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地理志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鲁人勇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05出版)  作者:鲁人勇  页数:25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宁夏语言文化研究丛书:西夏地理志》是研究西夏地理的学术著作,填补了西夏史籍无地理志的缺憾,对西夏的疆域和边界划分,都城、州县建置,监军司的设置,交通运输,山川河流,在搜集大量文献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归纳。都城及各州县之下,还列具历史沿革、西夏古迹、物产等与地理相关的内容。尤为可贵的是,对西夏沿边堡寨的具体位置,对照史籍和遗址,参考文物部门和方志界的研究成果,纠正错误,重新予以考订。书末附录有《北宋沿边军城考》,便于研究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鲁人勇,男,汉族,1941年生于重庆市万州区。1960年于交通部重庆航运学校毕业分配至宁夏工作,曾任自治区运输公司技术员、干事,交通厅史志办主任、科技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副巡视员。2001年退休,现为宁夏文史馆馆员。长期研究丝绸之路、地方史志、历史地理,著有《塞上丝路》《丝路宁夏段揽胜》《宁夏历史地理考》等专著,主编有《宁夏交通史》《宁夏通志·交通邮电卷》,担任《中国丝路交通史》副主编,参与多种大型图书编纂。

书籍目录

总序李增林前言凡例第一章  疆域  第一节  西夏立国初期的边界    一、石州、银州、绥州的边界    二、龙州的边界    三、盐州、安州的边界    四、韦州的边界    五、会州的边界    六、兰州的边界    七、凉、甘、肃、瓜等州边界    八、丰州的边界  第二节  “元丰西征”之后的宋夏边界    一、与宋麟州的边界    二、与宋晋宁军的边界    三、与宋绥德军的边界    四、与宋保安军的边界    五、与宋定边军的边界    六、与宋环州的边界    七、与宋怀德军、西安州的边界    八、与宋会州、兰州的边界  第三节  西夏后期与金的边界    一、北部的边界    二、东部的边界    三、南部的边界  第四节  夏、宋疆界分划    一、早期的边界谈判与分划    二、元祜与宋鄜延路的分划    三、绍圣罢分划第二章  行政建置  第一节  建置制度    一、府    二、州    三、郡县  第二节  京都    一、历史沿革    二、地理环境    三、城市建筑    四、城内官署    五、建筑遗迹  第三节  州郡沿革    一、腹里诸州    二、南部诸州    三、东部诸州    四、北部诸州    五、河西诸州    六、河湟诸州第三章  监军司  第一节  监军司设置与分布    一、立国初期的监军司分布    二、天盛年间的监军司分布    三、诸司集录  笫四章  沿边堡寨  第一节  宋郧延路相邻堡寨  第二节  宋河东路相邻堡寨  第三节  宋环庆路相邻堡寨  第四节  宋泾原路相邻堡寨  第五节  宋秦凤路相邻堡寨  第六节  宋熙河兰会路相邻堡寨第五章  交通  第一节  西夏交通综述    一、西夏交通的地位    二、西夏交通的特点    三、西夏政权存在对中西交通的影响  第二节  西夏通往四邻的交通干线和驿道    一、兴庆府通宋都汴梁的国信驿路    二、兴庆府经夏州、绥州至宋都汴梁的驿道    三、兴庆府通辽都临潢府的驿道    四、兴庆府通河西走廊的驿道    五、兴庆府辐射各地的主干道    六、以灵州为中心的地区干道    七、以夏州为中心的地区干道    八、盐州的食盐运销道路    九、以凉州为中心的地区干道    十、以甘州为中心的地区干道    十一、以青唐城为中心的地区干道    十二、以天都山为中心的道路  第三节  桥梁及渡口    一、重要桥梁    二、黄河津渡  第四节  交通工具    一、畜力车    二、驮畜    三、船筏    四、浑脱  第五节  交通法规    一、有关桥梁、道路管理的法规    二、有关渡口、船只管理的法规    三、有关御用舟、车、舆(轿子)管理的法规    四、有关征用交通工具的法规    五、有关物资运输送达时限及损耗的法规附录:北宋沿边军城考常用古籍、著述版本表

章节摘录

  旱海亦名翰海,唐末五代气候干旱形成,在今宁夏盐池、灵武、同心县及甘肃环县交界地区,介灵、盐、韦、环四州间,周700里,多沙碛少水泉,故称旱海。  青刚峡一作青冈峡,在今甘肃省环县洪德乡西北,是灵武路上的险要之地。宋张舜民诗:“青刚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白骨如山山似雪,凭君莫上望乡台。”嘉靖《宁夏新志》记为“青铜峡里韦州路”,实误。  鸣沙郡治鸣沙县  西夏置鸣沙郡,属灵州,治鸣沙县,辖今中宁县全境及中卫县的河南地区。黄河,西自雄州流入,经郡城北数里东流,再40里出峡口入灵州。有蔚茹水,源出六盘山下,北流过萧关城东,在郡城西汇入黄河。  东至威州180里,南至萧关200里,西至黄河不及3里,北至灵州130里。  鸣沙县宁夏中宁县鸣沙镇  北魏始置。城枕黄河,人马行经此沙,随路有声,异于余沙,故名。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会州,建德六年(577年)州、县俱废,为鸣沙镇。隋开皇十九年(599年)复县属灵州。唐因之。宋开宝年间废县为镇隶灵州。咸平中入西夏,复置鸣沙县,后又置鸣沙郡,均隶灵州。有御仓,名日天丰仓,可诸粮百万石。元丰四年(1081年)冬十月宋五路征西夏,刘昌祚路出鸣沙得窖藏米百万即此。《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四年:十月,辛巳,泾原兵既破磨脐隘,行次尝移口,有二道,一北出黛黛岭,一西北出鸣沙川。鸣沙少迂,诸将欲之黛黛,刘昌祚日:“离汉时运司备粮一月,今已十八日,未到灵州,倘有不继,势将若何?吾闻呜沙有积粟,夏人谓之御仓,可取而食之,灵州虽久,不足忧也。”既至,得窖藏米百万,为留信宿,重载而趋灵州。  蔚茹水今清水河  即郦道元《水经注》卷三所记高平川水,因汉在其上游置有高平县而得名;又因汇水含碱量高,水质咸苦,亦名苦水。唐、五代、宋、西夏改称蔚茹水,宋代又称葫芦河。明代后改称清水河。源出固原市西南40里开城镇黑刺沟垴,流经城东南,再经县北境及海原、同心县境,至中宁县鸣沙镇西汇人黄河。清代河口段改道,由中宁县泉眼山西入黄河。流域面积8500平方公里,干流长180公里,年径流量约1.65亿立方米。宋、西夏时,流经镇戎军东、萧关城东及20多个城、寨、堡。沿河有交通大道由宋镇戎军直通西夏之灵州。《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三:蔚茹水,一名胡芦河,源出原州西南颓沙山中。《宋史·李继隆传》卷二五七:先是,受诏送军粮赴灵州,必由旱海路……继隆请由古原州蔚茹河路便。《宋史-刘昌祚传》卷三四九:昌祚出葫芦川,次磨齐隘……进次鸣沙川。《嘉靖固原州志》山川:清水河在州西南四十里,发源六盘山下,至鸣沙州入黄河。  ……

编辑推荐

鲁人勇编著的《西夏地理志》系考证西夏地理的专著。内容包括西夏的疆域和边界、行政建置(州、郡、县、镇等)、监军司、宋夏沿边堡寨、交通五大部分。自然地理中的山、河,湖、重要关隘及人工构造物(长城、重要渠道)等,不专列章节,附在行政建置中所在州郡之后。书前置图片若干,并收录反映西夏历史遗迹的图照。书后列附录“北宋沿边军城考”,以供参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夏地理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真的不错。哈哈,值得收藏
  •   好书啊,希望能继续看到这样的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