来说出这些话?
      或许这是所有主动从事新闻行业的从业者一个共同的认识,从事这种职业之所以是有意思的,是因为它可以让记者本人每天都见识不同的事情和人物。这是一个简单的叙述,但填满这种叙述的现实实践,要远远超出单纯有趣的范畴。抛开单纯事情性报道给记者带来的人生安全的威胁和对突破能力的苛求之外,人物性报道需要的则是记者在另外一种层面上的努力。
      王元化,余英时,许倬云……假如不是彻底不知道什么是毫无畏惧,假如具备一点点敬业精神和对报道内容质量的自我期许和追求,采访这些人物都将会是一件令记者生畏的事情。李宗陶女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以自身的努力完成了这一系列令同行都可能会感到肃然起敬的报道。也许这些报道本身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但在阅读本书的字里行间,读者或许发现,作为访者的李宗陶,已经赢得了被访者的尊敬和重视。她的问题,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需要认真对待和作答的。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或许可以给上面的问题得出的一个答案是:因为记者李宗陶女士本身的厚重。这种厚重所代表的是记者在进行报道时所具备的敬业精神和努力。正是凭借着它,记者才可能赢得被采访对象的尊敬,从而得以管窥这些人的精神世界:“慢慢在啃余现实的十卷文集。前面三卷2005年读过,《重寻胡适历程》是以前唯一度过的单行本,其余的,慢慢啃,急不来的。只是囫囵有个了解,否则哪里敢提问。”“稿子终于成了。先是一万三,我自己删到一万一,编辑删到一万。今天看到定稿,欲语,忘言。晚餐好胃口。”
      不必再谈更多的细节,这种敬业的追求在本书中随处可见,能够完成针对这些人物的访谈,本身便是一种证明。而李宗陶女士在这个过程之中,已经对自己的报道,产生了自己的思索,如何避免让自己的报道不给被访者添乱?如何得以更加贴近这些人的心灵?这都是一种不止对记者本人,也是对这个报道领域里的宝贵实践和思索。
      外表秀气内在却强韧的李宗陶完成的这本书,这种通过自身的厚重对这些人思想世界的打探,已经成为了公共领域里有益的一种思想资源。“记者是其中有可能突破上下界面而提供另两层图景的人,他们的突破能力,决定了受众可能获知的世界的丰富和复杂。”这个评语,记者李宗陶配得起。
      
  •   请首先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
    1精英的定义是什么?2 所谓的道德沦丧又是什么样的?精英只是少数,凭什么让他们来负责任?
  •   其实这是悖论,因为如果他逃避责任或负不起责任,就不能称之为精英。我是这样理解的。忘了这句话出自哪一篇,出自谁的专访了。但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全篇看下来就清楚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