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日) 山冈庄八  译者:兴远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从昭和三十七年(1962年)开始创作《太平洋战争》这部小说。从那时开始到昭和四十六年(1971年)9月,我每个月都要孜孜不倦地大约写满四百字的稿纸四十张。最初在《讲谈俱乐部》的《现代小说》栏目上连载。不可不提的是,能在月刊杂志上连续十年长篇连载,对我来说实在是极大的荣幸。    太平洋战争无论是对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日本,还是对日本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场战争是从嘉永六年(1853年)黑船来航。给日本造成的转变而起,是一场值得人反思的战争。    然而,在日本直接参战的昭和十六年(1941年)12月8日,当时尚为一介文学青年的我,实在是无法理解这场战争的深意。    中国事变也是如此,恐怕当时大多数日本人也都是这样。    昭和十六年(1941年)10月18日东条内阁成立,我也结束了第二次服役中国战争的生涯,从武汉三镇途经南京到达上海,并在那里等待返回长崎的船。    虽然我也很关注离开第三次内阁的近卫的动向,但却完全没有想到他的离开直接关系到太平洋战争,并成为战争爆发的信号。    然而在之后的第五十一天,也即12月8日清晨,广播中突然传来了日本战败的消息。    当时我对战争的本质已经略有所知。杀人原本是人类最大的恶行,在战争中原本毫无怨恨的人们,在政客挟持的国家的煽动下,堂而皇之地互相仇杀。杀人的数量成为功绩的标志,成为计算忠诚度的标尺,成为战争胜负的标杆……我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现实中这种不可思议的规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在文明的伪装下,隐藏着这种野蛮的逻辑矛盾,我为之震惊。在12月8日这一时点,老实说我除了良心在不寒而栗外,因为能够回家了,又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当时,也即此前提到的10月下旬我从上海返回东京时,日本政府已经决定开战。我离开陆军被海军征用,作为报道班的一员从军。    刚刚开战我便接到正式的征用令,因为我当时正是34岁,正在征兵入伍的年龄范围,也要去参军。    因为我是非战斗人员,所以可能会被直接参加战斗的士兵们看做是自以为是的懒骨头,但我认为其实这却救了我。    我最初飞到西贡,从新加坡进入泰国后追随陆军南下,后乘坐木炭列车从曼谷进入马来半岛,然后途经新戈拉、哥达巴鲁,到达槟岛海军基地。在这里,我目睹了日军在新加坡的失败。    就这样我直接参加了太平洋战争,直到昭和二十年(1945年)10月15日,日本政府决定解散参谋总部和海军司令部时,我才正式退伍。这天我被叫到司令部,长官交给我一个信封(其中装有五百日圆)。当他对我说,到今天为止日本不再拥有军队时,我早已做好思想准备。    那天是10月里难得的晴天,化为灰烬的东京上空万里无云。    从这天起,我开始在东京化为废墟的道路上散步,从丸内休闲区经过银座到达浅草。    浅草也被彻底烧成了废墟。不过,在雷门的遗迹周围已经出现了一些地摊,贩卖着锅、盆、餐具等保障人们最低生存限度的日用品。看到这些,我想何时才能恢复战前的生活呢?我眼前拥挤的人群和那些在蓝天下招呼客人的摊贩,看起来都是无法形容的悲伤与无力。    战场上的友人们都复员归来。人们原以为死了的人突然归来,原以为还活着的人却早已死了。这就是战争,战争中的人生死没有定数。    广播中播放着日本国民其实是被大本营和军部巧妙地欺骗、蛊惑了的内容。可以说正是这些广播,使我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    参战的士兵从战场上回到日本后,需要和所有的日本人民一样面临着战争给国家带来的满目疮痍,需要重新在一片废墟中重建家园。但是这场战争有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就是我动笔撰稿的一个理由。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分布在广大战场上战斗的人们,熟知各自战场的实情。但这场战争因何而起?为什么我们自己要陷入那样的苦战?为什么日本会把战争带到别的国家去?为什么我们自身也受到了战争的几近毁灭性的打击呢?虽然以后会整理资料出版战史,但作为一名小说作家,我却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战争的梗概记录下来,这也是我作为小说作家从军参加战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这样试着写作,发现自己的作品极为贫瘠,也有很多事让我有停止写作的念头。但我却想,无论如何我都要把这场前所未有的悲剧的梗概和当时日本人的情感写下来。虽然本作纯属拙劣之作,但是对于以后人们认识战争或有一些现实的意义。    昭和四十六年(1971年)9月29日山冈庄八于空中庵

内容概要

  《太平洋战争》是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历时十年倾力呕心之作,《太平洋战争》其晚年最后一部作品。  《太平洋战争》全三卷,以洋洋近90万言详述了从1941年4月13日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到1945年9月2日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一段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日本战争史、国际关系史。书中聚焦了一个个或惊心动魄,或风云诡谲,或血雨腥风的真实历史时刻;详述了在太平洋战争策划发动过程中各个罪魁元凶随战争结束灰飞烟灭、认罪伏法的过程;展示了日本民族发动的这场战争之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渊源。《太平洋战争》作为一代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的封笔之作决不是在简单地阐述历史和揭示真相,更在于反思这场战争,相信一定能够引导读者对民族、国家、战争、人性、信念等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思考并受益良多,《太平洋战争》堪称是一部现代战争启示录。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不到半年时间,鲸吞了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1942年6月,中途岛大海战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日本从此失去了制海权和制空权。8月,日本孤注一掷地发动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即瓜岛战役,由于日本总部的一个低级失误,让瓜达尔卡纳尔岛成为日军永远的“地狱之岛”。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山冈庄八 译者:兴远山冈庄八,1907年1月11日—1978年9月30日,出生于新潟县小出町,本名藤野庄藏。17岁起开始从事印刷装订业,26岁创编《大众俱乐部》并任主编,1934年左右开始写小说,师从长谷川伸。二战中,山冈庄八以从军作家的身份辗转于各战线,足迹遍布华北、华中、华南,甚至远赴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从1950年至1967年,执笔长篇小说《德川家康》。在本书还没有连载完毕的1965年,日本各界在帝国饭店为山冈庄八举行“《德川家康》突破一千万本纪念祝贺会”。

书籍目录

前言上篇 十二月八日前后外相荣归被抛弃的手套同床异梦决定命运的御前会议近卫与东条重回起点的圣意开战前夜的苦闷开战前夜的外交开战前夜的民众山本五十六之眼开战前夜得海军1941年得12月8日中篇 开战之初的攻防开战之日的表情马来的火柱入侵新加坡新加坡沦陷落幕新加坡菲律宾之战巴丹死亡行军科雷吉多尔敢死队印度尼西亚攻防战敢死队暗袭印尼下篇 太平洋生死战成功的爪哇军攻剖析日本陆军中途岛海战(一)中途岛海战(二)中途岛海战(三)中途岛海战(四)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一)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二)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三)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四)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五)瓜达尔卡纳尔岛恶战(六)太平洋战争相关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德国外相回复说:“事到如今,与苏联的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不过我确信,开战的话只需要两三个月,这点请阁下务必相信我。德军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正在与苏联对峙。虽然这次作战不需要借用日本的力量,但如果日本南进困难,德国也欢迎日本协助德国对苏作战。战争的结果肯定会对日本有利。”松冈的看法与德国外相的看法完全相反。他认为苏联并不会轻易败北。希特勒虽然傲慢地选择和拿破仑相同的日子进军苏联,表示绝对不会把战争拖到冬天,但斯大林也一样可以抛弃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美英两国走到一起。另外。德国入侵广袤的苏联领土,如果不能使对手投降该怎么办?那不就跟陷入中日战争泥潭里无法全身而退的日本军一样了吗?但是,更可怕的可能不是这些。而是“严冬”。送进苏联的400万大军,在这个严冬有可能得到补给吗?万一苏联坚持到冬天,美国也决定提供军事援助,苏联不是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帮手吗?因此松冈对少壮军人们不想错过苏德战争而起的骚乱异常苦恼。配合德国的进击,陆军的北进论自然抬头,与之呼应的则是海军的南进论。但海军的南进论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只是说如果陆军响应德国与苏联开战,海军缺乏的物资可以全部通过陆军从苏联那里掠取。松冈有时用疯狂的语言像南进主义者那样煽动南进,有时又突然倾向于北进,结果被大家嘲笑:“他真是个疯子。”其实松冈的真实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跟美国开战。可是美国在世界战略中,已经把日本当作敌人。可是,怎样做才能使国内四分五裂的派系都不会与美国对立起来从而避免开战呢?松冈明知陆军绝对不可能人侵西伯利亚,他悄悄地把青年将校们叫到自己病床前,再三煽动让他们着艰于北方。无论怎么煽风,松冈都不用担心有人会“点火”。因为松冈很清楚,别说是进攻西伯利亚的装备了,仓库中就连必需的军服都没有。如果出兵西伯利亚,该需要多少防寒装备啊。事情发展到这里北进派心中的热火会自然熄灭。可是南进却不是这样。几乎不需要额外装备,只要从越南出兵就可以。如果日本开始进驻南部印度,那将落人美国设置已久的陷阱,必然会爆发日美战争。然而德国的快速进击使日本军部判断,德国将取得这次战役的胜利,他们终于决定在6月末进驻南部印度。松冈对此强烈反对,因为在此之前他辉煌的“战绩”因日军进驻南部印度全部功亏一篑。如果日军真的进驻南部印度,近卫无论怎么低头认错,罗斯福都不会给他任何机会。因为从英国殖民时代开始。欧洲就想把东南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媒体关注与评论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做自尊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罢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美)露丝·本尼狄克特,《菊与刀》“天皇乃是可以每日坐等左右大臣处理国家天下大事的。从某种意义看肴,执掌最高权力的天皇又必须完全依靠左右臣下,其依赖程度几乎与襁褓中的婴儿相差无几,尽管臣下的身份是从属天皇的。”  ——(日)土居睦朗,《日本人的心理结构》

编辑推荐

《太平洋战争•第1卷》是山冈庄八封笔巨著。日本讲谈社精心打造历史小说精品,1986~2009,24年间重印42次人文学者,历史学家柏场先生评价道:山冈庄八用一支笔,重新唤起迷惘中的大和魂,使日本人再建信心。第一部日本国宝级历史小说家全面反思日本太平洋战争的封笔之作!正是日本民族的坚忍、决绝把日本带向战争的深渊。也正是这种坚忍与决绝让日本人在战后迅速崛起!1962-1971年,《太平洋战争》连载的十年,正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十年,当时日本的工业生产水平年平瀚增长率高达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也是在那个时期,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狄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日本民族特性做出了非常深刻的揭露,该书的出版在美国和日本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为美国政府制定战后对日管理政策提供厂重要依据,但该书的有些论述过于笼统,因为作者并没有存日本生活过。要真正去认识日本这个民族,理解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均处于严重的瘫痪和混乱状态,大多数国民在饥饿和失业的困境中几乎失去了恢复和重建经济的信心,但却能够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的内在精神特质是什么,《太平洋战争》会对此给出答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太平洋战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不适合收藏,字体太小,看就会眼睛疼。纸张很差劲,印刷更差劲。三星完全是给内容打的。
  •   就是冲着作者来的,印刷出版商太蛋痛。有几页不看封面还当地摊买的廉价书,不求收藏普通看看的军事小说迷不二的选择。
  •   没有书封,书封标题带有红色,怀疑这书是盗版的。
  •   花了10天左右看完了第一卷,说实话,首先从书本本身来说,确实像盗版,作为一个骨灰级藏书者来说,无论是从印刷还是从书里的油印浓浓的气味来说,似乎都像是盗版,虽说附送了个小小的书签,但整体还是像盗版。不过还好不影响拜读此书,我是二战迷,关于太平洋战争看过不下雨10本书,但这本书不愧为日本国民作家山岗大师的作品,真知灼见,有独到的见解,抽丝剥茧一层层揭开不为人知的日本观念。毫不夸张的说,这本书深深深深的吸引了我,花了10天读完,因为有些地方真的需要细读细读两遍三遍,甚至停下来思考,也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你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或者你的思想已经够成熟了,这本书至少让我成熟了5岁。当然,我理解那些认为这本书毫无价值不好看的看官,那是因为这些人的思想还太不成熟。
  •   金城出版社出版的题材很好,质量太差了,希望以后有待提高!书价不低,书质太差。绝不能当藏书。
  •   不错,喜欢日本人写的二战题材的书。
  •   好看 可当历史来看也可当小说来看
  •   正品书籍,物流超快,赞一个。还会再来的
  •   想看看日本的几个精锐师团在太平洋战争中怎样覆灭的,日本人是怎么描述的,小日本看不起中国,是因为中国的落后,他们认为抗日战争虽然输了,但是不承认输给中国,小日本害怕美国,是因为真的被美国人打残了!打废了!打服了!!!
  •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一段历史。。。。。。。。。。。。。。
  •   书刚拿到,内容还没看。翻了翻,印刷制作还说的过去。书内插图、地图不少,值得称赞。
  •   牢骚太多,铺垫太长,臆想太多,真难为翻译了
  •   从日本人的角度去写的,有点意思.
  •   山冈庄八的书都是上乘这作,但由于政治立场原因,这套书可能会让很多“爱国人士”不满!其实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没必要太较真儿了!莫非山冈是日本人却不爱本国,一味批判本国的侵略行为,就算是一个好作家吗?连自己的国家都不热爱的人,他的作品又有什么可读性呢?一些拙见而已,望各位“爱国志人”海涵!
  •   收到书是塑封的,很平整,用泡沫纸包好的,纸质的确是较为普通的纸,但是这种文字书籍没必要用铜版纸来印刷吧,没有评论所说的印刷很差的情况。在亚马逊购物真的很放心,期待第三卷!
  •   内容不论,印刷质量低劣,跟我原来买的金城出版社的《明治天皇》完全不能比!亚马逊公然卖盗版?!
  •   很好很好很好书的质量是正品
  •   这就是个坑 真的是个坑
  •   多读点历史有好处
  •   我不会看的书
  •   很好的战争小说
  •   真实的写了当年美日喋血太平洋之战
  •   第三种视角,重新审视战争
  •      关于太平洋战争的书读得不是太多,以往只是通过各种资料拼贴起一个大概轮廓。在网上偶然看到有关介绍,意识到对太平洋战争有些印象模糊,产生了再行了解的想法。拿到书后觉的与传统历史书籍和畅销写史书籍不太一样,意识到这是本小说,而真正去读的时候,发现它的确是一本历史书。
       本书比较客观地对太平洋战争作了全面回顾和检讨,详尽展示了日本方面的谋划、指挥、装备和表现。不仅如此,书中还对日方战争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思想、性格、心理及情感有作细致入微的描写。从天皇到大臣到普通士兵,作者常常转变为他们的视角,将其对战争的思考、感受一一道来。通过作者的叙述和描写,我们看到了日本人贯穿始终的忠诚、聪慧、坚忍、守序及狂妄、愚蠢、狡诈、凶狠等特点。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独特的文学视角和写作风格,没有哗众取宠,没有标新立异,只有平静的叙述。
       书中对于细节的描述非常多,正是这些细节让书中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中个体的焦灼,并以此重新理解这场战争。本书对于细节的描写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作者没有过分渲染战斗过程的精彩或惨烈,而似乎更希望读者明白,战争的发动和它的结束一样复杂,充满不确定性,有太多难以预料的随机因素。尽管战争驱动力量显而易见,对战局的预测和权衡往往有迹可循,但正是这些随机因素为我们刻画了战争天秤的倾斜过程,让人逐步陷入无力回天的困境,感受到了宿命中的困顿和绝望。
        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后来者,对于这场战争的理解往往掺杂了太多的感情因素,以至于其本来面目有时反而被蒙蔽了。作者也未能摆脱这个陷阱,书中注入了非常多的悲情,站在平民角度伤感战争给日本人带来的巨大伤亡,站在中下级军官的角度批评日本中央及各方面军高级指挥官的愚蠢,站在日本中央的角度斥责当时的美英等强国。作者虽然感慨战争的不仁,却未曾觉悟日本的不义,对于受害国人民遭受的苦难着墨不多,使之对战争悲情的渲染显得造作,缺乏说服力,暴露出些许的自私或偏狭。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虽然没有直接点出天皇的战争责任,倒也并没有刻意回避,而是通过天皇的言行特点及决定间接承认其对于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话说回来,这毕竟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正是因为有了天皇的首肯,因而尽管日本内部存在各种势力,相互之间立场迥异,但在进行战争上基本达成了一致。同时,正是由于天皇的纵容和支持,日本举国上下才对于这场战争趋之若鹜,不惜飞蛾扑火,宁为玉碎。
       关于日军在战争中的表现是作者着墨的一个重点。从日本的装备和战术看,海军胜过陆军,但海军只在战争初期尤其是偷袭珍珠港时有上佳表现。当中途岛一战海军优势丧失时,日本便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而其曾一度叫嚣的本土决战最终化作声声哀鸣。陆军虽然主导着战争的进程,但经历过初期的荣耀后,由于海军的受挫,也成为一系列失败的主角。海上战争中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由于对于后援的严重依赖全身而退也比较困难。同时,日军对于古代武士精神的盲目崇拜,也使得其在美军的强大物质力量面前只能化作团团灰烬和累累白骨。
        可笑的是,至今不少日本人仍喜欢用“阴谋论”解释盟军对太平洋战争的责任,认为日本是一步步被西方国家引入战争的,本书也持这种观点。从偷袭珍珠港开始,作者认为日本就已经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后包括每个阶段、每场战斗几乎都是如此,胜利如此,失败更是如此,这正是书中悲情的由来。而当时日本对于战争的态度,可称执著或疯狂,总之就是死不悔改。回顾历史,日本的对外战争历来都是举全国之力,一旦发动就不会轻易停止下来,直到撞到头破血流,太平洋战争再次印证了这点。
       战争无疑是改变世界政治版图最直接最有效也是代价最大的方式。但正像人们所说,日本的最大缺陷是不知进退,只企图一击必胜、以小博大、回家数钱,这种赌徒意识表现在各个层面,尤其是日本中央从始至终都希望以丰额战果及巨大杀伤来赢得与盟国和谈机会,从而尽速结束战争,保有吞入口中的食物,显然贪婪和狂妄背后是其胆怯而卑鄙的内心。这种心态历经三代天皇早已根深蒂固,而正是在这种心态驱使下日本被锻造成一柄锋利的战争之矛,随时准备投向任何一个敌人。
       对于这样的赌徒只有除恶务尽才能以决后患,可惜当时有美国没有这样做。毕竟历史是复杂的,人类决策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人的损失,而当时美国也已经承受了巨大的伤亡,对于逐渐形成的美苏对抗局面的预判也让美国有了顾忌,进而把日本纳入自己的战略布局中,作为对付苏联的棋子。这已经超出了平常人的理解,只有掌权者才有这样的意识。而日本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废墟中恢复过来,逐步实现了现代化。
       今天的日本人在追求所谓“正常化”过程中,正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纠结之中。随着实力和影响的增强,他们的野心正在恢复和膨胀,而根本不顾及邻国的忧虑。换言之,他们更在乎国内的支持率。而同时,由于太平洋战争未彻底清算日本的罪行,导致其心存不甘,对于饮血的渴望始终在暗地里汹涌,无论是对美国还是中国,在某些人看来都欠一仗,战争的叫嚣恐怕永远都不会消停,危机感将始终伴随着这些国家的人民。这是今天东亚地缘政治的现实。
       直到今天日本都没有都出对于战争的妄想。也许是因为他们在美国的羽翼下蛰伏得太久,也许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有足够的自信,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国内有一股极右翼的思潮和势力。他们不甘于二战的失败,寄希望于新时代的的再次崛起,这样的日本、这样的日本人始终活在过去,活在自己的想象里,通过营造更大的仇恨满足着迷醉着自己。
       战争是人类不得不收的圣诞礼物,当战争来敲门时,几乎没有人能够拒绝。到了适当的时机,人类渴望血液的兽性就会暴露无疑,这可以理解为生存的本能,但文明时代却又显得异常荒诞,只能用人性的非理性来加以解释。战斗愈是惨烈愈是能够引发恐惧,愈是恐惧愈磨亮刀剑、枕戈待旦。而人类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以至布武天下,为战而战。因此,战争又是人类自己配制的一杯苦酒,交战双方无论如何掩饰都会流露出难以抵制的悲情。
       P.S.看过一些调侃古人的写史书,开心之余不禁感到一丝郁闷。其实我们又未尝不会是后人取笑的对象?每个时代的人在自己的时代语境中都有其行动的理由,而这只有通过对细节的追索才能发现。这些细节可能微不足道,对于历史的宏观叙事没有什么影响,但真正能够给人以启迪和警示的却往往正是这些细节。但愿我们捕捉历史细节不只能够获取新奇,更能修正我们的历史认知。
  •     日本人很决绝,很武士道精神。大和民族真是一个奇怪的民族,在战争中尤其显得明显。比如《菊与刀》是战后的一本非常著名的人类学考察报告,说明透过战争,也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对日本民族认识的更加清楚。
       觉得山冈庄八的文笔确实平静中带着洒脱或者一丝丝悲凉的幽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