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谈文心雕龙

出版时间:2008年4月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童庆炳  页数:217  字数:15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现代有两种学问是以书名命名的,第一是“红学”第二就是“龙学”。“龙学”者《文心雕龙》学也。由于刘勰在先秦以来的一切文学创作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了许多创作规律,因此特别有宻到当代学者的关注。    我的“龙学”因此特点是专攻“范畴”,提示这些“范畴”的理论意义。     本书是“小红楼论学文丛”之一,全书共发4个部分,对“龙学”研究的“范畴”进行了专攻,并提示了这些“范畴”的理论意义,具体内容包括《“道心神理”说》、《“奇正华实”说》、《“神与物游”说》、《“杂而不越”说》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童庆炳,1936年生,福建连城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文艺理论和美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1992)、《文学

书籍目录

小引刘勰论文原、文变  《文心雕龙》“道心神理”说  《文心雕龙》“奇正华实”说  《文心雕龙》“会通适变”说刘勰沦文体、风格  《文心雕龙》“因内符外”说  《文心雕龙》“循体成势”说  《文心雕龙》“感物吟志”说刘勰论文学创作  《文心雕龙》“神与物游”说  《文心雕龙》“风清骨峻”说  《文心雕龙》“情经辞采”说刘勰论作品构成  《文心雕龙》“杂而不越”说  《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  《文心雕龙》“言外重旨”说

章节摘录

《文心雕龙》“道心神理”说提要:前人对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的“道”的四种解说。黄侃和刘永济把刘勰的“道”理解为“自然”,有其合理性。本文提出刘勰的“道”就是古老的“天道自然”。刘勰的“道”具有衍化“文”的功能,可以分为三层次:自然之文、人工之文、艺术之文。刘勰的“原道”论与“物感”论对应。刘勰的“道心神理”说属于朴素的存在论,它具有现代意义。《原道》是《文心雕龙》一书的首篇,它跟下面的《征圣》、《宗经》、《正纬》和《辨骚》四篇,构成刘勰自己所说的作为总纲的“文之枢纽”。刘勰在《原道》这篇文章里主要是要确立自己的文学观,探讨文学的本源。“原”,“本于”的意思。“原道”就是本于“道”。《序志》篇中说:“文心之作也,本乎道”,也是说明这个意思。刘勰把他著作的前25篇称为“纲领”,后25篇称为“毛目”,那么这篇《原道》就可以理解为它的“纲领”中的“核心”之作了。一、对刘勰的“道”的四种解释刘勰既然认为,文学原于“道”。那么,这“道”是什么呢?刘勰在篇中有“自然之道”和“道之文”的说法。怎么来理解刘勰关于“道”和“道之文”的说法,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四种看法:第一种,认为刘勰的“道”,就是儒家的以礼教为核心的“道”,因为“文之枢纽”有五篇,其中头三篇是“原道”、“征圣”和“宗经”,这三篇在一个思想线索上,既然“征圣”和“宗经”是鼓吹儒家思想的,那么由此可以推测第一篇“原道”中的“道”自然也就是儒家礼教之道了。刘勰的确在一系列篇章中推重儒家圣人及其经典,所以学界不少人这样认定“原道”的“道”,不能说是没有根据的。本篇也重点谈到孔子的作用。但是文章没有把孔子作为文章的源头,而是把自然万物作为文章的源头。文章开头那些赞美大自然的话,特别引人注目。而且把“道”理解为儒家之道这种理解有一个明显的局限,它主要不是从本篇的理论切入,而是由别的篇来推测此篇,它的根据不是“自证”,而是“旁证”,在有“自证”的情况下,为什么要采用力量不足的旁证呢?这是值得怀疑的。还有,刘勰作为一个精通佛典的人,在儒家逐渐式微的背景下,是否完全忠实于儒家一家,也是可以研究的。另外,“原道”、“征圣”和“宗经”三篇以及后面的“正纬”、“辨骚”同属于“文之枢纽”,应该联系起来考察,弄清楚这五篇的关系,那么我们对刘勰的“道”是什么也许就会有更清楚的理解。这个问题较为复杂,我将在后面加以辨析。第二种,认为刘勰的“道”是道家之道,认为是道家的“先天地生”为“天下母”的“道”,刘勰把“道”与抽象的神秘的“神理”相联系,是先验的东西,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念”或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因此刘勰的“道”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例如钟子翱、黄安桢的《文心雕龙论写作之道》就持这种看法。刘勰的《文心雕龙》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养料是一个事实。刘勰的著作中确有道家思想。但把“原道”的“道”完全断定为道家之“道”缺乏足够的论据。而且这种看法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相提并论,似有把刘勰的思想“现代化”之嫌。第三种,刘勰的“道”是兼有儒、道两家的道,即认为刘勰以儒家思想为主,也不排斥道家的影响,魏晋玄学就往往以道家思想来说“易”,所以刘勰的“道”兼有双重的意思,广义的是“自然之道”,狭义的是“儒家之道”。这其中又有“内儒外道”和“内道外儒”和“儒体道用”的说法。其中也有学者认为刘勰由当时王弼、郭象的“明教本于自然”这一点切入,说明吸收了儒、道两家观念的玄学是刘勰《原道》篇的思想基础。这一派人看到了刘勰的思想的复杂性,看到了《文心雕龙》思想资源的多样性,“道”的多义性,是值得称道的。但其说法比较笼统,似应进一步厘清。第四种,刘勰的“道”就是“自然之道”,是自然本身。持此说的有国学大师黄侃等。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在解释刘勰的“自然之道”时说:

编辑推荐

《童庆炳谈文心雕龙》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童庆炳谈文心雕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是一部非常到位的著作我十分喜欢
  •   我太爱文心了,买了罗宗强,王元化等的评论,先生们的书都各有千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