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出版时间:2004-9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作者:[美] 海姆·G.吉诺特  页数:200  译者:张雪兰  
Tag标签:无  

前言

海姆·吉诺特博士在经受了长期病痛的折磨之后,于1973年11月4日逝世,享年51岁。在去世前几个星期,他看着他写的第一本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对我说:  “艾丽丝,你会看到这本书将成为经典。”他的预言成真了。海姆·吉诺特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儿童治疗专家以及家长教育专家,他所著的书——《对待孩子的集体精神疗法》、《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父母和青少年之间》、《老师和孩子》——彻底改变了父母、老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些书畅销多年,被翻译成三十一种语言。在约翰·w·桑特洛克、安·M·明奈特和芭芭拉·D·坎贝尔所著的《自助书籍的权威指南》一书中,吉诺特的书获得了最高的评价——“强烈推荐”,而且列在最好的自助书籍的决选名单中。他是出现在《今日》电视节目中的第一个移民心理学家,每周给金氏社旗下的辛迪加国际报业集团的出版物写专栏,每月给《麦考斯》杂志写专栏。他还是纽约大学研究生院的心理学兼职教授,在艾德尔菲大学指导博士后课程。他在书中倡导的沟通技巧帮助成年人以同情和关爱的方式进入孩子的世界,教给成年人如何了解孩子的感受并对其做出反应。正如他在一次演讲中所说:“我是一名儿童心理治疗医师,我给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提供治疗。假如我给孩子们每周治疗一个小时,持续一年之后,他们的症状消失了,他们感觉好多了,并开始和他人相处,甚至在学校里也不再感到烦躁,那么,我做了什么产生效果了呢?我用一种关心的方式与他们交流。我利用每一次机会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如果这种沟通方式能让有病的孩子恢复心智健康.那么其原则和实施也应该属于父母和老师。尽管心理治疗医师也许能够治愈孩子的心理疾病,但是,只有那些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人才能帮助孩子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内容概要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有时是以个人的形式,有时是以治疗小组的形式,有时以养育讲习班的形式。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的结晶。这是一个实用的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

作者简介

海姆·G·吉诺特,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吉诺特博士的一生并不长,他将其短短的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他依靠他的职明才智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

书籍目录

第1章 交流的密码:父母和孩子的对话
孩子的问题:隐藏的含义
毫无效果的对话:说教和批评产生距离和怨恨
沟通: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谈话的原则:理解和共鸣
鱼儿会游泳,鸟儿会飞翔,人会感知:混乱的感受,混乱的信息
映射情感:说出孩子的感觉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
第2章 语言的力量:鼓励和指导的更好方法
称赞对孩子不再有用了吗?
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
当出了问题时:要回应,而不是反应
辱骂会伤害孩子
一致的交流:让言语和心情相符
如何得理我们自己的愤怒
发怒的三个步骤
对生气孩子的回就:方法最重要
总结
第3章 自取其害:应该避免的错误作法
恐吓:不端行为的邀请函
财赂:重新思考一下“如果……那么”的谬误
许诺:为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会给每个人带来焦虑
挖苦:学习的严重障碍
权威需要简短:少说更有效
对待谎言的政策:学会怎样才能不县助长谎言
对不诚实的处理: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吨的调查
偷窃:懂得所有权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不能用粗鲁方式教育孩子懂礼貌:培养礼貌的方法
总结
第4章 责任:要求服从,不如传输价值观
责任感的源泉
预期的目标和日常实践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医治孩子的情感创伤
与孩子建立联系
映射孩子的感觉
预防“愤怒的葡萄”
不带抨击地陈述感受和想法
孩子的发言权和选择
家长会:把问题集中在如何帮助孩子上
朋友和玩伴:监督孩子的社交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第5章 纪律:寻找替代惩罚的有效手段
父母的矛盾心态:需要更好的方法
纪律的三个领域:鼓励、允许、禁止
第6章 积极的养育:孩子生活中的一天
好的开始
时间表的专制:高峰期
早餐:没有道德说教的进餐
抱怨:得理捻情绪
穿衣服:鞋带的战争
上学:帮助比长篇大论更好
放学:提供热情的欢迎
回家:在一天的最后阶段重新和孩子交流
就寝时间:战争还是和平
父母的特权:不需要孩子的许可证
电视:裸露和死亡
第7章 妒忌:不幸的传统
新生儿诞生:仿佛兄弟姐妹之间的入侵
诞生:介绍入侵者
表达妒忌:对话好于病症
同情的话语:妒忌的消除
质量或平等:爱要惟一,而人不均一
离婚和再婚:妒忌的另一个竟技场
第8章 孩子焦虑的一些来源: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
因为担心被抛弃而产生的集虑:通过准备工作让孩子安心
由于内疚而产生的集虑:简洁更加有效
因不信任或者不耐烦而产生的集臣: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由于父母之间的冲突产生的焦虑:内战导致的后果
由于生命的终结而产生的集虑:神秘面纱下的谜团
第9章 性和人类价值观:需要审慎处理的重要问题
父母自己对性的态度
性感觉的开始
性和上厕所训练
回答问题
裸体
禁止的游戏
脏话
性教育
分享孩子的性经历
成熟的爱
第10章 总结:如何养育孩子
纪律:对感受要宽容,对行为要严格
关于而有效地对待孩子是可能的
后记

章节摘录

如果一个孩子说自己很笨,或者很丑,或者很坏时,我们无法说出一些话或做一些事能让他立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对自己根深蒂固的看法,通常无法直接改变。就像一个孩子对他父亲说的那样:“爸爸,我知道你是对我好,但是我还没蠢到把你的话当真的程度。”当孩子表达了对自己消极、否定的看法时,我们的否定和反对对他没什么帮助,他们会更坚定地确信自己的看法,我们能给予的最大帮助就是告诉他。我们不仅理解他的感受.还理解他的特别的暗示。例如:伊凡:我很笨。父亲(认真地):你真的那么觉得么?你不觉得你很聪明?伊凡:不觉得。父亲:那么你心里一定很难过?伊凡:嗯。父亲:在学校里,你一定非常担心时间,担心不及格,担心分数低。当老师叫你回答问题时,你一定很慌乱,甚至即使知道答案,你也无法正确说出来,你怕你的话听起来很愚蠢……老师会批评你……同学会笑话你。所以,很多时候,你宁愿什么也不说。我想你大概记得你说了什么而大家笑话你的情景,这让你觉得自己很愚蠢,同时也觉得受到了伤害,很生气。(这时,孩子可能会告诉你一些他的经历。)父亲:看,儿子!在我眼里,你是优秀的,只是你自己有不同的看法。

后记

本书中提供的方法,只有当运用恰当的时候,才能使养育的任务变得轻松。孩子对要求的回应千差万别,有些孩子很顺从,他们很容易接受常规和关系的改变。而有些孩子要固执得多,只有在刺激之下才会被迫地接受改变。还有些孩子积极地抵制生活中一切“新的安排”。聪明地运用这本书里提倡的方法就不会忽略孩子的脾气和人格中的基本要点。只有当培养孩子的方法中浸透着尊重和理解时,孩子才会茁壮成长。这种方法在对父母和孩子关系的考验中,可以加深感觉的灵敏度,对孩子的要求作出更好的回应。一对年轻的夫妇在迷宫似的加利福尼亚高速公路上迷了路。“我们迷路了。”他们在收费处对警官说。“你们知道你们现在在哪儿吗?”他问。“知道,”他们回答道,“收费处上写了。”“你们知道你们要去哪儿吗?”警官继续问。“知道。”年轻的夫妇异口同声地回答说。“那么你们就没有迷路。”警官得出结论说,“你们只是需要明确的方向。”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明确的方向也可以帮助父母达到他们的‘目标’。但是,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运气和技巧。有人可能会问:“有了运气,为什么还需要技巧?”这是为了不要糟蹋了运气。

编辑推荐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新版)》: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孩子对话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有它自己的含义。孩子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在心理疗法中,从不会对孩子说:  “你是个好孩子”或者“你很棒。”不要恐吓、贿赂,也不要许诺、挖苦。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父母知道每个孩子都会有担心和焦虑,但是他们不明白这些焦虑的来源。在过去的30多年中,《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新版)》已经帮助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父母改善,加强了与孩子的关系,是父母和教师日常必备的手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0条)

 
 

  •   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
      本书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居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并陆续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很多国家。
      如果说在父母与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么经典著作的话,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诺特博士的这本著作——它彻底改变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这个领域,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可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有时是以个人的形式,有时是以治疗小组的形式,有时以养育讲习班的形式。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的结晶。这是一个实用的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
  •   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是最爱孩子的人,但是,不幸的是,即使我们这样爱着孩子、为了孩子好的父母也会责备、羞辱、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孩子,给孩子定性,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这本书就是一个实用指南,深入浅出地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虽然只刚刚阅读了每1章,觉得受益匪浅,值得推荐。
  •   我们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有时是以个人的形式,有时是以治疗小组的形式,有时以养育讲习班的形式。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的结晶。这是一个实用的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
  •   普天之下,没有父母认为自己不爱自己的孩子,但不幸的是,很多很多的父母并不懂得如何爱孩子,更多的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心理、阻碍孩子的成长。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经典好书,值得判读,强烈推荐!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新版)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这本书是学心理学的同事推荐的,大体烦了一下,感觉是不错。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新版)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 这些天当当网做特价,好多书比平时便宜了近30%,在我的忽悠下,办公室的同事们疯狂购书,我完全成了一个代购商啊一 上班,我的事情全被同事们做完了,我就上网帮他们订书下订单,哈哈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新版)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真的不错,在网上下载了电子版,看过之后,又上网买了一本纸质本,进行收藏。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新版)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
  •   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能够让家长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平等交流。
  •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像:不要恐吓、贿赂,也不要许诺、挖苦等一些技巧,还有语言技巧,语言具有培养 、激发或者威胁、毁坏的力量,所以和孩子说话就要讲究一些技巧,才不会发生一些对孩子不好的事情。
  •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   这本书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对名字相当熟悉了。甚至在妈妈群里面收到过电子版。我对电子版的读物不感冒,因此,大致浏览过后也没留下什么印象。看完《爱弥儿-上》之后,之所以没有读《爱弥儿-下》是因为《爱弥儿》是本很有深度的书。经典类的学术类书,一本论文,自然读起来费时费力,脑细胞都死的多些。于是我偷了个懒,穿插了这本,视同娱乐大脑。确实,和《爱弥儿》比,两者思想的深度差了很远。但,这书对我有帮助。因此,先总结性发言,此书值得我花时间来读。

    我认为这本书的题目和内容的关联性没想象中强。想象中是怎样的呢?看到题目时,我认为本书一定是用与孩子沟通的语气在表达一些育儿经验。这是受了题目的影响。阅读后,发现是一本写给大人的读物。合上后觉得书的内容和题目之间的关联并不明显。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关联。如果要我这个读者来给此书拟个名字的话,我觉得《沟通,从心开始》(套用了中移动曾经的广告词)更合适。

    书,通篇讲的是沟通的问题。别小瞧,它里面提到的很多方面确实是我们经常闯的误区,我们却都没意识到。我自认为自己在沟通方面比较注意孩子的情绪,但也有些方面处理的不够好,在书中被提到过。书的价值也在于此,能增益吾所不能。

    和读其他所有的书一样,每个人都是不能全盘吸收及全盘照抄的。尤其对人的教育,更加个性突出。因此把握住总的原则之后,其他的处理方式就可以灵活多样,且不离其宗。

    以下内容是合上书后的总结,说明这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这么几个:

    1、沟通的关键在于认同;

    无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先认同他的感受,接纳他,然后再考虑解决。

    2、永远就事论事;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你要给出表扬,或者批评,永远都只说当时那件事。不要提升到人格的高度。比如,孩子帮忙做了家务,不要表扬她说,“你真是一个勤劳的好孩子。”而要说,“真是太感谢你帮我摘菜了,有了你的帮助,我的事情就做完了。”如果他做了坏事,不要说“你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而要说“做某某事情是不对的。”

    3、给孩子非黑即白的选择,不要存在灰色地带;

    比如不能打父母这个原则。不能打就是不能打,不能说“你可以轻轻打妈妈一下。”什么叫轻,什么叫重?孩子不懂。

    4、对感受宽容,对行为严格;

    永远找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粗暴地对他的行为给出反应。这一点可以训练家长的耐性。自从有了孩子,对我的性情是有很大的的。发脾气之前都会在心里告诫自己,再忍一下,再多了解一些情况。一旦因误会错怪了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就太不值了。同时乱发脾气是一件很影响家长威信的事情。在对行为要求严格的时候,不要说太多道理,他永远有数不清的为什么会来刁难你,有些不允许的事情,就是不允许,没那么多原因。

    5、十万个为什么,留给他去解决;

    不要做答题专家,当他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有你给他解答时,他就不会去思考。这样做的后果是他容易变成一个人云亦云的人,缺乏独立探索的精神。我这代的优秀学生很多都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我现在也在慢慢改掉这个坏习惯(当然,我不属于我这代的优秀学生。只是表示,我和我这代的优秀学生在这点上有点类似,都有这个缺点)。对事物持怀疑态度,是一种科学态度。我很欣赏韩寒的态度:“相信任何人,怀疑一切事。”对人要真诚,对事要有怀疑精神。

    6、关于性

    书中对此块内容也进行了部分阐述。虽说不够详尽,如果想多了解建议寻找此方面的专业教育书籍。我个人觉得这一小篇幅的内容,把家长该在孩子面前对性这个话题表现什么态度这个问题已经解释清楚了。每个孩子不一样,每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对此问题的态度也不一样,建议放在自己的家庭环境下个性化处理。总之,我们要讨论这个话题的意义是为了不要再让我们的下一代谈性色变,同时能很好的处理自己的性相关问题。

    书,200页,排版较散,字体均匀,内容单一,紧紧围绕着沟通的话题。你情商高的话,基本上看了前面1/4的内容,对后面的沟通技巧就能大致概括了。如果你情商更高一点的话,也许这些道理与方法你早已知道,不需要书本来总结。但,如果你在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感到头疼,我相信这本浅入浅出(没写错,确实是浅入浅出)的书,一定能给你带来许多启发。有它的辅导,我也相信,你和孩子的关系也一定会得到改善。因此,给它一个好评!
  •   这套书真的值得家长们老师们认真用心的看看,本来无意中看了其中一本觉得豁然开朗觉得外国人写的这作品太好了,可能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注意孩子那么多,只是一些表面画的交往 却不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密码,这本书是从心理真正有益的健康的成长与沟通方面来爱孩子,而不是说家长口口声声解释自己爱孩子为了孩子什么之类的自私专制行为或者说很想爱孩子却苦于方关法心并未收到良苦用心想要达到的效果,这本书为你解读,让你眼前一亮更明白孩子的同时也明白自己,知道作为家长的反应行为为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长甚至是孩子的一生带来多么深刻的影响,真心希望天下所有父母的爱都以爱的方式开始 以爱的方式结束。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解读,或许成人的你也在书中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呵呵,那时的你明白自己行为背后的反射因素吧,看完之后有些解脱,如果你是幸福的 请为自己庆幸遇见开明的父母,如果你心中有疙瘩 请你放下包袱 你的父母也有自身的局限他们可能不是故意的 或者他们的伤害也是自身值得同情的一种表现。不论大人不论小孩子,最重要的是人要活得快乐,别太慕于虚名或者同事朋友亲戚之间的攀比而折腾孩子折腾自己,别把自己没实现的事情强加于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天真快乐不是最好的吗。也别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轻而易举的叫孩子也这样,孩子可能并不需要你的滔滔不绝说教,你真正明白孩子的感受孩子究竟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吗,或许或许有时候只是简简单单一个拥抱,你却用家长的管用威严把孩子远远抛弃了,那样怎么还能又要求孩子变好。天下所有的小孩子都值得爱值得和大人一样收到尊重平等的对待,作为家长的应该多给与孩子鼓励支持,一起度过快乐温馨的时光,这样的陪伴会是一生的归宿。特别希望这本书这套书被更多的家长看到,那样我们的家庭世界会更和谐充满爱,现如今社会上的重重事件关乎道德或违纪违法,但是究其根源这些都是由人来作为的,每个人的都必然受过教育 ,来自学校 家庭 或社会的教育,每个人都必然有过童年,每个人最终的性格定型与成熟表现必然有其形成影响因素,所以根源在于教育甚至来源于我们并未想那么远的小时候的教育孩纸家庭小事件的处理教育,总之每个受过教育感染的人如果心理是比较平坦的健康的有正常情绪疏导的,那么这个健全人格的人便会使整个社会多一些宁静爱良心奉献等等,所以说父母老师对孩子有效的沟通教育也是在改变周围以及未来的世界O(∩_∩)O哈!第一次写这么多评论 真的为好书( ⊙ o ⊙ )啊!
  •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认,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义务的认,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为了能达到这些人性的目标,父母需要学习人性的方法,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运用这些技巧就在本书中到解决之道了
  •   非常好的书。对孩子,只有爱是不够的,要尊重,要倾听,而且还得掌握技巧。特别是吉诺特博士说:“在训诫孩子时,我们的方法和上辈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的父母和祖父母训诫孩子时有权威,而我们的做法却是犹豫不决的。即使是错了,父辈们依然做得很安心,而我们即使是对的,做的时候看上去还是带着疑惑。在涉及孩子的问题上,我们的犹豫来自哪里?儿童心理学家告诫我们,一个不快乐的童年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我们深深担忧自己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们就学不会负责任,他们学会的是谴责自己,学会寻找别人身上的缺点;他们学会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轻视自己的能力,怀疑别人的意图。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不停地预料即将发生的厄运,并且忍受于此。”印象深刻的还有对于孩子的赞扬和指导的那些内容,受益匪浅。在看书的过程中,感触很多,看完后又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   吉诺特教授的书,真的不一般
    有时候对孩子说出来的话,做父母的一般是下意识地就做出轻视或者武断的回答
    不看书的时候真的挺难发现原来自己这么说话也是被父母遗传下来的
    所以说当父母容易,当一个合格的父母真的很难
    尤其是咱们这种从小被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培养起来的父母
    但是,怎么说呢
    时代还是不同了,至少现在咱们有机会发现咱们的教育都有什么弊病
    至少我们还有改进的机会
    只要肯努力,我相信结果总是会比以前要好,最次也不会比不改变要好一点点
    有的父母说这本书不太适合中国国情
    这点我承认,因为国外的发达国家的教育传统就是从尊重孩子出发
    人家这么做都是言传身教养成的,生来就是这个传统,做起来要比咱们容易
    但是吉诺特的书很重要的一点是让你发现自己的不足
    相信有心的父母会把握原则从现实出发
    开发出符合自己家庭环境和中国传统的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来
  •   女儿4岁半,初步形成了她自己的个性,开始对大人说“不”、做与大人的意愿相反的事情、并且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了,家庭的火药味比较浓,很多时候,需要用大声吼叫甚至是威胁打骂的方式才能令她就范了。每每火气过后,我都很后悔,那么天真可爱的宝宝,怎么舍得骂怎么舍得打呢?事后想想,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不过是她做的事情不符合大人的意愿罢了。矛盾之中的我,急切地想找到一种方法,一种实用的方法,避免与女儿的“战争”。在茫茫书海中,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我想要的方法。就是这本《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令我豁然开朗。这本书是一个实用的指南,它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令人茅塞顿开。
    推荐3岁以上、特别是孩子开始“越来越不听话”的家长阅读!
  •   这本书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的观点是一致,就是尽量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说话,帮助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绪。
    两本书都不错,还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和儿子一起成长》,《输在起跑线上的哈弗男孩》等都是值得反复看的书。
    如今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所以家长也要与时俱进,多关注一些这方面的好书,这样就可以及时纠正我们一直以来认为是对的,但其实对孩子是不利的教育理念。
    希望我的评论对你有帮助,更希望我们都能做快乐、明哲的父母!
  •   养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受人尊敬、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
    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具体方式如下:
    1、智慧地聆听。2、肯定孩子的体会;3、引导孩子说出麻烦所在,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4、赞扬孩子要具体。5、学会伤害性较小的拒绝方式。6、给孩子选择、说话的机会。

    是一本很实用的书,将孩子的方方面面都简单进行了举例,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方式,重要就是要学会倾听,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再说教或纠正行为
  •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尚的人,一个有着怜悯的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
  •   我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时常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束手无策,或者用极端的方法来处理。当我把这本书所倡导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与孩子的沟通中时,一切真的不一样了,女儿变得温顺懂事,家里氛围也温暖起来。我真希望能把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都刻在脑子里,彻底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模式,和她一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时刻谨记:孩子,我理解你的感受,我真诚地表达出我的理解,让你能感受到我的公平、体谅与尊重。感谢这本书,感谢智慧、伟大的海姆·G·吉诺特博士。
  •   教育孩子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需要技巧。怎么教育宝宝,对每个父母来说都是头等大事。我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了,但是为人母却觉得真的是刚刚开始,真的需要学习与培训。这本书是虽然老外写的,但是在生活过程中,所有的这些案例我们都身同感受。虽然时代不同,我们面对的具体的教育事件,矛盾不一样,但是本质是没有两样的,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心理感受。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收获很大。这真的是一本经典的育儿书籍,推荐每位家长都读一读。
  •   父母亲经常会困惑地问,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爱的方式?孩子说谎时我们该怎么做?孩子早晨赖床,不想上学怎么办?孩子挑食,我们该说些什么?怎样才能让一个幼小的孩子明白哪里是危险的,怎样合理地避免危险?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几乎每天都遇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了太多“给孩子足够的关注”“赞赏比批评更加有效”等等,但是如何给孩子关注?赞赏都是有用的吗?这些问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教给父母亲如何处理与孩子的日常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在一件件具体事例中,手把手教给父母亲如何实现与孩子的真正有效沟通。如何教给孩子责任和爱心,以及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既不伤害双方感情,又能够指引孩子的办法,告诉父母亲什么情况下应该如何说话,说什么话。

      做父母的职责是牵着孩子的手,引导他们走路,然后再慢慢放手,让他们独立面对人生。父母不应背着他们走路,更不是代替他们走路。这里面有个基本理念:相信孩子生命的强大精神力量,只要有可能,就给他们选择的自由。正如育儿专家孙瑞雪经常讲的话:“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他内在就有一样东西,那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如何发展,指导儿童去抓什么,摸什么……”
  •   虽然没有沿用父辈们的教育模式 但是 在看了这本书以后 发现 自认为很适合女儿的教育模式其实时不时也在犯这父辈们的错位 要跟孩子当朋友 这样 孩子才能快乐成长 这本书有很多例子很实用 读一次是绝对不够的 要时不时的重读 然后 才能真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因为 作为成人 定式思维已经形成 时不时会重蹈覆辙 在重读的过程中 及时反省 这样 才能真正学会和领会如何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理解孩子每种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 从而才能更好的跟孩子沟通 纠正他们的错误 书中很多方法不仅仅适合父母与孩子的交流 也适合与其他人的交流 真的很实用 值得推荐
  •   做父母有很多的学问,不是说能生下孩子来就能当个好妈妈,我们需要的学的,做的还有很多,我们需要从孩子的角度,用更智慧的办法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出独特的,对社会有益的,成为他自己的人!
  •   这本书,是一部非常好的书,一个一个日常对话中,被心理学家分析的很透彻,适合80后的父母看,是一部育儿好书,教育孩子在哪里都是相同的,必须理解孩子所说话的内容,不能敷衍了事,在中国,在美国,在每个父母的教育中,是想通的。
  •   今天刚把全书读完,不愧是经典。用了书中的方法,我真的感觉到自己的改变,也在管教儿子身上初见成效。作为一名母亲,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诚意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已经当了父母或者准备当父母的人。它会让你以及你的孩子都成为你们想要成为的有责任感的、有自信的、自尊自爱的人。
  •   我的儿子8岁半了,因为我每天总跟在他身后,不停地唠叨:字写认真点、鞋子放整齐、该弹钢琴了、该听英语了、大点声行不行...,只到现在每次问儿子,你爱我吗?回答总是摇头。我很心痛,觉得自己那么爱儿子,一切都是为他好,到头来却不为他理解,反而不再喜欢我这个妈妈。一直希望找到一种方式,或者和儿子沟通的真正的技巧,读了一些教子书,大部分是空谈理论,让父母在实际生活中不知如何应用。等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才一下子豁然开朗,才真正知道怎样在生活小事中和儿子进行沟通,给了我很多帮助。虽然书还没读完,但我已经在生活中尝试使用书中的技巧和儿子沟通,感觉和儿子这几天相处的很愉快,自己也不再是一个一味严厉的母亲了。已经推荐给几个朋友,希望在教子方面对他们也能有帮助。
  •   现在的很多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出生到上学,德智体美恨不得样样优秀,可结果怎么总是事与愿违呢?付出那么多,怎么没有成绩呢?原因是出在孩子身上吗?不是,关键还是在于家长。功利心太强,愿望很美好,可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如果不理解孩子,怎么能让他听你的话呢? 或许很多家长要说了,我知道怎么教育他,不打不骂讲道理,可怎么感觉还是不成功啊?关键还是没找到技巧,这两本书就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只要照着做就肯定会有效果。 没看过的妈妈肯定不信了,那我问个问题,如果你的宝宝从外面回来,哭着对你说:“妈妈,小强把我打了!”你会怎么做?百分之八十的妈妈第一?应是问“为什么?”剩余的百分之二十可能就直接拿家伙出去找人算帐了,可这样是宝宝想要的吗?不是,你最应该做的是蹲下身来,拥抱着说:“你一定很生气吧?”或许,这样的关心更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书里还讲了很多其他方面遇到的问题,都是我们平时很难解决的,看完以后,会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当家长可以很轻松很成功。
  •   怎么教育宝宝,是一件大事,虽然这是老外写的,但是在生活过程中,所有的这些案例我们都身同感受。孩子怎么那么调皮,孩子怎么真么难教。也许,由于时代的不同,我们面对的具体的教育事件,矛盾不一样,但是本质是没有两样的,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心理感受。我们要了解和学习这些。就像学习怎么用奶瓶奶粉喂哺婴儿,这些都是要学习的。如果宝宝的一些行为让你不解,要学习。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办,从有用的书中学习怎么办。这就是此列幼教书的有用之处,实用之处。但是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学会自己斗,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摒弃那些下意识的生气啊,啰嗦,谩骂甚至打骂的冲动行为。尊重孩子,我们是镜子。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一本值得每一个父母看的书。在我的家庭中,曾经出现过很多和孩子的冲突问题,和孩子的交流出现问题。看了这本书后,受了非常大的启发,第一次发现作为父母,什么地方做错了。有人说外国人写的书不适合中国人,这话说错了,教育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不论中外,表达方式可能不同,但是思想内涵是一样的。
  •   有人说,让一个人出生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让一个人健康成长需要付出很多。  教育孩子,良好有效的沟通是要在理解和尊重的情景下完成的。父母的用心和言传身教,好过无数的苦口婆心,无数的口水说教。我看了不少教育方面的书,最推崇和认可的是这本《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   买这本书之前比较了很多本育儿书,感觉这本书从书名上就让人感到很亲切,我最害怕虎妈狼爸之类的育儿方法,总觉得那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虽然很成功,可是缺失的童年的幸福却此生无法找回,所以,还是比较倾向于看如何理解孩子的心灵,做他的知心朋友之类的书~这本书有很多实际的方法,教家长在面对一些具体问题时该如何反应才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更深的伤害与打击,比如,孩子讨厌做作业,这时不是骂他——你怎么这样,大家都做作业,只有你不喜欢做,难怪考试考不好,而是首先要认知孩子的情绪——哦,老师的作业是布置得太多了,难怪你心情会不好,你担心作业做太晚明天早上会起不来,这样孩子的焦躁情绪就会因为有父母的认同而得到缓释,最后会好好完成自己的功课,但是,有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选择第一种狂风暴雨似的做法,还要多看书学习!感觉孩子在成长,家长也得跟着成长~
  •   看了这本书,受益匪浅!
    现在父母最头疼的是怎么管孩子,轻不得,重不得!
    国外的教育方式比起中国的教育方式还是比较先进的,比较人性化,比较注重孩子的内心想法,真正做到了平等的沟通方式!中国的教育方式太落后,大多数家长的思想还停留在类似棍棒教育的基础下,即使不打,也是天天训斥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一点帮助!
    看了这本书,感到自己还是有许多方面需要学习的,书中会举出很多范例告诉家长遇到某种情况应该怎么去和孩子沟通,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总体都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非常好!
    希望自己能够好好学习,克制自己对孩子的坏情绪!
  •   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软精装)——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之后才看了这本书,和他学生写的《如何...怎么...》确实是一个理念,值得一看!
  •   这本书真的是父母必读本,书里内容都是根据真实事例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状况里,对不同父母不同应对,并且因此产生不同效果的情况进行点评。
    让人受益匪浅。虽然是国外的书,但是对于全球的父母和教育,应该都是通用的,教给父母很多跟孩子沟通的技巧。
  •   我是在一个专制型的家庭长大的,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不管对错只能听父母的话,稍有不顺着他们的时候,就对我大吼大叫,不过我想信他们是爱的我,可能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吧,现在我有了宝宝了,可我想让他在一相民主的家庭长大,所以我买了很多怎么教育孩子的书,以便随时了解他的小心理,小动作,把自己当成他的朋友一样,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非常有用!
  •   个人感觉《怎么说孩子才会听》的教育理念也是源自这本书,经典!!!!现在的小盆友很不好教育,一直觉得很头疼,但此书脱离以往教条式的说理,传授了许多可实际操作的沟通技巧,虽然国外的培养模式和国内的有差别,但还是给中国父母以非常重要的启示!值得一买,值得一读!
  •   首先感谢这本书的作者,虽然作者已过世,但他给所有的父母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运用沟通的技巧可以改善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收到书的当天就一口气读完了,有种想哭的感觉。我们家长太需要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感受了。同时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这两本书异曲同工,只不过后一本阐述的更详细,还有练习。我马上就试着用了书中的方法来和孩子沟通,一个星期之后的一天,女儿突然跟我说:"妈妈,我发现你和我说话像和大人一样。”可想而知当时我的心情激动的哟,这证明孩子发现了我的改变,她感受到了尊重。
  •   这是朋友推荐的书,收到马上翻读了些,感觉太实用了!!!在与孩子的沟通中,父母真是需要努力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或者说才能更有理由去教育孩子。
  •   非常喜欢——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
  •   少有的给出5分的评价,因为认为的确是一本不错的书。针对教育孩子时父母都会遇到的难题,没有严肃的说教,每一种沟通的技巧都有生活化的情境,读过后,让人容易接受。
  •   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当孩子从母亲家来到身边时,我不知如何去对待她,她已经上小学三年级。虽然只是小学1-3年级我没有每天都在她身边,但已经感到她的巨大变化。她的生活和学习如何料理对于我们是一个新课题,冲突在家里经常出现。孩子得适应,我们也得适应。
    解决问题,我已习惯了寻找方法的生活。呵呵,这本书是刚买的,之前已经看了好多关于与孩子相处的书,这本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和孩子成为朋友原来没有那么难,孩子和你来沟通时不一定是要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她对人或事感受的一种表达,懂得接受她的感受比解决问题的答案更重要。把孩子当做来家的客人,就少了很多冲突的根源,与孩子相处就会越来越愉快!
    为人父母是要学习的,现在孩子已经上初中三年级,她比以前更加自信,学习的状态已渐入佳境,为她祝福吧!
  •   自从我的儿子出生后,看了不少的育儿书,这是我觉得继《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奖不罚管孩子》之后的另一本好书,自己看完后,深受启发,书中有不少新的观点,通过实例来告知父母如何做,实用性较强,也带动了身边许多爸爸妈妈看。
  •   沟通 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
  •   值得一读,很多时候不是光表扬孩子一下就行了,要有具体的称赞,让孩子明白是哪里做的好。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也不能一味的打骂,需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启发式的让他们明白是哪里错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推荐新手父母们都好好的学一下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   与正面管教一样的观点,似乎这本书年代更早一些。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基础就是尊重孩子,注意语言表露的情绪,给予孩子正面的回应和观点,并教导孩子遵守规范。大家都希望能教育出自尊、自爱、负责任的孩子。
  •   孩子的教育,首先注意的时父母,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发展受很大的影像,美国的教育方式有他们的可取之处,教育孩子的创新能力,言谈举止,交际方面,有很深的功力。
  •   中国的教育,在几千年的影响、执行下,如今逐渐被一代一代新生代所颠覆。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事物的发展必然有其因素。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却无法等更不能实验。用惯了中国式的教育,家长疲惫不堪,孩子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均负重前行。
    这本书仅仅读了几页,就感受到了作者对孩子的珍视-----尊重、理解、换位思考的体谅。如果细读下去,我相信一定受益匪浅。
    强烈推荐给急于求成、争强好胜的父母。
  •   不同于市场充斥的大量畅销书,这本书内容十分真实、客观。让我们看到在和孩子相处的问题上,世界各地的父母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而并不是总是有很理想的父母和孩子存在!更好的是,它给我们灌输的一种理念是在一个平凡的父母有着正常人的脾气秉性,怎么和一个有着正常人的脾气秉性的孩子相处。而我们通常在畅销书中看到的都是优雅的孩子和父母理性得解决问题,比起畅销书,这本书的内容更严谨、负责。
    有孩子的父母应该都看一看。相信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更有改善的方法。
    准备再买一本送给还没有孩子的弟弟。
  •   这本书我买了好几本,目前自己留着一本(准备有时间的时候再读),其余几本都送给了同事朋友。我读的第一本吉诺特博士的书是《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仅用“受益匪浅”来形容显然词不达意,2006年暑假,我读了一遍,抄了一遍,然后在新学期慢慢践行,结果真的让我和我的教育生活改变颇多。正因如此,我又迫不及待地买了这本《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让我越加深信,好好与孩子沟通就会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
  •   非常好的书,让妈妈爱不释手。书的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教父母怎样与孩子沟通的书,不是纯粹的说教,而是一个一个的实例分析与示范,让人受益匪浅,印象深刻。向每一位妈妈推荐!
  •   这确实是一本经典的好书!打开了一扇让父母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门,让父母懂得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读读这本书,掌握和孩子交流的正确方式。和谐的亲子关系,通常的交流通道,才能让一切的训育成为可能。
  •   这是寒假期间学校老师推荐的给爸爸妈妈看的书,好不容易买到,各大书店都断货了,幸好当当有,确实开卷有益,引导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尚,有责任心、爱心、有担当的人。孩子要我每天晚上睡觉前,给他读15页,共同学习了。
  •   买了不少家教方面的书,这本《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早就有耳闻,但觉得也许跟其他书一样没什么特别就没买,这次买来读过以后,后悔没早点买,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作者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虽然1973年就去世了,但书中的观点在当前仍然十分先进。如果不读这本书,那么对其他的书比如小巫的、李跃儿的、孙瑞雪的、还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类的,就无法真正吸收。本书对儿童的特点讲解的十分清楚,包括跟儿童沟通的技巧、责任感如何培养、儿童的焦虑来源等等,非常实用,看过以后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觉得沟通技巧方面讲的比《如何说孩子才肯听》那本更好。
  •   养孩子容易,育孩子难,这应该是为人父母的共识。所以这次买了好几本关于教育孩子的书,在这方面充充电,给自己寻找一些科学育孩子的方法。
  •   这本书也是别人推荐买来看的,感觉非常不错,沟通很重要,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对做父母的人来讲很是头疼,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不知道孩子话中隐含的真实情况是什么,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很多时候觉得自己说的没有效果。我想这本书会从一些角度给予指导和解惑,会有所帮助的
  •   这本书对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做了比较详细的讲解,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尤其是里面设计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针对这种场景将有效的对话方式和无效(或错误)的对话方式都罗列出来,进行比较,看了很受启发。感觉很多父母很容易就会按照那种无效的对话方式与孩子交流,看了此书后,认识到这些方式的不足,以后将随时提醒自己,逐步按书中的正确沟通方式进行操作。
  •   在我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总觉得我们之间有层纸,经常和孩子说一件事他没有反应,还常常把他弄哭,让我很是闹心,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原来是我不明白孩子。很值得推荐给做父母的人。
  •   这本相当不错,特别适合中国的父母这样喜欢“点石成金”的魔法棒的,里面对孩子一天要做的事,都直接给出了比较中肯,价值观也比较靠谱的看法。大力推荐一下,这本是我先看了PDF版,再买的,同时推荐了棉朵班上十几个爸妈也买了。额,当当好黑,没有团购价,建议以后超过10本,给个团购价吧。
    这比国内的虎爸狼妈啥的,要靠谱多了,切记,虎是虎他爸,狼是狼他妈,我们养的,是孩子。灵长类高级哺乳动物,不是犬科的。
  •   这边书的内容是在是值得每一个父母阅读,去了解你的孩子内心深处,
    其实你给的有时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这本书通过案例分析得太好了。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可惜的事封面设计得很凝重
    不够温暖,里面排版也很枯燥,没有新鲜感。
  •   我的孩子还很小,暂时还用不到这些,但许多根植在我们潜意识中的源自祖辈的教育方式也许在不经意间就在将来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可避免、无法遏制地展露出来,谁也无法在任何时刻都保持足够的、恰当的理性。也许作为新一代的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学习,虽然需要实践、需要在养育自己那个独一无二的孩子的过程中去尝试、总结、改进,但至少提前了解一些,以对抗那个失去理性的时刻潜意识中的可能伤害孩子和自己的处理方式。
  •   孩子内心的强大和力量都来自家人满满的爱。这些爱要围绕着他,但是不要成为他的压力。你了解孩子想要的是什么,他的话想得到什么样的回复,你就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能让他感受到温暖和幸福。这本书启示了父母,你的态度和表述方式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有一颗观察孩子的心。
  •   看到评价好书很好,书只看了几十页,就觉得买对了。对孩子的教育、沟通,学习到了许多,父母们都应该读一读。
  •   翻开这本书十几分钟我就决定把它买下来,读完后我决定把它推荐给其它父母,这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教育宝典,它以平实的语言,引导你放下家长的威严,做孩子的朋友。很不错的一本书!读了会受益!
  •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学问,都是说教,但是怎样说孩子才会听,怎样教孩子才肯听,需要每一个父母好好的学习,这本书也很适用,甚至总结出了诸多的句型供父母们参考,我没事了就虚构一种情况或是从电视上从别人家孩子身上发生的事中,运用这些方法来和孩子虚拟的交流,觉得很棒!
  •   这本书我一看就爱不释手,并不是因为他写得有多么优美,而是里面的内容写的非常实用,我边看就边用书上的方法来跟孩子沟通,都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而且我觉得这本书里面的沟通方式也非常适合我们在成人世界使用,如果凡事都能用书上的角度和方法考虑问题,估计这世界也没那么多纷争了。不过这本书比《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枯燥得多,但是确实能让人受益。本来想多买两本送朋友,但是当当设置了限购。我觉当当可以第一本设置低价,第二本以后都回复原价就行了。搞得我想买都不能买
  •   这本书真的是父母必备的书籍,有许多我们平时忽视的问题,学会如何与孩子真正的沟通,很经典,是我阅读过的育儿书籍里的经典之作,强烈推荐。
  •   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真的很不错。这绝对是一本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有效沟通的好书。我还把书拿到孩子的幼儿园给孩子的老师也看了。强烈想各位妈妈们推荐此书。
  •   这段时间纠结于和孩子相处的问题,找不到好的方法来解决。
    这本书给我提供了和孩子相处的具体办法,简单、直接、易于掌握。
    昨天用了两招,有效果。
    建议想要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为什么这样的父母,想要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的父母,读一读这本书,兴许会找到答案。
  •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排班和翻译稍微有一些地方不足,但再多看一些才发现,这的确是一本好书,这本书里嗦提出来的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是现在让无数父母很纠结的问题。我想,每一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每一个父母都不愿意与孩子争吵,但是,正如这本书里所说的“这需要技术”。看这本书时,我能深切感受到自己还是个孩子时,从父母那里受到的一些伤害还那么清晰;看这本书我也能清楚的明白,这些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其实是可以调和的。
    这是个技术活。
    有孩子的父母,看看这本书,也许会和孩子相处得更好。
  •   必须认真的说,非常好!听朋友推荐的,发现很实用,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做父母的另一大重要课题。没事翻翻,很好!强烈推荐!!!
  •   以前读过《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受益颇多,但总觉得执行起来有点难度,再看这本《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似乎可操作性强一些了,也许与之前的基础有关。书中有句话印象很深刻,“把孩子当成朋友来讲话”,是的,太多的时候总以为我们是父母,就可以以“刮骨疗毒”来改正我们所不能认同的孩子的行为,这是很伤害孩子的方式。虽然是爱之深,却不可责之切。这本书真的不错,喜欢它的提纲+问题目录方式,好方便,更像是一本工具书。为人父母的朋友,真得不妨看看!赞一个!


  •   书很不错,正在努力学习中。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理解、尊重孩子,以身作则,要储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胜任。当父母就要一边学习,一边教育孩子。
  •   和孩子对话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了解的孩子的问题往往隐藏着他们真实的担心、烦恼、愤怒、失望或者伤心。他们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在心理疗法中,从不会对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或者“你很棒。”判断和评价性的赞扬都是要避免的。价值观不可以直接传授。孩子只会被那些他们爱戴、尊敬的人同化,通过模仿他们,孩子们吸收了他们的价值观,并且成为孩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 惩罚无法制止不当行为,只会让肇事者在躲避侦查上更有技巧。当孩子受到惩罚后,他们会想办法更加小心,而不是更顺从,或更有责任心。 孩子不会怀疑家庭里妒忌的存在,他们早就知道妒忌的含义和影响。父母知道每个孩子都会有担心和焦虑,但是他们不明白这些焦虑的来源。
  •   非常喜欢这本书,在书里既学到了怎样与孩子沟通,也学会了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书中给出的父母与孩子的对话片段,基本在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上演,呵呵呵。书中给出了更好的沟通方式,我遇到类似的情况实践了几次,很好,很有作用!很喜欢这本书!!
  •   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的一本书!看完后还要再看,值得所有的父母和老师以及所有的人学习的一本书,不仅可以好好的对待孩子,也可以反省自己平时对人的态度和话语,还能认识到别人的话伤到自己时到底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这也是一本促进心理健康的一本好书!
  •   对于教育孩子,我有时感到很失败与无助。孩子的老师推荐了这本书,我一读就感觉好象就是写给我的,在书中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尊重与理解孩子是与孩子沟通的重点,由情绪而发生了行为,所以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行为。
  •   是值得父母拥有的好本,是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
  •   社工朋友介绍说这书能教会父母们如何和自己孩子沟通,所以我一囗气买了三册。希望能从中学会。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一部写给父母的非常出色的教子经典。
  •   非常好的一本书,父母必读,当代的父母要学着如何去做父母,而不是用我们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孩子。
  •   同事推荐买的,买完后几乎一口气读完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才,但很多不自觉的行为让孩子离自己越走越远。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孩子的高度与孩子进行平等地交流。虽然知道了理论,但将理论付出于实践,仍然是我们这些新父母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   这真是一本好书,改变和孩子说话的方式,改善亲子关系,让孩子和父母都更有安全感。
  •   很透彻的说明了如何与孩子沟通。虽然文化背景是美国,但是很容易就移植到中国来用。比如,烤面包的场景,很容易改为包水饺。 中国的父母,其实很容易偏离方向,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而忽略了平等的对待。这是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   不是长篇大论,简洁明了的主题和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实例,让人开卷收益。作为一个三岁半孩子的母亲,不能再用哄骗、吼叫来应对我的淘气包,沟通需要技巧。看过书以后,我特意的使用了下,真的有用,孩子更愿意和我交流,也更乖巧了。
    当然,理论到实践的转换需要过程,对于孩子的教育上还有很多不足,我们作家长的要不断摸索,书也要常常温习,才能有效改善。
  •   实现与孩子有效的沟通,帮助孩子敢于承担责任与义务,做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和有大爱的人!
  •   了解孩子的问题以及父母的问题,更好的沟通才能教育出乖孩子。
  •   彻底改变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问题
  •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可是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往往走入误区,效果不如人意。本书中结合实际案例为我们系统的讲述了许多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适合孩子的好的教育方法。我是一名老师,看了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很多,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和老师朋友们能读一读这本书,相信一定会收益颇丰的。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习惯于沿袭前人的方法,也懒得去改变什么,因为我们这一代就是这样过来的,似乎也生活的很好,思想和精神都不错。但是我们要教育的下一代比我们那会面临的社会要复杂得多,信息渠道太多了,有些时候我们根本掌控不了他们,怎么样才能实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成为孩子思想上的领路人,这就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   跟孩子沟通我们用了父母所给我们的方式,很难改变,经常拿这本书看提醒着自己,很有帮助!
  •   非常好的一本书,提的意见很有操作性,很适合父母和老师教育孩子用。
  •   促进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作为大人可以借鉴
  •   很受益的一本书,相信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爱的方式却不一定正确,这本书教我们,用正确的方式,爱我们的孩子,推荐。
  •   父母应该好好学习怎么和孩子沟通,这对教育孩子是很有帮助的
  •   为人父母为人教师,随时都需要学习,学习与孩子交流的技巧,方法。好书
  •   这本书对作为父母的帮助非常大.
    成年人太容易以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的立场来和别人沟通,如何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增进和孩子的理解和交流.这本书最好的地方是非常有实践性的帮助,不是理论说教.
    这一点我觉得很值得中国幼教作者借鉴,国外的幼教指导书基本上都是从实践出发,会给予很多父母可操作层面的指导.
    看完这本书,不仅仅是帮助成人和孩子的沟通,也对成人之间的沟通有借鉴.
    所以我喜欢之余,又买了十几本送给朋友一起分享.我已经买过很多次了.呵呵(当当是不是很喜欢我这样的读者)
  •   这本书写的太好了,我自己有一个4/5岁的弟弟,真愁怎么跟他沟通,这本书里讲了很多跟孩子沟通的技巧,值得父母学习。
  •   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怎样跟孩子沟通,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怎样引导和交流。建议看看这本,思考一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